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举足轻重,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自我认知模糊、职位期待过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完善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就业方向上的积极性和明确性。本文围绕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结合途径探索,探讨学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61-02
1.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即高职院校对在校生或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的选择相关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整理收集社会上相应的就业信息,推荐、组织在校生实习,在校内开展就业招聘会[1]。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上除了普通高校提供的择业指导、心理调试和技能培训,还会根据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就业环境不同的特点,会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于就业指导中。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由于自我认同缺乏和社会接受度较低的缘故,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加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如何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故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特点形成明确的思想教育规划,坚持正确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在日常学习和指导中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范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需与就业指导紧密联系。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重要教育内容,二者融合共生、密不可分。一个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是通过日常道德教育、生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而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添加就业指导,就能将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自然而然的引导向正确的方向,从而为后期正式的职业指导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另一个角度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3]。
2.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现代化培养人才的重任。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总体不太乐观,高职院校更需要在专业知识教育培养的同时做好就业指导培养,但目前看来,指导工作仍旧存在很大问题。
2.1 在就业上高职学生自身问题
第一,学生在面向就业时主动性不足且对自我无清楚认识。在就业选择上,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清楚的就业观而造成就业压力且没有及时舒缓,从而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卑感,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还有一种相对的情况即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没有如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就业方向进行合理定位,一味追求与他人的就业比较,这种现状对学生的就业主观能动性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受地域观念影响较深。高职院校毕业生许多就读于自己出生所在地的省份,故而在选择工作时更加倾向于本省份就业。与去外地就业会造成的生活压力、以及工作不确定性等因素相比,他们认为在本省就业成本较低,且有时可以通过人际关系得到一些便利。而这种大部分人有的想法导致本地区的工作投档面试密集、门槛高,而外地市有空余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4]。
第三,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高。面对就业选择时,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多偏向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种安稳单位,在就业单位选择上更加钟情经济发达的、工作稳定、发展前景好的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却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是否满足这些单位的实际需要。即没有思考清楚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的落差。
2.2 当前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并未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大部分指导老师认为他们的绩效考核是根据就业率这些数字完成的,而忽视了就业指导的落实性和有效性,故而并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中,大部分是给学生展示一些行业就业信息或者面试技巧,却没有体现思想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思想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这也造成了学生的就業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
2)高职院校并未把握好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完成情况的根本是其职业技能与政治思想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许多高职院校,仅仅重视学生就业率,而轻视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有的思想教育和职业发展的培训。高职院校进行就业指导的思想教育时应该考虑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部分类学科结合起来,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不是刻板的教学而是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5]。
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无吸引力。高职院校在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多采用课程与讲座的形式,这种手段简单枯燥乏味,学生参与此类活动觉得无趣,反而因为强制参加而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反倒起了反面效果。随着世道发展,学生接触到的外界思想教育方式丰富,就业积极性不同,故而造成了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以及就业基础知识层面差异大,故而其就业准备以及就业问题解决能力不同,关于一些就业时事现象认知不同。因此,单一枯燥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法适应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指导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6]。
由以上三点可看出,出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现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三观差异导致错误的就业观念、就业要求以及就业思想上攀比功利,还有目前院校关于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和纠正。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从源头解决高职院校就业问题,而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7]。 3.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指导原则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该原则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就业指导原则上,各类大学生就业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原则:
第一,有效性。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以毕业生的水平找到合适的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浮于水面,在以往看来,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一般都会设置就业指导中心,但大多数形同虚设,一方面学生对于就业指导中心的角色认知模糊,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就业指导没能发挥出向导性、解释性、前瞻性的作用,仅仅靠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知识的讲座等难以真正为学生所用。
第二,针对性。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人才观要有明确的思想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心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当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各有侧重,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专业性。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上,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政策敏锐感,坚持不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在面对学生多元化的定位需求和就业需求上,就业指导老师必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调查经验,而非一味秉持固有的、落后的就业指导观念,且学校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高职院校有关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组织建设。
