谈“感谢”教育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在怀着感谢激之情的基础之上,去理解、宽容和尊重他人,善待自己,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增强对学生的“四心”教育。
  【关键词】对老人的孝心对同学的关心对社会的责任心对个人的自信心
  一所著名高校的校长在痛批教育弊端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品德缺失的学生,知识越多越祸害。可见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各科均衡发展及素质教育中站着重要地位,让学生怀揣感恩之心,带着感激之情去学习与生活,去面对社会的挑战更有必要。
  每一个人都会感谢。从文明礼貌的角度出发,我们会感谢曾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可我要说的学会感谢不仅是文明礼貌层面的感谢,而是要教会学生以感激之情去生活,这是一种平和的心境,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念。
  在我的印象里,父辈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感谢”二字。在他们的意识里,我是晚辈,理应为他做一切事,何谈感谢呢?我的老师也从没对我说过感谢,对于学生来讲,师恩似海,怎敢企望老师的感谢呢?而这一切在我的意识里也形成了习惯,从没认真思考过。这种思维定势也影响到我的工作。
  在我初上讲台时,为了尽快树立师道尊严,让学生听话,我学起老师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命令式的语气。并认为学生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却恰好相反。上课时学生好像很怕我,课后背着我又是一面。在与他们谈话时,他们总是敷衍了事,很少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甚至还与我有对立情绪。不能交心的谈话怎么能达到育人效果呢?要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呢?师生在人格上应都是平等的个体,没有谁可以高高在上,学生同样也有受尊重的权利。在与学生相处的同时,也应感谢学生。因感谢的基础是理解、宽容和尊重,是在平等条件下对对方价值的一种认同,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去感谢。
  向学生说谢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掉价”呢?关系近了,学生会不会在我面前没大没小呢?开始,有的学生先是一愣,然后不好意思地笑;有的学生生硬地说句“不客气”后迅速离开。感谢值日生帮我擦黑板,感谢学生课前课后帮我抱科学书,感谢民族班的班长用彝语帮我管课堂纪律,感谢学生能认错并改错,感谢学生的所有努力。学生从我的真诚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他就会自尊,就能做到敬人者,人敬之。学生非但没在我面前没大没小,反而更加尊重我,愿意与我在一起讲真话和心里话。我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个个都那么可爱。感谢改变了师生关系,我从中也体会到了师生之间的和谐。
  我想,如果学生时刻都能怀着感激之情,对父母他们就有感恩之心,对同学他们就会主动关心,对社会他们就有一种责任心,对自己他就会有自信心;如果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有感激之情,不再抱怨,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善待自己,那么,世界将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在教育活动中,利用每节要下课的时间,让学生互相感谢。开始学生不知道谢什么,我就引导他们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感谢值日班长和中队长一天的操劳,感谢值日生为我们创造的整洁环境,感谢同学借给我用具,感谢科代表把我们的作业抱给老师,感谢老师为了我们的将来日夜操劳和教育,它能让我们少走弯路,通过每节课的感谢,我觉得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显得比以前有礼貌,关系也日益和谐。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带着感谢走出班级、走出校门去体验无处不在的感激之情。感谢门卫带给我们安全的学习环境,感谢值周班级和值周老师带给我们宁静和整洁的校园,感谢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和养育之恩,感谢服务员的微笑与温馨……
  通过感谢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任何事都有值得感谢的地方。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独有的生命,我们要锐意进取,对生命负责;感谢挫折,它使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使我们机智勇敢;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感谢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服务于社会。学习感谢让我和我的学生懂得了一切,懂得了理解别人和尊爱别人。我们不再抱怨,以平和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并逐渐懂得了在学习与生活中“你付出了多少,你将会获得多少”这一深刻道理。
  (作者通联:616250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城关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要达到以上目标,就必须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用。  【关键词】创新精神 健康发展 终身学习 基本技能 学习习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期刊
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小学是人文素养的初塑阶段,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关爱他人,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自私、自傲、固执、不合群等性情,更有甚者,走上犯罪道路。为此,国务院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由此可见,从小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认
期刊
2010年5月9日我县组织了小学区域联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学区总校为单位,共十一名英语教师以及相关领导参加。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很大。尤其是邹芬老师的这节课更使我受益匪浅。整节课的设计始终坚持着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理念,教师的过渡语衔接自然;在情景运用上,实现了视频、图片与实际多情景的结合;在趣味性上,有猜颜色的游戏穿插于新课之中;在知识的呈现上,实现了新旧知识的结合。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听
期刊
【摘 要】健康的心理是面向21世纪人类必须具有的重要素质。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心理矛盾的不同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心”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习交往、进行心理调节、解决心理障碍。具有可操作性。  健康的心理是面向21世纪人类必须具有的重要素质,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国教育部也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学生会在课堂上做鬼脸,玩东西等就是十分典型的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有效教育。  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控制纪律,让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思考。  一.“眉目传情”  课堂上,偶尔有学生思想不集中,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将自己的目光、态度和感情迅速传递给学生。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热情
期刊
担任政治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已有13年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万千,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变化无常。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方面有很多便利条件。思想政治教师又能从德育方面入手,从政治课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立足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坚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把“德育效能”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最有限的德育资源和德育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德育效果,实现德育效能的优化。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学校当校长时,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化。学校花房里盛开的玫瑰花鲜艳夺目,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吸引着全校师生驻足观赏,赞不绝口。  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像往常一样巡视校园。突然,这位教育家看到一个大约四岁的女孩从容地走进花房里,举手摘下了一朵玫瑰花,随后拿着它往外走。  校长没有大发脾气地命令女孩站住,疾言厉色地训斥一顿,而是慢慢地俯下身来,和颜悦色地问道:“孩子,可不可以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的同时,也同样选择了责任。我们就要以爱心去关注每一名学生,以温暖的双手去抚慰一颗颗柔弱细嫩的心灵。  一名叫陈宇的学生,一个特殊的学生。很聪明,但爱逃课,还爱撒谎。对于这样一个孩子,让人真是又爱又恨。这天,陈宇又是最后一个来到教室,他已经习惯每天最后一个进教室了,看到他来,我从教室走了出来,微笑着把他请进了我的办公室。他也很自觉地跟着我进
期刊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中国素被称为“礼仪之帮”。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校把礼仪教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切入口,在学校中广泛开展了礼仪教育活动。  一.养成教育中凸现礼仪教育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社会的要求,在教育者的指
期刊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更强调识记的基础作用,其次才有根据大量言语现象归纳总结出来的语法、修辞、逻辑,而这一切又都是围绕交际展开的。交际的不同层面又可细分出许多种类型,单就书面语而言,就有各种文体之说,不同的文体又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和行文技巧。应该说,一个基础扎实的语文教师在这些方面都不成问题。问题是教师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思维状态。即使掌握了知识技能的语文教师也要重新学习,“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