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创新农村产品与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点,也是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引言
新经济常态下,农业经济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有效解决“三农”基础性问题,党中央提出“普惠”农业金融,设立不同的金融机构,立足于实际情况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支农、惠农的农村金融道路,以此来有力地促进现代化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大步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1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1.1农村金融环境欠佳、创新基础不够
农村金融产品在优化研发方面,应将社会信用以及信用保障体系作为基础,业务创新水平与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据相关调查表明,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信用意识十分的薄弱,经常出现逃废金融债权的情况出现,一些银行在考虑到风险控制因素之后,更加重视传统存款业务的提升,进而不会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
1.2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机制不够
就某地区近几年来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状况而言,农村信用社占据着主体地位,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开展,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授权经营,基层金融结构所具备的水平、权利以及能力较为有限,风险管理与创新机制在运行方面缺乏协调性。并且,现阶段农村金融停留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中,信贷资源匮乏,竞争压力十分有限。并且,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方面长时间处在垄断地位,难以真正迎合农村资金需求,更别提给予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现存金融产品无针对性,难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发展。
1.3产品与服务动力不足
以迎合“三农”需求为主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然而,关于“三农”覆盖面有限,代理业务较少,网络、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屈指可数,有的地方完全没有,个人金融服务不到位,城市较为城市的产品推广到农村的力度较差。同时,对于创新积极性而言,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还需进一步强化。在抵押贷款方面,除了少部分房屋土地抵押外,大部分都是一些鸡舍、牛羊、农机产品等,难以对此类抵押品价值予以评估,同时风险极高。所以,和农业相关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态度方面的态度较为谨慎,创新力不强,进而使得农村金融产品在创新数量方面整体偏低。
1.4金融服务创新产品推广普及难
对金融服务创新产品予以全面的推广,除了需要客户认识以及了解之外,还需要认同。现阶段,金融机构激励机构缺乏完善性,未构建立足于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评价考核机制,无法对员工在创新方面的贡献予以准确的考核,进而不利于员工工作热情的提升。
2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策略
2.1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机构功能
第一,提高商业性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有效控制成本投入,优化金融市场体系。一方面,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网点数量、范围、辐射能力等,全面、科学整合与合理增设网点,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重点开发涉农贷款规模,立足于农村、农民真实需求,设计所需金融产品及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开展行政評价与监管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应重点分析金融机构支农现状,对金融支农现状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对其进行正向性激励。第二,进一步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水平,有力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各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促使其更好地满足农业发展所需,延伸业务覆盖范围,积极开发“三农”的业务,并渐渐从农产品流通范围转移到农业生产范围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应加快改革进程,对于农村中长期项目投入有效、持续的金融服务。第三,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创新水平。吸引新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服务农村,以三农”为基础,吸收大量的民间资金,从而有效补充正规金融体系的缺陷,为农村金融发展奠定扎实的金融基础。
2.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理念,开拓服务品种和方式
深入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增加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对相关涉农金融服务产品的需求,如此一来就让金融机构针对性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且也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农民生产、生活性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不同需要。对此,农村信用社应对自身优势予以充分利用,把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业务布局打破,在农商银行的品牌升级中对金融产品予以创新,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对农村金融产品进行积极宣传与推广,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到信贷产品中。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应按照需求的不同对灵活申请的方式予以采用,审批时,将综合考核体系(项目申请标准、个人或企业企划书、金融机构实地核查项目、第三方专业机构评测(、第三方担保方案等)结合起来,须知,若要确保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以提供金融指导和办事指南参考给村企业或者个人。
2.3建立和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金融创新动力
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制度,减少风险的存在程度。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需要信用机制和担保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断的完善相关的信用机制,把农村金融业的财务情况、法人代表以及股东代表、时常合作的企业等都进行信用机制的管理,给农村金融创新动力,提供必要的参考条件,让农村金融市场透明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之下支持第三方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给农村金融提供担保,科学高效性的进行评估调查,保证第三方企业的合法性以及安全性,运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第三方的担保,积极的推进金融业的合作,给农村金融提供重要的保障,解决当前的难题。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的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工作。相关的农村金融企业在预算之内拿出资金对于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及时进行奖励以及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税收优惠补贴力度等。农村金融需要建立和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动力。
2.4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创新配套机制
一是需要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的款项制度,在农村金融的网点进行设置,主要是针对偏远落后的乡镇以及山区的建设工作。二是需要完善农村金融交易制度,在贷款的过程中抵押物品的价值、记录、信用、过户等应该有相对应的管理章程,根据制度进行抵押,保证农村金融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企业的投入、社会的投入等,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的担保机构。四是增加对农村金融的建设工作,推进农村金融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清收以及资产的保全等,优化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完善金融创新配套机制。
3结束语
纵观农村经济发展,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较为普遍。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中所出现的金融问题,需积极创新农村金融创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应齐心协力,想方设法构建符合农村生产需求、解决三农问题、快捷简便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为现代化农村经济注入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杜鑫.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05):85-94+158.
[2]高鹏.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9(07):90-92.
