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从政者的六门必修课(一)礼:领导的风度(上)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凝聚着中华民族改造世界的辉煌成就,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并播出《李冰与都江堰》《心怀天下范仲淹》)王启涛教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总结出领导智慧而成《国学中的领导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书,出版后反响强烈,被推荐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本刊编辑今征得作者同意,对书中内容做了梳理、整合,并设“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专栏进行连载。
  古代的学校为学子(未来从政者的后备人选)开设了六门课程。只要你学好了这六门课,也就具备了一个官员的基本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
  究竟是哪六门课程呢?《周礼》记载了这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也说一个人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要以“道”为最高目标,以“德”为行事依据,以“仁”为人生信条。
  中国古代给未来的从政者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礼”。
  “礼”这个字,繁体写作“禮”,从这个字的形体可以看出,是一个人拿着酒肉进行祭祀,其中的“豆”是古代祭祀时盛肉类等食品的器皿。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原本就是主持祭祀起家的,担当婚丧嫁娶的司仪是其本行,这在国学典籍中还有蛛丝马迹。《论语·卫灵公》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细节引起我们的注意:卫灵公向孔子咨询有关军队的排兵布阵之法,孔子回答道:“俎豆这一类礼仪祭祀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的事情,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孔子一辈子最小心谨慎的是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
  祭祀是庄严的,是虔诚的,是要讲规矩仪式的,所以,“礼”一开始就培养一个人(未来的官员)守规矩的习惯,培养他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修养,培养他庄重稳健的做官风度。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是讲不讲礼。这在儒家的一部重要典籍《礼记》里面已经讲了。《礼记·曲礼上》开篇即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样一来,不讲礼就不是人,而是禽兽了。
  中国古人认为,“礼”是约束自己的行为,是谦让对方的行为,在《论语》里,也记载孔子的弟子颜渊感叹地说:“老师(孔子)非常耐心地引导我们,用知识丰富我,用礼约束我。”(见《论语·子罕》)所以汉语中有四个词,一是“礼节”,二是“礼让”,三是“礼品”,四是“礼貌”。这说明了两个特点:
  一是“礼”就是对自己生理和心理欲望、言语和行为习惯进行节制,不自私,不自大;
  二是“礼”往往要通过外在的形式体现,要么是言语、行为,要么是礼品(古人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俗话说“礼轻情义重”,“礼多人不怪”)。韩非子说:“‘礼’是用来表现情感的,是各种理所应当的人事关系的有条理的表现,是用来规定君臣、父子的关系的,是用来表明贵贱、贤愚的区别的。一个人如果心中有某种感情不能表达,就可以用快而小步走、言行很谦卑、弯腰九十度等礼貌方式来表明心意;心里确实爱慕一个人,而别人不了解,就可以用美好动听的礼貌言辞来一诉衷肠。所以啊,‘礼’是用来表明内心感情的外部装饰。”(见《韩非子·解老》)说到底,“礼”就是与人打交道时要尊重别人。在儒家学派中,荀子很讲“礼”,他也说,“礼”,一句话,就是尊老爱幼,尊贤容众(见《荀子·大略》)。汉语里面还有一个词“礼法”,表明中国古代在制定法律时是以“礼”为标准,“法”是维护“礼”的,所以像唐代最有名的法典《唐律疏议》,其实也是为了维护一整套礼仪制度而设的。
  一个人要讲礼,懂得敬畏对方,不管是自己的上级还是平级和下级,都要彬彬有礼,让人觉得这个人有礼貌;
  一个团队要讲礼,让人觉得这个团队有礼数(在西方学者看来,儒家文化作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已经盛行近两千年了,其强调自身的道德修養与纯洁性,强调人类事务中团队的至高无上,强调稳定与统一,成为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内容。这些理念是孔子在动乱无序、四分五裂的春秋末期痛苦岁月里领悟、总结出来的。他充分见证了动荡、分裂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所以和谐宁静是最高理想);
  一个国家讲礼,让人觉得这个国家是礼仪之邦。
  所以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对国家,“礼”都是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冒犯对方、让对方感到自身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的一种风度。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础上,再提出“以礼治国”的新思路。其实,这个思路在孔子那里已经提到了,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国家,以刑法来约束百姓,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他们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百姓,以礼让来启发百姓,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见《论语·为政》)《论语》中还记载孔子专门说道:“能用礼让治国吗?好!这有什么难的!”
