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注采井网优化是特低渗透断块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条带状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从其几何特征及规模出发,设计了13种布井方案,并借鉴花17断块的地质参数及生产制度,应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辽河油田公司特种油田开发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采井网优化是特低渗透断块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条带状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从其几何特征及规模出发,设计了13种布井方案,并借鉴花17断块的地质参数及生产制度,应用自主研制的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各种布井方案进行了评价,最终优选出3种最佳方案。优选结果显示:可部署3排直井的条带状断块,以2排油井夹1排水井的交错布井方式为最优;可部署两排直井的条带状断块,宜选用井网单元呈"⊥"形的一注对三采的布井方式;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的条带状断块,注水直井布置在水平采油井的趾尖外侧一定距离时,开发
其他文献
旋转磁场测距导向系统是一种精确探测邻井距离的新技术,在复杂结构井钻井工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磁短节在钻井现场地表的等效磁矩是判断旋转磁场测距导向系统测量结果
仿照细菌结构开发了含仿生绒囊的钻井液。CLY-A井欠平衡钻井表明,无需附加设备,调整钻井液密度0.8~1.0g/cm3即可循环;CLY-B井空气钻井表明,空气钻井过程中添加不同绒囊处理剂,
弹性不稳定渗流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岩石及液体的弹性能量,当井底定产量生产时,往往忽略井底产量由于液体压缩系数而产生的弹性变化,致使动态预测时井底压力计算偏小。考虑井底
敏感性研究是分析储层损害机理的前提,对于优化钻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环节,以及制定系统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储层敏感性预测
渤海油田实施聚合物驱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井组注聚配注系统逐渐暴露出操作不便、聚合物分散效果差、熟化时间长、设备占用面积大等问题。对原有系统进行了优化,包括引入电动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