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引领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民生新闻热潮。各省市以及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纷纷上马,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开办至今,有的名存,有的却是真的实亡。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是县级台参与竞争、实现突破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民生新闻 问题 优势 发展
【分类号】:F426.31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引领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民生新闻热潮。各省市以及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纷纷上马,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开办至今,有的名存,有的却是真的实亡。为什么?怎么办?
县级台由于覆盖面小、新闻资源不足、各种管限等原因,导致民生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问题而流失受众,进而把自己做“死”:
1.题材匮乏,新闻琐碎
有些民生新闻的内容是“一地鸡毛”,全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邻里纠纷、街头闹剧等琐碎小事,不加选择地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为报道的重点,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那些停水停电、噪声扰民、家长里短、交通事故、破案追凶等话题,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就是“大事不管,小事不断”。导致新闻内容的稀释,造成受众的流失。
2.缺乏正确引导和深度报道
许多民生新闻就事论事,只展示现象,不深入事情的本质,报道缺乏灵魂。如一则报道说某地方的路坑洼难走,一报了之,“水过地皮湿”,丢失了“媒体责任”。更多隐藏在现象后面的问题,没有涉及,更多后续性引导没有提及,很容易引起大家对路难走的一种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条路的整修是不是已经列入计划将要整修?如果整修将要整修成什么样?相关部门了怎样的措施避免情况再次发生?不要只要老百姓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效果。
3.贴近“社会”却缺乏“民生”
一些县级台民生新闻以假丑恶、新奇特等内容来吸引受众眼球,报道缺乏高度,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
4、“瞒天过海”缺乏地域民生新闻
一些县级电视台喜欢“舶来品”,喜欢“拿来主义”,借助网络上的共享的新闻平台,热衷于对其他省市县的民生新闻品头论足,而自己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却较少涉猎,或者只涉及“鸡毛蒜皮”。
5、宣教思维根深蒂固
一些县级电视台固守着“宣教”的理念来办民生新闻,一味的单项向老百姓灌输信息,导致民生新闻既没有可看性,又在老百姓的心里落不下好,还发挥不了民生新闻的作用。
而出现这些原因,更多的是没有认识到新闻的本质和没有了解自身的发展优势。其实县级电视台发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舞台和土壤:
1、时空心理的接近。深处最基层,直接跟百姓面对面,对舆情掌握最清楚,时间上、空间上、心里上的接近,再加上拉家常式的说新闻的方式,最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兴趣,更容易为百姓所接受产生共鸣。
2、诉求矛盾的化解。由于地域小,民生新闻事件的及时性和寻本溯源较为容易,也是因为地域小,邻里街坊,很多矛盾都会较容易化解。
3、媒介传播的优势。县级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运用镜头将那些丑恶现象曝光,利用镜头给大众带来真实的感觉,在民生新闻中,电视这种承载媒体是最为适当的一种。由于广大民众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群。民生新闻在电视媒介的基础上,将其自己的受众群固定。
有了前面的“照镜子”和后面“底气”,县级电视台做民生新闻的“能耐”就大多了:
一、坚持“国计”“民生”
报道内容上,去掉“鸡毛蒜皮”、“鸡零狗碎”,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国家大政方针及民生政策的解读上,放在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上,把目光聚焦在人物或人们命运的改变上。改革开放之初有句流行的话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起变化”,典型地说明了上至国家、下至省、市、地区的时事政策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的影响之大。及时捕捉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必然能引起百姓关注。比如群众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如果民生新闻只是一味地关注夫妻如何吵架、谁谁离家出走、哪儿发生了车祸等等琐碎事件,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那便是划地为牢,限制民生新闻的范围,浪费丰富的新闻资源,意识的狭隘必然导致民生新闻“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坚持接地气
