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存空间的高质量要求直接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是建筑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面对日益短缺的各类资源,我们自然有必要研究建筑中的节能节水问题,研究推广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有利于建筑业智能化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圈良性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81-01
1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分析
1.1 节能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来,我国经济稳步向前發展,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前进。但从我国当今的建筑节能水平来看,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例很大,与日俱增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国民对加强节约、减少浪费、减少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是,建筑业一些领域对节能产生巨大认识错误偏差,甚至成为加大破坏资源、增加环境污染的重要推手;建筑节能工作相对落后,全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不到10%。由此可见,建筑节能潜力非常之大,对能源相对缺乏的中国十分重要。其发展壮大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有极大可能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2 节水的重要性
据相关报道,全国大约2/3的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约1/6的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供水总量为60亿m3。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2300亿元,水资源先天不足,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一大制约因素。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节水忧患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节水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建筑施工中加强节水管理是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节水具有连环的持续作用:采用节水型技术、工具可以降低施工单位运水的需求和难度,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节水建筑更利于企业形成产业特色,以“绿色建筑”来吸引更多受众,增加企业产值;用户广泛应用节水型设施,既可以提升自身生活的方便程度与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生活成本,满足其节约需求。
2 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的方面
2.1 应用节能型材料
在建筑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建筑给排水材料实行“一通式”排放,容易造成材料的老化、腐蚀:接头处生锈,中间处堵塞,尾处大量沉积,从而给排水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在大量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加大了给排水的压力,直接性地增加了水泵的功率,加速水泵毁坏,造成能源大量浪费。由此可见使用新型节能型材料的重要性。不锈钢管、PVC—U管、钢塑复合
管等都是非常适宜的新型节能材料,但当前薄壁铜管是最为有效且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应用此类水管材料,不仅降低了建筑难度,而且减少了它的锈蚀可能性,使水泵压力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以对水体进行杀菌,水中的细菌能够在5h之后被杀死,且不会对水管造成任何影响,这对水源的节约与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新型节能材料为未来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其不仅可以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与使用年限,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提升居民满意度。由此,应当大力推动其普及性,实现人与资源和谐发展。
2.2 应用清洁型能源
清洁型能源的使用必然是建筑给排水的重要方面,对建筑给排水技术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洁型能源的使用,可以打破原有传统建筑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格局,避免资源利用率低、环保性差的瓶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常所了解到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都是显而易见的情节性能源,与此同时,它们也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果人们利用得当,不存在能源枯竭的可能,且具有极大的经济性。依托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情节性能源的应用已经实为普遍。若在建筑给排水的建设中应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为例,其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其不仅极大降低了相关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而且更具“绿色低碳”的效能,便民度也相对更高。
3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方面
3.1 应用中水优化技术
中水是指经过处理的生活用水,在建筑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应用中水优化建设,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技术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人们早已对传统高耗能建筑产生了一定的不满,传统高耗能建筑不仅存在间接供给不足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建筑体的居民生活消费。应用中水优化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的整体建筑格调的提升,与建筑体居民的需求度贴合度更高。以洗漱池的中水优化为例,洗漱池的水经过一定的技术过滤、适度净化,输入马桶,用于冲洗马桶,就极大增强了水的循环利用效能,也极大降低了居民用水的生活开销,在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也增强了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前进步伐。中水优化技术的前景可见,如何更加便利,是建设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3.2 应用雨水优化技术
不容置否,雨水资源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水资源来源,在给排水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应用雨水优化技术,大大节约了社会水资源,降低水资源的损耗与耗费。加大雨水利用,积极开发自然降水,提升自然雨水利用度。雨水在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对水资源质量要求不高的建设内容可以广泛性应用,例如:雨水微处理后冲洗厕所、用作城市绿化用水,由此降低整个社会对排给水的应用要求标准,降低建筑难度与耗费。雨水的大量处理使用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应用雨水优化技术,可以在自然降水过程中,通过相关设施的使用以此达到引流雨水的目的,对自然降水进行大量收集,在特定的收集池内进行统一性的微处理,提升雨水的洁净度,实现雨水净化与雨水再循环利用的双重效果,从而使之在建筑群内发挥不可忽视的节水效能。在极大降低城市用水难度的同时,更加强化城市绿色发展理念提升。
4 结 语
人类社会以相当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生存的舒适度也愈发重视。建筑行业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显然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只有开发利用新型技术,才可能促使社会整体与人类需求相吻合。建筑排给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必将带动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降低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度与损耗,提升新型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建筑经济体与居民都应当高度重视该技术的发展,其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欢欢.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6(03):48~50.
