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驰神往古蜀道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蜀道,人们首先会联想起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千古绝句。
  清代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三国文》诸葛亮名下收录的一篇《黄陵庙记》记述了诸葛亮“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说诸葛亮进军四川之事。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的注释中曾引《魏略》一书,已用“蜀道”一词。
  作为乐曲及其歌词的题目早在唐代以前的南朝就已经出现了“蜀道”一词。譬如,南朝的肖纲《蜀道难二首》、刘孝威的《蜀道难二首》和阴铿的《蜀道难》。由此看来,“蜀道”一词早在三国鼎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蜀道诸驿路的修凿时间却要比三国时期早得多。
  从历史演变看,蜀道是指当时京都长安或关中通往汉中、四川,特别是汉中通往四川的官马驿路的统称。它不是指一条道路,而是指数条曲曲弯弯的谷道。
  倘若非要问古蜀道哪一条的走向和今天的西汉高速公路相吻合。那么子午道、傥骆道、金牛道的部分路段和今天的西汉高速公路走向相近。只能说历史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但绝对不会完全相同。
  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实际上,也是条条谷道通秦蜀。所谓“谷道”,是说这些古道大多都是沿河谷崎岖蜿蜒而行。从东往西,长安或关中通往汉中、四川的古道上,驰名的大概有七八条谷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文川道、褒斜道、连云栈道、故道和金牛道等。
  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子午道的开辟和利用至迟始于在秦汉之际,最早记载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大致走向是从今长安直南入子午谷,过秦岭,经宁陕、两河至南子午镇到西乡,抵汉中。唐天宝年间,荔枝道和子午道相接,通往长安。从长安至汉中整个走向是开始为正南正北,过秦岭后稍偏西南,合汉江后转向西北,最后在汉中平原上又转为正西偏南。子午道不仅是长安通往四川东部各州、郡的捷径,而且,历史上建都江南以荆襄为经营地的政权来经营汉中、成都也主要从这条道路行进。
  傥骆道是长安、汉中间穿越秦岭的一条谷道。见于历史记载比文川道早,比其他诸蜀道都晚。大致走向由长安向西南,经户县折西至周至,从西骆谷口入山,越秦岭而入酉水上游的洋县华阳镇。由洋县沿汉江北岸渡湑水,经城固县至汉中。据统计全长760余里,其中谷道约500里,是蜀道北段长安至汉中间诸线路里程最少、最为便捷的一条。之所以被称为傥骆道,是因为它的谷道部分,北为西骆峪水河谷,南为傥骆水河谷。
  在诸蜀道驿路中,褒斜道和故道见于历史记载是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栈道之一。据说,远在殷商末年,周武王伐纣行进的道路就是后来的褒斜道。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提到褒斜道。古代褒斜道系沿渭水南侧支流斜水,即今石头河和汉江北侧支流褒水河谷行进,由此得名。大致是从今西安市向西南,至户县折行,过周至县到眉县,再折西南由斜谷关入山,过石头河,翻老爷岭进入太白县的虢川平地。经江口、留坝到褒城而进汉中。
  历史上的褒斜道是一条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主干驿路。从周文王伐蜀、周幽王伐褒国、秦楚相争汉中,到曹操、刘备争夺汉中、东晋司马勋攻打苻坚,再到李自成义军被困汉中、清白莲教义军出击征战等……无不是在褒斜古道上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活龙活现的历史活剧。
  故道的得名与它沿嘉陵江的东源故道水河谷而行有关。由于该路的北端出口宝鸡市古代叫作陈仓县,它的南端有重要关隘——大散关雄踞秦岭之脊,这条路的中段又经过险峻泥泞的青泥岭,所以又称陈仓道、散关道和青泥道。故道之名,始见于秦汉之际。具体走向是从今宝鸡市南过渭河,从清姜河西岸的益门镇入山。穿越大散关、青泥岭、老爷岭等山至略阳,也就是古代的兴州。由略阳向东南越煎茶岭至勉县进入汉中平原,与金牛道相接进入蜀地。
  金牛道是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得名。实际专指从汉中通往成都的道路。最早记载有这个故事的是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蜀王本纪》。战国中期,秦、蜀都是独立诸侯国,彼此不相隶属。有一次,秦惠王和蜀王在某一地方相会,秦王给蜀王一筐黄金为礼品,蜀王也以礼物回赠,但送给秦的礼物却变成了泥土。秦王大怒,而秦的大臣却称贺说,泥土代表国土,这是预示秦国将吞并蜀国以扩大领土的吉兆。秦王转怒为喜,盘算攻蜀之计。秦王命人在秦、蜀二王相会的地方刻了数头石牛,石牛屁股后放了黄金,放言石牛粪会变成黄金。蜀王得知,信以为真,便派五个力士率众修路迎牛,后运抵成都。这样,一条连接秦蜀之间的大道建成。秦从这条蜀国修成的大道进兵,灭了蜀国。这条道路也就被后人称为金牛道或石牛道。
  连云栈道是连接故道北端、褒斜道南段而成的一条新线,有人也称其为回车道、斜谷道、南栈道或蜀栈道。连云栈道之语则为形容这种道路凌踞湍河急流之上,出没云雾之中,形制檐牙高耸,犹如鸟欲飞翔得名。今陕西宝汉公路从宝鸡市溯清姜河往西南,过秦岭,经石门关,越柴关岭,出褒谷南口而达汉中正好和古代的连云栈道相吻合。
  文川道是唐代后期在以前褒斜道的基础上新修的一条驿路。其南端谷道的出口在今陕西省城固县西北的文川河谷,因而得名文川道。文川道开辟后,作为驿路虽然为时甚短,却成为关中至汉中商旅往来捷径之路。这条驿路由今陕西扶风向南,过渭河到眉县,由眉县、西江口、城固至汉中。