第四,全程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长期跟进,对学生全程关注的工作,将就业指导系统性贯穿于大学生教育始末,用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建立全新的就业理念,分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教育。对于新生而言,学校应该围绕其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进行职业规前景规划,让学生明白其是否适合本专业;接下来两学年通过实习等职业探索活动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增强职业能力,引入思想教育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毕业后可以开展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择业经验思想状况,用以指导在校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8]。
4.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方法
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需要寻找适合的具体途径,需要院校和就业指导老师根据其院校实际性、独特性,从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的就业指导工作中,从而切实有效的完成就业指导工作。
1)日常就业指导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教育课程中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并融入三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估自我,让学生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9]。此外,还可通过讨论、访谈或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学生自主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防止产生错误就业观念,比如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
2)在授课老师的指导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师资培养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是,院校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两者兼备才能满足就业指导的需求。即一是教师在各类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必须合格,二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时需要将学生实际与社会需求结合考虑,助于学生养成良好思想政治观念。
3)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教育。辅导员作为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纪律等一切事务的重要角色,应该在思想上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主动关心毕业生的情况。在新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根据专业要求,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的指导,使大学生自己能及早发现就业目标和方向,并激发大学生做好全面的工作准备。
4)在学生中树立实习就业指导。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这是高职院校独特拥有的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率的一大特色优势,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并提供实习—反馈的双向沟通渠道,帮助学生在实习中不断调整自身坐标,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5.总结
每年的就业大潮中受到最多关注的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往往被边缘化,但是在整体的就业结构中,他们却是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对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而言,偏向于技术应用型的高职学生能发挥其用武之地。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就业培训教育指导双模式驱动下的培养,会提升就业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另一方面应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切实发挥“摆渡人”的作用,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现代化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庭.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36):71-72.
[2]米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3]喻靖文.促进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4(29):62-63.
[4]杨剑辉.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0(06):97-98.
[5]陈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3):207-209.
[6]李迪.浅议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180-181.
[7]丁翠玲.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253-255.
[8]段冬林.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13-14.
[9]梁少梅.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就业指导有效结合探讨[J].企业导报,2016(17):14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61-02
1.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即高职院校对在校生或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的选择相关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整理收集社会上相应的就业信息,推荐、组织在校生实习,在校内开展就业招聘会[1]。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上除了普通高校提供的择业指导、心理调试和技能培训,还会根据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就业环境不同的特点,会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于就业指导中。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由于自我认同缺乏和社会接受度较低的缘故,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加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如何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故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特点形成明确的思想教育规划,坚持正确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在日常学习和指导中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范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需与就业指导紧密联系。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重要教育内容,二者融合共生、密不可分。一个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是通过日常道德教育、生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而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添加就业指导,就能将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自然而然的引导向正确的方向,从而为后期正式的职业指导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另一个角度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3]。
2.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现代化培养人才的重任。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总体不太乐观,高职院校更需要在专业知识教育培养的同时做好就业指导培养,但目前看来,指导工作仍旧存在很大问题。
2.1 在就业上高职学生自身问题
第一,学生在面向就业时主动性不足且对自我无清楚认识。在就业选择上,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清楚的就业观而造成就业压力且没有及时舒缓,从而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卑感,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还有一种相对的情况即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没有如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就业方向进行合理定位,一味追求与他人的就业比较,这种现状对学生的就业主观能动性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受地域观念影响较深。高职院校毕业生许多就读于自己出生所在地的省份,故而在选择工作时更加倾向于本省份就业。与去外地就业会造成的生活压力、以及工作不确定性等因素相比,他们认为在本省就业成本较低,且有时可以通过人际关系得到一些便利。而这种大部分人有的想法导致本地区的工作投档面试密集、门槛高,而外地市有空余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4]。
第三,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高。面对就业选择时,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多偏向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种安稳单位,在就业单位选择上更加钟情经济发达的、工作稳定、发展前景好的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却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是否满足这些单位的实际需要。即没有思考清楚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的落差。
2.2 当前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并未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大部分指导老师认为他们的绩效考核是根据就业率这些数字完成的,而忽视了就业指导的落实性和有效性,故而并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中,大部分是给学生展示一些行业就业信息或者面试技巧,却没有体现思想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思想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这也造成了学生的就業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
