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谍中谍》原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出收视率很高的电视连续剧,1996年由布莱恩·德帕尔玛搬上了银幕。在不到两个小时中,德帕尔玛把电脑时代的尖端科技、曲折复杂的情节、几近全明星的演员阵容和惊心动魄的场面糅合在了一起。《谍中谍》成为了这位名导演中后期的一部代表作,至今仍算得上集间谍惊险片之大成者。
30年前由8位导演参与创作的连续剧《谍中谍》,先后有5位曲作者加盟,其中贡献最突出的是阿根廷人拉罗·谢弗林。1932年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这位著名作曲家,其电影作品迄今已经超过了200部,堪称拉美地区当仁不让的最高产的音乐家。20世纪60年代,电影音乐史上先后诞生了两个形象鲜明、曲调独特的主题动机。一个是随007·邦德系列片第一集——1962年的《诺博士》诞生、由英国作曲家蒙蒂·诺曼首创的詹姆斯·邦德动机;另一个就是1968年谢弗林在介入连续剧《谍中谍》的创作之后写下的著名主题了。这两大主题的共同点是轮廓鲜明、言简意赅,旋律舒张有致,节奏富于弹性和力度,同时具有内在的戏剧张力。它们短小精悍又富有幽默感,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由于在系列片每一集的配乐中连续出现,“邦德动机”早已为广大的音乐和电影爱好者耳熟能详。而近年来,随着电影《谍中谍》获得的巨大成功,尤其影片的上映正值个人电脑进入世界性普及的网络时代,“谍中谍”主题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频频冲击观众的视听,因而比起前者来,其知名度也许是有过之无不及了。
如同007系列的每位曲作者都用诺曼当年写下的原始动机作为自己下笔的依据,美国作曲家丹尼·埃尔夫曼在接手电影版《谍中谍》(一)的配乐创作时,也把谢弗林当年那充满灵性的短小旋律当作了自己乐思的核心。影片开始部分,情报小组长吉姆指挥的间谍小组进入布拉格美国使馆实施秘密行动,埃尔夫曼笔下的管弦乐也逐渐进入对情节的描绘。但是所有的旋律都和谢弗林的主题保持着内在联系,令人感到原始动机的始终存在;情况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几乎全军覆没。由汤姆·克鲁斯扮演的男主角、吉姆的得力助手伊顿侥幸存活下来。他单枪匹马地前去会见国际军火集团女首领麦克斯。麦克斯不听伊顿劝阻,下令启动了已到手的存有假名单的软盘,此刻配乐起。观众看见,果然如伊顿警告的那样,被插放的软盘立刻发送了追踪信号,中情局人员旋即杀到。在这一情节中,埃尔夫曼的音乐同样是既巧妙地保持了个人风格和独立的形态,又与核心动机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丹尼·埃尔夫曼并未因此片获得重要奖项,但他谱写的音乐却显露出作者的技法几近炉火纯青,不少段配乐都具有深刻、细腻的心理刻划效果而非仅仅外在的描绘。伊顿失魂落魄地回到如今空荡荡的小组总部,带有舒缓情绪的管弦乐起。他在电脑上、后来根据《圣经》查找资料,试图理清头绪的过程中,音乐逐渐进入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后来,当他拾起被扔在地上的《圣经》,无意间在扉页上看到吉姆的字迹而心生疑窦时,富有内涵的旋律也再次悄悄响起,其中充满神秘的情绪。当身在伦敦的伊顿从电视新闻中得知自己的父母被诬陷为贩毒者、锒铛入狱时,他来到街头的公用电话亭,冒着被追踪到的危险,与远在本土的中情局上司通话。此刻,音乐保持着与变化中的人物心态同步的关系,逐渐进入情绪的积累,让人感到一触即发!而当伊顿在惯常的追踪时限以内挂断电话,随即看见事件发生的当夜中弹后已溺水身亡的吉姆就站在自己身边,他居然活着!这时,伊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配乐中此刻出现的铜管吹奏的不协和旋律,形象、逼真地传达了伊顿内心的惊恐与慌乱。
影片配乐的主题,除了在片头字幕部分首次、正式呈现,令人振奋的这一动机后来在全片中只出现了3次,而每一次的出现都恰如其分,正当其时。在情节就要进入高潮,伊顿即将实施那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入中央情报局总部的主电脑所在密室、盗取美国在欧洲全部间谍的那份真名单之前,相当于前奏的音乐已悄然响起。伊顿详细讲述此次任务难度的过程中,伴着他的旁白,音乐一直以低调的形态对画面和人物的心理进行着巧妙的烘托与描绘,直到那想像中的警报声突然响起,音乐也进入短暂的休止。紧接着,伊顿表情轻松但语调坚定地说出了“We’re going to do it”(我们就是要这么干)这句台词,谢弗林的原作主题也与银幕上切换的城市街道俯瞰镜头同步,第一次突出地响彻观众耳畔,充分展现了音乐本身的魅力以及它带来的视听震撼!
