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幼鼠高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幼鼠高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Wnt/β-连环素(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4日龄,体重40~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高氧致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乌司他丁组(UTI组)。ALI组和UTI组采用吸入高浓度氧(氧浓度>90%)72 h的方法制备幼鼠高氧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正常呼吸空气。模型制备成功后1 d时开始,UTI组每天同一时点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0 000 U/kg,连续注射3 d;C组和ALI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模型制备成功后4 d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确定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和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

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和UTI组肺组织W/D比值和肺损伤评分升高,肺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p-GSK-3β、Wnt3a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UTI组肺组织W/D比值和肺损伤评分降低,肺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p-GSK-3β、Wnt3a和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P<0.05)。UTI组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ALI组减轻。

结论

乌司他丁减轻高氧致幼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是一种罕见疾病。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突变基因分析。结果显示,2例46,XY的临床表型为女性的17-OHD患者,腹腔镜性腺探查见腹股沟、髂窝处呈灰黄、灰红色的未发育睾丸,给予切除行病理均示癌变。CYP17A1基因测序显示,分别为c.1247G>A/c.1427T>C、c.985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7例以出血及凝血异常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误诊原因。对7例凝血异常的M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做出详细描述和分析。治疗前凝血因子活性测定,1例为单个Ⅹ因子缺乏,2例为单个Ⅶ因子缺乏,4例为多因子缺乏。初诊时间病程2~10个月,确诊后在补充血浆及凝血因子等治疗下,予以化疗后凝血功能恢复正
目的优化香菊片制备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成型率、崩解时限、脆碎度、硬度、没食子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确定稀释剂、黏合剂种类、用量、性质以筛选处方组成,鱼骨图、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确定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Design Expert质量管理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最佳稀释剂、黏合剂、润滑剂分别为α⁃乳糖、70%乙醇、硬脂酸镁⁃滑石粉(1∶6),最佳处方为主药⁃(α⁃乳糖)⁃70%乙醇(5∶19∶5),润滑剂用量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