1、接地气体现在内容的“地方性”。“地方性”、“本土经验”是县级电视台做好民生新闻的根基。我们所关心的、关注的应该是老百姓身边的、身旁的,而不是瞒天过海对其他省、市、县的民生或者社会事件品头论足。作为生活在一个县域内的群体,身边事、关注周围人的命运使他们的“主菜”,外来“副菜”和“调料”也应该选择与本地老百姓生活联系密切的新闻来报道。如:临朐、青州、寿光三个县市区如何协调配合解决困扰沿岸百姓多年的弥河污染问题,反应本地老百姓带来的生活上的變化。
2、接地气体现在播报方式的本土化。这种本土化的语言,不是刻意的要求非得是方言播报、方言解说。而是说话的方式要符合当地群众的口味,适当的方言、谚语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三、坚持为民办实事
县级电视台要想要让观众的视线,锁定在自己的频道上,最关键的还是要贴近群众生活,为百姓办事。选择群众反映的热点主流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进行报道,摈弃导向有问题、不适合在媒体中传播的报道,防止过多地展示社会丑恶现象。对于同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关心关注、通过努力可以解决、解决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当地党委和政府威信的事情,县级台应当尽其所能,主动作为,帮助老百姓解决,如市场上肉价疯涨是啥原因,在稳定肉类涨价方面政府部门是如何做的,政府部门又是如何斩断控制肉价疯长背后的利益链条的;再如,某某管道不通了,联系市政部门检查,排除问题等等。县级台只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
四、坚持受众效果
新闻报道要从“求真、务实、鲜活”出发,让观众乐于接受。从根本上讲,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群众,要以平实的目光深入群众。如实反映百姓的生活状况、环境、质量、要求与呼声等因素,关注人,更要关注人物命运。生活化、故事化是提高受众收视效果的重要方法。
四、坚持多数人诉求
要尽量多选择关系多人关注的,牵扯多人利益的,在某个范围内有普遍影响力的线索,也就是尽量多报道牵扯人多面广的群众的诉求,解决更多他们的共同诉求,化解矛盾。如,整个村庄停水停电,整个小区供暖不热,几百个返乡大学生就业等等。当然并不是说个人的诉求不涉及,只要具有典型意义,能为多数人提供借鉴的也应当予以关注。
五、坚持媒体操守
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放下架子,杜绝浮躁,深入社会,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第一线,了解实情,杜绝咬不准、吃不透、想不明。坚持公平、正义和职业操守,杜绝虚假新闻,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当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化解社会戾气,解决社会矛盾是一个媒体应该坚守的阵线。解决问题不添乱、不挑事、不怕事、不碍事。
把握宗旨,办好栏目。民生新闻同样担负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必须更加注重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报道内容上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应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最终为和谐社会蓄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民生新闻 问题 优势 发展
【分类号】:F426.31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引领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民生新闻热潮。各省市以及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纷纷上马,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开办至今,有的名存,有的却是真的实亡。为什么?怎么办?
县级台由于覆盖面小、新闻资源不足、各种管限等原因,导致民生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问题而流失受众,进而把自己做“死”:
1.题材匮乏,新闻琐碎
有些民生新闻的内容是“一地鸡毛”,全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邻里纠纷、街头闹剧等琐碎小事,不加选择地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为报道的重点,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那些停水停电、噪声扰民、家长里短、交通事故、破案追凶等话题,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就是“大事不管,小事不断”。导致新闻内容的稀释,造成受众的流失。
2.缺乏正确引导和深度报道
许多民生新闻就事论事,只展示现象,不深入事情的本质,报道缺乏灵魂。如一则报道说某地方的路坑洼难走,一报了之,“水过地皮湿”,丢失了“媒体责任”。更多隐藏在现象后面的问题,没有涉及,更多后续性引导没有提及,很容易引起大家对路难走的一种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条路的整修是不是已经列入计划将要整修?如果整修将要整修成什么样?相关部门了怎样的措施避免情况再次发生?不要只要老百姓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效果。
3.贴近“社会”却缺乏“民生”
一些县级台民生新闻以假丑恶、新奇特等内容来吸引受众眼球,报道缺乏高度,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
4、“瞒天过海”缺乏地域民生新闻
一些县级电视台喜欢“舶来品”,喜欢“拿来主义”,借助网络上的共享的新闻平台,热衷于对其他省市县的民生新闻品头论足,而自己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却较少涉猎,或者只涉及“鸡毛蒜皮”。
5、宣教思维根深蒂固
一些县级电视台固守着“宣教”的理念来办民生新闻,一味的单项向老百姓灌输信息,导致民生新闻既没有可看性,又在老百姓的心里落不下好,还发挥不了民生新闻的作用。
