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鸿鹄不做燕雀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湖南的中国画画家中,魏怀亮是让我敬佩的一位画家。用“敬佩”一词来表达我的感受,是经过认真思考后的选择。
  中国画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已经在艺术样式、笔墨、构图、主题性题材等方面形成了十分深厚、完备的系统规范与传统,要想在这个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哪怕一小步,都是十分不容易的。因此,就常常会看到两种情形:一是很多人心态浮躁、不愿意下苦功夫学习传统,或对传统缺乏感悟,仅仅只是得了一点皮毛,远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传统,就十分浅薄而又自负地声称自己在中国画创作上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创新,一味任性涂鸦、胡作非为,且美其名曰创新发展——他们似乎是在以一种极度的热情追求某种“道”,但其实他们的所谓“道”是空洞、虚无缥缈、没有根砥的。另一种情形则是,许多画家肯下苦功夫深入传统,却总是自拘于古人之法,在笔墨、题材等方面一味拟古仿作,不断重复克隆古人及自己,且陶醉其中,乐此不疲——他们只对“术”感兴趣,但是,不能以“道”御之的“术”,往往只是无害亦无益的空虚而已。这两种情形之普遍、习见,正严重制约着中国画的发展。故,继承与创新至今仍是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根本课题。上述问题如果要一言以蔽之,则可以用一句长沙话概括,即许多画家“不想事”——他们缺乏自觉自省,只是一味“画画”而已,在真正的艺术层面上,当然也就只是而已而已。
  怀亮之所以让我敬佩,就因为他很“想事”,就因为他对中国画及画家们的这种种状况有着认真的思考、深刻的自省、强烈的忧患和自觉的超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想做一只“解读自然,解读生活,同时也解读自己”的鸟,一只能在艺术的王国里思接千载、心游八极的“会思想的鸟”。他不想做在别人屋檐下筑窝的燕雀,而要做在自己追索的广阔天地里翱翔的鸿鹄。
  在怀亮看来,美术史最重要的传统,乃是作为思想史的美术史。美术作品应该承载一个时代最敏锐、最前端、最深切、最忧患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动态,他渴望企及和承续这一伟大传统。他坚持:“思想性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思想性的作品犹如插在稻田里的稻草人。”(魏怀亮《砚边琐记》)他追求以手中的笔墨表达对一时代民族精神之思考、呈现和体认,坚持不做前人和前辈思想上、艺术程式上、笔画与题材上的简单重复者和克隆者,更不为市场利益所动。
  作为中国画画家,怀亮对传统有认真刻苦的钻研与把握,他的工笔与写意功底都十分深厚。他的写意花鸟,笔墨华滋,构图精妙,充分显示了画家心灵的滋润意境和高雅趣味;他的工笔动物小品,则精微传神,清简而有情味,充分传达出怀亮于人性与神性的感悟之美;他的山水植根于宋元大家,却不拘限于古人境界之中。可以说,如果怀亮想要迎合市场需求,追求绘画的经济效益,以他的艺术功力和聪明才智,实在是轻松自在简单之极。但他却坚持不画高级行画、小情小趣的厅堂画、媚俗讨好的礼品画,从他擅长的传统花鸟画中抽身而出,自觉选择了一条十分艰辛甚至艰险的艺术道路,力图在社会转型期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独特贡献。
  艺术的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怀亮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行变法,摒弃情志趣味风花雪月、挂在客厅怡情遣兴、仅有笔墨或只讲笔墨的厅堂画、高级行画,致力于艺术地审视、探寻、表达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现实命题:自然与人类、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生命与价值、多样性与可持续、对峙与对话、矛盾与交融等等。他的作品因忧患而沉郁、因思考而冷峻,因热切而温暖,因浩阔而苍茫,因担当而坚韧。他的画,成为他的思想的诗,成为他的生命追寻之歌。《穿越》《跨越》《路上的风景》系列、《都市·空间》系列、《寻找栖息地》系列、《湖湘之门》系列……他在思想和艺术上求新求变,以诸多艺术创新和开拓,打破传统中国画陈陈相因的艺术程式与思维定式,突破传统的兼工带写样式,交织工笔与写意,交错、交融山水、花鸟、动物、界画等绘画传统,穿越和打通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时空视角与透视,让以往不能或甚少进入传统中国画的对象入画(考拉、熊、长颈鹿、鸵鸟、变色龙、狐猴、指示路牌、电话亭、高速列车……),诸种异质元素的组合、整合、结合、融合,使他的画境生出强烈的间离感,超越了中国画一味追求赏心悦目的传统,以独特的生活体验与生命体验,以浓郁的忧患精神与批判精神,引导读者进入开阔的现代思维空间。