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说青神
青神,北接眉山,南邻乐山,因古蜀王蚕丛氏“着青衣教民农桑,民皆神之”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青神面积不大,却美誉不断:东坡初恋地、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等。
这里有著名水利工程鸿化堰,有汇聚美丽传说的龙女庙,有凝眸处子仙姑湖,有最美乡村甘家沟,有绿竹如云的瑞草桥,有见证东坡爱情的唤鱼池,有享受乌木之旅的神木园,还有享誉全国的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
关于青神,要看的景点、要讲的故事,实在太多太精彩。可先该从哪儿说起呢?那就干脆带大家玩儿一次穿越吧。先看看青神的历史。时间追溯到1400多年前,当时的川西地区,一直处于游牧状态,为了谋发展、促跨越,古蜀王蚕丛下决心要选一块地方推行农桑栽植。选来选去,最后发现青神的地形很特别,酷似一片桑叶:它以岷江为主线,分成东山、西山,5 条支流分出脉络。处于中心地带的青神坝子,地势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特别适合蚕桑生长,于是蚕丛决定在这里开始推行农桑栽植。没想到蚕桑越长越好,川西从此进入了农耕时代。有史料还盛赞当时的养蚕盛况:“墙下桑拓,堂上养蚕,习以为常。”直至民国时期,青神蚕桑业都是乐山地区的佼佼者。
蚕桑业蓬勃发展,离不开穿境而过的岷江。岷江在历史上是成都平原出川的航道,出入境物资都经由岷江,用人力木船运输。据1948 年统计,青神县当时就有人力木船150 只,运力达2150 吨位,从事水上运输的工人有2000 多人。到1996 年底,全县有各类船634 只,运力达4051吨位。随着陆上运输的发展,岷江航运开始由客货运输向客运兼旅游过渡,旧时李白“仗剑去国”, 高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随着近年来青神汉阳航电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相信过不了多久,青神人的“通江达海梦”将再次成为现实。
泛舟岷江来到青神中岩寺,大文豪苏东坡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初恋。古中岩,分上岩、中岩、下岩三部分,传说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罗尊者的道场。这里山水奇秀,林壑幽美,佛事兴旺,声名远播。其中,“仙仗床”“千佛长廊”“川云洞”“水观音”堪称一绝。民间甚至有“先有中岩,后有峨山”之说。
苏东坡来到中岩寺后,拜名儒王方(即王弗的父亲)为师。学习之余,苏东坡经常到这里一个宛如翡翠的绿潭边欣赏潭光山色,拍手唤鱼。此时,王弗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想要为她选个佳婿,于是遍邀文人学士到绿潭前题名。诸多秀才相约投笺荐名,但不是过雅就是太俗,唯有苏东坡笺荐取名“唤鱼池”。这真是无巧不成书。此时,王弗也在家中遣使女送来荐名投笺,赫然也是“唤鱼池”三字,与东坡恰似心有灵犀。王方大喜,连称“妙!妙!妙!”,即命苏东坡手书“唤鱼池”三大字,刻于崖壁之上,并将爱女王弗许配给了苏东坡。如今,绿潭岩壁上还刻有苏东坡手书的“唤鱼池”,池边还塑有苏东坡与王弗的雕像。见证了苏东坡和王弗的爱情,中岩寺从此闻名天下。如今,当地几乎每年都会在“唤鱼池”旁举行集体婚礼,这成为了中岩寺又一道亮丽风景。
说到青神,不得不提到青神竹编。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青神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到了唐代,便开始形成竹制品市场。清代光绪年间,青神的竹编艺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当时编的“宫扇”还被列为了朝廷贡品,现还有一把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青神竹编为何成为朝廷贡品,还得从清代的一位贡生说起。据说这位贡生想进京会试,当时科举考试,贿赂考官风气盛行,他家境又不甚富裕,没有银两可送,于是便带了几把青神竹编宫扇进京,送给主考大员。主考大员觉得青神竹编宫扇非常典雅秀美,决定送给皇上讨赏。皇上得到此扇,特别喜欢,因此下旨把青神竹编宫扇作为朝廷贡品。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弘扬青神竹编文化,青神竹编大师陈云华牵头在城南2公里处创建了占地50余亩的“中国竹艺城”和“中国竹艺博物馆”。如今,中国竹艺博物馆汇集了中华民族竹文化的上千种竹编艺术精品,堪称竹的艺术宫殿。在中国竹艺城,你不仅可以欣赏品种繁多的竹林,还可以在竹编艺人的指导下,体验编制竹编的快乐。同时,还能在这里的“邵从恩纪念馆”读到和平老人邵从恩的故事。据说当年开国大典,邵从恩因为生病没能参加,周恩来还对张澜等人讲:“今天的盛典,可惜邵老不在,若他能参加,多么好啊!”