而出现这些原因,更多的是没有认识到新闻的本质和没有了解自身的发展优势。其实县级电视台发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舞台和土壤:
1、时空心理的接近。深处最基层,直接跟百姓面对面,对舆情掌握最清楚,时间上、空间上、心里上的接近,再加上拉家常式的说新闻的方式,最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兴趣,更容易为百姓所接受产生共鸣。
2、诉求矛盾的化解。由于地域小,民生新闻事件的及时性和寻本溯源较为容易,也是因为地域小,邻里街坊,很多矛盾都会较容易化解。
3、媒介传播的优势。县级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运用镜头将那些丑恶现象曝光,利用镜头给大众带来真实的感觉,在民生新闻中,电视这种承载媒体是最为适当的一种。由于广大民众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群。民生新闻在电视媒介的基础上,将其自己的受众群固定。
有了前面的“照镜子”和后面“底气”,县级电视台做民生新闻的“能耐”就大多了:
一、坚持“国计”“民生”
报道内容上,去掉“鸡毛蒜皮”、“鸡零狗碎”,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国家大政方针及民生政策的解读上,放在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上,把目光聚焦在人物或人们命运的改变上。改革开放之初有句流行的话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起变化”,典型地说明了上至国家、下至省、市、地区的时事政策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的影响之大。及时捕捉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必然能引起百姓关注。比如群众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如果民生新闻只是一味地关注夫妻如何吵架、谁谁离家出走、哪儿发生了车祸等等琐碎事件,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那便是划地为牢,限制民生新闻的范围,浪费丰富的新闻资源,意识的狭隘必然导致民生新闻“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坚持接地气
1、接地气体现在内容的“地方性”。“地方性”、“本土经验”是县级电视台做好民生新闻的根基。我们所关心的、关注的应该是老百姓身边的、身旁的,而不是瞒天过海对其他省、市、县的民生或者社会事件品头论足。作为生活在一个县域内的群体,身边事、关注周围人的命运使他们的“主菜”,外来“副菜”和“调料”也应该选择与本地老百姓生活联系密切的新闻来报道。如:临朐、青州、寿光三个县市区如何协调配合解决困扰沿岸百姓多年的弥河污染问题,反应本地老百姓带来的生活上的變化。
2、接地气体现在播报方式的本土化。这种本土化的语言,不是刻意的要求非得是方言播报、方言解说。而是说话的方式要符合当地群众的口味,适当的方言、谚语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三、坚持为民办实事
县级电视台要想要让观众的视线,锁定在自己的频道上,最关键的还是要贴近群众生活,为百姓办事。选择群众反映的热点主流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进行报道,摈弃导向有问题、不适合在媒体中传播的报道,防止过多地展示社会丑恶现象。对于同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关心关注、通过努力可以解决、解决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当地党委和政府威信的事情,县级台应当尽其所能,主动作为,帮助老百姓解决,如市场上肉价疯涨是啥原因,在稳定肉类涨价方面政府部门是如何做的,政府部门又是如何斩断控制肉价疯长背后的利益链条的;再如,某某管道不通了,联系市政部门检查,排除问题等等。县级台只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
四、坚持受众效果
新闻报道要从“求真、务实、鲜活”出发,让观众乐于接受。从根本上讲,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群众,要以平实的目光深入群众。如实反映百姓的生活状况、环境、质量、要求与呼声等因素,关注人,更要关注人物命运。生活化、故事化是提高受众收视效果的重要方法。
四、坚持多数人诉求
要尽量多选择关系多人关注的,牵扯多人利益的,在某个范围内有普遍影响力的线索,也就是尽量多报道牵扯人多面广的群众的诉求,解决更多他们的共同诉求,化解矛盾。如,整个村庄停水停电,整个小区供暖不热,几百个返乡大学生就业等等。当然并不是说个人的诉求不涉及,只要具有典型意义,能为多数人提供借鉴的也应当予以关注。
五、坚持媒体操守
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放下架子,杜绝浮躁,深入社会,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第一线,了解实情,杜绝咬不准、吃不透、想不明。坚持公平、正义和职业操守,杜绝虚假新闻,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当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化解社会戾气,解决社会矛盾是一个媒体应该坚守的阵线。解决问题不添乱、不挑事、不怕事、不碍事。
把握宗旨,办好栏目。民生新闻同样担负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必须更加注重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报道内容上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应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最终为和谐社会蓄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