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激励机制的构建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3496828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主要在于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思维,想要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激励机制,不仅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做出调整和改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学习的反馈信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通过激励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散文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创设的情景当中,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主动获取知识。还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的发展以及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当课堂中存在不和谐因素时,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不要破坏课堂气氛。
  二、及时的激励评价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的表现,及时地进行评价,针对一些突出的表现和有特色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准确的、符合个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要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学习的自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应用这种激励方法时,应该注意评价的及时性、情感的交流、评价的针对性以及对于时机的掌握和捕捉。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时,我曾经给学生布置作业,搜集相关的诗词曲,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比拼,选出搜集种类最丰富的一个小组。
  学生:“老师,我们小组一共搜集了13种相关的诗词曲,是最多的,我们小组是第一名。”
  老师:“不错,你们小组搜集的种类最多,这次作业完成得很好。”
  课堂上及时的激励性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激励同时注意对学生的纠错
  在应用激励评价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对于学生的纠错,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而忽略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那这样的激励将是毫无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评价他们的学习行为。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我曾经提问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呢?”有一名学生马上回答“行动描写”。这名同学虽然回答问题很积极,声音洪亮,对自己的答案很有自信,但是这个答案本身是不正确的,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更应该适当纠正学生的错误。首先,我对这名同学积极回答问题表示肯定之后,我反问其他同学“某某同学这个回答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么?”通过其他同学的回答,既能够让这名同学反思自己的答案,又没有对其进行直接的批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将正确的答案传达给同学们,一举多得。
  四、可以适当的延迟评价
  在课堂上,有时候学生的变现具有连续性,这时,可以延迟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之后,再进行统一的评价。在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不要急于给出评价,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等学生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教师再予以评价和帮助。评价的过程也可以适当的延长,使学生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有时间对教师的评价进行印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学生在分析“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罩住了。”这段文字时,从写法上和思想内容上对作者的描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教师并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学生陈述完之后,再针对学生的发言给出评价“很好,分析问题很全面也很透彻,希望大家以后考虑问题也像某某同学一样全面。”
  五、激励机制的意义
  将激励评价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当中,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上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对于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模式及时调整,了解学生语文阅读当中的缺陷。学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之处,通过积极地自我调节,及时修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为学生的分层教学以及管理提供指导,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进行评价和指正。此外,应用激励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以上几点的研究可以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些帮助,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多重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对语文学习成绩也有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王寨镇郝洼初级中学(235261)
其他文献
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写作教学和指导必不可少。  一、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很多教师都错误地认为积累素材是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应该完成的任务,高中阶段更应该重视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和提高。而事实恰恰相反,素材积累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高中阶段的素材积累更具针对性。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知道自己更应该补充哪些知识。我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在课堂教学中,美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从艺术角度来说,它必须实现“教学美”,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怎样做到“教学美”,如何体现美育美?下面笔者从“美读”“美讲”“美赏”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美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要学好教材,读懂教材是第一步,读懂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学生熟悉、感知教材的主要方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记忆轻思考,重知识轻素质,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叶圣陶先生认为,思维训练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语文素质,增强学生语文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意义  
阅读是基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条路径。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加之泛读让阅读的收效大大降低。为此,高中语文阅读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将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