端午节快到了。聆听了东坡的爱情,欣赏了竹编艺术,就赶快往瑞峰水码头赶吧!一年一度的龙舟会快要开始了!届时,放和平鸽、推鸡公车、撑花伞、抢鸭子、耍牛儿灯等一系列活动将让你大饱眼福。看累了,就去蛮子洞下,那里的咸鸭蛋、生态鱼都在等着你;或者是到汉阳古镇,吃那里的花生、那里的鸡、那里的江团,相信这些特产一定会让你赞不绝口。当然,回去时不要忘了捎些给家人、朋友。
苏东坡的青城之恋
“竹林幽幽,携手慢慢走,你在唤鱼池,宛如云一朵娇羞……”,听着这曲动人的《青衣恋城》,我们仿佛看到了苏东坡和王弗漫步在竹林的浪漫画面,仿佛一下子置身在那个叫“瑞草桥”的地方。船出青神城南9公里,有思蒙河水由西而出,汇入岷江,冲出江岸的一片沙洲。四周绿竹如云,清晨白鹭轻翔,黄昏霞色漫天。这就是有名的“瑞草桥”。此时,随便按下快门就是一幅美丽图画。
不只是美景,这里美女也多。影响苏东坡一生的三个女人(即苏母程夫人,他的两任妻子王弗、王润之)都是这“瑞草桥”的人。看来,“瑞草桥”与苏东坡还真是有剪不断的情缘啊!美景孕育美人,才子携手佳人。青神出美女一说,有打油诗佐证:“眉山美女多,青神是个窝,如若你不信,请问苏东坡。” 问苏东坡算是问对人了。19岁时,他在这里娶了美若天仙的王弗。王弗聪明娴静、善解人意,对苏东坡体贴入微。更重要的是,她知书达理,明晓事体,在旷达豪放的东坡和生人晤谈时,王弗总会“垂帘听政”,因为事后她总会告诉东坡要不要与和他见面的这个人深交。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王弗:“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之时,往往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所以,苏东坡每有新作,都会先给妻子赏析,有时写作,遇上一时记不起的章句,王弗也能脱口而出说个一二三。只可惜好景不长,27岁时王弗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10年后,苏轼在密州任官时,因太思念妻子而梦回中岩,醒来时伤感不已,写下了缠绵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足以看出苏东坡对王弗的爱,是何等的刻骨铭心,以至10多年后,他还能清晰地记得婚后第二天的妻子在“小轩窗,正梳妆”的画面。
王弗死后三年,东坡和王弗堂妹王润之结婚。王润之打小就佩服姐夫的文采风流,而且她哥哥对苏东坡也崇拜得五体投地。由于父母双亡,有了婚姻自主权的苏东坡在润之哥哥的张罗下,和润之结了婚。这时,苏东坡大概是32岁,王润之20多岁。王润之温柔贤惠,但不及王弗精明,她事事迁就苏东坡,与苏东坡相濡以沫二十多年。哪怕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她依然不离不弃。她对东坡的爱是真挚的,在杭州为东坡纳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妾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历史上对王润之的评价又颇有争议。王润之对苏东坡的爱固然坚如磐石,但又有些偏执。一次,苏东坡因攻击王安石新法而入狱,王润之一气之下竟将苏东坡的书稿付之一炬。她认为丈夫入狱就是这些诗作惹的祸。她爱苏东坡没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其实并不了解苏东坡,这些手稿可都是他的心血乃至生命啊!换作是王弗,绝对不会做出这等“傻事”。王润之作为贤妻良母,不仅对苏东坡是言听计从,对王弗的孩子更是体贴入微,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娃娃一样,值得我们尊敬。但要说苏东坡最爱的人是谁,我想,该是王弗吧!俗话说,“求朋友于知己者易,求妻子于知己者难”,我认为,王弗不仅是苏东坡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所以,不管苏东坡走到哪里,王弗都是他最牵挂的人,青神都是他最回味无穷的地方。
