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不懂日本,至少不是形式上的不懂。1945年盟军“波兹坦宣言”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铃木首相以“默杀”响应(意为搁置、沉默),却被美国错误或选择性地译为“拒绝”,造成广岛、长崎毁灭性的浩劫。不难看出,美国人真的不懂日本。
只是,美国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不懂?美国对日本的质疑,问题出在安倍,还是日本本身?
近期,华盛顿内部一连串讨论,安倍的“右倾”政策,会不会拖自己下水,陷入“对中作战”的泥沼。
检视安倍的作为,从参拜靖国神社开始,确实冲击美日同盟关系,使美国很难与其站在同一阵线。同样为难的,还有“慰安妇”、“二战罪行”等争议。
安倍与部分日本精英阶层自认为日本如果不能还原“被扭曲的”历史,便永远无法重获国际尊敬,立足世界。在他们看来日本的目标是长远的,用心是良苦的,一点批评当然算不上什么。另一层难解的心结,是安倍有理由相信,日本在二战的挫败,从交付纳管、战犯审判,以至强行植入的民主宪法,都是美国人设的局,而日本所承担的,是历史的“非法仲裁”。
谈到日本对美国的感受,说恨还不至于,但怨气是有的。安倍的举措,是透过凝聚国家意识,突显自主外交,时而有之地向美国宣泄情绪,不会触动国内亲美民意的容忍限度,为的是继续在“安保条约”保护伞下,换一份保障。
所以,日本“右翼化”很大部分,还是祈望美国关爱的眼神。
根据英国驻美大使馆的史政,二战时期美国将日本人视为“害虫”,1944年的民调有13%的美国民众赞成“杀光”所有日本人,听来惊悚。时至今日,美国成了日本民主宪政催生者、经济推手,也是诚挚的盟邦,却仍然难以取得真正信任。原因是美国刻意的忽略,以及日本对于未经实战试炼的安保条约,内心的不踏实感。
美国人要听懂日文或是要日本人懂英文,都十分困难。当然,也跟日本鲜少把自己讲得很清楚有关。这样的情况,经历数任首相,没有太大改变。
美国在苦恼安倍政府不按牌理出牌的同时,公开以“失望”等字眼回应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除了不利双边关系互动,也赤裸地反映了长久以来,美日这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的尴尬心境。 (摘自台湾“联合新闻网”)(编辑/立原)
只是,美国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不懂?美国对日本的质疑,问题出在安倍,还是日本本身?
近期,华盛顿内部一连串讨论,安倍的“右倾”政策,会不会拖自己下水,陷入“对中作战”的泥沼。
检视安倍的作为,从参拜靖国神社开始,确实冲击美日同盟关系,使美国很难与其站在同一阵线。同样为难的,还有“慰安妇”、“二战罪行”等争议。
安倍与部分日本精英阶层自认为日本如果不能还原“被扭曲的”历史,便永远无法重获国际尊敬,立足世界。在他们看来日本的目标是长远的,用心是良苦的,一点批评当然算不上什么。另一层难解的心结,是安倍有理由相信,日本在二战的挫败,从交付纳管、战犯审判,以至强行植入的民主宪法,都是美国人设的局,而日本所承担的,是历史的“非法仲裁”。
谈到日本对美国的感受,说恨还不至于,但怨气是有的。安倍的举措,是透过凝聚国家意识,突显自主外交,时而有之地向美国宣泄情绪,不会触动国内亲美民意的容忍限度,为的是继续在“安保条约”保护伞下,换一份保障。
所以,日本“右翼化”很大部分,还是祈望美国关爱的眼神。
根据英国驻美大使馆的史政,二战时期美国将日本人视为“害虫”,1944年的民调有13%的美国民众赞成“杀光”所有日本人,听来惊悚。时至今日,美国成了日本民主宪政催生者、经济推手,也是诚挚的盟邦,却仍然难以取得真正信任。原因是美国刻意的忽略,以及日本对于未经实战试炼的安保条约,内心的不踏实感。
美国人要听懂日文或是要日本人懂英文,都十分困难。当然,也跟日本鲜少把自己讲得很清楚有关。这样的情况,经历数任首相,没有太大改变。
美国在苦恼安倍政府不按牌理出牌的同时,公开以“失望”等字眼回应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除了不利双边关系互动,也赤裸地反映了长久以来,美日这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的尴尬心境。 (摘自台湾“联合新闻网”)(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