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梁遇春用短暂的一生在中国现代散文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散文具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本文从他的作品入手,以英国随笔作家兰姆对他的影响为切入点,论述梁遇春散文的特色。
关键词:梁遇春;散文;兰姆
梁遇春(1906—1932),笔名驭聪、秋心等。梁遇春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1922年,16岁的梁遇春便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两年后转入英文系。在短短几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先后在《语丝》、《现代文学》、《骆驼草》、《奔流》、《新月》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随笔散文。并在周作人先生的指点下翻译出版了英汉对应的《英国小品文选》(1929年),此后,他又陆续译制出了《小品文选》(1930年)和《小品文续选》。而后一部直到他逝世三年后的1935年才得以正式出版。因急性猩红热英年早逝的梁遇春只给后世留下了三十六篇散文,分别被收录在了《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中。生前得以发表的只有《春醪集》一部,《泪与笑》虽经由他亲手编订,但是直到他过世之后才得以面世。虽然人生只有短短26年,但是他的作品在当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1](1935年)中评价他说:“象已故的散文作家梁遇春先生等,且已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了。”不仅是郁达夫,冯至、废名等人对梁遇春的评价都很高。在这个年轻作家的追悼会上,废名献上的挽联“此人只好彩笔成婪,为君应是昙华招魂”[2]无疑是对其短暂一生的总结。
一
废名在为《泪与笑》作序时写到:“我想我们的新的散文在我的这位朋友(即梁遇春)的手下将有一树好花开。”梁遇春一生的作品寥寥无几,仅存在《春醪集》与《泪与笑》两本之中。但是无疑每个人在阅读之后都能感受到他蕴含在文中的才华。“玲珑多态,繁华足魅”,梁遇春不同于五四时期的激进青年,他似乎是充满英伦绅士气息和健谈的人。他的好友对他的评价是耽于书卷。对书籍的热爱和其自身的才气堆积出了一篇篇饱含灵气的散文。然而才华横溢的梁遇春现今似乎没有获得与他的才华相衬的关注度。这似乎与他总爱在他的散文中谈论他人避之不及的死亡话题有关。而这恰恰同解放后一段时期内只推崇“善”的文学相悖,在这段时期,传统的文学的美的价值被同“崇高”、“和谐”、“善良”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与“痛苦”、“丑恶”、“哀伤”对立。这导致了充满感伤情调的梁遇春的散文遭到冷遇,被逐渐遗忘。但是才华是不会被埋没的,近些年来,针对梁遇春散文的研究逐渐开始被人们所关注。
梁遇春被称作是“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是英国随笔作家查理斯·兰姆的笔名。梁遇春十分推崇兰姆随笔的风格。他们两人都能从现实中找寻到生活的苦痛和黑暗,但仍是以含泪的笑来面对现实。在《春醪集》[3]中,梁遇春以《人死观》一文来谈论自己的人生观点。“生不是由我们自己发动的,死却常常是我们自己去找的。”“为什么我们这么留恋着生,不肯把死的神秘想一下呢?并且有时就是正在冥想死的伟大,何曾是确实把死的实质拿来咀嚼,无非还是向生的方面着想,看一下死对于生的权威。”在梁遇春的眼中,永生同灭绝一样,是一个“极有趣味的dilemma”,如果灵魂不灭,那么死后就没有任何哀戚和趣味了。他始终以一种冷静而轻松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死亡,并宣称:“人生观这把戏,我们玩得可厌了,换个花头吧,大家来建设个好好的人死观。”[4]对比当时流行的有关“人生观”的讨论,梁遇春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以自己的思想见解为读者提供崭新的视野。这也正是他散文的重要特色。除了与当时主流的思想观点逆而行之之外,梁遇春经常在他的散文中谈到他人不会关注到的人物与事件。例如,他在《谈“流浪汉”》[5]一文中,由绅士思考到流浪汉,他认为流浪汉那种毫不拘谨,自由潇洒的作风“是这麻木的世界呈现些许生气。”因此,他赞扬流浪汉精神,并呼吁在当时中国麻木的环境下发扬这种精神。在《救火夫》[6]中,称自己在看到救火夫救火的场景后,被他们一往无前的精神感染,“想当一个救火夫”。在《“春宵”一刻值千金》[7]中,他又毫不避讳的劝导大家迟起,并认为迟起是一种艺术,应该对它予以歌颂。梁遇春的散文总是着眼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一些感触,但他总能让这些简单的事件在他的笔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二
