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与上皮钙黏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ATAD2与E-cadherin两者的相关性,探讨ATAD2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0例肝细胞癌标本以及16例癌旁组织标本中ATAD2、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利用慢病毒载体sh-ATAD2干扰ATAD2的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ATAD2后肝癌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干扰ATAD2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结果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ATAD2高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6.7%比31.3%,P<0.05),E-cadhe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比例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3.3%比68.7%,P<0.05)。ATAD2、E-cadherin的表达均与肝癌转移相关(P<0.05)。在肝癌组织中ATAD2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63,P<0.05)。在肝癌细胞HCCLM3中干扰ATAD2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迁移,42.5±2.6比78.1±3.8,P<0.05;侵袭,33.0±4.7比72.7±5.6,P<0.05),同时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

结论

ATAD2蛋白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增加。沉默ATAD2可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E-cadherin的调控可能是ATAD2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潜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胆管囊状扩张症是胆道外科较为常见的良性胆道畸形疾病。作为其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外科手术的理念和手术技巧,是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胆管囊肿Todani分型,Ⅰ型和Ⅳ型胆管囊肿发病最为常见,如手术处理不良,术后并发症较高,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按照疾病特点及Todani分型,改进外科治疗策略,合理设计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胆管囊状扩张症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风
目的探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对改善大鼠90%肝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选择性肠道去污染(SBD)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前使用庆大霉素、多黏菌素、制霉菌素的三联抗生素和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灌胃,随后均接受90%肝切除术(SHx)。术后采用多种方法对血清脂多糖(LPS)、肝功能、肝脏组织损伤、肠黏膜屏障损伤、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肝再生等指标进行检测方法。结果90%肝切除术可显著提高大鼠循环血内的LPS水
目的评估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外科干预后使用干扰素是否能降低肝癌复发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方法检索1990年-2015年所有论述HCV相关性HCC患者术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文献,采用Revman 5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7篇,395例患者。固定效应模式Meta分析显示HCV相关性HCC根治性治疗后使用干扰素治疗能降低肝癌复发率(R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腺鳞癌(AS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脏腺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肝左叶。患者均有腹痛表现并行手术切除。大体病理肿块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镜下示肿瘤细胞呈巢状排列伴有腺管状结构,呈腺鳞癌结构。1例术后存活4个月,另1例术后7个月死于肝内肿瘤复发。结论ASC的确诊仍需依赖病理,手术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激光器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激光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的应用发展快速。本文就经皮激光消融(PLA)、激光碎石和激光肝切除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一综述,并对铥激光、准分子激光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混合型胆囊结石进行系统性分型研究,探讨不同亚型的混合型胆囊结石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普外科诊治的349例混合型胆囊结石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结石的物质成分,扫描电镜观察结石物质成分的分布情况及结石的微观结构,X-射线能谱仪分析结石的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结石类型;采用研碎镜检法研究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检出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来源地(华支
目的探讨常温机械灌注系统在离体猪肝脏保存中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雄性中国长白猪获取供肝,利用常温机械灌注系统灌注6 h,研究肝脏的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指标及组织学变化。结果猪肝脏经6 h常温机械灌注,肝动脉流量(293±23) ml/min,肝动脉压力(66.9±3.6) mmHg(1 mmHg=0.133 kPa);门静脉流量(885±65) ml/min,门静脉压力(6.1±0.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切除术后辅助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患者肝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入选的13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PH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研究组术后实施1~4次辅助性TACE治疗,对照组不实施TACE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无瘤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半年血清AFP[(37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