感性与理性一体,思想随画境共鸣,使思想和艺术的思考全面介入到题材、构图、笔墨、风格之中,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现代意境、现代情境、现代情感与心绪的表现空间与手段,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增添了许多新的艺术可能性。
  怀亮艺术探索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很高的称赞与佳评,他的作品所具有的学术品质和思想艺术含量已经毋庸置疑。由于大胆创新开拓,怀亮面临的一些问题更加强烈突出地显现了中国画现代转型中一些不可忽视、不能绕过的重要课题。
  例如,现代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成为观念的艺术,但观念性太强,就可能损伤艺术作品的感性品质(这是我们在许多观念性艺术作品中常常见到的)。怀亮在通过绘画表现当代人生存境遇中的重大困境与思考时,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怀亮的众多作品给人以思想的震撼与共鸣,但思考至深,则不可亵玩,亦难于亲近。固然,怀亮有意地避免简单表达厅堂之韵而更加趋于追求殿堂之气,但思考太深沉、太观念化,易致理性力量有余而感性韵致不足。而对于水墨中国画,韵致是极重要的。怀亮的作品都有着内在情感热切、外在风格冷峻的特质,但有时他的外冷掩盖住了内热。在怀亮的诸多系列作品中,《都市·空间》系列并非最有思想份量,但因其感性与温暖,却可能是给普通观众印象更深的,这大约是更具有水墨韵致和亲切感,因而更有艺术浸染力的缘故吧。这也提示我们:理念创新固然是艺术创造的重要驱动力,但理念创新如何转化为新的笔墨语言,使之更具感性的艺术感染力量,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进而在新的艺术高度上提高作品的亲切感与亲近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甚至寻求庙堂之画与厅堂之画的交汇融合(中国画的大多数经典之作基本上是能够达致统一的)……这都是中国画转型过程中需要艰辛探索的重大课题。怀亮在这些方面的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他需要进一步精进的方向。
  中国的画家们大多缺乏对“道”的追求,终日沉迷于对“术”的营构。而真正能成就新境界、大境界的,一定是以术履道、道术双修者,是悟道、践道、殉道者。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很多,当今更是稀缺。故在当今的美术界,怀亮注定是一个艺术孤独者。这大约是一切艺术创新者、思想者的宿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在这创新与创造中,有大感悟、大欢乐、大欢喜。许多人画了一辈子,尚不知术、不懂术,更不知有道;怀亮则是在求道、悟道,是在以道驭术,以术践道。他在思想中、在创新与创造中,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同时代的许许多多浑浑噩噩重复古人及自己的所谓画家们。他,因此可敬可佩。
  (作者单位:三湘都市报社)
其他文献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带灯》是贾平凹的又一部长篇新作,作品以一个叫带灯的漂亮乡村女干部为主人公,从“维稳”与上访角度切入,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基层乡村政治发展的问题与危机。对于整部小说本身而言,无论是情节组织还是人物形象塑造,无论是叙述语调还是语言风格,都看不出任何突破以往的痕迹,更谈不上有什么出彩之处。但若纵观贾平凹整个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带灯》是一个新变和突破。从《浮躁
期刊
吴炫曾提出区别于现实道德的“文学道德”概念,并指出:“文学道德就是作家在人类关怀的前提下建立起独特的对人的发现与理解。”{1}文学评论家同样如此,作为专业读者,必须以如炬的眼光去发现与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着的人性光辉,并有义务引导读者与作家一起探索人性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在人性的层面上深受作品的启迪。  摆脱社会功利,回到文学自身的“纯文学”,更关注人性,更应该成为弘扬文学道德的典范。毕光明、姜岚的《
