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磁共振成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探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为50%~99%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其临床功能预后之间的潜在关系。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0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基于CFD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壁切应力比(wall shear stress ratio,WSSR)、压力比(pressure ratio,PR)、血流流速比(velocity ratio,VR)、横截面积比(area ratio,AR)、质量流比(mass flow ratio,MFR),基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50例患者,预后良好组28例,预后不良组22例。预后不良组较预后良好组高血压患者(81.82% vs. 50%,P=0.020)、糖尿病患者(59.09% vs. 28.57%,P=0.030)和高脂血症患者均更多(54.55% vs. 25%,P=0.033),入院NIHSS评分(8.82±4.69 vs. 5.96±3.42;P=0.038)及24 h NIHSS评分(8.00±5.38 vs. 4.39±3.43;P=0.027)均更高,WSSR (3.04±1.56 vs. 8.68±9.67,P=0.002)、VR (2.02±0.59 vs. 3.65±2.16,P=0.000)、AR (1.30±0.13 vs. 1.62±0.34,P=0.000)及MFR (1.42±0.31 vs. 1.94±0.84,P=0.008)均更低,PR (0.99±0.01 vs. 0.97±0.04,P=0.011)更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r=0.334,P=0.018)、糖尿病(r=0.295,P=0.037)、入院NIHSS评分(r=0.425,P=0.002)、24 h NIHSS评分(r=0.472,P=0.001)、WSSR (r=-0.299,P=0.035)、VR (r=-0.384,P=0.006)和AR (r=-0.472,P=0.00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WSSR、VR、AR、MFR及高PR更易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且WSSR、VR和A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20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43例,一般人群20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测评。对177例完成有效问卷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与焦虑抑郁状态调查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对180例完成有效问卷的一般人群焦虑抑郁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最常见的主
目的利用T1 mapping技术探究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对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重构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通过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 序列对52例于本院确诊为HCM患者的EAT、心肌细胞外容积比率(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我院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不良反
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在基因的调控下,细胞自发的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是保持组织稳态的重要因子,受到各信号通路互相作用的调节与控制,其调控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2]。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三种激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外界环境发生一定的改变或者受
目的定量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患者FLAIR血管高信号(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征评分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上不对称突出皮质静脉征(asymmetrical prominent cortical veins,APCVs)评分、静脉p
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s,HGG)及单发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es,SBM)是两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单凭磁共振成像技术很难将两者准确区分。影像组学可以通过从多模式成像中提取高通量特征来反映肿瘤病变的异质性,可为二者的鉴别提供新方法。笔者拟对影像组学与MRI结合用于鉴别HGG与SBM的研究进行回顾,并讨论影像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目的探讨皮质下脑卒中后手运动相关脑区正负网络连接的变化及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18例单侧皮层下脑卒中患者和18名性别、年龄完全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以左侧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对应病灶侧)内与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