收稿日期:2018-12-12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81-01
1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分析
1.1 节能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来,我国经济稳步向前發展,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前进。但从我国当今的建筑节能水平来看,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例很大,与日俱增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国民对加强节约、减少浪费、减少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是,建筑业一些领域对节能产生巨大认识错误偏差,甚至成为加大破坏资源、增加环境污染的重要推手;建筑节能工作相对落后,全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不到10%。由此可见,建筑节能潜力非常之大,对能源相对缺乏的中国十分重要。其发展壮大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有极大可能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2 节水的重要性
据相关报道,全国大约2/3的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约1/6的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供水总量为60亿m3。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2300亿元,水资源先天不足,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一大制约因素。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节水忧患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节水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建筑施工中加强节水管理是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节水具有连环的持续作用:采用节水型技术、工具可以降低施工单位运水的需求和难度,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节水建筑更利于企业形成产业特色,以“绿色建筑”来吸引更多受众,增加企业产值;用户广泛应用节水型设施,既可以提升自身生活的方便程度与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生活成本,满足其节约需求。
2 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的方面
2.1 应用节能型材料
在建筑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建筑给排水材料实行“一通式”排放,容易造成材料的老化、腐蚀:接头处生锈,中间处堵塞,尾处大量沉积,从而给排水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在大量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加大了给排水的压力,直接性地增加了水泵的功率,加速水泵毁坏,造成能源大量浪费。由此可见使用新型节能型材料的重要性。不锈钢管、PVC—U管、钢塑复合
管等都是非常适宜的新型节能材料,但当前薄壁铜管是最为有效且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应用此类水管材料,不仅降低了建筑难度,而且减少了它的锈蚀可能性,使水泵压力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以对水体进行杀菌,水中的细菌能够在5h之后被杀死,且不会对水管造成任何影响,这对水源的节约与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新型节能材料为未来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其不仅可以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与使用年限,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提升居民满意度。由此,应当大力推动其普及性,实现人与资源和谐发展。
2.2 应用清洁型能源
清洁型能源的使用必然是建筑给排水的重要方面,对建筑给排水技术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洁型能源的使用,可以打破原有传统建筑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格局,避免资源利用率低、环保性差的瓶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常所了解到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都是显而易见的情节性能源,与此同时,它们也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果人们利用得当,不存在能源枯竭的可能,且具有极大的经济性。依托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情节性能源的应用已经实为普遍。若在建筑给排水的建设中应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为例,其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其不仅极大降低了相关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而且更具“绿色低碳”的效能,便民度也相对更高。
3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方面
3.1 应用中水优化技术
中水是指经过处理的生活用水,在建筑给排水建设过程中应用中水优化建设,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技术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人们早已对传统高耗能建筑产生了一定的不满,传统高耗能建筑不仅存在间接供给不足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建筑体的居民生活消费。应用中水优化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的整体建筑格调的提升,与建筑体居民的需求度贴合度更高。以洗漱池的中水优化为例,洗漱池的水经过一定的技术过滤、适度净化,输入马桶,用于冲洗马桶,就极大增强了水的循环利用效能,也极大降低了居民用水的生活开销,在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也增强了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前进步伐。中水优化技术的前景可见,如何更加便利,是建设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3.2 应用雨水优化技术
不容置否,雨水资源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水资源来源,在给排水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应用雨水优化技术,大大节约了社会水资源,降低水资源的损耗与耗费。加大雨水利用,积极开发自然降水,提升自然雨水利用度。雨水在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对水资源质量要求不高的建设内容可以广泛性应用,例如:雨水微处理后冲洗厕所、用作城市绿化用水,由此降低整个社会对排给水的应用要求标准,降低建筑难度与耗费。雨水的大量处理使用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应用雨水优化技术,可以在自然降水过程中,通过相关设施的使用以此达到引流雨水的目的,对自然降水进行大量收集,在特定的收集池内进行统一性的微处理,提升雨水的洁净度,实现雨水净化与雨水再循环利用的双重效果,从而使之在建筑群内发挥不可忽视的节水效能。在极大降低城市用水难度的同时,更加强化城市绿色发展理念提升。
4 结 语
人类社会以相当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生存的舒适度也愈发重视。建筑行业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显然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只有开发利用新型技术,才可能促使社会整体与人类需求相吻合。建筑排给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必将带动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降低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度与损耗,提升新型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建筑经济体与居民都应当高度重视该技术的发展,其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欢欢.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6(03):48~50.
收稿日期: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