瑞峰与汉阳
宛如岷江泛起的两朵浪花,瑞峰与汉阳各有各的美。
瑞峰地处岷江中游,境内有中岩寺、德云寺、报恩寺、汉岩墓等众多名胜古迹,是青神的古县城。绿树翠竹掩映中,隐约可见木屋木楼及镂花吊脚楼。瑞峰水码头很是出名,至今还存有上、中、下三个渡口。河对岸3个村庄的村民要到镇上办事,必须通过摆渡。聆听瑞峰摆渡人的故事,也许你还会流下感动的眼泪。据说当地有个家族,有好几代人都是摆渡人。并非他们没有好的去处,留下,只是为了能为河两岸的人架起一座“连心桥”。
曾经夜间灯笼串串,江面笙歌曼舞等繁荣场景早已是过往云烟,但瑞峰镇的历史依然让人怀念,不能改变。据说早在西魏废帝二年,这里就设置了青城郡,成为了青神的建政之始。西魏恭帝二年,县城置于瑞峰镇,直到唐武德八年才另迁县城。70年的县城地位及隋、唐的开发,使瑞峰镇成为了商品意识浓厚、市镇布局繁复的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要冲。镇上木楼临江,商业招牌古朴。东山之火把柴、西山之大米都是出境物中的代表。
瑞峰水码头官商云集,后来,划龙舟就成了人们当时的“狂欢节”。家家挂菖蒲、陈艾,包粽子;女人胸佩黄桷兰头插白栀子,香气袭人,男人挺背扬臂,赤了上身于龙舟上大显威力,逐红鱼,抢头鸭,夺锦绸,赢得两岸喝彩。小孩子脸上还要抹一道雄黄,仿佛古羌人狩猎之脸符。据说,县城迁走后,为了避开青神的龙舟会,瑞峰镇的弄潮儿、水猫子们便在每年大端阳(农历五月十五)举办龙舟节。如今,“瑞峰大端午龙舟节”申报省级非遗已通过了专家评审组评审。
今年的瑞峰镇将举办第29届青神瑞峰龙舟旅游文化节。农历五月十五,携着爱人来参加夫妻撑花伞接力赛或抢鸭子比赛吧,抑或观看千人东坡诗词颂、“唤鱼联姻”情景再现和牛儿灯等表演,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
龙舟文化我也感受过了,再到汉阳古镇坐坐吧,听老人们讲述有关古镇的历史与传说。据说汉阳古镇因岷江水的灌溉和冲击,土肥水美,山清水秀,是一块富庶之地。在这里,你听到崔颢在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声音了吗?
关于汉阳镇名字的来源,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汉代有一家姓阳的人在此设店,非常出名,故称“汉阳”;又说是该地位于古“汉嘉”之阳(即乐山之北),故而得名。
古时汉阳,因为船只不断,人货流通,因此商贾云集,店堂巍峨。随着水路的萧条,过去的繁荣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这里,你能见到青神县境内最具规模的“井”字形街衙和木柱木门。它们古老、悠久,韵味十足。
来到汉阳,人们一定会想到“汉阳花生汉阳鸡,汉阳江团坐飞机”这句顺口溜,意思是说汉阳物资丰富,尤其以“鸡、花生、江团”闻名。江团为何“坐飞机”?据说当年有人向北京上报汉阳坝的江团有奇效,迫切需要,于是火速运送江团,最快的交通工具当然就是飞机了,所以常年生活在汉阳河里的江团终于得以升天,坐上了飞机。其实,汉阳江团在此之前早已出名,不然怎会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呢?
