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重心必须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会学”“学会”。把全程导学案引入课堂,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效落实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真正体现新课标的“先学后教”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素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先学后教;全程导学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同时,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只看教师“讲得好不好”,很少过问学生“学得怎么样”。本课题组试图通过全程导学案,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研究设计全程导学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目的。
“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是高中政治课“全程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这样的引导符合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是学生有效学习政治课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编制导学案,示案自学
教师提前编制好导学案,在上课前下发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了解课时学习目标和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
要求:利用课前预习,完成学案内容,并熟记课本基本概念原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知识感悟]
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P4-7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 货币是从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充当__________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
2. 貨币的职能是货币_________的体现,货币从产生起,就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________大小的职能,执行此职能时,只需要_____ 的货币;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_________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______________,执行此职能时,必须用___________中的货币。
……
[存在疑惑]
生1、纸币和货币有哪些异同点?
生2、引起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解决?
……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教材有初步了解,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老师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不必多讲,而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要重点剖析,力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依据自学情况,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学案”,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调查,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老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
1、预习检测。对自学情况检测反馈。
①根据分组,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同时教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学案中所出现的问题。
②预习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③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发言。
④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困惑,进一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明确学生自学所存在的问题。
2、课内探究交流
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实例探究一]:看材料,思考问题
王同学爸爸收获了120个西瓜,其中20个送朋友,20个自己吃,80个去市场卖。
设问:(1)这120个西瓜中哪些属于商品,为什么?
(2)为什么会有人买西瓜,为什么西瓜能拿到市场上去卖?
思考题:
1、结合商品的含义,谈谈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
2、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以及非劳动产品有什么关系?
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
[拓展延伸]中秋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某大酒店里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
[问题深化]那么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到底是什么关系?(用图示表示)
[课堂巩固]判定下面那些是商品:空气、阳光;书店里卖的书籍;中国政府对印度人民提供一批抗疫急需物资援助;居民使用的自来水;医院里的各种药品;未经开采的矿泉水等。
(三)依据疑难问题,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实例探究二]创情境,勤思考
(1)果农用水果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如果果农卖不掉水果,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实例探究三]读材料,揭本质 材料: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拨。
(四)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检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要求,把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疑难分析。教师一般采取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一般不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一定由学生自已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实例探究四]小组合作讨论:
辨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教师点拨:
1.观点正确。
2.原因:(1)货币产生之前,金银已经作为自然物或商品存在。(2)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才有了货币。(3)同时也说明了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实例探究五]拒用假币,爱护人民币
1、辨认假币,拒用假币(出示人民币由学生辨认,告诉学生人民币的各种防伪技术,在生活中拒绝假币)让同学介绍人民币用纸的防假特征,教师适当补充,展示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提高學生辨认假币的能力。
[重要提示]
①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
②纸币的发行是有规律的,发行过多或过少都不可以,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五)达标训练,知识迁移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巩固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如本课学生课堂达标训练题如下:
(六)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在讨论的的基础上作出对本节内容的归纳,力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且要求学生自己闸述结论。学生归纳总结课时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同时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例如:通过填写表格,学生能够比较直观明确地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别。
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讨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学生可以从两者的实质来思考,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说明两者都是由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危害,我们还可以看出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社会秩序。从而也可以导出国家解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对策与措施。
(七)课后释疑,拓展训练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习掌握的情况,提出疑惑,学生本人有疑惑的可本人提出,也可小组讨论提出,然后由老师引导作答,一般由学生自己或小组讨论完成。学生若无疑惑,教师可适当进行设疑,让学生解疑。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经便检测自己本节课掌握的情况,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测评。
(1)你在学习后仍然存在的困惑有:
(2)师生交流:
(3)我的感悟:
政治课“全程导学案”变“灌”为“导”,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从教案到导学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关键是理念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一方面,“全程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编写“导学案”,设计出辅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方案,有利于学生借助“导学案”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全程导学案”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变单纯的授课为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使学生也从被动变学习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教师从单纯的“授业”转变为“传道、授业、解惑”相融合,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总之,“全程导学案”导学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
[2]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第1版.2010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思想政治》.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先学后教;全程导学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同时,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只看教师“讲得好不好”,很少过问学生“学得怎么样”。本课题组试图通过全程导学案,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研究设计全程导学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目的。
“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是高中政治课“全程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这样的引导符合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是学生有效学习政治课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编制导学案,示案自学
教师提前编制好导学案,在上课前下发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了解课时学习目标和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
要求:利用课前预习,完成学案内容,并熟记课本基本概念原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知识感悟]
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P4-7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 货币是从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充当__________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
2. 貨币的职能是货币_________的体现,货币从产生起,就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________大小的职能,执行此职能时,只需要_____ 的货币;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_________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______________,执行此职能时,必须用___________中的货币。
……
[存在疑惑]
生1、纸币和货币有哪些异同点?