谈到梁遇春的散文创作,毫无疑问要提到查理斯·兰姆(Charles Lamb 1775—1834)。梁遇春本人对兰姆十分推崇,他的散文也深受蘭姆的随笔的影响。他在《查理斯·兰姆评传》[8]一文中表现了他对兰姆的极高评价,称其“在荆棘上跳跃宾士,享受这人生道上的一切风光。”
兰姆其人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他的观察力明智而敏锐。”但是家族血统中的精神错乱史让他的一生都充满了磨难。他曾精神失常,在精神病院度过了六周。在给柯勒律治的信中他写到“现在我有一些理智了,不再咬人;但是我仍然是疯的。”随后他的姐姐玛丽·兰姆因为生活压力过大也精神错乱,误将母亲用刀刺死。虽然最后陪审团判决玛丽无罪释放。但他的父亲坚持要将她关到疯人院中,于是兰姆将姐姐接到身边照料。一直持续到他过世为止。甚至因为担忧婚后对玛丽照顾不周,他终身都没有结婚。
兰姆的人生经历了大多数人所不会经历的苦难。但是他始终没有被命运击倒。他所著的《伊利亚随笔选》中“执着人生,看清人生然后抱着人生接吻的精神”对梁遇春的散文创作影响颇大,也让他能从平淡的生活中体味到悲凉和幽默并存的意味。梁遇春本人他继承了兰姆的对话谈心式的写作方法,将读者当做面对面的朋友,诚恳的向读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触。在《故伊利亚君行述》中,兰姆借友人之口假称自己自己过世,并讲述了自己的生平。梁遇春也继承了这种闲谈式的方式,以轻松的笔调来袒露自己的观点。他在《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中,也假借安慰秋心(即自己的笔名)来安慰“失恋人”。兰姆对于底层的人往往寄予很大的关注。他笔下的扫烟囱的人和乞丐都是生动而豪爽自在的。梁遇春也是如此。他对大学者、绅士毫不恭维,而对流浪汉、救火夫等大加赞美。两者的作品都呈现出轻松幽默又饱含深意的趣味。以“含泪的微笑”来感染读者。总之,兰姆在题材、情调、笔触、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对梁遇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梁遇春在继承兰姆的同时又以他独特的才华让他笔下的文字更具感染力。
在梁遇春逝世多年后,他文字的魅力仍能让人感受到一个天才作家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香港文学研究社.1962
[2][6]废名.泪与笑序一[M].梁遇春.泪与笑.上海开明书店.1934
[3][4][5][7][8]梁遇春.春醪集[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关键词:梁遇春;散文;兰姆
梁遇春(1906—1932),笔名驭聪、秋心等。梁遇春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1922年,16岁的梁遇春便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两年后转入英文系。在短短几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先后在《语丝》、《现代文学》、《骆驼草》、《奔流》、《新月》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随笔散文。并在周作人先生的指点下翻译出版了英汉对应的《英国小品文选》(1929年),此后,他又陆续译制出了《小品文选》(1930年)和《小品文续选》。而后一部直到他逝世三年后的1935年才得以正式出版。因急性猩红热英年早逝的梁遇春只给后世留下了三十六篇散文,分别被收录在了《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中。生前得以发表的只有《春醪集》一部,《泪与笑》虽经由他亲手编订,但是直到他过世之后才得以面世。虽然人生只有短短26年,但是他的作品在当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1](1935年)中评价他说:“象已故的散文作家梁遇春先生等,且已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了。”不仅是郁达夫,冯至、废名等人对梁遇春的评价都很高。在这个年轻作家的追悼会上,废名献上的挽联“此人只好彩笔成婪,为君应是昙华招魂”[2]无疑是对其短暂一生的总结。
一
废名在为《泪与笑》作序时写到:“我想我们的新的散文在我的这位朋友(即梁遇春)的手下将有一树好花开。”梁遇春一生的作品寥寥无几,仅存在《春醪集》与《泪与笑》两本之中。但是无疑每个人在阅读之后都能感受到他蕴含在文中的才华。“玲珑多态,繁华足魅”,梁遇春不同于五四时期的激进青年,他似乎是充满英伦绅士气息和健谈的人。他的好友对他的评价是耽于书卷。对书籍的热爱和其自身的才气堆积出了一篇篇饱含灵气的散文。然而才华横溢的梁遇春现今似乎没有获得与他的才华相衬的关注度。这似乎与他总爱在他的散文中谈论他人避之不及的死亡话题有关。而这恰恰同解放后一段时期内只推崇“善”的文学相悖,在这段时期,传统的文学的美的价值被同“崇高”、“和谐”、“善良”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与“痛苦”、“丑恶”、“哀伤”对立。这导致了充满感伤情调的梁遇春的散文遭到冷遇,被逐渐遗忘。但是才华是不会被埋没的,近些年来,针对梁遇春散文的研究逐渐开始被人们所关注。
