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因其具有反传统、反本质、反权威、并主张冲破原有模式进行开拓创新的特点自其出现之后就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并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影语言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深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后现代性。本文将对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影视摄影语言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艺术;摄影语言
中图分类号:J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41-1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以无中心、无束缚、反本质、反权威、反传统为特点的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后期的文化思潮,是一种对现代主义进行修饰语装饰的文化艺术。后现代主义如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颇深,并且能够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行较为直观的反映。而后现代的摄影语言作为影视艺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能够利用其灵活的照相技巧与对社会、自然事物的不同呈现来增加影视的画面张力与感染力。本文将主要对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艺术的摄影语言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 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文化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一) 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文化艺术特征
1. 影视艺术的影像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特征
传统的现代影视艺术在进行影像设计时往往会赋予其深刻的内涵与情感,以表现出人们最真实的内心感受,让观众能够对影片的影像产生共鸣,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而后现代主义的影视所表现出的影像则更加精致和真实,极具震撼力,注重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刺激与冲击,更倾向于商业化和娱乐化,消费性极强,缺乏深刻的内涵与情感,较为空洞[1]。
2. 后现代影视更注重叙事的解构和碎片化
传统的现代影视主张用感人、巧妙的叙事来吸引观众,而后现代主义影视则主要依靠丰富多变的的画面与音乐来展现影视内容,注重对叙事的结构。并且后现代主义影视擅长利用逻辑性较弱的拼贴叙事方式来对影视进行展现,影视叙事方式较为碎片化,注重给人带来感官刺激。
3. 后现代主义影视内容具有反文化、反社会的倾向
后现代主义影视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刺激、震撼的视觉体验,影视所表现的内容更倾向于对色情、暴力、黑暗等具有反文化、反社会倾向的影视。这种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消解与讽刺虽然能够给人带来视听震撼,却往往具有不好的价值导向。
二、 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文化艺术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一) 对中国摄影语言在艺术形式上的影响
摄影语言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以表达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摄影者情感的一种方式。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给予了摄影者更为自由的拍摄空间,并允许摄影者将其自己对于社会、人生、艺术的理解用摄影的方式表现出来。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场景进行设置,运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选择拍摄的主题,再加上数字化摄影技术的运用,使后现代主义摄影能够呈现出更强的张力,具有更强的表现性。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大多都存在着娱乐化、狂欢化的特点,以搞笑和对电影叙事进行解构来吸引观众,往往缺乏一定的深度,或者故事情节荒诞又无根据。而中国的后现代摄影艺术在对影视艺术进行表现时,却使得这些看似无序又混乱的影视片段中蕴涵着一定的深意,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内心深处的震动[2]。
(二) 对中国摄影语言拍摄手法上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摄影常常采用拼贴、排列组合的方式来对影视内容进行表现,将许多不具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拼接、组合,使得整个影视画面不仅不够流畅、协调,而且叙事方式也较为零散、混乱,然而这种较为混杂无序的叙事却不会对整个影片造成过大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中国的摄影语言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拍摄手法,例如,要想表现社会的飞速发展或是时空的变换时,摄影者往往会利用游戏性的拼接手法将各个时期的不同画面进行无序拼接与组合,让观众产生时空变换的错觉,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刺激真实的观影体验。
(三) 对中国摄影语言情感表达上的影响
画面是无声的语言,能够将摄影者在拍摄时的情感与意图完美的呈现,无论是在现代时期还是后现代时期,摄影者都是为了使其内心的情感得到宣泄与释放来进行拍摄的[3]。摄影艺术家利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体验,通过摄影作品来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中事物的理解。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摄影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摄影时代的到来为摄影者更好的表现其真实情感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化摄影技术为摄影者走进更加微观的世界打开了大门,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摄影者可以实现对世界更加微观的观察,他们的摄影作品也显得更加细腻、深刻。
三、 结束语
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它虽然不能诉说,却能通过不同的摄影画面向人们传递情感。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在后现代主义语境的影响下,我国的影视摄影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并着重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简缓.后现代电影——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文化奇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卢婧.纪实与画意相结合——都市摄影发展的一种可能性[J].艺术与人文,2009,(06).
