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系统中形成了差异化定位,然而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现状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所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一方面深化了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创新教育方式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创新创业型人才  培养策略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计划,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各领域的流行语,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策与社会的发展,同时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面对轰轰烈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现状,更是凸显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重实践轻创新
   职业技术教育院校所安排的各类专业基础课、技能课、实践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核心手段,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任务。调查发现,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课程仍然延续常规的培养实操型、就业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安排了大量的技能型、实操型的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分析、项目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使其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这虽然契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对于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角度来说,当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显然是弱化了甚至是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仅能成为一个技术型、实操型人才,却无法上升到创新型、变革型人才,甚至可以说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传承者,而无法成为技术的创新者。这既不利于学生职业前途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这也成为了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所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
   2.竞赛教学重方案轻孵化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类专业协会也策划出大量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包括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各个地区、职业技术院校也开展了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这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崭新的方式。调查发现,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普遍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竞赛教学重方案设计而轻孵化执行,也即教师仅仅指导学生策划具有创新、创业价值的方案,而完成比赛活动之后,却将此束之高阁。这造成学生仅仅停留在策划创新创业方案阶段,却缺少项目实施、实际执行的经验,显然不利于学生未来创新创业的长远发展。
   3.实习活动脱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
   实习是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其既使学生积累了社会经验,又进一步巩固、升华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乃至于创业的需要。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普遍安排有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活动,但却明显地脱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一方面,学生实习仅仅停留在进入公司、企业参与一线工作前,缺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实习内容,造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处于缺失状态;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实习行为的指导和督促,直接将学生交给校企合作单位或者是实习实训基地,由第三方单位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内容和实习实训方式,甚至很多时候只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实习证明即可。这造成很多学生实习效果差,不愿意去参加实习,甚至是根本不去参加实习等,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多样化的教育价值,这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所存在的一突出缺陷。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没有从根本上升级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实操型、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然而创新创业型人才则是实操型、应用型人才的更高版本,也即是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专业实践活动,而且能够创新专业技术、手段和方案,甚至能够立足于个人专业背景而进行创业活动。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这些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技术教育仍然保持常规的以培养实操型、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案,导致职业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缺乏与创新创业培养工作的关联,进而出现创新创业教育不深入、不系统甚至是严重缺失的问题。立足于创新创业人才素质与能力要求,系统创新、变革、升级人才培养方案,这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有效践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最需要完成的任务。
   2.学校缺少对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投入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也离不开学校营造的良好环境及积极有效的督促,这是职业技术教育顺利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所不可或缺的保障措施。深入分析后发现,当前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明显的缺少对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投入的问题。首先,很多学校缺乏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上的大力投入,学生缺少团队工作环境,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影音设备、实验器材等,很多創新创业实训活动都是在课下学生利用学校所具有的简单的设备完成的。这既降低了学生创新创业方案的水平,同时又弱化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很多学校缺少资金上的投入,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由此导致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方案策划阶段,却无法实现有效孵化。第三,也有不少学校缺乏对教师创新创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督促、评估与奖惩等,完全由教师根据个人意志来安排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由此必然带来创新创业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认知与态度,将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等,也是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一部分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的课内教学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由此弱化了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一部分教师认为仅仅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即可,而不去主动变革整个的教学方案;一部分教师虽然也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在缺乏学校监督、评估、奖惩等的情况下,潜意识中安于现状、延续常规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因为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这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高与效率低的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具体策略
   1.立足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升级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的,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都是从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衍生而来的。当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任重而道远,职业技术院校需要立足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来升级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需要设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核心目标,由此安排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基础、技能、实践课程,而且会规定每一门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对于实习实训环节,也需要规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核心目标,详细规定实习单位类型、实习工作内容、实习监督措施等。从而保证职业技术教育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环节都能够围绕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展开,最终目的是集中资源顺利地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2.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
   良好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既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实践水平;同时也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当前,职业技术教育院校需要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一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环境,建立适应创新创业需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二是需要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升级速度,编程、设计、影像处理等方面的软件装置更加专业;三是需要安排一些专门的办公室、工作室等,同时配备上计算机、网络、空调等设备,为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一个专门的工作场所;四是能够安排一定数量的创业启动资金,制定系统、严格的创新创业项目评估机制,从而为优秀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使学生的优秀方案能够得到及时孵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活动和教学督促
   教师具备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同时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入认识,是有效执行人才培养方案、高效使用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职业技术院校一方面需要多开展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活动,使学校的教师深刻认识到当前社会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能感受到政府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职业技术院校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行为的督促,包括检查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材料等,分析教师是否在其中有效融入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继而调查课堂教学和课下教学过程,了解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学的执行情况,最后还要分析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给予針对性的奖惩。这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结  语
   总体来说,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实操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更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活动。然而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过程中却面临着课程教学重实践轻创新、竞赛教学重方案轻孵化、实习活动脱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无法从根本上升级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对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投入,以及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基于此,职业技术院校需要立足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升级人才培养方案,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庆金:《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及系统设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王淑涨:《产教融合视域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中国商论》2019年第6期,第226-228页。
   [3]李新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中国市场》2019年第6期,第96-97页。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游客行为意向是预测游客未来消费行为的重要依据,了解游客行为意向有助于提升景区运营管理的针对性。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并验证
[摘 要]实验课程是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实操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特点的基础上,探析其在高职数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价值和执行方式,不仅可以深化认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为高职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指导,辅助数学实验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 高职数学 数学实验课程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重在精准、贵在精准、难在精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精准化水平是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网络意识形态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增多,国人对非政府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的认识会相应提高,政府需要发挥非营利组织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一个积极向上的规范
又是一年新春到,拜年扫尘、吃团年饭、燃放爆竹、收发红包、张灯结彩、再配上新春音乐,让“年的味道”更加浓烈。  春节,是中国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  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这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春节是承载着辞旧迎新、祭祀、宗亲礼仪以及民间娱乐的佳节,它播撒传统文化,让人们宣泄亲情。春节期间如果缺少了喜庆音乐,那年味必将大打折扣。    中国人的传
[摘 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职教联盟,可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步伐,真正实现文化互通,达到共建、共享、共荣。笔者在对“一带一路”职教联盟模式的研究中,采用了网络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国内外职教联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找出国内外职教联盟建设的差距,探索职教联盟的建设模式,为“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建设提供科学论证和理论建设准备,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参考。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