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尤其是以黄土沟壑、丘陵和荒漠化地貌为主的中南部地区,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由于人口剧增、过度开垦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植被日趋缩减,水土流失加速加重,土地生产力极其低下,人口承载力下降,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近110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48%。
据气象资料显示,近50年来,宁夏年平均气温升高2.2℃,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减少9.87毫米,400毫米等降水线南移50公里,干旱面积呈扩大化趋势。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贫困程度,对该地区贫困人口的生计带来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逼迫”宁夏作出抉择!
百万移民告别贫穷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忠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宁夏中南部地区突出问题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口严重超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国家土地管理局,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估算,宁夏中南部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只有130万人左右,但是现在当地人口已经230万人了。说明一个问题,已经超载了100万人了,超载会导致更加贫困,环境更加退化。所以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宁夏一定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由此,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用5年时间进行百万大移民的英明决策。”
2002年4月24日,这是万志俊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他和同村的40多户人家离开了地处宁夏六盘山区的老家,搬到了位于扬黄灌区的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来到新家以后,他先是种地、打工,继而种植温棚,去年又合伙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羊进圈了,种草种树多了,兜里面有钱了,刚来时第一年人均收入是300来元钱,我记得种的玉米就一米多高,现在玉米亩产最少得1500斤,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相比刚来的时候提高了10倍,变化实在太大。”万志俊如是说。
盈德村是宁夏生态移民的一个缩影。宁夏的生态移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年依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支持、群策群力,已累计移民66万人,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0年,宁夏又提出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规划投资110亿元,用5年时间,把35万贫困群众从生态脆弱区迁出,扶持他们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到2015年,将累计搬迁生态移民100万人。
环境治理还大地生机
与百万移民搬迁同步,宁夏结合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退耕还林草和荒漠、半荒漠化治理工程,生态移民迁出区的20 万公顷耕地由此成为林地。本世纪初,宁夏又在中国率先实行全自治区范围内的封山禁牧,240万公顷天然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中部干旱区,荒漠化的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宁夏人首创了享誉世界的草方格治沙法,以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破解了世界治沙史上的难题。沙漠边缘治沙、草原沙地治沙、绿洲腹地流沙治理三种治沙模式创造了人与沙漠和谐相处的典范,被世界许多国家称为“宁夏经验”。在中国,宁夏是第一个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省级行政区,也是中国唯一的省域治沙示范区。国际合作与联动机制使这一适应气候变化、遏制沙漠化的方法从宁夏走向世界。
2011年11月7日,宁夏最南端的隆德县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沿着盘山公路驶向大山深处的马鹿沟村,一路银妆素裹,白雪覆盖下的茂密森林清晰可辨。
马鹿沟村是隆德县本世纪初第一批生态移民的迁出地。当年这里居住着78户人家300多口人。迁出后,住宅被拆除,土地退耕,全村所有的土地被划入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从刻意留下的几处残垣中,依稀能看到当年村民生活的痕迹。站在雪后的山梁上,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当地人说,因为人搬走了,生态逐步恢复,这几年马鹿沟村枯水期的水量比过去丰水期的水量都大。看着这一切,宁夏隆德县发改局局长李旭东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高兴地说:“现在这个小溪,以前都不流水,它是断流的,现在能够听到潺潺流水声, 这是大自然得以修复的结果,非常好。”
一份宁夏水利学会关于六盘山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势分析报告显示:由于生态移民搬迁,生态植被得以修复,在降水量减少的情况下,六盘山地区各沟道常流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尽管宁夏中南部的小流域治理卓有成效,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但从总体上来说,宁夏中南部仍然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宁夏多年来通过引黄灌溉工程、扬水工程、节水工程、水权转换等多措并举的方式优化水资源配置。平均每年从黄河扬水7.3亿立方米,在中南部地区增加水浇地11万公顷。通过实施重大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缓解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
特色农业扬长避短
面对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黄河水减少的趋势,宁夏将农业结构做了适应性调整,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取得了积极成效。
硒砂瓜,因在地里铺砂砾,减少水分蒸发的种植方法而得名。由于它既节水,又适应当地恶劣气候条件,还给农民带来可观收益,如今已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形成了100万亩种植规模。依照发展适应性农业的思路,宁夏还形成了红枣、甘草、马铃薯、牧草、清真牛羊肉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区,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适应,使宁夏的特色优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增收致富。
