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本中,诗歌所占的比重很大,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学习诗歌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诗歌教学,本身存在一定困扰:一是学生年龄小,所掌握的知识尚浅,还不能深刻理解诗歌的意境;二是应试教育的要求下让学生忽略了美的欣赏,美感泯灭在死记硬背上,教学不应跟从于这种现状,变品诗为单纯的讲诗,使诗歌美的意义缺失了。
体会诗歌描写意境
讲诗歌,方法可以多种,既让学生明白,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品味诗歌的兴趣。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围绕诗歌中的一个关键字,完成读诗,思诗,品诗,悟诗四个过程,融入诗人创造的诗境之中。诗歌是字字珠玑,也是“一字千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也是边塞诗的佳作。在讲授时,笔者引导学生从诗歌题目和内容中找到一个出现频率最多的字,又可以代表诗歌的整体写作意境。同学们会很快、很准确找出来,是“雪”字。这首诗中离不开雪。正如《唐诗三百首评析》中所说:“全诗关键在四个‘雪’字,第一个雪字是写送别以前的雪景,第二个雪字是写饯别时的雪景,第三个雪字是写临别时的雪景,第四雪字是写送别之后的雪景。”
诗歌的语言是精炼传神的,字与字、词与词的凝合,创设出独有的意境。品读诗歌另一点是创设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评价,在很多诗歌中,画与诗是共存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正是在“咏雪”和“送别”中绘制出了一幅幅特有的画面。笔者希望在这首诗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走进美,走进那个白雪纷飞的塞外,走进军营的帐里帐外,皑皑雪路上,和诗人同行,共同举杯,目送一位故人的离开。让学生开拓思维去描绘画面,也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用诗意的情感体会、感悟诗歌的美。
画面表达作者情感
开篇“胡天八月即飞雪”,描写边塞农历八月就下起了雪,即送别以前的雪景,也是诗歌描写雪景的主要部分。“纷纷暮雪下辕门”描写军营帐外的雪景,即饯别时的雪;“去时雪满天山路”描写上山路上的雪,即临别时的雪;“雪上空留马行处”描写友人走后山路上的雪,即送别后的雪。四幅画面一一展开:
画面一:“千里梨花开,万里冰凝结” 一方面是比喻中的美景,恰有春色满园、梨花争香之意,让人心随之飞扬。诗人本来一出门便被狂啸的北风惊动了,风吹草断,视线被迷梦住,本是令人困扰的天气;可是定眼一看,漫天的雪花却如精灵一般给了诗人美好而灵动的想象,于是,立即将原本难耐飞雪所来之早的思虑宕开一笔,便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咏雪的名句。另一方面,边塞气候的严寒却是事实,已然是寒冰几尺,凝云惨淡,而雪花又无孔不入,散入帐内,寒气也直逼帐中,御寒的衣被已无法抵挡,连守卫、作战的兵器铠甲都被严寒冻住,冷上加冷。以此推之诗人情感:边塞生活确实极苦、极寒。而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如此环境中仍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画面二:“暮雪未减色,风冻情谊暖”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夜幕已临,酒停杯尽、琴瑟声绝时,也是踏路起行之时。“纷纷暮雪下辕门”,塞外之天是愈暮愈寒,飘扬的营旗似乎也已凝固住了,多么希望此时的时间也凝固住啊!这样别离将不会上演。而毕竟友人是离别此地归京了,战友的情意虽温暖,回家的温馨更珍贵吧!此时的诗人心中是否也更多了一份感触,多了一份思念呢?诗歌写到此处,送别之情开始倍增,天气虽然严寒,但却冻不住这浓浓的情谊,反将其愈演愈浓,因为,天山雪路的千里之外和咫尺之内都有一份真情的牵挂,只增不减,不知此时即将远走的战友又是何心情呢?