再说,汉阳花生和汉阳鸡,也颇有意思。据介绍,当地农户养鸡,皆用竹背篓背到地上敞放,天黑再背回,群鸡觅食地上散落的花生和昆虫,故肉质鲜嫩异常。上世纪二十年代,乐山城里肖家“悦来春”饭馆就专卖汉阳鸡,遍置水缸七八个,煮鸡起锅即泡于凉水中,适时捞起,鸡肉刚好收汁,皮脆肉嫩,是做白切鸡、凉拌鸡的上好选择。
除了特色美食外,汉阳的丝绸也很有名。有资料记载,1941年,汉阳乡民集股建立蚕丝产销合作社,产品远销美国,并在川内形成了成都簇桥、青神汉阳两个最大的生丝市场。1938年,国民党“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在乐山设立蚕桑实验区,故在汉阳和罗波乡龙泉坝建立桑苗圃3 处,宋美龄女士还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捐建了汉阳蚕种场,其址就在今天的汉阳火神庙。对了,大家不要忘了,著名的乐山“嘉定大绸”也是以汉阳丝为原料的哦。
风光旖旎小三峡
在汉阳至乐山的水路线上,有一条娇小美丽的锦绣长廊——平羌小三峡。平羌小三峡南起于关庙乡大河坝,北止乐山悦来乡犁头湾,由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组成,全长18公里,其旖旎风光可与长江三峡媲美。
泛舟进入平羌小三峡,只见山峦逶迤,青翠欲滴,林木葱笼,奇石林立。静谧的空气里,江水潺潺,鱼跳虫鸣,两岸青山倒映其间,更显清幽迷人,让人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怪不得自古文人墨客经过此地都会不自觉地留下些动人诗篇。
我相信,如果没有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致,李白就不会感动地写下《峨眉山月歌》。时间回溯到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取水道经岷江东下出川途中,因思友心切,夜发轻舟,趁着峨眉月色,穿平羌小三峡,于峡口下游十里锦江山下泊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让平羌小三峡在历史的长河中名传千年。以至今天,人们已分不清是平羌小三峡的俊秀美丽使《峨眉山月歌》蜚声天下,还是《峨眉山月歌》的脍炙人口使平羌小三峡名留千古……
踏着李白的足迹,诗圣杜甫也被小三峡的美景所感动,脱口而吟“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南宋诗人陆游离开嘉州后仍恋恋不忘小三峡美景,感慨地写下“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此入梦魂”;遂宁诗人张船山泛舟小三峡时,触景生情,挥毫而就“平羌江水绿迢迢,梦冷峨眉雪未消”;文学家赵熙亦在小三峡上且行且歌“凉烟秋满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画”……
诗歌让美景更美,传说则赋予美景更多灵动和神秘之感。平羌小三峡一侧的高山顶上,有个巨大的石刻佛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平羌大佛”。只可惜,这平羌大佛没有完工,只有个佛头,而且头上也只刻出了螺髻和双耳,没有眼睛和鼻子。
由于没有完工,相关的传说就很多。
其中一种传说格外美丽。说很早以前,鲁班有三个得力的徒弟即将完成学业,为了考考徒弟们的手艺,鲁班要求三个徒弟在乐山周边水路间造出令人满意的佛像。大徒弟在夹江加班加点造了上千个佛像。二徒弟在乐山三江汇流处造了凌云大佛。聪明过人的三徒弟在平羌造佛时认识了当地一位美丽的姑娘团莲,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谁知这样把造佛的时间耽误了,以致在平羌小三峡只凿出一个佛头,于是羞愧地跳江自杀,团莲姑娘也随之投江。不久,人们竟发现河里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鱼,样子非常漂亮,便都说这是团莲姑娘的化身。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的姑娘,人们便把这种鱼称为“江团”。
传说不可信,姑且听着为乐吧!
但说到江团鱼,它确实是川南江河中全国唯一的粉红鱼类。由于这种鱼是吃江底的岩浆长大,因此肉质特别细嫩,成为了席上珍品。据说上世纪7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到成都,接待部门还专门派人来平羌小三峡收购江团款待,令这位风流倜傥的亲王享受到了“接吻的感觉”。
除江团鱼外,平羌小三峡的荔枝也很出名。在小三峡一个叫荔枝湾的地方,特别盛产荔枝,唐代时,这里的荔枝还曾进贡杨贵妃。这官方荔枝至今还存两棵,每年七八月荔枝成熟时,游人运气好或许还能品尝到鲜美的贵妃荔枝!
