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新课改下数学课如何上好?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备”“三声” “三活”一、课前预设应有“三备”
设计预案时,教师应有资源生成的意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衍生,追本溯源,探求核心知识。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想联结的方法和途径。理解越深广,预设越丰富,生成的空间就越大。
1.备课应备“可能”。在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的四大备课要素中,教材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方法选择、媒体使用是可以预设的,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熟悉时代精神和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将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预设应对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备课应备“轮廓”。过去,我们备课过多考虑教师是怎么教的,备教师的过渡语言、课堂提问、启发引导以及练习设计等。课堂的环节一环紧扣一节,显得非常严密。而实施新课程,备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课堂环节上。
3.备课要备活动“空间”。45分钟是一节课的常数,而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问题应在考虑之列。备课时,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情况,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克服程式化设计,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课堂过程应有“三声”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印呢?我们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要有“微笑声”。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哭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愉快课堂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极积参与,主动探究。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要有“表扬声”。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表扬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表扬: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称赞;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鼓励……这些“表扬”,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这样教学,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要有“惊讶声”。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但没有特点,少有亮点。课堂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是否能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師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过程应有“三活”
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打破教学常规,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让课堂充满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1.灵活调控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就容易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笔者认为,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随机进行调控。课堂会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2.灵活变换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也要灵活选择。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反馈信息,调控了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灵活调整课堂练习。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练习时,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备”“三声” “三活”一、课前预设应有“三备”
设计预案时,教师应有资源生成的意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衍生,追本溯源,探求核心知识。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想联结的方法和途径。理解越深广,预设越丰富,生成的空间就越大。
1.备课应备“可能”。在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的四大备课要素中,教材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方法选择、媒体使用是可以预设的,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熟悉时代精神和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将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预设应对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备课应备“轮廓”。过去,我们备课过多考虑教师是怎么教的,备教师的过渡语言、课堂提问、启发引导以及练习设计等。课堂的环节一环紧扣一节,显得非常严密。而实施新课程,备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课堂环节上。
3.备课要备活动“空间”。45分钟是一节课的常数,而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问题应在考虑之列。备课时,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情况,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克服程式化设计,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课堂过程应有“三声”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印呢?我们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要有“微笑声”。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哭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愉快课堂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极积参与,主动探究。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要有“表扬声”。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表扬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表扬: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称赞;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鼓励……这些“表扬”,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这样教学,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要有“惊讶声”。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但没有特点,少有亮点。课堂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是否能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師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过程应有“三活”
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打破教学常规,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让课堂充满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1.灵活调控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就容易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笔者认为,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随机进行调控。课堂会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2.灵活变换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也要灵活选择。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反馈信息,调控了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灵活调整课堂练习。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练习时,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