  (见《论语·里仁》)孔子与晚他十年出生的苏格拉底都相信每一个人只要通过学习,就可以用道德的力量和纯洁的修养,通过榜样的力量和礼乐的教化,达到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目的,最终取胜于天下,而不是通过法律和刑罚的强制手段。
  从上面孔子的话可以看出:“依法治国”固然重要,但是还比不上“以德治国”和“以礼治国”,那才是管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因为“法”只是客观上强迫大家不要去冒犯别人,“礼”才是主观上要求自己尊重别人。一个是“要我做”,一个是“我要做”;一个是强迫的、惩罚式的,一个是主动的、激励式的。所以,我们在领导和管理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时,如果能够在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的同时,又出台一系列很亲切、很柔性的职业礼仪,倡导大家履行一种礼让他人、尊重别人的健康而阳光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那效果肯定会不一样。   在中国古代,最讲“礼”的可能要算儒家了,我刚才讲过,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入学拜师,以及对天地万物之神的祭祀,都有礼节仪式,有时还要请礼乐之官(司礼)来当主持人,孔子的祖先多次当这类司仪,连孔子本人也做过此事。既然“礼”是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中国古代的官员究竟要掌握哪些“礼”呢?
  一般来说要掌握“五礼”,就是:吉、凶、军、宾、嘉。
  先说“吉礼”。
  主要就是祭祀之礼,也就是对于天地、山川、日月、春夏秋冬四时之神,都要朝拜。我认为,这是培养未来的官员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与天地四时和谐相处,不要天不怕地不怕,而是要对大自然有敬畏之情,由此类推,自然而然产生对领导、对长辈、对贤能之辈的尊敬之情。所以《论语·季氏》记载孔子的话:“君子害怕的有三件事: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言语。普通人不知道天命,所以不怕他,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的言语。”有一位卫国的大臣问孔子:“与其巴结屋子里西南角的神,还不如巴结灶君司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如果得罪了天,祈祷也没有用。”(见《论
  语·八佾》)
  再说“凶礼”。
  就是在发生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时所行之礼——这是培养人的家庭之情、怀旧之情,也就是对老祖宗要有感恩之情。
  不信么?在《论语》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细节:孔子的朋友死了,没人办丧事,孔子说:“我来办。”(见《论语·乡党》)为什么要给死去的人办丧事呢?主要还是办给活人看的,要激励大家继承逝者的遗志,所以,《论语》里记载了一位儒家的杰出人士曾子的话:“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人,社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见《论语·学而》)《论语》里面记载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以示同哀(见《论语·述而》)。而且,儒家还提倡丧事要按照礼数来办,《论语》记载有一个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啊?”孔子说:“不违礼。”也就是说:对父母的孝,包含两个方面: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更有意思的是:孔子还提出办丧事要从简,而且要节哀,主要是寄托大家的哀思,激励大家向去世的人学习罢了。《论语》里说有一个叫林放的人向孔子请教“礼”的本质。孔子说:“礼仪,与其隆重,不如節俭;丧事,与其奢侈,不如悲戚。”(见《论语·八佾》)言下之意:丧礼没有任何必要搞得太复杂!情到意到
  就行了。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提倡要为父母守丧三年,这是一种感恩之举。为此,孔子与其弟子还有一场大辩论呢。《论语·阳货》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为期也太久了。君子有长达三年的时间不去学习礼仪,礼仪一定会废弃掉;三年不去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已经吃完了,新米已经登场了,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了一个轮回,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个白米饭,穿那个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道:安。孔子便抢着说: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守孝,吃美味不晓得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所以才不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你去干好了。宰我退了出来,孔子说道:他真不仁啊,儿女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都是如此的。他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所以古代有“丁忧”一说,指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
  不应考。
  以上是说“吉礼”“丧礼”,现在说其他三礼。
  “军礼”就是军事操练之礼——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服从意识,也就是和同事有协作之情;
  “宾礼”即接待宾客、待人接物之礼——培养人与人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意识,也就是对友人有沟通之情;
  “嘉礼”指婚冠等礼——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意识,互敬互爱意识,也就是对家人有天伦之情。
  我们想想:即使在今天,一个官员、一个团队、一个职工如果具备了上面所说的敬畏之情、感恩之情、协作之情、沟通之情、天伦之情,难道还不合格么?