宁夏农民的“低碳”生活
在宁夏彭阳县农民张生慧的家里,太阳灶是他最看重的家什。因为使用太阳灶,张生慧改变了固有的燃煤烧水做饭的生活方式。
张生慧生活的改变来源于宁夏丰联世贸有限公司所从事的太阳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注册的太阳灶CDM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CDM理念用于农村扶贫工作的商业运作项目。从2009年开始,该项目向宁夏南部贫困地区的农户免费发放了近7万台太阳灶。据测算,每台灶每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2吨~3吨,7万台总计14万吨~21万吨,这个项目的执行期为10年,将创造150万吨~200万吨的碳减排量。宁夏丰联世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林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宁夏一共有4个项目,一共7万台, 其中19000台卖给了芬兰外交部,剩余的卖给了瑞士再保险公司,我相信他们最看重这个项目的就是它既是个减排項目,又起到了扶贫的功效,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减排行列里去了 。”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0年年底,宁夏政府累计向农户推广太阳灶40万台,户用沼气24万口,节能炕灶60万铺,清洁能源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近年来,国际社会围绕适应气候变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与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相比,人类适应气候变化之路任重而道远。宁夏,特别是中南部地区,作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结合该地区生态功能特点,将其划分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通过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等措施,使人口分布更趋合理,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走出了一条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扶贫攻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继往开来,宁夏政府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刚要》,制订颁布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宁夏生态移民“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宁夏提出,通过山川结合、城乡结合等措施,致力于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和缩小发展差距;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再生资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15年,使80%以上的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60万人脱贫,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6%。
按照中国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部署,宁夏将继续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据气象资料显示,近50年来,宁夏年平均气温升高2.2℃,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减少9.87毫米,400毫米等降水线南移50公里,干旱面积呈扩大化趋势。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贫困程度,对该地区贫困人口的生计带来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逼迫”宁夏作出抉择!
百万移民告别贫穷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忠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宁夏中南部地区突出问题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口严重超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国家土地管理局,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估算,宁夏中南部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只有130万人左右,但是现在当地人口已经230万人了。说明一个问题,已经超载了100万人了,超载会导致更加贫困,环境更加退化。所以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宁夏一定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由此,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用5年时间进行百万大移民的英明决策。”
2002年4月24日,这是万志俊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他和同村的40多户人家离开了地处宁夏六盘山区的老家,搬到了位于扬黄灌区的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来到新家以后,他先是种地、打工,继而种植温棚,去年又合伙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羊进圈了,种草种树多了,兜里面有钱了,刚来时第一年人均收入是300来元钱,我记得种的玉米就一米多高,现在玉米亩产最少得1500斤,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相比刚来的时候提高了10倍,变化实在太大。”万志俊如是说。
盈德村是宁夏生态移民的一个缩影。宁夏的生态移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年依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支持、群策群力,已累计移民66万人,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0年,宁夏又提出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规划投资110亿元,用5年时间,把35万贫困群众从生态脆弱区迁出,扶持他们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到2015年,将累计搬迁生态移民100万人。
环境治理还大地生机
