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针灸治疗的研究对比

来源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LEK)的变化.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而LEK明显升高.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进行比较.方法用上述二种方法同时检测116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结果PCR检测阳性46例,培养阳性45例,培养阳
目的 探讨解剖定位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自1996年6月~2007年6月,对资料完整的260例胸腰椎骨折病人采用术前阅片、CT,结合局部及邻近解剖标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新陆中23号(原陆-4)是从独联体引进的陆地棉高代材料,1993-1994年在育种田单株选择,株系比较;1995-1996年继续进行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的综合鉴定,优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