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是人们对于有目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预先策划和具有创意的综合式智能活动。
绿色设计是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具象化,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集中投射,是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绿色财富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现代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实质上是在寻求“自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心灵绿色”的交集最大化。
绿色设计的灵魂是可持续思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同时天然地融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保护地球、健康生活之中。
绿色设计充分显示在生产、消费、流通各个领域的源头环节,是国家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财富增值的关键点。在绿色设计的牵引下,能源革命、智慧城市、生物医学、柔性制造、机器人、精细化工、工业互聯网、全方位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创意生活等,将会全面体现在产品、工艺、产业链、综合性工程、区域、以及战略规划的各个层面,以此共同凸显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和互联网+的绿色时代特征。同时,绿色设计还将对全球“生态赤字”的消减、温室气体减排、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功利性、社会化和人文情怀的多重意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巴巴纳克出版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强调设计应考虑“有限地球资源”,并提出设计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巴巴纳克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了普遍认可。“绿色设计”概念最早由Avril Fox和Robin Murrell于1979年在他们所著《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一书中提出。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绿色消费”浪潮,进而席卷世界。与此同时,法国设计师斯塔克提出简约化绿色设计理念,倡导“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
20世纪90年代,绿色设计成为现代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2010年,国际标准组织ISO在日内瓦发布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将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作为该系列的总目标,并归纳成“人的幸福最大化”与“生产活动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二元组合寻优。由此,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环境友好、生态安全成为指导设计的总要求。
2013年9月,由中国和欧盟的绿色设计先导者们倡导在比利时注册成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在全球范围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引领时代的产业变革、消费变革和社会变革。
自从2013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生动地体现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全过程。在这种理念和意识的认识中,绿色设计的思想和行动必然得到进一步深化。
大力倡导“绿色设计”,提升发展能级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生产和生活的现代追求。当前所谓的“现代设计”,已从传统意义上狭义关注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程设计、城市设计等,逐渐升级到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指导下的系统设计、智慧设计、产业模式设计、区域发展设计、虚拟情景设计乃至顶层战略设计。绿色设计将从源头上提升产品、程序、模式、产业、工程、制度的绿色创新意识、绿色创新水平、绿色标准制定。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又一重大区别还在于:绿色设计将全面表达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对于微观层次,主要考虑产品、工艺等具象化设计;对于中观层次,主要考虑行业、工程、产业链等综合性设计;对于宏观层次,主要考虑区域、城市、国乃至全球性的政策性和战略性规划。
国际公认绿色设计遵循五大基本原理:生命周期原理、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可持续发展“拉格朗日点”均衡、黄金分割美学规则、人体工学和消费需求多样性。绿色设计必将以新一轮的“绿色创新红利”抵消传统设计的边际效益递减;以“绿色创新内涵”降低粗放式生产的外部成本;以“绿色创新智慧”重塑产业体系的新秩序;以“绿色创新工具”创建研发体系的新模式。总之,绿色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体系中源头上的核心一环,在研发、孵化、中试、定型的总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体现绿色发展的“第一杠杆”,是构建绿色社会的“先锋工程”,是生成绿色GDP的“第一财富”。
绿色设计是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具象化,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集中投射,是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绿色财富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现代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实质上是在寻求“自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心灵绿色”的交集最大化。
绿色设计的灵魂是可持续思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同时天然地融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保护地球、健康生活之中。
绿色设计充分显示在生产、消费、流通各个领域的源头环节,是国家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财富增值的关键点。在绿色设计的牵引下,能源革命、智慧城市、生物医学、柔性制造、机器人、精细化工、工业互聯网、全方位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创意生活等,将会全面体现在产品、工艺、产业链、综合性工程、区域、以及战略规划的各个层面,以此共同凸显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和互联网+的绿色时代特征。同时,绿色设计还将对全球“生态赤字”的消减、温室气体减排、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功利性、社会化和人文情怀的多重意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巴巴纳克出版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强调设计应考虑“有限地球资源”,并提出设计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巴巴纳克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了普遍认可。“绿色设计”概念最早由Avril Fox和Robin Murrell于1979年在他们所著《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一书中提出。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绿色消费”浪潮,进而席卷世界。与此同时,法国设计师斯塔克提出简约化绿色设计理念,倡导“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
20世纪90年代,绿色设计成为现代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2010年,国际标准组织ISO在日内瓦发布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将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作为该系列的总目标,并归纳成“人的幸福最大化”与“生产活动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二元组合寻优。由此,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环境友好、生态安全成为指导设计的总要求。
2013年9月,由中国和欧盟的绿色设计先导者们倡导在比利时注册成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在全球范围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引领时代的产业变革、消费变革和社会变革。
自从2013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生动地体现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全过程。在这种理念和意识的认识中,绿色设计的思想和行动必然得到进一步深化。
大力倡导“绿色设计”,提升发展能级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生产和生活的现代追求。当前所谓的“现代设计”,已从传统意义上狭义关注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程设计、城市设计等,逐渐升级到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指导下的系统设计、智慧设计、产业模式设计、区域发展设计、虚拟情景设计乃至顶层战略设计。绿色设计将从源头上提升产品、程序、模式、产业、工程、制度的绿色创新意识、绿色创新水平、绿色标准制定。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又一重大区别还在于:绿色设计将全面表达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对于微观层次,主要考虑产品、工艺等具象化设计;对于中观层次,主要考虑行业、工程、产业链等综合性设计;对于宏观层次,主要考虑区域、城市、国乃至全球性的政策性和战略性规划。
国际公认绿色设计遵循五大基本原理:生命周期原理、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可持续发展“拉格朗日点”均衡、黄金分割美学规则、人体工学和消费需求多样性。绿色设计必将以新一轮的“绿色创新红利”抵消传统设计的边际效益递减;以“绿色创新内涵”降低粗放式生产的外部成本;以“绿色创新智慧”重塑产业体系的新秩序;以“绿色创新工具”创建研发体系的新模式。总之,绿色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体系中源头上的核心一环,在研发、孵化、中试、定型的总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体现绿色发展的“第一杠杆”,是构建绿色社会的“先锋工程”,是生成绿色GDP的“第一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