【关键词】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引言
新经济常态下,农业经济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有效解决“三农”基础性问题,党中央提出“普惠”农业金融,设立不同的金融机构,立足于实际情况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支农、惠农的农村金融道路,以此来有力地促进现代化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大步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1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1.1农村金融环境欠佳、创新基础不够
农村金融产品在优化研发方面,应将社会信用以及信用保障体系作为基础,业务创新水平与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据相关调查表明,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信用意识十分的薄弱,经常出现逃废金融债权的情况出现,一些银行在考虑到风险控制因素之后,更加重视传统存款业务的提升,进而不会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
1.2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机制不够
就某地区近几年来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状况而言,农村信用社占据着主体地位,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开展,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授权经营,基层金融结构所具备的水平、权利以及能力较为有限,风险管理与创新机制在运行方面缺乏协调性。并且,现阶段农村金融停留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中,信贷资源匮乏,竞争压力十分有限。并且,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方面长时间处在垄断地位,难以真正迎合农村资金需求,更别提给予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现存金融产品无针对性,难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发展。
1.3产品与服务动力不足
以迎合“三农”需求为主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然而,关于“三农”覆盖面有限,代理业务较少,网络、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屈指可数,有的地方完全没有,个人金融服务不到位,城市较为城市的产品推广到农村的力度较差。同时,对于创新积极性而言,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还需进一步强化。在抵押贷款方面,除了少部分房屋土地抵押外,大部分都是一些鸡舍、牛羊、农机产品等,难以对此类抵押品价值予以评估,同时风险极高。所以,和农业相关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态度方面的态度较为谨慎,创新力不强,进而使得农村金融产品在创新数量方面整体偏低。
1.4金融服务创新产品推广普及难
对金融服务创新产品予以全面的推广,除了需要客户认识以及了解之外,还需要认同。现阶段,金融机构激励机构缺乏完善性,未构建立足于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评价考核机制,无法对员工在创新方面的贡献予以准确的考核,进而不利于员工工作热情的提升。
2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策略
2.1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机构功能
第一,提高商业性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有效控制成本投入,优化金融市场体系。一方面,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网点数量、范围、辐射能力等,全面、科学整合与合理增设网点,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重点开发涉农贷款规模,立足于农村、农民真实需求,设计所需金融产品及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开展行政評价与监管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应重点分析金融机构支农现状,对金融支农现状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对其进行正向性激励。第二,进一步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水平,有力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各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促使其更好地满足农业发展所需,延伸业务覆盖范围,积极开发“三农”的业务,并渐渐从农产品流通范围转移到农业生产范围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应加快改革进程,对于农村中长期项目投入有效、持续的金融服务。第三,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创新水平。吸引新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服务农村,以三农”为基础,吸收大量的民间资金,从而有效补充正规金融体系的缺陷,为农村金融发展奠定扎实的金融基础。
2.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理念,开拓服务品种和方式
深入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增加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对相关涉农金融服务产品的需求,如此一来就让金融机构针对性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且也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农民生产、生活性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不同需要。对此,农村信用社应对自身优势予以充分利用,把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业务布局打破,在农商银行的品牌升级中对金融产品予以创新,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对农村金融产品进行积极宣传与推广,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到信贷产品中。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应按照需求的不同对灵活申请的方式予以采用,审批时,将综合考核体系(项目申请标准、个人或企业企划书、金融机构实地核查项目、第三方专业机构评测(、第三方担保方案等)结合起来,须知,若要确保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以提供金融指导和办事指南参考给村企业或者个人。
2.3建立和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金融创新动力
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制度,减少风险的存在程度。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需要信用机制和担保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断的完善相关的信用机制,把农村金融业的财务情况、法人代表以及股东代表、时常合作的企业等都进行信用机制的管理,给农村金融创新动力,提供必要的参考条件,让农村金融市场透明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之下支持第三方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给农村金融提供担保,科学高效性的进行评估调查,保证第三方企业的合法性以及安全性,运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第三方的担保,积极的推进金融业的合作,给农村金融提供重要的保障,解决当前的难题。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的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工作。相关的农村金融企业在预算之内拿出资金对于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及时进行奖励以及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税收优惠补贴力度等。农村金融需要建立和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动力。
2.4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创新配套机制
一是需要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的款项制度,在农村金融的网点进行设置,主要是针对偏远落后的乡镇以及山区的建设工作。二是需要完善农村金融交易制度,在贷款的过程中抵押物品的价值、记录、信用、过户等应该有相对应的管理章程,根据制度进行抵押,保证农村金融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企业的投入、社会的投入等,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的担保机构。四是增加对农村金融的建设工作,推进农村金融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清收以及资产的保全等,优化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完善金融创新配套机制。
3结束语
纵观农村经济发展,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较为普遍。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中所出现的金融问题,需积极创新农村金融创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应齐心协力,想方设法构建符合农村生产需求、解决三农问题、快捷简便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为现代化农村经济注入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杜鑫.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05):85-94+158.
[2]高鹏.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9(0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