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初中美术教育要关注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升想象力和色彩表现力等,教授学生基本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代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一种新要求,核心素养属于基本性的概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所必须具备和不断完善的品质,同时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初中美术教育当中,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美术知识的理解与绘画技能技巧的掌握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与审美意识、思维主动性等方面。对于初中生而言,核心素养是对于社会岗位掌握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直接性体现,其主要是指劳动者借助不断学习和知识累积,在职业生涯当中表达和发挥出相应的品质。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注重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知识应用技能等等,除此之外,思想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以视觉为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还是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这个过程包括了观察和理解。因为很多初中生没有美术学习的经验,更别提美术作品的鉴赏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缺乏技巧性与经验性。所以我们只能从最基本的视觉观察开始。
在课堂上要着重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所谓的观察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观看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联想其他的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来欣赏这幅作品,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以及主题。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观赏这些作品。之后阐述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或者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最基本的视觉感受锻炼中让学生的视觉敏锐度得到提高。从而把看到的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思维。
除了观察之外,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自由性。因为艺术是比较主观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不同的学生生活际遇不同性格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观赏同一个作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鉴赏的角度不同,也体现了他们不同的个性。这个过程就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所以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身的感受,更好地进行观察体验。这个过程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就能够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
(二)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所有的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都有内在的联系。我们以初三的美术教材为例子,其中涉及了有关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和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挖掘其中的素材,这样学生也能够对中华传统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三的美术知识,首先就要在全局的角度上挖掘不同学科和这门学科的联系点。以水墨画为例,可以和语文中的诗歌结合在一起。因为很多水墨画的主题都和山水田园有关。其中墨跡的浓淡变化也展现了其中的文化韵味,而语文中很多田园诗都和水墨画的意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归园田居》《山居秋暝》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田园诗和水墨画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表达出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对水墨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观赏水墨画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主题。
(三)借用欣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与感知能力
在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审美和感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较高,那么在欣赏数量比较多的美术作品时,就能够建立一个独特的审美观。对不同的美术作品,看到其中的价值。而感知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调动自己的感官观赏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美感。这个过程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引导。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上,教育工作者会让学生了解一幅作品的历史以及创作过程中发生的奇闻异事,之后对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虽然讲解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无法全面吸收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更多地理解这门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地进行语言描述,也可以采取提问、情景创设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之后进行自我感知。我们以《纺织女》和《夯歌》这两幅美术作品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其中前者描绘了女性工作者在辛勤纺织的内容;而后者是一些年轻的女子在建设水库过程中唱起了歌。在初步了解之后,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劳动人民的艰辛,并对两幅画的描绘手法进行对比。
《夯歌》的作者在进行人物形象刻画的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饱满。因为其中用了明媚的阳光,与姑娘们黝黑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观赏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姑娘们的艰辛。而《纺织女》的作者在进行刻画的过程中选择了对比的手法,借助神话故事以及现实生活突出了劳动者健康的体魄,以及劳动者在劳作过程中的艰辛。在对比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两幅作品不同之处。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揭示其中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质朴。这种对比欣赏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艺术美感和作品想要表达出的情感。这个时候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了。
(四)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时代的印记,我们以圣彼得大教堂为例。在经历120年的重建之后,其中融汇了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一系列人的心血。其中包括了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等多种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文艺复兴的特色,也有宗教的色彩。这个过程西欧不断朝着中世纪以及近代迈进。所以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这些成就,也是对他们的美术底蕴和审美判断能力进行考验。如果学生了解得比较深刻,就会在鉴赏的过程中提出百家争鸣类似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的人类文化遗产,所以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我们也可以用当代的视角来评价这些内容。但如果仅仅只用现代的视角来评价这些历史作品是无法看到其中的价值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理性地看待这些美术作品。
三、结语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初中生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思维引导、教学启发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初中美术教育要关注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升想象力和色彩表现力等,教授学生基本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代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一种新要求,核心素养属于基本性的概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所必须具备和不断完善的品质,同时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初中美术教育当中,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美术知识的理解与绘画技能技巧的掌握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与审美意识、思维主动性等方面。对于初中生而言,核心素养是对于社会岗位掌握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直接性体现,其主要是指劳动者借助不断学习和知识累积,在职业生涯当中表达和发挥出相应的品质。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注重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知识应用技能等等,除此之外,思想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以视觉为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还是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这个过程包括了观察和理解。因为很多初中生没有美术学习的经验,更别提美术作品的鉴赏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缺乏技巧性与经验性。所以我们只能从最基本的视觉观察开始。
在课堂上要着重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所谓的观察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观看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联想其他的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来欣赏这幅作品,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以及主题。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观赏这些作品。之后阐述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或者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最基本的视觉感受锻炼中让学生的视觉敏锐度得到提高。从而把看到的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思维。
除了观察之外,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自由性。因为艺术是比较主观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不同的学生生活际遇不同性格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观赏同一个作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鉴赏的角度不同,也体现了他们不同的个性。这个过程就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所以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身的感受,更好地进行观察体验。这个过程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就能够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
(二)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所有的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都有内在的联系。我们以初三的美术教材为例子,其中涉及了有关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和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挖掘其中的素材,这样学生也能够对中华传统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三的美术知识,首先就要在全局的角度上挖掘不同学科和这门学科的联系点。以水墨画为例,可以和语文中的诗歌结合在一起。因为很多水墨画的主题都和山水田园有关。其中墨跡的浓淡变化也展现了其中的文化韵味,而语文中很多田园诗都和水墨画的意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归园田居》《山居秋暝》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田园诗和水墨画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表达出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对水墨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观赏水墨画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主题。
(三)借用欣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与感知能力
在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审美和感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较高,那么在欣赏数量比较多的美术作品时,就能够建立一个独特的审美观。对不同的美术作品,看到其中的价值。而感知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调动自己的感官观赏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美感。这个过程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引导。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上,教育工作者会让学生了解一幅作品的历史以及创作过程中发生的奇闻异事,之后对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虽然讲解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无法全面吸收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更多地理解这门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地进行语言描述,也可以采取提问、情景创设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之后进行自我感知。我们以《纺织女》和《夯歌》这两幅美术作品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其中前者描绘了女性工作者在辛勤纺织的内容;而后者是一些年轻的女子在建设水库过程中唱起了歌。在初步了解之后,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劳动人民的艰辛,并对两幅画的描绘手法进行对比。
《夯歌》的作者在进行人物形象刻画的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饱满。因为其中用了明媚的阳光,与姑娘们黝黑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观赏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姑娘们的艰辛。而《纺织女》的作者在进行刻画的过程中选择了对比的手法,借助神话故事以及现实生活突出了劳动者健康的体魄,以及劳动者在劳作过程中的艰辛。在对比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两幅作品不同之处。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揭示其中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质朴。这种对比欣赏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艺术美感和作品想要表达出的情感。这个时候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了。
(四)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时代的印记,我们以圣彼得大教堂为例。在经历120年的重建之后,其中融汇了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一系列人的心血。其中包括了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等多种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文艺复兴的特色,也有宗教的色彩。这个过程西欧不断朝着中世纪以及近代迈进。所以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这些成就,也是对他们的美术底蕴和审美判断能力进行考验。如果学生了解得比较深刻,就会在鉴赏的过程中提出百家争鸣类似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的人类文化遗产,所以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我们也可以用当代的视角来评价这些内容。但如果仅仅只用现代的视角来评价这些历史作品是无法看到其中的价值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理性地看待这些美术作品。
三、结语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初中生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思维引导、教学启发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