梁遇春被称作是“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是英国随笔作家查理斯·兰姆的笔名。梁遇春十分推崇兰姆随笔的风格。他们两人都能从现实中找寻到生活的苦痛和黑暗,但仍是以含泪的笑来面对现实。在《春醪集》[3]中,梁遇春以《人死观》一文来谈论自己的人生观点。“生不是由我们自己发动的,死却常常是我们自己去找的。”“为什么我们这么留恋着生,不肯把死的神秘想一下呢?并且有时就是正在冥想死的伟大,何曾是确实把死的实质拿来咀嚼,无非还是向生的方面着想,看一下死对于生的权威。”在梁遇春的眼中,永生同灭绝一样,是一个“极有趣味的dilemma”,如果灵魂不灭,那么死后就没有任何哀戚和趣味了。他始终以一种冷静而轻松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死亡,并宣称:“人生观这把戏,我们玩得可厌了,换个花头吧,大家来建设个好好的人死观。”[4]对比当时流行的有关“人生观”的讨论,梁遇春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以自己的思想见解为读者提供崭新的视野。这也正是他散文的重要特色。除了与当时主流的思想观点逆而行之之外,梁遇春经常在他的散文中谈到他人不会关注到的人物与事件。例如,他在《谈“流浪汉”》[5]一文中,由绅士思考到流浪汉,他认为流浪汉那种毫不拘谨,自由潇洒的作风“是这麻木的世界呈现些许生气。”因此,他赞扬流浪汉精神,并呼吁在当时中国麻木的环境下发扬这种精神。在《救火夫》[6]中,称自己在看到救火夫救火的场景后,被他们一往无前的精神感染,“想当一个救火夫”。在《“春宵”一刻值千金》[7]中,他又毫不避讳的劝导大家迟起,并认为迟起是一种艺术,应该对它予以歌颂。梁遇春的散文总是着眼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一些感触,但他总能让这些简单的事件在他的笔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二
谈到梁遇春的散文创作,毫无疑问要提到查理斯·兰姆(Charles Lamb 1775—1834)。梁遇春本人对兰姆十分推崇,他的散文也深受蘭姆的随笔的影响。他在《查理斯·兰姆评传》[8]一文中表现了他对兰姆的极高评价,称其“在荆棘上跳跃宾士,享受这人生道上的一切风光。”
兰姆其人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他的观察力明智而敏锐。”但是家族血统中的精神错乱史让他的一生都充满了磨难。他曾精神失常,在精神病院度过了六周。在给柯勒律治的信中他写到“现在我有一些理智了,不再咬人;但是我仍然是疯的。”随后他的姐姐玛丽·兰姆因为生活压力过大也精神错乱,误将母亲用刀刺死。虽然最后陪审团判决玛丽无罪释放。但他的父亲坚持要将她关到疯人院中,于是兰姆将姐姐接到身边照料。一直持续到他过世为止。甚至因为担忧婚后对玛丽照顾不周,他终身都没有结婚。
兰姆的人生经历了大多数人所不会经历的苦难。但是他始终没有被命运击倒。他所著的《伊利亚随笔选》中“执着人生,看清人生然后抱着人生接吻的精神”对梁遇春的散文创作影响颇大,也让他能从平淡的生活中体味到悲凉和幽默并存的意味。梁遇春本人他继承了兰姆的对话谈心式的写作方法,将读者当做面对面的朋友,诚恳的向读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触。在《故伊利亚君行述》中,兰姆借友人之口假称自己自己过世,并讲述了自己的生平。梁遇春也继承了这种闲谈式的方式,以轻松的笔调来袒露自己的观点。他在《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中,也假借安慰秋心(即自己的笔名)来安慰“失恋人”。兰姆对于底层的人往往寄予很大的关注。他笔下的扫烟囱的人和乞丐都是生动而豪爽自在的。梁遇春也是如此。他对大学者、绅士毫不恭维,而对流浪汉、救火夫等大加赞美。两者的作品都呈现出轻松幽默又饱含深意的趣味。以“含泪的微笑”来感染读者。总之,兰姆在题材、情调、笔触、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对梁遇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梁遇春在继承兰姆的同时又以他独特的才华让他笔下的文字更具感染力。
在梁遇春逝世多年后,他文字的魅力仍能让人感受到一个天才作家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香港文学研究社.1962
[2][6]废名.泪与笑序一[M].梁遇春.泪与笑.上海开明书店.1934
[3][4][5][7][8]梁遇春.春醪集[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