青神,北接眉山,南邻乐山,因古蜀王蚕丛氏“着青衣教民农桑,民皆神之”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青神面积不大,却美誉不断:东坡初恋地、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等。
这里有著名水利工程鸿化堰,有汇聚美丽传说的龙女庙,有凝眸处子仙姑湖,有最美乡村甘家沟,有绿竹如云的瑞草桥,有见证东坡爱情的唤鱼池,有享受乌木之旅的神木园,还有享誉全国的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
关于青神,要看的景点、要讲的故事,实在太多太精彩。可先该从哪儿说起呢?那就干脆带大家玩儿一次穿越吧。先看看青神的历史。时间追溯到1400多年前,当时的川西地区,一直处于游牧状态,为了谋发展、促跨越,古蜀王蚕丛下决心要选一块地方推行农桑栽植。选来选去,最后发现青神的地形很特别,酷似一片桑叶:它以岷江为主线,分成东山、西山,5 条支流分出脉络。处于中心地带的青神坝子,地势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特别适合蚕桑生长,于是蚕丛决定在这里开始推行农桑栽植。没想到蚕桑越长越好,川西从此进入了农耕时代。有史料还盛赞当时的养蚕盛况:“墙下桑拓,堂上养蚕,习以为常。”直至民国时期,青神蚕桑业都是乐山地区的佼佼者。
蚕桑业蓬勃发展,离不开穿境而过的岷江。岷江在历史上是成都平原出川的航道,出入境物资都经由岷江,用人力木船运输。据1948 年统计,青神县当时就有人力木船150 只,运力达2150 吨位,从事水上运输的工人有2000 多人。到1996 年底,全县有各类船634 只,运力达4051吨位。随着陆上运输的发展,岷江航运开始由客货运输向客运兼旅游过渡,旧时李白“仗剑去国”, 高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随着近年来青神汉阳航电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相信过不了多久,青神人的“通江达海梦”将再次成为现实。
泛舟岷江来到青神中岩寺,大文豪苏东坡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初恋。古中岩,分上岩、中岩、下岩三部分,传说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罗尊者的道场。这里山水奇秀,林壑幽美,佛事兴旺,声名远播。其中,“仙仗床”“千佛长廊”“川云洞”“水观音”堪称一绝。民间甚至有“先有中岩,后有峨山”之说。
苏东坡来到中岩寺后,拜名儒王方(即王弗的父亲)为师。学习之余,苏东坡经常到这里一个宛如翡翠的绿潭边欣赏潭光山色,拍手唤鱼。此时,王弗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想要为她选个佳婿,于是遍邀文人学士到绿潭前题名。诸多秀才相约投笺荐名,但不是过雅就是太俗,唯有苏东坡笺荐取名“唤鱼池”。这真是无巧不成书。此时,王弗也在家中遣使女送来荐名投笺,赫然也是“唤鱼池”三字,与东坡恰似心有灵犀。王方大喜,连称“妙!妙!妙!”,即命苏东坡手书“唤鱼池”三大字,刻于崖壁之上,并将爱女王弗许配给了苏东坡。如今,绿潭岩壁上还刻有苏东坡手书的“唤鱼池”,池边还塑有苏东坡与王弗的雕像。见证了苏东坡和王弗的爱情,中岩寺从此闻名天下。如今,当地几乎每年都会在“唤鱼池”旁举行集体婚礼,这成为了中岩寺又一道亮丽风景。
说到青神,不得不提到青神竹编。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青神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到了唐代,便开始形成竹制品市场。清代光绪年间,青神的竹编艺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当时编的“宫扇”还被列为了朝廷贡品,现还有一把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青神竹编为何成为朝廷贡品,还得从清代的一位贡生说起。据说这位贡生想进京会试,当时科举考试,贿赂考官风气盛行,他家境又不甚富裕,没有银两可送,于是便带了几把青神竹编宫扇进京,送给主考大员。主考大员觉得青神竹编宫扇非常典雅秀美,决定送给皇上讨赏。皇上得到此扇,特别喜欢,因此下旨把青神竹编宫扇作为朝廷贡品。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弘扬青神竹编文化,青神竹编大师陈云华牵头在城南2公里处创建了占地50余亩的“中国竹艺城”和“中国竹艺博物馆”。如今,中国竹艺博物馆汇集了中华民族竹文化的上千种竹编艺术精品,堪称竹的艺术宫殿。在中国竹艺城,你不仅可以欣赏品种繁多的竹林,还可以在竹编艺人的指导下,体验编制竹编的快乐。同时,还能在这里的“邵从恩纪念馆”读到和平老人邵从恩的故事。据说当年开国大典,邵从恩因为生病没能参加,周恩来还对张澜等人讲:“今天的盛典,可惜邵老不在,若他能参加,多么好啊!”
