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高等教育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陷入了空前危机。对此,忧心忡忡的专家学者们纷纷问:为什么用改革手段仍治理不好大学?
一、印度的教育改革真的走向穷途末路了?
每年7月都是新学年之始。此时,在德里大学宽敞的校园里,学生们有的兴奋激昂,有的忐忑不安。此前不久,入学考生还在各系和学院为自己的前途焦虑奔波,多方打听自己的名字是否被列入“入学许可者”的登记花名册。
在印度,几乎从未有人置疑过只有通过大学深造这道门槛才能找到人生飞黄腾达机遇这一理念。然而,近年来大学教育的现实却像一只只频频出手的无情铁拳,将年轻人的黄粱美梦击碎。眼下,印度国内大学的生源正日渐衰落。更令人叹息的是,那些有资格入学且榜上有名的幸运儿,还不知道困苦和艰辛才刚刚开始。
与充满活力的印度经济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比,印度的大学体制长年陷于黔驴技穷的窘境,并正在滑向更深的泥潭。目前,印度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员人数平均不足在校就读大学生人数的7%,这一比例不足亚洲各国的一半。在教员紧缺的困境下,现有教员队伍还面临跳槽和辞职成风的威胁。根据印度教育当局公布的报告,印度全国有25%的岗位缺少教师职员,57%的教职员没有硕士和博士学位。
大学教育体制落后,早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此,许多印度企业不得不每年再耗资几百万美元给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补课”和“再充电”。即使是在印度最高水平的大学里,破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也比比皆是、不堪入目。更有甚者,现今,印度最顶尖的工业大学,其研究设施和装备不仅过时,而且有些早已作废。那些被舆论痛斥为无能、腐败的决策机构却在热衷于兴建以营利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其目的之一,是维护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利益,与政府教育改革方针分庭抗礼,继续阻挠外国名牌大学对印度教育市场的渗透。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折腾,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一缕曙光。印度国内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日渐意识到,教育体制弊端会造成可怕的问题和危害。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胆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若干年过去了,尽管印度政府一直雄心勃勃、踌躇满志,但对多年积弊的教育官僚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势力却很无力,政府的改革政策于不知不觉中也深深卷入官僚体制无法自拔和无法独善其身的漩涡。表面上,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发展壮大,而实质上,积弊多年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依然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德里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兼印度政府总理辛格宣布,政府计划在5年内,新建72所高等教育学府,其中包括8所印度工业大学、7所印度管理研究学院、5所印度科学教育研究院和20所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各类专业的新学府。计划自2007年始的之后5年,使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政府预算每年增加9倍。
二、毕业生就业困难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阻力
按印度政府提出的教育改革计划,暂将教育质量危机搁置一旁,仅就业出路问题就非常棘手。印度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多年来一直萎靡不振,若按现行的招生规模估算,未来将有90%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市场对人才的吸纳能力,肯定承受不住一茬又一茬的毕业大学生就业需求。印度现有的大学中,规模最大的技术类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均达40万,还有综合类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均250万。另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业协会的一项调查,许多公司不是以公司人才资源过剩就是以企业能力有限等为由,想方设法拒绝登门求职的大学毕业生。
如果政府的钱袋子扎口能松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肯定能得到初步改善。这样,必然会博得在校师生或全社会的欢迎和感谢。然而,教育体制改革中最棘手的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教员匮乏和更新教育内容等问题。谁出钱多就能优先获取学位的做法必须摈弃。尽管一切均离不开资金开道,但将高等学府等同于“学位批发市场”的做法已到了必须严格取缔的时候了。一味姑息片面追求学校数量的增多而不顾质量的提高和优化,势必造成更为恶劣的影响和后果。
说到底,印度政府振兴大学的努力,应该将突破口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危机四伏的教学质量这一焦点和难点上。2005年,由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精英组成的专门从事大学改革问题研究和决策的咨询机构——国家知识委员会应运而生。但直至前不久,该委员会仍在《印度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上做纸上谈兵式的徘徊。
