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讲,所以角度和方法的选择就成为备课时最要解决的问题。对《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这一写作专题的两次教学进行了教后反思。
关键词:同题异构 教后反思 教学思路
《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是高中必修二第一专题的写作专题。第一次上课是二年前,第八届特教带徒第一次活动师傅褚树荣老师要求上的篇目就是它。两年后,何老师要求重备再上《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心下惶然,压力倍增。
要跳出原来早已根深蒂固的思路,颠覆甚至是抛弃原来的思路,才可以让《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这堂写作课有“异构”的可能。我们在寻找这个思路时,首先尝试着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如何对这个话题的解读。一是认为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大致等同于详写与略写;另一种则认为,是大致等同于繁笔与简笔。但不管是哪种解读,绝非是一节课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最后在备课落稿时,我们是比较模糊这两个概念的。在用巴金的《鸟的天堂》和《灭亡》中的两段关于落日的描写导入之后,就直接点出用墨如破和惜墨如金要达到的境界分别是细致入微和言简意丰。否则过多纠缠这个解读势必会走入死胡同,再者,不管是哪种解读,其实都不影响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这种形象化的表述的理解。
其次,因为这是两个并列的话题,因此上课时必须同时兼顾到,但不适合平分秋色。因此,这堂课的重点是落在用墨如泼上的。用墨如泼,体现在我们日常写作的方方面面,而要达到用墨如泼的效果,方法实在不计其数。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讲,所以角度和方法的选择就成为备课时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过了苦苦的酝酿之后,我们选择了写作中最大的两种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期望通过对这两种表达方式在用墨如泼上的解剖,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然后顺着这两条线,我们又经过精心筛选,分别选择了两条线下的两种方法以求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达到用墨如破的极致效果。描写中这两种方法是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和渲染,记叙中挑选的两种方法是铺垫与繁复。
那么,紧接着第三个问题马上又跳了出来:第三步的找材料,又成了横在我们面前的大山。在经过了对无数材料的筛选后,最后定下了在每种方法之后的唯一材料,并且每种材料的出场方式也略有区别。
比如,在讲解描写的第一种方法时,出场方式也略有区别,比如,在讲解描写的第一种方法时,我们是先给出了朱自清《绿》中的这段节选的文字,让学生阅读思考后,得出方法论,然后尝试用这种方法论去练笔。而在讲渲染时,则是直接给出了渲染的定义以及渲染的方法,然后挑选其中的多方铺叙来重点练笔,描写球场看台的火爆场面。并且这次练笔与第一次练笔又稍有不同,这次练笔变成口头练笔,然后再给出《疯狂球迷》(节选)进行不同的对照,让学生更明白怎样的多方铺叙才能达到用墨如泼的极致效果。在从描写到记叙的过渡中,我们又选用了刘鹗《明湖居听书》(节选)白妞说书的精彩章节,这个章节其实是用了铺叙手法描写了白妞说书的极致效果。节选部分还有意保留了为白妞出场作铺垫的琴师弹弦和黑妞说书的章节,这样就很顺畅地完成了过渡,进入到对记叙中用墨如泼的讲解。记叙中的材料是学生的一篇习作,不算很优秀,甚至还有不少问题。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文章,其实还是想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让学生对材料有亲切感。太多的名家经典名作,会让学生的写作望而却步的。适时地引入与他们水平相仿的习作,会让学生更有写作的自信的。这篇《漫长的等待》发挥了三点作用。一是让学生明白了在记叙时作者为突出等待的漫长,是相对比较成功地使用了铺垫的手法的;二是在用鲁迅先生《社戏》(节选)引出繁复手法后,学生对《漫长的等待》中的文字“我焦急地在旁踱来踱去,那一分一秒对我来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进行仿写;三是在讲解惜墨如金的练笔时,使用了《漫长的等待》中的文字“在东门车站,我终于打通电话了……”进行练笔,这里其实也很巧妙地衔接了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个话题。应该说,这篇《漫长的等待》贯穿了后半节课的始末,它让后半节课成为了一个很完整的环节,从而也避免了一堂作文课演变成材料阅读课的危险。当然,在讲解惜墨如金时,我们还选入了《水浒传》中的材料作为印证,來说明惜墨如金所要达到的也是一种极致的效果。最后,其实也是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这两者写作的境界都是需要经过不断的锤炼的,并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字来做这两者的标准,从而结束整堂课。
随着这三个问题的一一迎刃而解,“异构”已经成为可能。反观两次的同题异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两年前备课《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时,我把这堂作文课定位在如何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以及选择材料后如何用墨如泼。我选择的材料是《访老树》《最美的微笑》以及关于菲尔普斯的写作材料。《访老树》是整堂课的重点材料,两个话题都是围绕这个材料展开的,但材料起点太低,效果并不明显。第二个材料《最美的微笑》选取时,原设想让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根据中心有选择地选取材料并且如何用墨如泼的,但文章太长,最后这个环节变成了阅读鉴赏。最后菲尔普斯的材料其实是《最美的微笑》的延续环节,是为了落实这堂课的中心任务而设置的,结果给定的中心比较简单,学生似乎都能很快完成。反思这堂课,总的定位低于学生原有的水平,缺少写作方法明确的指导,缺少写作课应有的难度与深度,从而缺少让学生更上一个层次的台阶。并且欠缺的还在于混淆了写作课与阅读课的界限。而第二次的备课其实是有意识地克服第一堂课带来的阴影,着意在于方法的指导以及教学材料的选择上。这两者结合后让这堂课变得丰满,并且有了点效果。