画面三:“东门不忍别,茫茫知何处” “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别之处是雪,友行前方仍是雪。别离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已。而这雪是否也知送别的怅惘,才厚厚的铺满了整个山路,只为一路绵延这送别者的情意?漫山的纯白,亦如纯洁的友情,漫山的迷蒙,亦如辗转的心情。浓墨重彩下的依旧是情,覆盖不住的是真挚的意。于是,雪凝住了诗人无法摆脱开的惜别之情。
画面四:“君别我不别,恋恋意绵绵” “雪上空留马行处”,人已走远,送别者的脚步也必须停留在此,然而目光凝视,雪上的马蹄印却带着我的思念一起绵延到远方,跟随着你。此时要感谢这雪,还能留下马蹄的印痕,别离的印记,要感谢山路的漫漫,还能让我追随这路的方向,直至友人身旁。李白的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与此有相似的意境,皆是“空留”,只是一个是长江,一个是雪路,一个比一个添寒意,一个比一个多印记。
结束语
回看整首诗,送别之时恰逢雪天,也许只是巧合而已。而恰恰这巧合之雪让诗歌有了一种独有的意境,让送别浸染了一份浓郁的情怀。卢梅坡有两句诗“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雪、诗看似无关,却又千丝万缕,谁都帮衬着谁,因为帮衬也彼此变得更加绚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和“离别”是否也更相得益彰呢?带着这样的思路,整个诗歌分析结束后,学生仍沉浸在诗歌的美之中,也多了一份品赏诗歌的情怀。
(作者单位:天津市耀华中学)
体会诗歌描写意境
讲诗歌,方法可以多种,既让学生明白,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品味诗歌的兴趣。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围绕诗歌中的一个关键字,完成读诗,思诗,品诗,悟诗四个过程,融入诗人创造的诗境之中。诗歌是字字珠玑,也是“一字千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也是边塞诗的佳作。在讲授时,笔者引导学生从诗歌题目和内容中找到一个出现频率最多的字,又可以代表诗歌的整体写作意境。同学们会很快、很准确找出来,是“雪”字。这首诗中离不开雪。正如《唐诗三百首评析》中所说:“全诗关键在四个‘雪’字,第一个雪字是写送别以前的雪景,第二个雪字是写饯别时的雪景,第三个雪字是写临别时的雪景,第四雪字是写送别之后的雪景。”
诗歌的语言是精炼传神的,字与字、词与词的凝合,创设出独有的意境。品读诗歌另一点是创设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评价,在很多诗歌中,画与诗是共存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正是在“咏雪”和“送别”中绘制出了一幅幅特有的画面。笔者希望在这首诗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走进美,走进那个白雪纷飞的塞外,走进军营的帐里帐外,皑皑雪路上,和诗人同行,共同举杯,目送一位故人的离开。让学生开拓思维去描绘画面,也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用诗意的情感体会、感悟诗歌的美。
画面表达作者情感
开篇“胡天八月即飞雪”,描写边塞农历八月就下起了雪,即送别以前的雪景,也是诗歌描写雪景的主要部分。“纷纷暮雪下辕门”描写军营帐外的雪景,即饯别时的雪;“去时雪满天山路”描写上山路上的雪,即临别时的雪;“雪上空留马行处”描写友人走后山路上的雪,即送别后的雪。四幅画面一一展开:
画面一:“千里梨花开,万里冰凝结” 一方面是比喻中的美景,恰有春色满园、梨花争香之意,让人心随之飞扬。诗人本来一出门便被狂啸的北风惊动了,风吹草断,视线被迷梦住,本是令人困扰的天气;可是定眼一看,漫天的雪花却如精灵一般给了诗人美好而灵动的想象,于是,立即将原本难耐飞雪所来之早的思虑宕开一笔,便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咏雪的名句。另一方面,边塞气候的严寒却是事实,已然是寒冰几尺,凝云惨淡,而雪花又无孔不入,散入帐内,寒气也直逼帐中,御寒的衣被已无法抵挡,连守卫、作战的兵器铠甲都被严寒冻住,冷上加冷。以此推之诗人情感:边塞生活确实极苦、极寒。而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如此环境中仍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画面二:“暮雪未减色,风冻情谊暖”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夜幕已临,酒停杯尽、琴瑟声绝时,也是踏路起行之时。“纷纷暮雪下辕门”,塞外之天是愈暮愈寒,飘扬的营旗似乎也已凝固住了,多么希望此时的时间也凝固住啊!这样别离将不会上演。而毕竟友人是离别此地归京了,战友的情意虽温暖,回家的温馨更珍贵吧!此时的诗人心中是否也更多了一份感触,多了一份思念呢?诗歌写到此处,送别之情开始倍增,天气虽然严寒,但却冻不住这浓浓的情谊,反将其愈演愈浓,因为,天山雪路的千里之外和咫尺之内都有一份真情的牵挂,只增不减,不知此时即将远走的战友又是何心情呢?
画面三:“东门不忍别,茫茫知何处” “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别之处是雪,友行前方仍是雪。别离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已。而这雪是否也知送别的怅惘,才厚厚的铺满了整个山路,只为一路绵延这送别者的情意?漫山的纯白,亦如纯洁的友情,漫山的迷蒙,亦如辗转的心情。浓墨重彩下的依旧是情,覆盖不住的是真挚的意。于是,雪凝住了诗人无法摆脱开的惜别之情。
画面四:“君别我不别,恋恋意绵绵” “雪上空留马行处”,人已走远,送别者的脚步也必须停留在此,然而目光凝视,雪上的马蹄印却带着我的思念一起绵延到远方,跟随着你。此时要感谢这雪,还能留下马蹄的印痕,别离的印记,要感谢山路的漫漫,还能让我追随这路的方向,直至友人身旁。李白的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与此有相似的意境,皆是“空留”,只是一个是长江,一个是雪路,一个比一个添寒意,一个比一个多印记。
结束语
回看整首诗,送别之时恰逢雪天,也许只是巧合而已。而恰恰这巧合之雪让诗歌有了一种独有的意境,让送别浸染了一份浓郁的情怀。卢梅坡有两句诗“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雪、诗看似无关,却又千丝万缕,谁都帮衬着谁,因为帮衬也彼此变得更加绚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和“离别”是否也更相得益彰呢?带着这样的思路,整个诗歌分析结束后,学生仍沉浸在诗歌的美之中,也多了一份品赏诗歌的情怀。
(作者单位:天津市耀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