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用汽车发展现状及区域布局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专用汽车既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用途十分广泛。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通过“八五”、“九五”、“十五”规划的贯彻实施,专用汽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专用汽车企业充分参与国际专用汽车市场竞争,专用汽车产品在种类、品种、质量、产量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我国半挂运输类产品在东南亚、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工程作业类产品在中东等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改变了过去进口大于出口和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尽管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在技术先进性、质量稳定性、产品可靠性、检测手段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上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在国际专用汽车产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已基本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多数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湾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中部地区,区域性优势比较突出。许多企业成立了销售公司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影响专用汽车区域性发展的因素及环境条件
1、影响因素
从整体看,专用汽车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仍不尽合理,调整的力度不够大,企业生产手段陈旧,“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普遍存在,多数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资产结构不合理,缺乏流动资金,特别是专业底盘的生产开发仍然滞后,这些都制约了产品和市场开发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
(1)组织结构松散。许多专用汽车公司隶属于不同的集团或企业,分别作为一个个生产经营单元,自成体系且相互独立,企业间不能够很好的相互沟通协调,无法共享资源。
(2)同种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各企业相互垄断、相互封闭,产品重复研发、重复生产,许多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影响了企业的有效运作。
(3)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4)专业人才缺乏。
2、区域性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1)地域特点。我国属于大陆型国家,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东西跨度5400km,南北相距5200km,而且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衡,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了西部、北部资源向东部、南部流动,东部、南部的工业品向西部、北部输送的货运格局。
(2)工业化进程加速。1978-2005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2%,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中。我国工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阶段、80年代体制过渡期的轻工业优先增长阶段,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工业化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新阶段。
(3)公路发展迅速。近10年间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十五”期末,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95万公里,新增里程28万公里,年均增长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万公里左右,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近40万公里。随着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将极大的推动高等级公路运输车辆、高等级公路工程车辆及维护车辆的发展。当前我国公路货运现代化和装备发展的战略思路是,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大力发展以高效高速厢式半挂车为主体的干线公路和大区域及城际间的工业制成品和日用消费品的整车和零担运输。
(4)能源需求巨大。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预计到2020年石油需求量将达到6亿吨。在这些基本战略物资中如原油、原煤、水泥等大部分靠车辆运输,因而专用汽车总量需求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5)城市建设水平提高。目前我国城市数量为668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15个,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22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42个,中等城市210个,小城市379个。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根据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设置数将超过800个,城市非农业人口将达到3.5亿人,全国城镇从1.5万个发展到2万个,全国城镇人口预计达到4.5亿人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随着城市数量的大大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及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环卫、园林、电力、通信、电视、公安、司法、机场、金融以及各类商业运输等城市建设与服务方面的专用汽车将产生较大的市场需求。
(6)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实施重点工程将促进专用汽车车辆需求,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推动专用汽车总量发展,而且将极大地带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有效需求。
(7)现代物流运输要求。经济全球化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会带来贸易量的增加以及贸易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对交通运输车辆的需求。现代物流是运输业实现集装箱化的革命性变革。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港口码头的设施不断完善,运力不断增加,相关的运输服务及配套行业(如货代、船代、仓储、物流中心、中转站等)不断发展,也给物流业发展创造了必须的条件。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和敏捷的供应链会对现代运输专用汽车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就迫使专用汽车的发展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专用汽车区域性热点产品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运输业的繁荣,专用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专用汽车产品品种繁多,应用范围很广,相对其它产品而言用途比较单一,影响因素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容易做出定量预测。在对专用汽车进行定量预测之前,有必要对专用汽车市场进行定性分析。一是对专用汽车整体发展的领域进行分析,二是对主要产品品种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对企业重点发展的产品方向进行更准确的定位。未来专用汽车的主流市场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服务和高等级公路运输、管理等方面,这些专用汽车品种根据各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随时间、地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市场热点。