  (选自《国学中的领导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有删改)
其他文献
《资治通鉴》选读  上命有司为安禄山起第于亲仁坊a,敕令但穷壮丽,不限财力。既成,具幄帟器皿,充牣其中,有帖白檀床二b,皆长丈,阔六尺;银平脱屏风c,帐一方一丈八尺;于厨厩之物皆饰以金银,金饭罂二d,银淘盆二,皆受五斗e,织银丝筐及笊篱各一;他物称是。虽禁中服御之物,殆不及也。上每令中使为禄山护役,筑第及造储偫赐物,常戒之曰:“胡眼大,勿令笑我。”  禄山入新第,置酒,乞降墨敕请宰相至第f。是日,
期刊
明朝灭亡之后,各地尚有不少武装力量继续与清军周旋。在这些反清武装中,势力较强、影响较大的要数郑成功。他曾以厦门、金门为基地,长期组织抗清斗争。在北上抗清接连遭遇挫折后,郑成功于1661年挥师渡海,发起收复台湾之战,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台湾岛,使得这座宝岛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一、立志收复台湾  16世纪后半叶,荷兰开始崛起,很快就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力量。17世纪初,荷兰政府开始在其亚洲殖民地建立东印度公司
期刊
古代从政者的六门必修课(三)一、乐:领导修养  什么是“乐”?就是音乐。这个字的繁体写作“樂”。  “乐”是五声八音之总名。您看“樂”这个文字的字形,就像丝弦绑在木上,上面还有调弦器呢,“樂”就是活脱脱的一把琴瑟,后来引申指音乐,包括人唱的“音”和乐器弹奏的“音”两个方面。所以班固说音乐来自人的本性,能够沁入骨髓。(《汉书·礼乐志》:“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
期刊
《论语·学而》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所说的“国”与今天的“国”在含义上有差别。那时的“国”是在一个大家共认的“君主”(当时的代表是周天子)的领导下,有一定独立性的诸侯国。那么,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国呢?  儒家讲仁爱,讲人伦的社会秩序,讲德治为主的人文化成,努力使人生及社会的发展构筑于向前向善的“正能量”基础之上。但是,这种正义是拥有力量的“正义”,并非完全
期刊
况钟(1383—1442),字伯律,江西靖安县人。《明史》卷一六一有专传。况钟初为书吏,因才华卓著,受到礼部尚书吕震的赏识,被任命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升任礼部仪制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四十八岁的况钟迎来了他仕途上的一个转折点——出任苏州知府。在苏州任内,他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百姓的赞誉和爱戴,苏州百姓将其视为“青天”,称他为“况青天”。况钟任苏州知府长达十三年之
期刊
北宋初期文坛,沿袭五代“西昆体”的沉闷陈腐之气、浮艳艰涩之风。  一天,欧阳修偶然发现了唐代韩愈的一篇遗稿。真是清新夺目!他爱不释手,乃至忘了吃饭睡觉。自此,欧阳修通过认真创作和大力提倡,开展了蓬勃向上的古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的朋友钱惟演在洛阳修了一座驿舍,以这座驿舍为题材,他请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各写一篇文章。谢希深写了七百字,欧阳修写了五百多字,尹师鲁写了三百八十字。尹师鲁的文章语言精
期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所编《千字文》的开头。作为中国历史上流传很广的一部启蒙读物,《千字文》不仅教儿童识字,更通过对天地万物、文化历史、人生义理的描述来塑造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面对如此宏伟的图景,该从何着手呢?《千字文》先以一句“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起首,再徐徐展开一幅大千世界的图卷。世间万象,周兴嗣却选择从天地的色彩入手,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让人不禁联想到色彩在中国传
期刊
汉制依秦而变  西汉的监察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汉武帝对地方实行的刺史出巡制。二、西汉地方的刺史出巡制  西汉对地方的监察最初沿用的是秦朝的做法。汉惠帝时,一度在部分地区恢复了监郡御史制度,监郡御史两年一任,要求他们每年的十月到朝廷奏事,十二月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后来又扩大范围,在中央所辖各郡都设置了监察御史。但这些御史的任务比较杂,在秦朝时的监察效果就不太理想。比如当年刘邦做泗水亭长
期刊
提到李白,我们立刻会想到“诗仙”,会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确,李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了,他的诗歌,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至今仍广为传诵。少年时代的蜀中生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活了六十二岁。在这六十二年中,李白有四十余年(十三岁到五十五岁)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我们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
期刊
经典之为经典,在于其内蕴的博大精深,具有蓬勃的生命张力和无限的延展可能。中国古代经典中,儒家经典地位最尊;儒家经典中,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惟《尚书》最尊”。《尚书》关涉兴废存亡,诠释天道政理,引导修齐治平。《尚书》为大道之学,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就指出:“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尚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尚书》的当代价值也越来越得到彰显。  《尚书》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