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no”是一个长期拍摄主题。生菌的谷物、发霉的水果、凋零的花瓣、动物的残骸、人体的局部……这些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时常被我们忽视和厌恶的小东西便是我的拍摄对象。或残存或陨世的生命通过镜头的截取被定格在鲜活的、充满魅力的、独一无二的瞬间。看似消极的事物中实则无处不在的蕴藏着生的讯号。
与传统意义上的微观摄影不同,我更愿意将它们划分为纪实下的观念摄影。使用随身携带的小型相机时刻留意并捕捉身边微不足道的客观存在,在不干预被摄体性状的前提下近距离拍摄。当微小的事物在照片中呈现出与之常规比例不符的情况下,承载着、或承载过生命的物体随之变得无法辨识。事物越是巨大越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宇宙。事物越是渺小越无法注意到它的存在,比如霉菌。我却通过这个拍摄主题,在腐坏的苹果上拍到了星空;在发霉的橙皮褶皱中看到了山川;在陨世的动物身上看到了新生。
每一幅照片中都蕴藏一个命题,你可以将之看做任何你所见到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目的,而是过程。我充当的是这个过程的记录者,为之下定义的人却是你。
评委点评:
许力静的创作自2009年开始至今,以两条创作主线展开,一是自我肖像系列,一是以动植物尸体及残骸为拍摄对象(《Grotesque》系列),两个线索之下,各有不少独立的作品,其表现手法也都不同。
她关注的主题似乎是生命与死亡,但正如许力静所言,最初的拍摄动机“随性”以及“不明”,这让她并非从已知的生死出发,而是基于未知朝外探索。由此,生与死也不再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条直线—时间和空间被好奇心扰乱,生与死的命题在各个方向交织起来,构成一个多维的区域,它包含更复杂的意象,也具有更多的可能。
假使许力静在寻找她自己的宇宙,《mono》系列就是其中的一颗星球。作者沿用她一贯的创作思路,借助照相机观看,因为它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思维,而照相机原本就是一台扰乱时空的机器。这些照片皆来自日常,并非刻意找寻;由于使用微距功能,微小的事物失去参照而变得庞杂乃至辽阔。
总之,大与小在《mono》这个星球里失重,由此,这些死亡或残缺的事物,也由一开始的惨不忍睹,而变得让人可以承受,甚至是,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对此好奇起来。
作为整体创作的一部分,如何把《mono》和其他作品糅合,提供更为充分的作者语境,是创作者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任 悅
与传统意义上的微观摄影不同,我更愿意将它们划分为纪实下的观念摄影。使用随身携带的小型相机时刻留意并捕捉身边微不足道的客观存在,在不干预被摄体性状的前提下近距离拍摄。当微小的事物在照片中呈现出与之常规比例不符的情况下,承载着、或承载过生命的物体随之变得无法辨识。事物越是巨大越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宇宙。事物越是渺小越无法注意到它的存在,比如霉菌。我却通过这个拍摄主题,在腐坏的苹果上拍到了星空;在发霉的橙皮褶皱中看到了山川;在陨世的动物身上看到了新生。
每一幅照片中都蕴藏一个命题,你可以将之看做任何你所见到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目的,而是过程。我充当的是这个过程的记录者,为之下定义的人却是你。
评委点评:
许力静的创作自2009年开始至今,以两条创作主线展开,一是自我肖像系列,一是以动植物尸体及残骸为拍摄对象(《Grotesque》系列),两个线索之下,各有不少独立的作品,其表现手法也都不同。
她关注的主题似乎是生命与死亡,但正如许力静所言,最初的拍摄动机“随性”以及“不明”,这让她并非从已知的生死出发,而是基于未知朝外探索。由此,生与死也不再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条直线—时间和空间被好奇心扰乱,生与死的命题在各个方向交织起来,构成一个多维的区域,它包含更复杂的意象,也具有更多的可能。
假使许力静在寻找她自己的宇宙,《mono》系列就是其中的一颗星球。作者沿用她一贯的创作思路,借助照相机观看,因为它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思维,而照相机原本就是一台扰乱时空的机器。这些照片皆来自日常,并非刻意找寻;由于使用微距功能,微小的事物失去参照而变得庞杂乃至辽阔。
总之,大与小在《mono》这个星球里失重,由此,这些死亡或残缺的事物,也由一开始的惨不忍睹,而变得让人可以承受,甚至是,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对此好奇起来。
作为整体创作的一部分,如何把《mono》和其他作品糅合,提供更为充分的作者语境,是创作者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任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