端午节快到了。聆听了东坡的爱情,欣赏了竹编艺术,就赶快往瑞峰水码头赶吧!一年一度的龙舟会快要开始了!届时,放和平鸽、推鸡公车、撑花伞、抢鸭子、耍牛儿灯等一系列活动将让你大饱眼福。看累了,就去蛮子洞下,那里的咸鸭蛋、生态鱼都在等着你;或者是到汉阳古镇,吃那里的花生、那里的鸡、那里的江团,相信这些特产一定会让你赞不绝口。当然,回去时不要忘了捎些给家人、朋友。
苏东坡的青城之恋
“竹林幽幽,携手慢慢走,你在唤鱼池,宛如云一朵娇羞……”,听着这曲动人的《青衣恋城》,我们仿佛看到了苏东坡和王弗漫步在竹林的浪漫画面,仿佛一下子置身在那个叫“瑞草桥”的地方。船出青神城南9公里,有思蒙河水由西而出,汇入岷江,冲出江岸的一片沙洲。四周绿竹如云,清晨白鹭轻翔,黄昏霞色漫天。这就是有名的“瑞草桥”。此时,随便按下快门就是一幅美丽图画。
不只是美景,这里美女也多。影响苏东坡一生的三个女人(即苏母程夫人,他的两任妻子王弗、王润之)都是这“瑞草桥”的人。看来,“瑞草桥”与苏东坡还真是有剪不断的情缘啊!美景孕育美人,才子携手佳人。青神出美女一说,有打油诗佐证:“眉山美女多,青神是个窝,如若你不信,请问苏东坡。” 问苏东坡算是问对人了。19岁时,他在这里娶了美若天仙的王弗。王弗聪明娴静、善解人意,对苏东坡体贴入微。更重要的是,她知书达理,明晓事体,在旷达豪放的东坡和生人晤谈时,王弗总会“垂帘听政”,因为事后她总会告诉东坡要不要与和他见面的这个人深交。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王弗:“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之时,往往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所以,苏东坡每有新作,都会先给妻子赏析,有时写作,遇上一时记不起的章句,王弗也能脱口而出说个一二三。只可惜好景不长,27岁时王弗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10年后,苏轼在密州任官时,因太思念妻子而梦回中岩,醒来时伤感不已,写下了缠绵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足以看出苏东坡对王弗的爱,是何等的刻骨铭心,以至10多年后,他还能清晰地记得婚后第二天的妻子在“小轩窗,正梳妆”的画面。
王弗死后三年,东坡和王弗堂妹王润之结婚。王润之打小就佩服姐夫的文采风流,而且她哥哥对苏东坡也崇拜得五体投地。由于父母双亡,有了婚姻自主权的苏东坡在润之哥哥的张罗下,和润之结了婚。这时,苏东坡大概是32岁,王润之20多岁。王润之温柔贤惠,但不及王弗精明,她事事迁就苏东坡,与苏东坡相濡以沫二十多年。哪怕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她依然不离不弃。她对东坡的爱是真挚的,在杭州为东坡纳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妾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历史上对王润之的评价又颇有争议。王润之对苏东坡的爱固然坚如磐石,但又有些偏执。一次,苏东坡因攻击王安石新法而入狱,王润之一气之下竟将苏东坡的书稿付之一炬。她认为丈夫入狱就是这些诗作惹的祸。她爱苏东坡没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其实并不了解苏东坡,这些手稿可都是他的心血乃至生命啊!换作是王弗,绝对不会做出这等“傻事”。王润之作为贤妻良母,不仅对苏东坡是言听计从,对王弗的孩子更是体贴入微,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娃娃一样,值得我们尊敬。但要说苏东坡最爱的人是谁,我想,该是王弗吧!俗话说,“求朋友于知己者易,求妻子于知己者难”,我认为,王弗不仅是苏东坡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所以,不管苏东坡走到哪里,王弗都是他最牵挂的人,青神都是他最回味无穷的地方。
