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数字出版成为当前主流出版模式之一。数字出版改变了出版的格局,对传统出版业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高校学报编辑急需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学术素养、职业技能素养及自我完善发展素养等核心素养,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强化责任与担当,铸造过硬本领,以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学报。
关键词:数字出版;学报编辑;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047-02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于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任务目标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提速增效的快车道。高校学报作为师生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在传承创新先进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校学报已有超2000种,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1/4[1]。虽然高校学报数量很庞大,但总体上还存在“全、散、小、弱”等不足。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出版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传播方式给学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报编辑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铸造过硬本领,提升学报质量,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一、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可以定义为在数字化背景下学报编辑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和“高级素养”[3]。具体而言,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学术素养、职业技能素养和自我完善素养。
(一)政治素养
出版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政治素养是编辑工作的生命线,决定着出版事业的发展方向。编辑的政治素养包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对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的认识,对新闻出版方面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以及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4]。学报编辑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保证正确的办刊导向;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才能发现书稿中可能隐藏的政治性差错;只有遵守国家的法律,熟悉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才能在出版工作中维护作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违法违规出版。
(二)学术素养
学报编辑的学术素养是编辑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较强的学术表达力、高效的学术组织能力及高尚的学术道德[5]。学报编辑只有具备较强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判断力,才能紧跟相关学科最新科研动态,走在学术前沿,策划组稿才能得心应手;学报编辑只有具备学术评价能力,才能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科学评判,发现稿件中的学术亮点和不足,对稿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学报编辑只有具有较强的学术表达力,才能针对选题策划的方向、稿件的优缺点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学报编辑只有具备端正的学术态度,才能在稿件初审中秉公处理,重视稿件的质量,做到不安排“关系稿”,不轻视小人物。
(三)职业技能素养
职业技能是学报编辑获取职业资格的核心技能,是对书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策划、审读、加工及营销推广的能力,包括编辑加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等。
1.编辑加工能力。学报编辑加工能力是指编辑对书稿进行全面审读、加工、整理的能力,包括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内容体例把关能力、学术把关能力等。俗话说,编辑是“优化师”,编辑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按照要求对稿件进行修改、润饰,以达到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提高总体质量水平的目的。
2.信息处理能力。学报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其对信息的敏感性、辨识力以及分析、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6]。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要掌握各种数据平台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共词分析法、关联统计分析法等大数据方法分析提取潜在的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学科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跟踪高被引文章作者及团队的最新研究动态。
3.新媒体运用能力。在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要熟悉各种采编系统软件,探索并建立投稿、审稿、编辑、出版一体化的工作流程。要能根据稿件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图片处理软件和音频视频剪辑软件,对稿件进行多层次的加工和开发;要重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定期向目标读者和作者精准推送期刊的目录、摘要、专栏文章,实现学报立体化传播。
(四)自我完善素养
“自我完善”研究源于教育领域。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出自我完善能力是人有别于动物的关键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应该帮助每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完善”升级[7]。自我完善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一种关键能力,学报编辑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编辑自身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自我优化的过程。
学报编辑要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学报编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得失观,在利益得失和个人价值取向方面学会取舍,要能避免浮躁的社会的影响,拒绝周围的诱惑,甘于寂寞,发挥自己的满腔热情,伏下身、静下心编稿子,履行好编辑职责。
学报编辑要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数字化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反思精神和总结能力,具备媒体融合能力,能够满足出版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型编辑[8]。对此,学报编辑需要打通学科壁垒,强化创新意识,通过开设新专栏、开辟新论题,探寻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借助新技术、新形态、新媒介,实现内容的多元开发和升值,提升自身的出版创新能力,满足专业化、多元化的学术研究需求。
学报编辑要具有自我优化能力。善于学习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学报编辑实现自我优化的依凭。学报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提升到工作第一需要的高度,重视学习方法,应用零存整取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关联式学习等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学到的知识推动工作,实现自我优化和超越。 二、新时代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责任和担当
