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劳动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支配,在假期出去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旅游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从当前旅游业发展格局来看,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欢迎,全国各地纷纷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苏北地区的乡村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苏北乡村旅游发展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 苏北 乡村旅游
新时代背景下,旅游者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乡村,希望亲近自然。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乡村能够为游客提供一种轻松的环境,让游客在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身心得到放松。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1.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乡村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与人文吸引游客,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市场和资源开发实际的变化,乡村旅游景点类别和产品形式不断丰富。在乡村旅游中,游客可了解礼仪风俗、民情、当地特产、亲手种植收获农作物,体验乡村生活。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乡村旅游是扶贫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同时,乡村旅游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概念最早提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提出。新农村的“新”包括五大方面,分别是新风尚、新农民、新环境、新设施、新房舍。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制建设五个方面内容。进行新农村建设,毫无疑问要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旅游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是充满吸引力的朝阳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著的《旅游绿皮书: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明确指出,未来十五年乡村旅游、民俗游、休闲游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从乡村旅游的特點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以促进新农村发展建设为目标,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了乡村旅游内涵,营造了乡村旅游气氛,进一步扩大了乡村旅游开展的参与面,促进了乡村文化传承。而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速了农村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开阔了农民视野,更新了农民观念,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正面影响与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乡村旅游丰富了农村生产内容,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和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这符合新农村建设“生活富裕”的要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发展中,新事物、新思想融入农村,开阔了农民视野,有利于促成“乡风文明”。在与游客的交流过程中,更培养了农民的交际能力,使其得到协调发展。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对农村的道路、环境、住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这对农村生活环境有直接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但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而旅游资源开发中难免会对农村环境造成破坏,更会加速当地民俗文化的演进,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非常关键。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应融入生态理念,对当地自然、人文环境进行保护,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苏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的乡村旅游相对而言发展较早较为成熟,但苏南苏北发展不平衡,苏南地区受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旅游业发展更成熟,乡村旅游景点分布集中密集;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兴起较晚,大部分地区尚未发展成熟,相关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深入,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和因素,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动作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1.开发经营者思维局限。实际上当前苏北乡村并不缺少旅游资源,而是缺乏好的开发者和经营者。相关人员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发展思路较为局限,对乡村旅游不够了解,不能把农业等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营管理、发展策略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经营收入波动性过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此外,许多留在农村的农民并不具备开发经营服务的能力,无法有效利用旅游带动就业并实现收入的大幅增加。
2.主题性不强。苏北乡村旅游缺乏合理的开发规划。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主题不够明确,出现了许多风格类似、定位不清晰的重复建设现象,游客感受不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同一区域内多次开发同类景点,又缺乏特色,被开发的乡村无法在旅游市场上脱颖而出,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更导致景点分散凌乱,难以形成大规模集聚效应。
3.基础设施条件差。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发展规划的制约,苏北地区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存在资金基础薄弱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尤其是交通方面,缺乏对交通线路的规划与协调。不仅大巴班次少,而且停车场分布无法满足游客自驾游需求,最终导致一些区域游客过多,而一些区域却游客稀少。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发展苏北乡村旅游的关键,交通问题限制了潜在客源市场的扩大。 四、促进苏北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应针对当前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1.加强苏北乡村旅游业的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让广大农户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动员其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事业当中,为乡村旅游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实现个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进行对外宣传,让旅游者了解苏北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知名度,扩大苏北乡村旅游市场,吸引投资商投资当地乡村旅游项目。
2.科学规划发挥地方特色。实现苏北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规划,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具体开发中应发挥地方特色,依据乡村地理条件、产业资源、文化特色打造品牌,科学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发展观光游览型乡村旅游,利用渔牧养殖基地、溪流湖泊、林木花卉种植基地、农业园、乡村农舍、特色蔬菜园等作为旅游对象,以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为主题,让游客体验乡村的宁静与浪漫,满足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苏北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因此,应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当前制约苏北乡村旅游发展的交通、卫生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为苏北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协调好金融机构和企业,逐步建立合理、稳定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策鼓励企业投资,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改变农村面貌。
4.完善政策體系。要给乡村旅游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就必须要尽快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保障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产业带动力,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分散的农户、村庄和市场有机衔接,制定农村产业发展标准,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有效发挥。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投资,对农民展开定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经济效益。
五、结语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城市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更加渴望享受自然、感受自然,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它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因此,苏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学习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在现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基础上,积极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发展乡村旅游的薄弱环节,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童建福. 基于新农村建设下武夷山市五夫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3]张祥桔. 新农村建设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目的地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4]邱云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08.05:17-19
[5]赵金霞.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4-18.