瑞峰与汉阳
宛如岷江泛起的两朵浪花,瑞峰与汉阳各有各的美。
瑞峰地处岷江中游,境内有中岩寺、德云寺、报恩寺、汉岩墓等众多名胜古迹,是青神的古县城。绿树翠竹掩映中,隐约可见木屋木楼及镂花吊脚楼。瑞峰水码头很是出名,至今还存有上、中、下三个渡口。河对岸3个村庄的村民要到镇上办事,必须通过摆渡。聆听瑞峰摆渡人的故事,也许你还会流下感动的眼泪。据说当地有个家族,有好几代人都是摆渡人。并非他们没有好的去处,留下,只是为了能为河两岸的人架起一座“连心桥”。
曾经夜间灯笼串串,江面笙歌曼舞等繁荣场景早已是过往云烟,但瑞峰镇的历史依然让人怀念,不能改变。据说早在西魏废帝二年,这里就设置了青城郡,成为了青神的建政之始。西魏恭帝二年,县城置于瑞峰镇,直到唐武德八年才另迁县城。70年的县城地位及隋、唐的开发,使瑞峰镇成为了商品意识浓厚、市镇布局繁复的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要冲。镇上木楼临江,商业招牌古朴。东山之火把柴、西山之大米都是出境物中的代表。
瑞峰水码头官商云集,后来,划龙舟就成了人们当时的“狂欢节”。家家挂菖蒲、陈艾,包粽子;女人胸佩黄桷兰头插白栀子,香气袭人,男人挺背扬臂,赤了上身于龙舟上大显威力,逐红鱼,抢头鸭,夺锦绸,赢得两岸喝彩。小孩子脸上还要抹一道雄黄,仿佛古羌人狩猎之脸符。据说,县城迁走后,为了避开青神的龙舟会,瑞峰镇的弄潮儿、水猫子们便在每年大端阳(农历五月十五)举办龙舟节。如今,“瑞峰大端午龙舟节”申报省级非遗已通过了专家评审组评审。
今年的瑞峰镇将举办第29届青神瑞峰龙舟旅游文化节。农历五月十五,携着爱人来参加夫妻撑花伞接力赛或抢鸭子比赛吧,抑或观看千人东坡诗词颂、“唤鱼联姻”情景再现和牛儿灯等表演,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
龙舟文化我也感受过了,再到汉阳古镇坐坐吧,听老人们讲述有关古镇的历史与传说。据说汉阳古镇因岷江水的灌溉和冲击,土肥水美,山清水秀,是一块富庶之地。在这里,你听到崔颢在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声音了吗?
关于汉阳镇名字的来源,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汉代有一家姓阳的人在此设店,非常出名,故称“汉阳”;又说是该地位于古“汉嘉”之阳(即乐山之北),故而得名。
古时汉阳,因为船只不断,人货流通,因此商贾云集,店堂巍峨。随着水路的萧条,过去的繁荣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这里,你能见到青神县境内最具规模的“井”字形街衙和木柱木门。它们古老、悠久,韵味十足。
来到汉阳,人们一定会想到“汉阳花生汉阳鸡,汉阳江团坐飞机”这句顺口溜,意思是说汉阳物资丰富,尤其以“鸡、花生、江团”闻名。江团为何“坐飞机”?据说当年有人向北京上报汉阳坝的江团有奇效,迫切需要,于是火速运送江团,最快的交通工具当然就是飞机了,所以常年生活在汉阳河里的江团终于得以升天,坐上了飞机。其实,汉阳江团在此之前早已出名,不然怎会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呢?