2)高职院校并未把握好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完成情况的根本是其职业技能与政治思想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许多高职院校,仅仅重视学生就业率,而轻视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有的思想教育和职业发展的培训。高职院校进行就业指导的思想教育时应该考虑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部分类学科结合起来,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不是刻板的教学而是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5]。
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无吸引力。高职院校在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多采用课程与讲座的形式,这种手段简单枯燥乏味,学生参与此类活动觉得无趣,反而因为强制参加而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反倒起了反面效果。随着世道发展,学生接触到的外界思想教育方式丰富,就业积极性不同,故而造成了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以及就业基础知识层面差异大,故而其就业准备以及就业问题解决能力不同,关于一些就业时事现象认知不同。因此,单一枯燥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法适应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指导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6]。
由以上三点可看出,出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现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三观差异导致错误的就业观念、就业要求以及就业思想上攀比功利,还有目前院校关于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和纠正。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从源头解决高职院校就业问题,而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7]。 3.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指导原则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该原则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就业指导原则上,各类大学生就业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原则:
第一,有效性。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以毕业生的水平找到合适的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浮于水面,在以往看来,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一般都会设置就业指导中心,但大多数形同虚设,一方面学生对于就业指导中心的角色认知模糊,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就业指导没能发挥出向导性、解释性、前瞻性的作用,仅仅靠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知识的讲座等难以真正为学生所用。
第二,针对性。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人才观要有明确的思想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心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当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各有侧重,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专业性。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上,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政策敏锐感,坚持不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在面对学生多元化的定位需求和就业需求上,就业指导老师必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调查经验,而非一味秉持固有的、落后的就业指导观念,且学校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高职院校有关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组织建设。
第四,全程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长期跟进,对学生全程关注的工作,将就业指导系统性贯穿于大学生教育始末,用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建立全新的就业理念,分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教育。对于新生而言,学校应该围绕其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进行职业规前景规划,让学生明白其是否适合本专业;接下来两学年通过实习等职业探索活动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增强职业能力,引入思想教育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毕业后可以开展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择业经验思想状况,用以指导在校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8]。
4.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方法
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需要寻找适合的具体途径,需要院校和就业指导老师根据其院校实际性、独特性,从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的就业指导工作中,从而切实有效的完成就业指导工作。
1)日常就业指导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教育课程中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并融入三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估自我,让学生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9]。此外,还可通过讨论、访谈或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学生自主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防止产生错误就业观念,比如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
2)在授课老师的指导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师资培养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是,院校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两者兼备才能满足就业指导的需求。即一是教师在各类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必须合格,二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时需要将学生实际与社会需求结合考虑,助于学生养成良好思想政治观念。
3)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教育。辅导员作为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纪律等一切事务的重要角色,应该在思想上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主动关心毕业生的情况。在新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根据专业要求,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的指导,使大学生自己能及早发现就业目标和方向,并激发大学生做好全面的工作准备。
4)在学生中树立实习就业指导。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这是高职院校独特拥有的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率的一大特色优势,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并提供实习—反馈的双向沟通渠道,帮助学生在实习中不断调整自身坐标,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5.总结
每年的就业大潮中受到最多关注的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往往被边缘化,但是在整体的就业结构中,他们却是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对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而言,偏向于技术应用型的高职学生能发挥其用武之地。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就业培训教育指导双模式驱动下的培养,会提升就业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另一方面应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切实发挥“摆渡人”的作用,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现代化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庭.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36):71-72.
[2]米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3]喻靖文.促进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4(29):62-63.
[4]杨剑辉.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0(06):97-98.
[5]陈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3):207-209.
[6]李迪.浅议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180-181.
[7]丁翠玲.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253-255.
[8]段冬林.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13-14.
[9]梁少梅.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就业指导有效结合探讨[J].企业导报,2016(1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