2007年1月,该委员会公布了一份综合性建议,即将改革和整顿的重点放在“扩充、优化提高和综合治理”领域。具体内容是,不仅要优化充实国立大学教育体制,而且与民间企业部门、慈善基金组织和产业界等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也要力争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除此之外,还要对现行的大学课程进行自下而上的反复修订,并建立健全一整套标准的、适应于全国所有大学的考试制度。另外,建议将以往那种只是由教授本人对学生做出学业测评的传统做法,逐步过渡到由独立的监督机构设置的测评中心做出测评结论的轨道上来。国家知识委员会主任比特罗特博士认为,应借鉴企业构筑全国信息网络互通有无的经验,构建遍及全印度的,旨在揭露和曝光教育界官僚制度等造成的问题和危害的平台,使腐败分子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印度政府提出巨额预算建设新型大学,力争使学生具备更加综合的知识并大幅提高毕业生的择业能力。然而,现今的教改方案只换来了“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起中流砥柱作用的监督机构在许多根本和原则性问题上无所适从、无所作为。这可能正是在改革若干年后印度教育依然陈腐如旧的关键因素。现在,印度高等教育监督机构有16个,其中不乏手握独立行使职权尚方宝剑的几个机构,但它们基本上都形同摆设,不起任何作用。社会对这些机构的权威性和执法有效性疑虑重重。譬如,政府曾试图对大学教程进行改革,推行一些课程和评价方法,据悉由于官僚体制的惰性作崇,每项改革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三、政府的改革热情依然高涨
有人认为,印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弊端主要存在于监督方法和制度中。一方面,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大学,其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用劣等产品来应对市场和社会。另一方面,那些享誉全球的名牌大学在印度国内无法开设新校,得不到立足之地和官方认可,政府推行合作合资办学虽历经艰辛却仍难以实现。譬如,印度全国技术教育审议会规定,社会应无条件承认和接收层次略低的大学标准以下的私立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大量技能毕业生,但由于许多身居要职的政治家出于自己辖区既得利益的考虑,总会想尽办法将这部分毕业生拒绝在就业市场门外。再如,由美国咨询服务土石方工程咨询公司的原负责人克夫特博士于2001年在印度创办的印度商务大学,迄今仍没有下文批准在印度招生。
对外国大学在印度设立分校的申请是否应得到认可或批准,迄今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难产阶段。有关引进外国智力的投资法令的出台仍障碍重重、步履维艰。为说服印度政府引进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美方曾不断派遣高级专员去印度游说,但吃闭门羹的尴尬却仍时有发生。
印度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具体的教改成果微乎其微。印度国家知识委员会的比特罗特博士在前不久发表的报告中对此现象发出警告。他指出:任何一种新的理念,都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得起全社会的监督、参与和检验。诸如改革方案和责任承担等方案都要开诚布公。如果仅仅为了小集体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实施强权,那么,整个教育体制改革必将走入死胡同或变为纸上谈兵。为教改设立的一切组织结构体系,自然会成为形同虚设和垂死僵硬的“木乃伊”。这类行政组织多设置一层都只能是对政府的改革方案多增设一层障碍。当务之急不是如何推进教改计划,而是怎样下大力气来清除改革的绊脚石。否则,无论增加多少教育资源,都只能是杯水车薪、功亏一篑。
(摘编自日本《新闻周刊》,2009年6月,文章原作者为杰森·奥巴特夫。)
责任编辑 邓明茜
一、印度的教育改革真的走向穷途末路了?
每年7月都是新学年之始。此时,在德里大学宽敞的校园里,学生们有的兴奋激昂,有的忐忑不安。此前不久,入学考生还在各系和学院为自己的前途焦虑奔波,多方打听自己的名字是否被列入“入学许可者”的登记花名册。
在印度,几乎从未有人置疑过只有通过大学深造这道门槛才能找到人生飞黄腾达机遇这一理念。然而,近年来大学教育的现实却像一只只频频出手的无情铁拳,将年轻人的黄粱美梦击碎。眼下,印度国内大学的生源正日渐衰落。更令人叹息的是,那些有资格入学且榜上有名的幸运儿,还不知道困苦和艰辛才刚刚开始。
与充满活力的印度经济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比,印度的大学体制长年陷于黔驴技穷的窘境,并正在滑向更深的泥潭。目前,印度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员人数平均不足在校就读大学生人数的7%,这一比例不足亚洲各国的一半。在教员紧缺的困境下,现有教员队伍还面临跳槽和辞职成风的威胁。根据印度教育当局公布的报告,印度全国有25%的岗位缺少教师职员,57%的教职员没有硕士和博士学位。
大学教育体制落后,早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此,许多印度企业不得不每年再耗资几百万美元给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补课”和“再充电”。即使是在印度最高水平的大学里,破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也比比皆是、不堪入目。更有甚者,现今,印度最顶尖的工业大学,其研究设施和装备不仅过时,而且有些早已作废。那些被舆论痛斥为无能、腐败的决策机构却在热衷于兴建以营利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其目的之一,是维护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利益,与政府教育改革方针分庭抗礼,继续阻挠外国名牌大学对印度教育市场的渗透。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折腾,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一缕曙光。印度国内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日渐意识到,教育体制弊端会造成可怕的问题和危害。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胆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若干年过去了,尽管印度政府一直雄心勃勃、踌躇满志,但对多年积弊的教育官僚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势力却很无力,政府的改革政策于不知不觉中也深深卷入官僚体制无法自拔和无法独善其身的漩涡。表面上,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发展壮大,而实质上,积弊多年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依然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德里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兼印度政府总理辛格宣布,政府计划在5年内,新建72所高等教育学府,其中包括8所印度工业大学、7所印度管理研究学院、5所印度科学教育研究院和20所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各类专业的新学府。计划自2007年始的之后5年,使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政府预算每年增加9倍。