与百万移民搬迁同步,宁夏结合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退耕还林草和荒漠、半荒漠化治理工程,生态移民迁出区的20 万公顷耕地由此成为林地。本世纪初,宁夏又在中国率先实行全自治区范围内的封山禁牧,240万公顷天然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中部干旱区,荒漠化的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宁夏人首创了享誉世界的草方格治沙法,以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破解了世界治沙史上的难题。沙漠边缘治沙、草原沙地治沙、绿洲腹地流沙治理三种治沙模式创造了人与沙漠和谐相处的典范,被世界许多国家称为“宁夏经验”。在中国,宁夏是第一个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省级行政区,也是中国唯一的省域治沙示范区。国际合作与联动机制使这一适应气候变化、遏制沙漠化的方法从宁夏走向世界。
2011年11月7日,宁夏最南端的隆德县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沿着盘山公路驶向大山深处的马鹿沟村,一路银妆素裹,白雪覆盖下的茂密森林清晰可辨。
马鹿沟村是隆德县本世纪初第一批生态移民的迁出地。当年这里居住着78户人家300多口人。迁出后,住宅被拆除,土地退耕,全村所有的土地被划入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从刻意留下的几处残垣中,依稀能看到当年村民生活的痕迹。站在雪后的山梁上,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当地人说,因为人搬走了,生态逐步恢复,这几年马鹿沟村枯水期的水量比过去丰水期的水量都大。看着这一切,宁夏隆德县发改局局长李旭东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高兴地说:“现在这个小溪,以前都不流水,它是断流的,现在能够听到潺潺流水声, 这是大自然得以修复的结果,非常好。”
一份宁夏水利学会关于六盘山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势分析报告显示:由于生态移民搬迁,生态植被得以修复,在降水量减少的情况下,六盘山地区各沟道常流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尽管宁夏中南部的小流域治理卓有成效,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但从总体上来说,宁夏中南部仍然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宁夏多年来通过引黄灌溉工程、扬水工程、节水工程、水权转换等多措并举的方式优化水资源配置。平均每年从黄河扬水7.3亿立方米,在中南部地区增加水浇地11万公顷。通过实施重大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缓解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
特色农业扬长避短
面对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黄河水减少的趋势,宁夏将农业结构做了适应性调整,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取得了积极成效。
硒砂瓜,因在地里铺砂砾,减少水分蒸发的种植方法而得名。由于它既节水,又适应当地恶劣气候条件,还给农民带来可观收益,如今已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形成了100万亩种植规模。依照发展适应性农业的思路,宁夏还形成了红枣、甘草、马铃薯、牧草、清真牛羊肉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区,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适应,使宁夏的特色优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增收致富。
宁夏农民的“低碳”生活
在宁夏彭阳县农民张生慧的家里,太阳灶是他最看重的家什。因为使用太阳灶,张生慧改变了固有的燃煤烧水做饭的生活方式。
张生慧生活的改变来源于宁夏丰联世贸有限公司所从事的太阳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注册的太阳灶CDM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CDM理念用于农村扶贫工作的商业运作项目。从2009年开始,该项目向宁夏南部贫困地区的农户免费发放了近7万台太阳灶。据测算,每台灶每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2吨~3吨,7万台总计14万吨~21万吨,这个项目的执行期为10年,将创造150万吨~200万吨的碳减排量。宁夏丰联世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林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宁夏一共有4个项目,一共7万台, 其中19000台卖给了芬兰外交部,剩余的卖给了瑞士再保险公司,我相信他们最看重这个项目的就是它既是个减排項目,又起到了扶贫的功效,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减排行列里去了 。”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0年年底,宁夏政府累计向农户推广太阳灶40万台,户用沼气24万口,节能炕灶60万铺,清洁能源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近年来,国际社会围绕适应气候变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与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相比,人类适应气候变化之路任重而道远。宁夏,特别是中南部地区,作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结合该地区生态功能特点,将其划分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通过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等措施,使人口分布更趋合理,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走出了一条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扶贫攻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继往开来,宁夏政府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刚要》,制订颁布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宁夏生态移民“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宁夏提出,通过山川结合、城乡结合等措施,致力于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和缩小发展差距;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再生资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15年,使80%以上的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60万人脱贫,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6%。
按照中国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部署,宁夏将继续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