再说,汉阳花生和汉阳鸡,也颇有意思。据介绍,当地农户养鸡,皆用竹背篓背到地上敞放,天黑再背回,群鸡觅食地上散落的花生和昆虫,故肉质鲜嫩异常。上世纪二十年代,乐山城里肖家“悦来春”饭馆就专卖汉阳鸡,遍置水缸七八个,煮鸡起锅即泡于凉水中,适时捞起,鸡肉刚好收汁,皮脆肉嫩,是做白切鸡、凉拌鸡的上好选择。
除了特色美食外,汉阳的丝绸也很有名。有资料记载,1941年,汉阳乡民集股建立蚕丝产销合作社,产品远销美国,并在川内形成了成都簇桥、青神汉阳两个最大的生丝市场。1938年,国民党“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在乐山设立蚕桑实验区,故在汉阳和罗波乡龙泉坝建立桑苗圃3 处,宋美龄女士还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捐建了汉阳蚕种场,其址就在今天的汉阳火神庙。对了,大家不要忘了,著名的乐山“嘉定大绸”也是以汉阳丝为原料的哦。
风光旖旎小三峡
在汉阳至乐山的水路线上,有一条娇小美丽的锦绣长廊——平羌小三峡。平羌小三峡南起于关庙乡大河坝,北止乐山悦来乡犁头湾,由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组成,全长18公里,其旖旎风光可与长江三峡媲美。
泛舟进入平羌小三峡,只见山峦逶迤,青翠欲滴,林木葱笼,奇石林立。静谧的空气里,江水潺潺,鱼跳虫鸣,两岸青山倒映其间,更显清幽迷人,让人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怪不得自古文人墨客经过此地都会不自觉地留下些动人诗篇。
我相信,如果没有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致,李白就不会感动地写下《峨眉山月歌》。时间回溯到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取水道经岷江东下出川途中,因思友心切,夜发轻舟,趁着峨眉月色,穿平羌小三峡,于峡口下游十里锦江山下泊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让平羌小三峡在历史的长河中名传千年。以至今天,人们已分不清是平羌小三峡的俊秀美丽使《峨眉山月歌》蜚声天下,还是《峨眉山月歌》的脍炙人口使平羌小三峡名留千古……
踏着李白的足迹,诗圣杜甫也被小三峡的美景所感动,脱口而吟“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南宋诗人陆游离开嘉州后仍恋恋不忘小三峡美景,感慨地写下“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此入梦魂”;遂宁诗人张船山泛舟小三峡时,触景生情,挥毫而就“平羌江水绿迢迢,梦冷峨眉雪未消”;文学家赵熙亦在小三峡上且行且歌“凉烟秋满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画”……
诗歌让美景更美,传说则赋予美景更多灵动和神秘之感。平羌小三峡一侧的高山顶上,有个巨大的石刻佛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平羌大佛”。只可惜,这平羌大佛没有完工,只有个佛头,而且头上也只刻出了螺髻和双耳,没有眼睛和鼻子。
由于没有完工,相关的传说就很多。
其中一种传说格外美丽。说很早以前,鲁班有三个得力的徒弟即将完成学业,为了考考徒弟们的手艺,鲁班要求三个徒弟在乐山周边水路间造出令人满意的佛像。大徒弟在夹江加班加点造了上千个佛像。二徒弟在乐山三江汇流处造了凌云大佛。聪明过人的三徒弟在平羌造佛时认识了当地一位美丽的姑娘团莲,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谁知这样把造佛的时间耽误了,以致在平羌小三峡只凿出一个佛头,于是羞愧地跳江自杀,团莲姑娘也随之投江。不久,人们竟发现河里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鱼,样子非常漂亮,便都说这是团莲姑娘的化身。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的姑娘,人们便把这种鱼称为“江团”。
传说不可信,姑且听着为乐吧!
但说到江团鱼,它确实是川南江河中全国唯一的粉红鱼类。由于这种鱼是吃江底的岩浆长大,因此肉质特别细嫩,成为了席上珍品。据说上世纪7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到成都,接待部门还专门派人来平羌小三峡收购江团款待,令这位风流倜傥的亲王享受到了“接吻的感觉”。
除江团鱼外,平羌小三峡的荔枝也很出名。在小三峡一个叫荔枝湾的地方,特别盛产荔枝,唐代时,这里的荔枝还曾进贡杨贵妃。这官方荔枝至今还存两棵,每年七八月荔枝成熟时,游人运气好或许还能品尝到鲜美的贵妃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