  从京都长安或关中通往巴蜀的诸条道路不但要翻沟越岭,跋山涉水,穿过秦岭和大巴山,还要通过一座座被誉为“川陕锁钥”、“秦蜀襟喉”的关隘。在诸蜀道中,著名的关隘有剑门关、五丁关、武休关和大散关四关。
  而在这四座名关中,论险要雄奇和驰名,又首推剑门关。
  剑门关雄踞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剑门群峰,峰如剑,关似门,峰峦叠嶂,横亘数百,凸然断绝,形成一高约150米、顶宽100米、底宽约50米、长约500米的隘口。身临其境,顿感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地化之奇绝。三国时期,魏国镇西将军钟会率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蜀军大将姜维统领3万兵马,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地人为纪念姜维,把剑门关一座像武士模样的崖壁山峰称之为把守剑门关的“姜维像”。如今,川陕公路沿循古道,从剑门关穿隘而过。
  五丁关耸立在陕西宁强中部,它之所以引人注目,缘于战国时期秦惠王伐蜀时,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关下的金牛峡石怪谷深,为蜀道一险。
  武休关坐落在汉中市留坝县境内,实则是河水冲刷而成的一道隘口,两岸山崖壁立陡峭,形成两山夹水、中空一线雄险的景致。
  大散关坐落在今宝鸡市西南、秦岭山脉西大散岭上,不仅是秦蜀驿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关中的西大门。
  
  峭仞奔霆会益门,
  乱峰中袅一丝行。
  更登大散岭头望,
  无数群山此处迎。
  
  此诗为当年胸怀大志、年少气盛的李白离别故乡,仗剑云游,一路跋涉,穿越秦巴大山,来到大散关,即将进入关中长安时的亢奋心情所咏之诗句,也反映了大散关的险峻和重要位置。
  翻越秦巴大山的古老蜀道令人心驰神往。它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它当之无愧地可以和早已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和秦直道媲美。它不仅是连接秦蜀的驿路大通道,把中国历史上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两个“天府之国”紧紧连接起来,而且正像有专家所说:“它使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明得以交汇,中原和大西南得以沟通,祖国版图得以统一。没有它,也许就很难出现强汉盛唐,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面对古蜀道的雄奇、狭险和峻峭,不难窥探和想象古代筑路者的艰辛和威武。从古蜀道到西汉、宝汉等普通公路,再到今日的西汉高速公路,是历史的变迁和必然,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前进的步骤和标志。
其他文献
以池栽形式,覆膜区667m~2产黄瓜7151kg,比对照增产23.2%。覆膜明显促进黄瓜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和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初花期二者分别比对照增加75.0%和79.2%(5种元素平均);养
我叩拜的这个地方,不是家乡,不是母校,不是名胜,也未发生过重大事件,只因亲属机缘,儿时曾到这里数度做客。这是南方一个规模较大、较为富有的村落,平畴沃野,湖面广阔,绿树遍布,景色秀美
里约热内卢    我們一行人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是当地时间晚上7点多,从飞机上俯瞰里约城,到处灯火通明。  我們人住的酒店在一条三四公里长的海滩的一端,从房间的阳台向外望去,可以看到整条海滩。海滩边上是一条街道,另一侧则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这样的风格,在我到过的所有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夜晚,向外看去,一边是街灯和建筑构成的光带,另一边只能看到岸边翻滚的白浪,之外,就是深不可测的大海。海风不咸不腥,
巨峰葡萄秋叶喷~(15)N-尿素的利用率为26.09%,吸收后12~24小时可运到细根并同时部分转化为蛋白态N。休眠期树体总N和肥料N都集中贮藏在根部,尤以粗根中为多,N素以非蛋白态形式
休闲渔业是集渔业、游钓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是传统渔业的延伸和拓展.休闲渔业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把旅游观光和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
2年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地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范围在9~22μmolCO_2m~(-2)s~(-1)之间。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33℃;光合作用的温度下限为3~6℃;上限为42~44℃。黄瓜叶片光合
甘肃省灵台县的西屯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黄土高原小镇,没有任何惊人之处。但远在公元765年,这里却上演了一段传奇。郭子仪是力挽狂澜、拯救李唐江山的一代名将。在西屯,他率领1万残
生长调节剂对甜柿幼果离层分化和子房ABA的影响张继澍,傍岛善次,石田雅士(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京都府立大学,日本京都606)关键词甜柿,赤霉酸,脱落酸,乙烯利,离层分化EffectsofGrowthRegulatorsonDi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