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12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本文就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述评,以期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的近视进展情况,分析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4年纳入温州2所小学二、三年级近视儿童,每年随访1次,直至小学毕业.检查内容包括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双眼视功能检查(隐斜、调节性集合/调节、正负相对调节、正负融像性聚散)和问卷调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进展速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2名近视儿童[年龄7~9岁,95名(62.5%)男性],初始屈光度为?1.30±0.95屈光度(diopter,D),年近视进展量为?0.68±0.35 D.回归分析表明:与慢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9例(9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随访(4.96±4.78)个月.结果:患者年龄(30.44±20.11)岁,屈光手术至发病时间(32.10±17.80)个月.4例(44.4%)马蹄形裂孔,1例(11.1%)萎缩性裂孔,4例(44.4%)巨大裂孔;9眼裂孔均位于赤道部前,除2眼(22.2%)为单个巨大裂孔,
目的 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辅助重症颅脑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9月在金湖县人民医院行重症颅脑手术后入住ICU的患者,共50例.术后脱离呼吸机机械通气后,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HFNC组和HFNC+EDP组.HFNC组给予HFNC序贯治疗;HFNC+EDP组在HFNC序贯治疗基础上加用EDP治疗.记录患者脱离呼吸机后0、1、12、24、48 h的氧合指数(OI)、脱离HFNC时间、膈肌移动度.记录患者入住ICU时间,出ICU时格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随着病程延长,疾病最终可能演变为复发、难治的情况.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细胞疗法、免疫疗法等逐渐成为常用治疗措施.除此之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CAR-T等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明确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开发新型的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法是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5月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的患者17人为研究组,采用OCTA系统软件工具,以μm为单位测量视网膜固视点和黄斑中心凹之间的距离,同时收集非斜视、弱视且中心注视健康者17人为对照组,并分析受试者的浅层视网膜血管丛的黄斑中心凹血流长度密度(vessel length density,VLD)、灌注密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