(1)油田专用车。是在通用型的重吨位货车底盘上加装各种钻井、修井等作业的专用装备而成。西部石油资源的开发,将持续需要大型固井车、钻井车、生活车、修井车等车型。
(2)机场专用车。当前,国家把机场建设确立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机场的建设需要大量舷梯车、行李运送车、食品供应车、大型加油车、飞机牵引车、救援车、专用消防车等。
(3)市政用车。包括各种路面清扫车、可换车厢式垃圾压缩车、吸粪车、下水道疏通车、各种邮政车、洒水车及清洗高层建筑物的屈臂登高车等。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使得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类建筑工程车需求量增大,而且品种需求十分丰富。
(4)高速公路维护车辆。高速公路的发展为重型车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增加了大型高速公路清障车、路面养护车、路面清扫车、救援拖车、带大型起重机的救援车等专用汽车的市场空间。
(5)高端消防车。专业化、特种消防车的数量愈来愈多,但从在用车辆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消防车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尤其是车型结构不合理、特种消防车比例过低,水罐车占总量的69.2%,而特种消防车(除水罐、干粉、泡沫以外的车辆)仅占10%,今后专业化的特种消防车将成为需求的重点。
(6)医疗专用车。由于近年来一些疫情的影响,大大刺激了国内医疗专用车的需求。医疗专用车包括救护车、医疗急救车、采血车、防疫车、化验车等各种车型。
(7)集装箱车。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加快以及肉类、速冻食品、冷饮、乳制品及鲜果类商品的总产量和运输量的增加,国家每年对集装箱车的需求将大大增加,集装箱运输将是我国汽车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8)罐式汽车。包括油罐车、液化气高压罐车、吹污液罐车等。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带动石化炼油业的发展,因此大型油罐车的需求也会增大。房地产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等原因导致了对散装水泥车及混凝土搅拌车的大量需求。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以液化天然气为主导的低温运输车将成为未来罐式车市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双高的热点产品。
(9)厢式汽车。如冷藏保温汽车随着蔬菜、水果以及冷冻食品的中长途运输量的增加而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国家对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重视,特殊产品如爆破器材运输车等危险品运输车的需求量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研究发展战略,完成区域性合理布局
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用汽车品种达到6000个,重、中、轻比例达到5:2:3的合理化水平;产量达到90万辆,占当年载货车总产量的65%;生产能力达到150万辆;市场保有量500万辆。围绕这一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发展战略的确定方面应确保实现专用汽车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坚持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之路,使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迅速提升规模,做大做强。
1、发展原则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有专用汽车产品为基础,推陈出新,提高优势产品的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和系列化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大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竞争力。坚持做强、做大、做精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联手合作,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进行联合和扩张。
2、总体思路
坚持以市场为根本,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生产经营,以流程再造带动精细化管理与经营,以现有专用汽车产品为立足点,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科研开发投入,通过引进、合作等多种途径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掌握具有核心技术及竞争力的绝对地位。围绕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以市场营销工作为先导,加速企业规模化的进程,建设面向全国的销售网络,努力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通过合并重组,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与民营资本、科技资本的融合,提高专用汽车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战略选项
企业通常运用的三种基本战略类型,一是差别化战略,指企业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而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二是重点集中战略,指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战略;三是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对于不同的专用汽车企业,由于所处的位置、隶属关系、拥有资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有很大的差别。不管采取何种战略,都要坚持树立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观念,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专用汽车核心业务跨越式发展。
4、实现区域性合理布局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应按照地区经济、用户方向和幅射效应的原则,致力于提高专用汽车的经营品质,增强专用汽车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扩大影响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完成专用汽车产业战略布局。优势大型集团企业可采取重组、并购、控股、兼并等多种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
从区域的角度上讲,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具体地讲,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几个方面:一是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势力强;二是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三是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五是经济文化管理和社会文化的中心。
鉴于此,我国专用汽车重点发展地域基本分为东北地区、中原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与西南地区等五大板块,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向周边幅射发展。东北地区,专用汽车产品可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并重点占领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地区市场;中原地区,专用汽车产品可覆盖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安徽地区;华南地区,专用汽车产品可覆盖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江西地区,并占领南亚地区市场;华东地区,专用汽车产品可覆盖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并利用港口优势占领东亚市场和欧美市场;西北与西南地区专用汽车产品可覆盖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宁夏、新疆、西藏地区,并占有中亚地区市场。结合我国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长三角、珠三角、泛珠三角、环勃海湾经济区等区位的发展优势,真正把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做精做优,把优势企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