学报编辑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出版活动始终,将政治意识落实在选题和书稿里,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质保量完成编校任务。其次,学报编辑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出版工作规定,提高对国内外政治形势、政治思想动向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能力,牢记编辑的社会责任,把好政治关。最后,学报编辑要筑牢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精心编校,严防稿件中隐含的政治性差错。
(二)更新理念,突破思维局限,强化学报编辑创新战略思维
学报编辑平均年龄较大,在长期的传统出版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无法突破自设的思维藩篱。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学报编辑要想在数字出版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工作态度,打破自身思维局限,树立数字出版思维理念,重新审视和思考学报出版工作,从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布局,建立适应数字出版要求的体制机制,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既精通传统出版流程又熟悉数字出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学报编辑主体地位,激发队伍活力,提高整体效能
高校学报编辑在很多高校属于教辅人员,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相比,在地位、待遇、学术研究等方面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这导致编辑们的自我评价不高,对编辑身份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职业认同危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容和质量,学报编辑群体的“边缘化”必将阻碍学报发展。因此,高校要提高学报编辑主体地位,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破除学报编辑“边缘化”的困局,鼓励学报编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学报编辑队伍的科研意识,提高编辑人员学术素养;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将编校质量、数字化能力、新媒体运用情况、组稿情况等列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完成情况予以奖励,以提高编辑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完善编辑培训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地选送优秀编辑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给予编辑充足的职业发展空间,激发编辑队伍活力,提升学报编辑整体效能。
三、结语
学报编辑是学报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提高编辑的核心素养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关键。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要树立创新意识,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增强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以高质量的期刊出版工作促进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幸利.地方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23-126.
[2] 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0):48-59.
[3] 褚宏启.核心素養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3.
[4] 黄书元.编辑如何提高政治素养[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23(6).
[5] 刘北芦.新时代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及其提升的路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5):105-110.
[6] 胥橙庭,张蓓,张彤.简论大数据时代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J].出版科学,2016(6):40-41.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8] 宋永刚.新时代如何加强编辑队伍建设[J].中国编辑,2018(6):4-9.
作者简介:付哈利(1983—),女,安徽太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关键词:数字出版;学报编辑;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047-02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于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任务目标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提速增效的快车道。高校学报作为师生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在传承创新先进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校学报已有超2000种,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1/4[1]。虽然高校学报数量很庞大,但总体上还存在“全、散、小、弱”等不足。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出版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传播方式给学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报编辑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铸造过硬本领,提升学报质量,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一、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可以定义为在数字化背景下学报编辑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和“高级素养”[3]。具体而言,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学术素养、职业技能素养和自我完善素养。
(一)政治素养
出版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政治素养是编辑工作的生命线,决定着出版事业的发展方向。编辑的政治素养包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对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的认识,对新闻出版方面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以及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4]。学报编辑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保证正确的办刊导向;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才能发现书稿中可能隐藏的政治性差错;只有遵守国家的法律,熟悉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才能在出版工作中维护作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违法违规出版。
(二)学术素养
学报编辑的学术素养是编辑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较强的学术表达力、高效的学术组织能力及高尚的学术道德[5]。学报编辑只有具备较强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判断力,才能紧跟相关学科最新科研动态,走在学术前沿,策划组稿才能得心应手;学报编辑只有具备学术评价能力,才能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科学评判,发现稿件中的学术亮点和不足,对稿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学报编辑只有具有较强的学术表达力,才能针对选题策划的方向、稿件的优缺点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学报编辑只有具备端正的学术态度,才能在稿件初审中秉公处理,重视稿件的质量,做到不安排“关系稿”,不轻视小人物。
(三)职业技能素养
职业技能是学报编辑获取职业资格的核心技能,是对书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策划、审读、加工及营销推广的能力,包括编辑加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等。