二、毕业生就业困难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阻力
按印度政府提出的教育改革计划,暂将教育质量危机搁置一旁,仅就业出路问题就非常棘手。印度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多年来一直萎靡不振,若按现行的招生规模估算,未来将有90%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市场对人才的吸纳能力,肯定承受不住一茬又一茬的毕业大学生就业需求。印度现有的大学中,规模最大的技术类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均达40万,还有综合类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均250万。另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业协会的一项调查,许多公司不是以公司人才资源过剩就是以企业能力有限等为由,想方设法拒绝登门求职的大学毕业生。
如果政府的钱袋子扎口能松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肯定能得到初步改善。这样,必然会博得在校师生或全社会的欢迎和感谢。然而,教育体制改革中最棘手的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教员匮乏和更新教育内容等问题。谁出钱多就能优先获取学位的做法必须摈弃。尽管一切均离不开资金开道,但将高等学府等同于“学位批发市场”的做法已到了必须严格取缔的时候了。一味姑息片面追求学校数量的增多而不顾质量的提高和优化,势必造成更为恶劣的影响和后果。
说到底,印度政府振兴大学的努力,应该将突破口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危机四伏的教学质量这一焦点和难点上。2005年,由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精英组成的专门从事大学改革问题研究和决策的咨询机构——国家知识委员会应运而生。但直至前不久,该委员会仍在《印度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上做纸上谈兵式的徘徊。
2007年1月,该委员会公布了一份综合性建议,即将改革和整顿的重点放在“扩充、优化提高和综合治理”领域。具体内容是,不仅要优化充实国立大学教育体制,而且与民间企业部门、慈善基金组织和产业界等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也要力争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除此之外,还要对现行的大学课程进行自下而上的反复修订,并建立健全一整套标准的、适应于全国所有大学的考试制度。另外,建议将以往那种只是由教授本人对学生做出学业测评的传统做法,逐步过渡到由独立的监督机构设置的测评中心做出测评结论的轨道上来。国家知识委员会主任比特罗特博士认为,应借鉴企业构筑全国信息网络互通有无的经验,构建遍及全印度的,旨在揭露和曝光教育界官僚制度等造成的问题和危害的平台,使腐败分子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印度政府提出巨额预算建设新型大学,力争使学生具备更加综合的知识并大幅提高毕业生的择业能力。然而,现今的教改方案只换来了“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起中流砥柱作用的监督机构在许多根本和原则性问题上无所适从、无所作为。这可能正是在改革若干年后印度教育依然陈腐如旧的关键因素。现在,印度高等教育监督机构有16个,其中不乏手握独立行使职权尚方宝剑的几个机构,但它们基本上都形同摆设,不起任何作用。社会对这些机构的权威性和执法有效性疑虑重重。譬如,政府曾试图对大学教程进行改革,推行一些课程和评价方法,据悉由于官僚体制的惰性作崇,每项改革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三、政府的改革热情依然高涨
有人认为,印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弊端主要存在于监督方法和制度中。一方面,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大学,其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用劣等产品来应对市场和社会。另一方面,那些享誉全球的名牌大学在印度国内无法开设新校,得不到立足之地和官方认可,政府推行合作合资办学虽历经艰辛却仍难以实现。譬如,印度全国技术教育审议会规定,社会应无条件承认和接收层次略低的大学标准以下的私立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大量技能毕业生,但由于许多身居要职的政治家出于自己辖区既得利益的考虑,总会想尽办法将这部分毕业生拒绝在就业市场门外。再如,由美国咨询服务土石方工程咨询公司的原负责人克夫特博士于2001年在印度创办的印度商务大学,迄今仍没有下文批准在印度招生。
对外国大学在印度设立分校的申请是否应得到认可或批准,迄今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难产阶段。有关引进外国智力的投资法令的出台仍障碍重重、步履维艰。为说服印度政府引进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美方曾不断派遣高级专员去印度游说,但吃闭门羹的尴尬却仍时有发生。
印度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具体的教改成果微乎其微。印度国家知识委员会的比特罗特博士在前不久发表的报告中对此现象发出警告。他指出:任何一种新的理念,都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得起全社会的监督、参与和检验。诸如改革方案和责任承担等方案都要开诚布公。如果仅仅为了小集体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实施强权,那么,整个教育体制改革必将走入死胡同或变为纸上谈兵。为教改设立的一切组织结构体系,自然会成为形同虚设和垂死僵硬的“木乃伊”。这类行政组织多设置一层都只能是对政府的改革方案多增设一层障碍。当务之急不是如何推进教改计划,而是怎样下大力气来清除改革的绊脚石。否则,无论增加多少教育资源,都只能是杯水车薪、功亏一篑。
(摘编自日本《新闻周刊》,2009年6月,文章原作者为杰森·奥巴特夫。)
责任编辑 邓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