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西部农村面临的社会风险越来越多,经济贫困、计划生育、民政救济分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拆迁占地补偿和环境污染等引发的风险问题最为突出,成为了新时期村民非制度参与的主要诱因,这不仅会损害政府公信力,降低政府信任度,而且还会离间干群之间的关系,削弱村民对政府的认同。为此,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升村民素质、提高乡村风险治理的领导力、培育抵抗乡村社会风险的内生力量、畅通村民利益表达渠道等途径来降低乡村治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