在冒充消防人员进入中情局的总部大楼之后,由行家里手构成的这支小组有条不紊,迅速展开了行动。这一突出情节中的音乐,对人物的行为举止和心态都具有很强的贴切入微的描绘性。伊顿亲自出马,在空调通道里爬行,来到主机所在密室的换气孔附近。当他用螺丝刀旋下第一枚螺丝钉时,随着钉子脱落的轻微声响,音乐也戛然而止。此后,在伊顿倒吊着进入主机房、实施盗取资料的行动这一令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也最具代表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情节中,音乐却一直处在了静止状态。正是出于对音乐巧妙的、有节制的运用,经验丰富的导演德帕尔玛在自己的作品中取得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进而让观众获得“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难得艺术效果。
30年前由8位导演参与创作的连续剧《谍中谍》,先后有5位曲作者加盟,其中贡献最突出的是阿根廷人拉罗·谢弗林。1932年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这位著名作曲家,其电影作品迄今已经超过了200部,堪称拉美地区当仁不让的最高产的音乐家。20世纪60年代,电影音乐史上先后诞生了两个形象鲜明、曲调独特的主题动机。一个是随007·邦德系列片第一集——1962年的《诺博士》诞生、由英国作曲家蒙蒂·诺曼首创的詹姆斯·邦德动机;另一个就是1968年谢弗林在介入连续剧《谍中谍》的创作之后写下的著名主题了。这两大主题的共同点是轮廓鲜明、言简意赅,旋律舒张有致,节奏富于弹性和力度,同时具有内在的戏剧张力。它们短小精悍又富有幽默感,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由于在系列片每一集的配乐中连续出现,“邦德动机”早已为广大的音乐和电影爱好者耳熟能详。而近年来,随着电影《谍中谍》获得的巨大成功,尤其影片的上映正值个人电脑进入世界性普及的网络时代,“谍中谍”主题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频频冲击观众的视听,因而比起前者来,其知名度也许是有过之无不及了。
如同007系列的每位曲作者都用诺曼当年写下的原始动机作为自己下笔的依据,美国作曲家丹尼·埃尔夫曼在接手电影版《谍中谍》(一)的配乐创作时,也把谢弗林当年那充满灵性的短小旋律当作了自己乐思的核心。影片开始部分,情报小组长吉姆指挥的间谍小组进入布拉格美国使馆实施秘密行动,埃尔夫曼笔下的管弦乐也逐渐进入对情节的描绘。但是所有的旋律都和谢弗林的主题保持着内在联系,令人感到原始动机的始终存在;情况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几乎全军覆没。由汤姆·克鲁斯扮演的男主角、吉姆的得力助手伊顿侥幸存活下来。他单枪匹马地前去会见国际军火集团女首领麦克斯。麦克斯不听伊顿劝阻,下令启动了已到手的存有假名单的软盘,此刻配乐起。观众看见,果然如伊顿警告的那样,被插放的软盘立刻发送了追踪信号,中情局人员旋即杀到。在这一情节中,埃尔夫曼的音乐同样是既巧妙地保持了个人风格和独立的形态,又与核心动机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丹尼·埃尔夫曼并未因此片获得重要奖项,但他谱写的音乐却显露出作者的技法几近炉火纯青,不少段配乐都具有深刻、细腻的心理刻划效果而非仅仅外在的描绘。伊顿失魂落魄地回到如今空荡荡的小组总部,带有舒缓情绪的管弦乐起。他在电脑上、后来根据《圣经》查找资料,试图理清头绪的过程中,音乐逐渐进入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后来,当他拾起被扔在地上的《圣经》,无意间在扉页上看到吉姆的字迹而心生疑窦时,富有内涵的旋律也再次悄悄响起,其中充满神秘的情绪。当身在伦敦的伊顿从电视新闻中得知自己的父母被诬陷为贩毒者、锒铛入狱时,他来到街头的公用电话亭,冒着被追踪到的危险,与远在本土的中情局上司通话。此刻,音乐保持着与变化中的人物心态同步的关系,逐渐进入情绪的积累,让人感到一触即发!而当伊顿在惯常的追踪时限以内挂断电话,随即看见事件发生的当夜中弹后已溺水身亡的吉姆就站在自己身边,他居然活着!这时,伊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配乐中此刻出现的铜管吹奏的不协和旋律,形象、逼真地传达了伊顿内心的惊恐与慌乱。
影片配乐的主题,除了在片头字幕部分首次、正式呈现,令人振奋的这一动机后来在全片中只出现了3次,而每一次的出现都恰如其分,正当其时。在情节就要进入高潮,伊顿即将实施那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入中央情报局总部的主电脑所在密室、盗取美国在欧洲全部间谍的那份真名单之前,相当于前奏的音乐已悄然响起。伊顿详细讲述此次任务难度的过程中,伴着他的旁白,音乐一直以低调的形态对画面和人物的心理进行着巧妙的烘托与描绘,直到那想像中的警报声突然响起,音乐也进入短暂的休止。紧接着,伊顿表情轻松但语调坚定地说出了“We’re going to do it”(我们就是要这么干)这句台词,谢弗林的原作主题也与银幕上切换的城市街道俯瞰镜头同步,第一次突出地响彻观众耳畔,充分展现了音乐本身的魅力以及它带来的视听震撼!
在冒充消防人员进入中情局的总部大楼之后,由行家里手构成的这支小组有条不紊,迅速展开了行动。这一突出情节中的音乐,对人物的行为举止和心态都具有很强的贴切入微的描绘性。伊顿亲自出马,在空调通道里爬行,来到主机所在密室的换气孔附近。当他用螺丝刀旋下第一枚螺丝钉时,随着钉子脱落的轻微声响,音乐也戛然而止。此后,在伊顿倒吊着进入主机房、实施盗取资料的行动这一令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也最具代表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情节中,音乐却一直处在了静止状态。正是出于对音乐巧妙的、有节制的运用,经验丰富的导演德帕尔玛在自己的作品中取得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进而让观众获得“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难得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