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2.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全诗感情基调,掌握诗人情感变化,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诗歌之美,培养探究诗歌的热情,提高文化素养。
   2.感染诗人自信的心态。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案,布置学习任务。
   2.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查询问题答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将学案问题答案提交。
   3.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修改调整教学计划。
   〖新课导入〗
   一、导入(1分钟)
   以《静夜思》导入新课。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这就是《将进酒》。
   二、明确教学目标(1分钟)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2.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全诗感情基调,掌握诗人情感变化,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诗歌之美,培养探究诗歌的热情,提高文化素养。
   2.感染诗人的自信。
   讲授新课:
   一、检查预习,复习提问(5分钟)
   1.文题解析
   师:《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将进酒,注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
   2.作家、作品介绍(不超过2分钟)
   请一名同学,用精炼的语言介绍李白及其作品。
   3.写作背景(不超过2分钟)
   请一名同学,用简练的语言介绍写作背景。
   二、朗诵诗歌,整体感知(8分钟)
   1.播放名家诵读。
   2.吟诵诗歌,體会作者情感。
   (1)学生朗诵,教师正音,感受诗歌的情感。
   师:请学生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生:豪壮的、悲壮的、自信的、欢快的、愤慨的、愤激的、狂放的、愁苦的
   (2)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写到电子白板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壮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欢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欢乐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狂放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愤慨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愤激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狂放
   “与尔同销万古愁。”——愁苦
   三、鉴赏诗歌,把握情感变化(15分钟)
   1.整首诗的感情变化
   板书:悲——欢、乐——愤——愁
   2.诗文赏析(分组讨论)
   师:全诗随着感情的起伏变化,可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根据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可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用 “君不见”重复呼告起兴,悲叹生命短暂。
   师:第一层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呼告,夸张,反复等。
   师:这些诗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体现出来?
   明确:悲叹生命短暂。第一句从空间范畴夸张,黄河的伟大壮观衬托出人生的渺小短暂。第二句从时间范畴夸张,把从青春到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
   〖知识拓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它告诫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诗歌开头的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2)第二层:感情由“悲”转“欢”。
   师:本文题目为《将进酒》,即为“劝酒歌”。找出文中的点题句?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师:“天生我才必有用”表现了李白的哪种精神?
   明确:表现李白自信、潇洒的气势。在李白貌似消极的形状中深藏着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入世的精神。既包含着仕途失意的自慰,也包含着对人生前程的自我激励。
   师:“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明确:傲视权贵,视金钱如粪土,豪迈气概的李白。
   〖知识拓展〗
   如何理解“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表面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不仅仅如此。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做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且为乐”,准备 “一饮三百杯”。这也是诗人“尽欢”的理由。    (3)第三层:酒酣耳热,慷慨高歌。
   师:结合书下注释,说说“钟鼓馔玉”的含义。
   明确:泛指豪门贵族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精美的饭食。
   师:诗人酒后吐真言,哪句诗能体现诗人的人生态度。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师:李白产生这种人生态度的原因。
   明确:李白少有大志,他对功名富贵有过羡慕,但不愿牺牲正义和自由去换取它。结果受到排挤外放出京。经过一番坎坷,李白发出“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愤激之词。(背景材料介绍)
   师:如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斗酒十千恣欢谑。”
   明确: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古代不得志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诗人恰当地使用了曹植宴平乐之典,用曹植自况。用典精当,耐人寻味。
   (4)第四层:歌罢再饮,尽显豪放。
   师:唱到这里,李白已狂放难以自持,哪几句可以体现?
   明确:“主人何为言少钱”,要求“径须沽酒”对饮,此时已忘却做客的身份,反客为主,典裘当马,狂放至极。
   師:如何理解“万古愁”?
   明确:李白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借酒咏怀,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
   3.诗歌的感情基调(分组讨论)
   师: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诗人的感情发展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诗人一方面感到青春易逝,功业未成,因而自悲自叹;一方面又觉得来日方长,此生大有可为,故又自慰自解。
   四、联系实际,思考讨论(8分钟)
   人生千姿百态,虽然人们都憧憬幸福与快乐,但万事如意者世上绝无仅有。当你在面临挫折和失意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保持何种心态?(可参考本文)
   明确:别太沉溺于无边的愁苦中,要豁达自信地笑对人生,勇敢地面对种种苦难和逆境,视世间的万般烦恼,如过眼烟云。豁达、自信泰然处之。
   不管以前怎么样,相信自己,只要现在努力学习知识,考取证书,一样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做贡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微课)从表面上看,此诗似乎流露出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可是李白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真正的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不能施展的万古愁。李白放酒纵饮,不仅有借酒消愁的消极动机,也有借酒扬名、东山再起、施展抱负的积极动机。
   六、课后作业(1分钟)
   网络教学平台提交作业。
   1.诵读全诗,提交语音文件。
   2.请举出李白其他诗句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感受到怎样的一个李白(诗歌不少于两句,点评不少于50字)。
   设计思路:本课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和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建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信息化教学课堂。
  刘宁,辽宁省鞍山卫生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鸡大肠杆菌病有着较强的传染性,其病原体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鸡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单纯采用西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治
邓小平提出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实际是给有条件加快发展的地区提供充分发挥其发展潜能的机会,使较其他地区发展更快的地区从发展中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由此为各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通常以鼻炎、鼻梁变形及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延缓为主要特征。该病一般常见于2~5月龄的仔猪。病原体主要
牛放线菌在兽医临床上少见,笔者在临床上偶遇一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现介绍如下:1症状患牛体质消瘦,下颌部肿大,患部皮肤溃烂,内有数根瘘管流出带有硫黄样粘稠脓汁,气味恶臭。根据临床
基于对成都市代表性孵化器平台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源于西方的股权激励理论已较成熟、实施情况也较普遍,但在我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中实施并不普遍。在实施
目的 :探讨晕针后临床疗效提高的机理。方法 :对临床上晕针后疗效提高的 32例患者在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病程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 :晕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