期刊
彭 超:受《创作与评论》杂志的委托,对您进行这次访谈,也想借此机会向您请教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些问题。前一段时间,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老树着花”多少春》的文章,对2013年部分文学现象进行评论。您在文章中关注50代作家的晚期写作,您之前也曾谈过晚郁风格的问题,我们想请您先谈谈关于50代作家的看法。  陈晓明: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的命题作文,要我谈谈2013年的文学话题。但实际上,
期刊
湖南诗人江湖海早在1983年就开始在《星星》《飞天》等刊物发表诗作,移居惠州后仍笔耕不辍,迄今出版了《疼痛》《喜剧》《插曲》《江湖海诗歌》《大后天星期八》等多部诗集,主编过多种诗歌民刊及诗歌选集(如《诗歌惠州》《珠三角诗人诗选》等),曾经尝试过民族乡土诗、浪漫抒情诗、先锋实验诗、口语诗、唯美型爱情诗、纪实性新闻诗等等,他的勤奋写作不仅为自己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为当下的诗歌探索提供了有益
期刊
常言道:“有比较,才能更好地进行鉴别。”我想,对于艺事,亦是如此。  也许是这些年来,对那些将眼睛直盯着孔方兄,作画时心里老想着画商和收藏家的钱袋,画作缺乏生活实感,思想内容空洞与苍白,艺术形式平庸的行画,以及充满了媚俗气的画展,看得太腻了之故吧,所以,我在观看了中国画家王志坚的《志坚画牛画展》后,犹如沐浴春风。王志坚那满怀艺术创作激情,以朴实、苍劲、老辣、大气和具有力度美的中国画大写意笔墨,围绕
期刊
“神实主义”作为阎连科对自己创作追求的一个概括,它的提出本身就附着了一定的神秘性和宗教性——根据阎连科自己总结:“神实主义”是“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它与现实的联系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地仰仗于灵神(包括民间文化和巫文化)、精神(现实内部关系与人的灵魂)和创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特殊意思”。{1}虽然阎连科将他的中后期
期刊
2005年,由查建英采访、编选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不但迅速登上各大著名书店的排行榜,还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此后数年,三联书店又顺势推出了马国川的《我与八十年代》和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等“同类”作品。这些具有“回望历史”性质的著作,既获得了不少好评,也引来了各种批评与争议。比如近年来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来研究“八十年代文学”的程光炜教授,就在文章中对《八十
期刊
《私人订制》中,宋丹丹扮演的河道清洁工人丹姐终于在生日那天做了一天的富人,终于不需要买菜都要讲价,不饶几毛钱都不舍得买菜那样度日,而是可以以亿为单位挥霍着过贵妇的生活。在生日过完,重新回到现实之后的车上,车载广播里传出了一首私人订制为丹姐的生日点播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车穿过夜色弥漫的北京城,回忆一幕幕浮现。动人的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湖南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以下简称《乌》)横空出世,席卷全国,引发万人空巷,成为湖南电视永远的记忆和经典。正是因为该剧,人们记住了编剧水运宪、导演宋昭、演员申军谊等人的鼎鼎大名,其电视歌曲亦唱彻大江南北,激荡燃情岁月。而今,湖南电视人高调翻拍该剧,并在媒体上展开如潮涌般的宣传攻势,企图借助原剧的社会影响,创造新的市场传奇。  新版《乌》剧强势推出,以其自制剧、翻拍剧
期刊
去年秋天,我读到刘曦林所著《二十世纪中国画史》,此书对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发展阐述甚全,尤其是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拓展、承变与演化及其流向的交错互补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思考。笔者作为一名美术理论工作者、中国画教师与创作者,自然会关注当下中国画发展状况及诸多问题症结所在,也不由自主地环顾周围画家群体与其中的一些人。魏怀亮是我这种关注中比较密切的一位。我对他的《路上的风景》系列作品有着“有思考、有个性、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