这样的同题异构,道路很艰辛,但收获颇大。其实,我们每个教师在一届一届带学生的过程中都在尝试着同题异构这样的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将在这条路上不停息地走下去。
关键词:同题异构 教后反思 教学思路
《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是高中必修二第一专题的写作专题。第一次上课是二年前,第八届特教带徒第一次活动师傅褚树荣老师要求上的篇目就是它。两年后,何老师要求重备再上《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心下惶然,压力倍增。
要跳出原来早已根深蒂固的思路,颠覆甚至是抛弃原来的思路,才可以让《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这堂写作课有“异构”的可能。我们在寻找这个思路时,首先尝试着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如何对这个话题的解读。一是认为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大致等同于详写与略写;另一种则认为,是大致等同于繁笔与简笔。但不管是哪种解读,绝非是一节课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最后在备课落稿时,我们是比较模糊这两个概念的。在用巴金的《鸟的天堂》和《灭亡》中的两段关于落日的描写导入之后,就直接点出用墨如破和惜墨如金要达到的境界分别是细致入微和言简意丰。否则过多纠缠这个解读势必会走入死胡同,再者,不管是哪种解读,其实都不影响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这种形象化的表述的理解。
其次,因为这是两个并列的话题,因此上课时必须同时兼顾到,但不适合平分秋色。因此,这堂课的重点是落在用墨如泼上的。用墨如泼,体现在我们日常写作的方方面面,而要达到用墨如泼的效果,方法实在不计其数。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讲,所以角度和方法的选择就成为备课时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过了苦苦的酝酿之后,我们选择了写作中最大的两种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期望通过对这两种表达方式在用墨如泼上的解剖,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然后顺着这两条线,我们又经过精心筛选,分别选择了两条线下的两种方法以求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达到用墨如破的极致效果。描写中这两种方法是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和渲染,记叙中挑选的两种方法是铺垫与繁复。
那么,紧接着第三个问题马上又跳了出来:第三步的找材料,又成了横在我们面前的大山。在经过了对无数材料的筛选后,最后定下了在每种方法之后的唯一材料,并且每种材料的出场方式也略有区别。
比如,在讲解描写的第一种方法时,出场方式也略有区别,比如,在讲解描写的第一种方法时,我们是先给出了朱自清《绿》中的这段节选的文字,让学生阅读思考后,得出方法论,然后尝试用这种方法论去练笔。而在讲渲染时,则是直接给出了渲染的定义以及渲染的方法,然后挑选其中的多方铺叙来重点练笔,描写球场看台的火爆场面。并且这次练笔与第一次练笔又稍有不同,这次练笔变成口头练笔,然后再给出《疯狂球迷》(节选)进行不同的对照,让学生更明白怎样的多方铺叙才能达到用墨如泼的极致效果。在从描写到记叙的过渡中,我们又选用了刘鹗《明湖居听书》(节选)白妞说书的精彩章节,这个章节其实是用了铺叙手法描写了白妞说书的极致效果。节选部分还有意保留了为白妞出场作铺垫的琴师弹弦和黑妞说书的章节,这样就很顺畅地完成了过渡,进入到对记叙中用墨如泼的讲解。记叙中的材料是学生的一篇习作,不算很优秀,甚至还有不少问题。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文章,其实还是想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让学生对材料有亲切感。太多的名家经典名作,会让学生的写作望而却步的。适时地引入与他们水平相仿的习作,会让学生更有写作的自信的。这篇《漫长的等待》发挥了三点作用。一是让学生明白了在记叙时作者为突出等待的漫长,是相对比较成功地使用了铺垫的手法的;二是在用鲁迅先生《社戏》(节选)引出繁复手法后,学生对《漫长的等待》中的文字“我焦急地在旁踱来踱去,那一分一秒对我来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进行仿写;三是在讲解惜墨如金的练笔时,使用了《漫长的等待》中的文字“在东门车站,我终于打通电话了……”进行练笔,这里其实也很巧妙地衔接了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个话题。应该说,这篇《漫长的等待》贯穿了后半节课的始末,它让后半节课成为了一个很完整的环节,从而也避免了一堂作文课演变成材料阅读课的危险。当然,在讲解惜墨如金时,我们还选入了《水浒传》中的材料作为印证,來说明惜墨如金所要达到的也是一种极致的效果。最后,其实也是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这两者写作的境界都是需要经过不断的锤炼的,并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字来做这两者的标准,从而结束整堂课。
随着这三个问题的一一迎刃而解,“异构”已经成为可能。反观两次的同题异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两年前备课《用墨如破与惜墨如金》时,我把这堂作文课定位在如何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以及选择材料后如何用墨如泼。我选择的材料是《访老树》《最美的微笑》以及关于菲尔普斯的写作材料。《访老树》是整堂课的重点材料,两个话题都是围绕这个材料展开的,但材料起点太低,效果并不明显。第二个材料《最美的微笑》选取时,原设想让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根据中心有选择地选取材料并且如何用墨如泼的,但文章太长,最后这个环节变成了阅读鉴赏。最后菲尔普斯的材料其实是《最美的微笑》的延续环节,是为了落实这堂课的中心任务而设置的,结果给定的中心比较简单,学生似乎都能很快完成。反思这堂课,总的定位低于学生原有的水平,缺少写作方法明确的指导,缺少写作课应有的难度与深度,从而缺少让学生更上一个层次的台阶。并且欠缺的还在于混淆了写作课与阅读课的界限。而第二次的备课其实是有意识地克服第一堂课带来的阴影,着意在于方法的指导以及教学材料的选择上。这两者结合后让这堂课变得丰满,并且有了点效果。
这样的同题异构,道路很艰辛,但收获颇大。其实,我们每个教师在一届一届带学生的过程中都在尝试着同题异构这样的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将在这条路上不停息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