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硝基苯类废水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li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辽阳市某污水厂的实际处理工艺流程为实验现场,以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综合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硝基苯类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后,废水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大多转化,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COD、BOD_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6%。出水中COD、BOD_5浓度均达到了《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的要求,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则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但是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中的氮类污染物
其他文献
第三次分配是由社会机制主导的资源配置活动。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它有利于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缓解社会个体焦虑情绪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包括发展慈善捐赠、社会企业、志愿服务和文化艺术等。运用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培育社会慈善主体,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体量和范围;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探索完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
选取福州市世纪蓝景城小区作为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和独立计量区(DMA)技术相结合的小区定量漏损管控试点,NB-IoT智能远传水表采集数据实时传送至漏损平台,根据连续监测数据确定夜间最小流量检测限,及时判断新的漏损点。对漏损维修记录进行归纳分析得知漏损常见形态及分布情况,发现暗漏频发于各栋楼的引入管,评估决策后更换引入管,同时安装NB户表。该试点历经15个月完成改造,改造完成后夜间最小流量
针对不同泥质的供水污泥,开发了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工艺及其成套中试设备(浓缩深脱一体机),并优化了设计和运行参数。对于脱水性较好的供水污泥,仅需投加聚丙烯酰胺(PAM),该设备在进泥量较小的条件下即可使出泥含水率低于70%;对于脱水性较差的污泥,分别考察了联合投加PAM和污泥改性剂,以及联合投加PAM和石灰乳两种调理方案对污泥脱水效能的影响,并对不同调理方案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
1生产情况根据联盟秘书处统计,2021年6月全国电解锰在产企业共41家,6月产量合计10.47万t。6月联盟内企业有43家,其中在产企业38家,合计产量10.28万t,占比98%。6月停产升级企业共9家,具体升级时间见表1,合计减少产量约4.1万t。根据联盟秘书处统计,2021年7月全国电解锰在产企业共40家,7月产量合计11.98万t。7月联盟内企业有43家,其中在产企业37家,合计产量11.78万t,占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