生2、引起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解决?
……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教材有初步了解,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老师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不必多讲,而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要重点剖析,力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依据自学情况,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学案”,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调查,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老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
1、预习检测。对自学情况检测反馈。
①根据分组,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同时教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学案中所出现的问题。
②预习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③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发言。
④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困惑,进一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明确学生自学所存在的问题。
2、课内探究交流
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实例探究一]:看材料,思考问题
王同学爸爸收获了120个西瓜,其中20个送朋友,20个自己吃,80个去市场卖。
设问:(1)这120个西瓜中哪些属于商品,为什么?
(2)为什么会有人买西瓜,为什么西瓜能拿到市场上去卖?
思考题:
1、结合商品的含义,谈谈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
2、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以及非劳动产品有什么关系?
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
[拓展延伸]中秋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某大酒店里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
[问题深化]那么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到底是什么关系?(用图示表示)
[课堂巩固]判定下面那些是商品:空气、阳光;书店里卖的书籍;中国政府对印度人民提供一批抗疫急需物资援助;居民使用的自来水;医院里的各种药品;未经开采的矿泉水等。
(三)依据疑难问题,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实例探究二]创情境,勤思考
(1)果农用水果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如果果农卖不掉水果,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实例探究三]读材料,揭本质 材料: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拨。
(四)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检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要求,把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疑难分析。教师一般采取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一般不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一定由学生自已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实例探究四]小组合作讨论:
辨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教师点拨:
1.观点正确。
2.原因:(1)货币产生之前,金银已经作为自然物或商品存在。(2)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才有了货币。(3)同时也说明了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实例探究五]拒用假币,爱护人民币
1、辨认假币,拒用假币(出示人民币由学生辨认,告诉学生人民币的各种防伪技术,在生活中拒绝假币)让同学介绍人民币用纸的防假特征,教师适当补充,展示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提高學生辨认假币的能力。
[重要提示]
①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
②纸币的发行是有规律的,发行过多或过少都不可以,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五)达标训练,知识迁移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巩固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如本课学生课堂达标训练题如下:
(六)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在讨论的的基础上作出对本节内容的归纳,力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且要求学生自己闸述结论。学生归纳总结课时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同时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例如:通过填写表格,学生能够比较直观明确地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别。
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讨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学生可以从两者的实质来思考,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说明两者都是由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危害,我们还可以看出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社会秩序。从而也可以导出国家解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对策与措施。
(七)课后释疑,拓展训练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习掌握的情况,提出疑惑,学生本人有疑惑的可本人提出,也可小组讨论提出,然后由老师引导作答,一般由学生自己或小组讨论完成。学生若无疑惑,教师可适当进行设疑,让学生解疑。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经便检测自己本节课掌握的情况,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测评。
(1)你在学习后仍然存在的困惑有:
(2)师生交流:
(3)我的感悟:
政治课“全程导学案”变“灌”为“导”,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从教案到导学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关键是理念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一方面,“全程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编写“导学案”,设计出辅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方案,有利于学生借助“导学案”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全程导学案”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变单纯的授课为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使学生也从被动变学习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教师从单纯的“授业”转变为“传道、授业、解惑”相融合,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总之,“全程导学案”导学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
[2]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第1版.2010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思想政治》.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