[3][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曹家瑞,山东潍坊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关键词: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艺术;摄影语言
中图分类号:J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41-1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以无中心、无束缚、反本质、反权威、反传统为特点的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后期的文化思潮,是一种对现代主义进行修饰语装饰的文化艺术。后现代主义如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颇深,并且能够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行较为直观的反映。而后现代的摄影语言作为影视艺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能够利用其灵活的照相技巧与对社会、自然事物的不同呈现来增加影视的画面张力与感染力。本文将主要对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艺术的摄影语言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 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文化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一) 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文化艺术特征
1. 影视艺术的影像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特征
传统的现代影视艺术在进行影像设计时往往会赋予其深刻的内涵与情感,以表现出人们最真实的内心感受,让观众能够对影片的影像产生共鸣,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而后现代主义的影视所表现出的影像则更加精致和真实,极具震撼力,注重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刺激与冲击,更倾向于商业化和娱乐化,消费性极强,缺乏深刻的内涵与情感,较为空洞[1]。
2. 后现代影视更注重叙事的解构和碎片化
传统的现代影视主张用感人、巧妙的叙事来吸引观众,而后现代主义影视则主要依靠丰富多变的的画面与音乐来展现影视内容,注重对叙事的结构。并且后现代主义影视擅长利用逻辑性较弱的拼贴叙事方式来对影视进行展现,影视叙事方式较为碎片化,注重给人带来感官刺激。
3. 后现代主义影视内容具有反文化、反社会的倾向
后现代主义影视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刺激、震撼的视觉体验,影视所表现的内容更倾向于对色情、暴力、黑暗等具有反文化、反社会倾向的影视。这种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消解与讽刺虽然能够给人带来视听震撼,却往往具有不好的价值导向。
二、 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文化艺术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一) 对中国摄影语言在艺术形式上的影响
摄影语言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以表达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摄影者情感的一种方式。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给予了摄影者更为自由的拍摄空间,并允许摄影者将其自己对于社会、人生、艺术的理解用摄影的方式表现出来。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场景进行设置,运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选择拍摄的主题,再加上数字化摄影技术的运用,使后现代主义摄影能够呈现出更强的张力,具有更强的表现性。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大多都存在着娱乐化、狂欢化的特点,以搞笑和对电影叙事进行解构来吸引观众,往往缺乏一定的深度,或者故事情节荒诞又无根据。而中国的后现代摄影艺术在对影视艺术进行表现时,却使得这些看似无序又混乱的影视片段中蕴涵着一定的深意,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内心深处的震动[2]。
(二) 对中国摄影语言拍摄手法上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摄影常常采用拼贴、排列组合的方式来对影视内容进行表现,将许多不具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拼接、组合,使得整个影视画面不仅不够流畅、协调,而且叙事方式也较为零散、混乱,然而这种较为混杂无序的叙事却不会对整个影片造成过大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中国的摄影语言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拍摄手法,例如,要想表现社会的飞速发展或是时空的变换时,摄影者往往会利用游戏性的拼接手法将各个时期的不同画面进行无序拼接与组合,让观众产生时空变换的错觉,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刺激真实的观影体验。
(三) 对中国摄影语言情感表达上的影响
画面是无声的语言,能够将摄影者在拍摄时的情感与意图完美的呈现,无论是在现代时期还是后现代时期,摄影者都是为了使其内心的情感得到宣泄与释放来进行拍摄的[3]。摄影艺术家利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体验,通过摄影作品来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中事物的理解。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摄影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摄影时代的到来为摄影者更好的表现其真实情感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化摄影技术为摄影者走进更加微观的世界打开了大门,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摄影者可以实现对世界更加微观的观察,他们的摄影作品也显得更加细腻、深刻。
三、 结束语
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它虽然不能诉说,却能通过不同的摄影画面向人们传递情感。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在后现代主义语境的影响下,我国的影视摄影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并着重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简缓.后现代电影——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文化奇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卢婧.纪实与画意相结合——都市摄影发展的一种可能性[J].艺术与人文,2009,(06).
[3][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曹家瑞,山东潍坊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