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被认为是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确保能源供应。但节能的钱从哪儿来?“合同能源管理”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不用你出一分钱,我来帮你节能,节省出来的钱再和我分成。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ESCO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而无论是从现状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节能市场巨大,节能投资前景十分看好。
节能的商业化运营新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说白了,就是把埋在浪费中的利润挖出来,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刺激各方的节能需求,使之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节能收益。其运作的基本模式,就是把“节能”当作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实施后省下来的能源费用就是投资回报,根据事先协议,投资各方可以从中分享利润。这样,生产企业就可以利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现在的设备升级,引进新型节能技术,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这是一个无本取利的好项目,企业在没有任何投资和风险的情况下使用节能设备,风险全部在提供设备的单位身上。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主要依靠专业化的能源管理公司。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一是EMC组织专家为企业进行节能诊断,帮助企业查找能源使用中的各种问题;二是EMC具有融资能力、节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部资金可由其独立融资解决,企业可以无需投入资金,回避了财务风险;三是EMC通过项目的节能效益获得利润,无需企业一次性偿还。
在我国,其实早在199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就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共同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全球环境基金会先后两期共捐赠4800万美元,成立北京、辽宁和山东三个示范EMC,并通过世界银行和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其他新兴EMC做贷款担保,由此达到提高中国能源使用效率,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速度的目的。三个示范EMC截止目前已经实施了投资总额达9.5亿人民币的385个节能项目。
尽管长三角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未得先机,但目前正在急起直追。“合同能源管理”这种依托市场的节能降耗模式正逐渐在上海兴起。上海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已经设立了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来推动节能,并扶持一个新产业的孕育和发展。上海希望截至到2005年底,能在全市10个行业中建立36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这个新兴的节能产业。
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节能神话
许多EMC公司也在国内纷纷建立、成长,虽然其成长的过程遇到了这样那样的资金、技术的瓶颈,但其创造的价值不可小觑。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是上海市首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240万,由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一批专家经过200天左右的调研、测试、可行性方案论证、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后,取得节电61%,9个月就回收50%投资的好效益。
目前上海已培育了2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完成了各类节能项目178个,有2.1亿元的非政府资金投入,年节约能源11万吨标准煤,减少用电负荷6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粉尘28吨,全部投资预计在3年内可回收。而对于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来说,一个节能项目的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项目风险的分析与管理,因此,对浪费的能源前期分析诊断也很重要。以上海新亚药业的项目为例,上海市经委曾经专门邀请多名外国节能专家为其诊断、测试,上海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也多次聘请国内专家进行跟踪测试。该公司总经理叶文彪认为,不能只相信客户提供的数据,事实上检测下来常常有很大的出入,因此需要掌握最精确的第一手资料。
今年6月,顺德中旅大酒店由顺德首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旅大顺德德舜冷气工程有限公司安装了3台分体变频机,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该酒站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酒店方没有投入1分钱,但上个月已节约电费3000多元,而改造前他们的月电费是1万元。该负责人说,酒店以稍低于1万元的定额把电费包付给德舜,改造后的月电费如果只需7000元的话,节约下来的3000元就归德舜所得了;3年合同期满后,高效能的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酒店所有。因此称得上是一种零投入零风险的节能项目投资模式。
不用花一分钱,却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节能改造,顺德首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引起了顺德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顺德区经贸局也拟推广这种商业化节能机制,积极申请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贷款,扶持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发展。
除了顺德中旅大酒店,珠三角许多企业也开始接受EMC。
“一年节电130万度,大大提高了我们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使用了EMC节能方式的珠江啤酒一位负责人高兴地说。
“合同能源管理”需要提速
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将以“合同能源管理”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措施。中央及各地政府以及行业协会都在酝酿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制订相应的激励和扶持政策,推动全社会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据悉,上海和福建都已经将当地能耗大户列为重点节能改造对象,并成立专项基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厦门市在今年3月实施了“厦门市百家企业节能工程”,对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上海计划利用1000万元贴息来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三年内安排4亿元的节能示范项目。
但是,在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一些现阶段困扰EMC因素也依然存在。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彪表示,EMC业务面临的障碍主要是项目开发周期长(一般要在三年以上),近期获利能力差,EMC负债率高以及项目融资困难。而加上目前一些企业领导的传统思维方式对EMC业务还不理解,更是影响了EMC业务的发展。
政府拨款支持固然是雪中送炭,但对于中国巨大的节能潜力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呼吁:“给合同能源管理提速,需要金融、税务、财政等各部门统筹协调,给EMC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出表率,采取更灵活的财会制度”,他直言。据介绍,我国政府机构能耗接近全国八亿农民生活用电总量,因此政府机构是EMC的重要客户,但EMC以节能产生效益的特点与目前把能耗列为固定成本的财会制度发生尴尬,政府部门以“不知道该从哪个财会项目给EMC支付费用”为由往往拒绝考虑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意识差。“我们上门动员企业改造节能设备,常常听到‘节省几十万划不来,做一笔生意就赚回来了’!”宁波一家节能服务公司老总对此颇为感慨。据悉,我国现行节能法律约束力较弱,对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没有惩罚措施,对节能行为缺乏激励政策。除部分高耗能企业从节省成本出发对节能有一定认识外,不少企业因为能源占产品成本不高,缺乏节能积极性。
有关专家认为,节能已经产生出一个巨大的市场,让专业的节能公司来提供服务能大大加快企业的节能步伐,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因此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