[6]谭玛丽,罗贞礼.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新疆农垦经济,2007,11:22-25.
关键词:新农村 苏北 乡村旅游
新时代背景下,旅游者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乡村,希望亲近自然。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乡村能够为游客提供一种轻松的环境,让游客在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身心得到放松。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1.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乡村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与人文吸引游客,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市场和资源开发实际的变化,乡村旅游景点类别和产品形式不断丰富。在乡村旅游中,游客可了解礼仪风俗、民情、当地特产、亲手种植收获农作物,体验乡村生活。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乡村旅游是扶贫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同时,乡村旅游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概念最早提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提出。新农村的“新”包括五大方面,分别是新风尚、新农民、新环境、新设施、新房舍。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制建设五个方面内容。进行新农村建设,毫无疑问要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旅游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是充满吸引力的朝阳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著的《旅游绿皮书: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明确指出,未来十五年乡村旅游、民俗游、休闲游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从乡村旅游的特點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以促进新农村发展建设为目标,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了乡村旅游内涵,营造了乡村旅游气氛,进一步扩大了乡村旅游开展的参与面,促进了乡村文化传承。而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速了农村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开阔了农民视野,更新了农民观念,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正面影响与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乡村旅游丰富了农村生产内容,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和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这符合新农村建设“生活富裕”的要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发展中,新事物、新思想融入农村,开阔了农民视野,有利于促成“乡风文明”。在与游客的交流过程中,更培养了农民的交际能力,使其得到协调发展。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对农村的道路、环境、住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这对农村生活环境有直接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但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而旅游资源开发中难免会对农村环境造成破坏,更会加速当地民俗文化的演进,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非常关键。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应融入生态理念,对当地自然、人文环境进行保护,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苏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的乡村旅游相对而言发展较早较为成熟,但苏南苏北发展不平衡,苏南地区受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旅游业发展更成熟,乡村旅游景点分布集中密集;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兴起较晚,大部分地区尚未发展成熟,相关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深入,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和因素,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动作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1.开发经营者思维局限。实际上当前苏北乡村并不缺少旅游资源,而是缺乏好的开发者和经营者。相关人员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发展思路较为局限,对乡村旅游不够了解,不能把农业等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营管理、发展策略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经营收入波动性过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此外,许多留在农村的农民并不具备开发经营服务的能力,无法有效利用旅游带动就业并实现收入的大幅增加。
2.主题性不强。苏北乡村旅游缺乏合理的开发规划。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主题不够明确,出现了许多风格类似、定位不清晰的重复建设现象,游客感受不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同一区域内多次开发同类景点,又缺乏特色,被开发的乡村无法在旅游市场上脱颖而出,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更导致景点分散凌乱,难以形成大规模集聚效应。
3.基础设施条件差。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发展规划的制约,苏北地区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存在资金基础薄弱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尤其是交通方面,缺乏对交通线路的规划与协调。不仅大巴班次少,而且停车场分布无法满足游客自驾游需求,最终导致一些区域游客过多,而一些区域却游客稀少。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发展苏北乡村旅游的关键,交通问题限制了潜在客源市场的扩大。 四、促进苏北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应针对当前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1.加强苏北乡村旅游业的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让广大农户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动员其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事业当中,为乡村旅游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实现个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进行对外宣传,让旅游者了解苏北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知名度,扩大苏北乡村旅游市场,吸引投资商投资当地乡村旅游项目。
2.科学规划发挥地方特色。实现苏北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规划,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具体开发中应发挥地方特色,依据乡村地理条件、产业资源、文化特色打造品牌,科学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发展观光游览型乡村旅游,利用渔牧养殖基地、溪流湖泊、林木花卉种植基地、农业园、乡村农舍、特色蔬菜园等作为旅游对象,以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为主题,让游客体验乡村的宁静与浪漫,满足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苏北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因此,应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当前制约苏北乡村旅游发展的交通、卫生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为苏北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协调好金融机构和企业,逐步建立合理、稳定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策鼓励企业投资,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改变农村面貌。
4.完善政策體系。要给乡村旅游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就必须要尽快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保障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产业带动力,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分散的农户、村庄和市场有机衔接,制定农村产业发展标准,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有效发挥。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投资,对农民展开定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经济效益。
五、结语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城市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更加渴望享受自然、感受自然,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它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因此,苏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学习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在现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基础上,积极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发展乡村旅游的薄弱环节,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童建福. 基于新农村建设下武夷山市五夫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3]张祥桔. 新农村建设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目的地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4]邱云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08.05:17-19
[5]赵金霞.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4-18.
[6]谭玛丽,罗贞礼.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 新疆农垦经济,2007,1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