1.编辑加工能力。学报编辑加工能力是指编辑对书稿进行全面审读、加工、整理的能力,包括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内容体例把关能力、学术把关能力等。俗话说,编辑是“优化师”,编辑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按照要求对稿件进行修改、润饰,以达到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提高总体质量水平的目的。
2.信息处理能力。学报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其对信息的敏感性、辨识力以及分析、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6]。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要掌握各种数据平台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共词分析法、关联统计分析法等大数据方法分析提取潜在的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学科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跟踪高被引文章作者及团队的最新研究动态。
3.新媒体运用能力。在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要熟悉各种采编系统软件,探索并建立投稿、审稿、编辑、出版一体化的工作流程。要能根据稿件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图片处理软件和音频视频剪辑软件,对稿件进行多层次的加工和开发;要重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定期向目标读者和作者精准推送期刊的目录、摘要、专栏文章,实现学报立体化传播。
(四)自我完善素养
“自我完善”研究源于教育领域。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出自我完善能力是人有别于动物的关键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应该帮助每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完善”升级[7]。自我完善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一种关键能力,学报编辑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编辑自身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自我优化的过程。
学报编辑要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学报编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得失观,在利益得失和个人价值取向方面学会取舍,要能避免浮躁的社会的影响,拒绝周围的诱惑,甘于寂寞,发挥自己的满腔热情,伏下身、静下心编稿子,履行好编辑职责。
学报编辑要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数字化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反思精神和总结能力,具备媒体融合能力,能够满足出版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型编辑[8]。对此,学报编辑需要打通学科壁垒,强化创新意识,通过开设新专栏、开辟新论题,探寻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借助新技术、新形态、新媒介,实现内容的多元开发和升值,提升自身的出版创新能力,满足专业化、多元化的学术研究需求。
学报编辑要具有自我优化能力。善于学习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学报编辑实现自我优化的依凭。学报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提升到工作第一需要的高度,重视学习方法,应用零存整取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关联式学习等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学到的知识推动工作,实现自我优化和超越。 二、新时代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责任和担当
学报编辑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出版活动始终,将政治意识落实在选题和书稿里,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质保量完成编校任务。其次,学报编辑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出版工作规定,提高对国内外政治形势、政治思想动向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能力,牢记编辑的社会责任,把好政治关。最后,学报编辑要筑牢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精心编校,严防稿件中隐含的政治性差错。
(二)更新理念,突破思维局限,强化学报编辑创新战略思维
学报编辑平均年龄较大,在长期的传统出版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无法突破自设的思维藩篱。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学报编辑要想在数字出版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工作态度,打破自身思维局限,树立数字出版思维理念,重新审视和思考学报出版工作,从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布局,建立适应数字出版要求的体制机制,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既精通传统出版流程又熟悉数字出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学报编辑主体地位,激发队伍活力,提高整体效能
高校学报编辑在很多高校属于教辅人员,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相比,在地位、待遇、学术研究等方面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这导致编辑们的自我评价不高,对编辑身份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职业认同危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容和质量,学报编辑群体的“边缘化”必将阻碍学报发展。因此,高校要提高学报编辑主体地位,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破除学报编辑“边缘化”的困局,鼓励学报编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学报编辑队伍的科研意识,提高编辑人员学术素养;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将编校质量、数字化能力、新媒体运用情况、组稿情况等列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完成情况予以奖励,以提高编辑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完善编辑培训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地选送优秀编辑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给予编辑充足的职业发展空间,激发编辑队伍活力,提升学报编辑整体效能。
三、结语
学报编辑是学报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提高编辑的核心素养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关键。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要树立创新意识,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增强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以高质量的期刊出版工作促进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幸利.地方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23-126.
[2] 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0):48-59.
[3] 褚宏启.核心素養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3.
[4] 黄书元.编辑如何提高政治素养[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23(6).
[5] 刘北芦.新时代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及其提升的路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5):105-110.
[6] 胥橙庭,张蓓,张彤.简论大数据时代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J].出版科学,2016(6):40-41.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8] 宋永刚.新时代如何加强编辑队伍建设[J].中国编辑,2018(6):4-9.
作者简介:付哈利(1983—),女,安徽太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