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们是默默站在巷口街边的守夜者,照亮夜归人回家的方向;
是10亿辆汽车的20亿盏前灯,让赶路者在高速公路上日夜兼程;
是天花板上摇曳发热的钨丝,是水银,是荧光粉,是电离子激烈的撞击;
是让你站在地铁过道里,单手扶杆不愿抬头看而坐过站的电子屏幕;
是被门捷列夫预言原子量为20的周期元素,是被密封在玻璃管的霓虹,让白天的广告牌在夜晚更加招摇;
它是黑夜的太阳,延续昼的光辉,带来了“不夜城”。
麻烦制造者
它们是人造光,在黑暗中大显身手,带来了便捷、高效与安全,也捎上了污染、焦虑与危险。或许灯光的叫法能让人生出更多的好感,提起它的益处,你大概能说上好半天。而现在一起来自澳大利亚的飞机事故可能会让你对灯光产生更多的看法。
2002年8月的某个星期一,傍晚6时40分,夕阳剩下最后一抹余晖,冬日的南半球开始入夜,澳大利亚的穆拉宾机场无人控制塔自动停止运转,附近的灯火已迫不及待地要点亮夜空。年轻的飞行学员霍莉·史密斯完成了当天的任务,驾着赛纳斯172s平稳地接近跑道。19岁的霍莉已经完成200小时的飞行训练,不出意外,她将成为澳大利亚航空一名出色的女机师。然而意外不期而至。在距离地面只有15米时,霍莉的赛纳斯172s碰上了另一架飞机,重重地栽向跑道,瞬间升起的火焰几乎照亮了整个穆拉宾机场,周围漫射来的灯光终于暗了下去。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中,年轻的霍莉失去了生命,舆论立即将矛头对准早早关闭的无人控制塔。但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知道事故真相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空军退役后,约翰·拉明进入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继续他的飞行员生涯,多年的夜航经历让他深谙在夜晚的穆拉宾跑道降落是一个棘手活儿。“机场周围打过来的灯光加重机舱灯和微弱跑道灯之间的折射作用,这种情况下,我打赌你很难发现周围的飞机。”这是拉明的保留意见。
不过,拉明的保留意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来自澳大利亚原国防部的光学专家巴里·克拉克(Barry Clark)一直担心,从穆拉宾机场附近漫射过来的灯光会冲淡小型飞机导航灯发出的光线。而他的同行,澳大利亚航空医学会的大卫·胡克(David Hooke)博士直接将这些灯光视作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附近强烈的灯光让穆拉宾机场上空几乎成了盲区。一旦被这些灯光迷惑,飞行员对飞行高度的感知和对距离的判断能力将大打折扣。”
灯光,带来安全、温暖,在夜晚延续白昼的灯光,让夜以继日的工作和大规模不间断的生产成为可能的灯光,终于成为了麻烦制造者。
寻光之旅
漫长的历史总是让事情不经意地绕过我们忙碌的生活,人类似乎淡忘了对光最初的渴望是源自于纯粹而简单的生存需求。在“电”被发现之前,火是人类最主要的人工光源。学会钻木取火后,熟食更容易咀嚼和消化,人类吃较少的食物便可获得足够的能量,胃进化得更小,大脑逐渐变得发达。火光让夜行的野兽不敢靠近,冬季的夜晚也变得好过起来。
人类在追求更好的生存方式时,火的使用也不断得到改进。人类最初发明的人造灯是火把,后来人们将动物油脂盛在石头、贝壳或者动物角中,放上灯芯,就有了最原始的室内灯。法国著名的拉斯科洞穴(Lascaux Cave)中发现了大量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明室内灯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5000年前。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橄榄油成为地中海地区主要的灯燃料。在东方,人们点的是以芝麻油、坚果油、鱼油以及其他植物油为燃料的灯。灯芯浸在油脂中,凝固后就是早期的蜡烛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点亮夜晚的都是这些油脂。它们价格昂贵,不过用量也很少。因为人们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白天的时间够用了,连夜赶工便很少见。
光是什么?这么好的东西终于在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之交引起了一个阿拉伯人的注意,他那阿拉伯式的名字长到让你放弃记住的念头,人们都叫他海桑(Alhazan),他是最早描述光学理论的人物,也是最早掌握暗箱(今天照相机的基础)使用技术的人之一。人们对光的利用又往前进了一步,开始想用光记录生活。
人越理解光,就越能颠覆眼前的生活。画了无数鸡蛋的达芬奇也着迷于光影的魅力。他想了解肉眼是如何捕捉光的,于是解剖了眼睛。但是这个天才似乎稍显吝啬,将自己研究折射和反射以及镜子所得的成果秘而不宣,以至于到了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的时候也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启示,因此这项发明也就没算他的功劳了。
如果把历史的推进归功于人对光的探究和利用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但天文望远镜让人类第一次观察到自己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动摇了地心说,由此产生的影响想必大家都略知一二。
光让遥远变得可及,眼前的世界也越来越清晰。
对光的追求使得照明技术的改进从未停止。事实上,18世纪之前,黑夜是名副其实的黑夜,稀释蜡烛和油灯的微弱光线,毫不费力地主宰着太阳离开后的世界,东方的银河,西方的“牛奶之路”(Milk Way)在夜幕中清晰可见,夜晚的乡村宁静而美好。然而城市不断诱惑着乡下人,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更多的机遇。忙碌的工作让人们将对生活的享受推向夜晚,小酒馆、杂货店、剧院、声色场,以及加夜班的人,夜生活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被点亮,教堂与皇宫则希望黑暗彻底消失,灯光成了富人用来炫富的工具。这些对光的需求迫使蜡烛商急切地寻找更加理想的灯光燃料,一时间高效廉价的鲸鱼油成为蜡烛商的宠儿。
1816年,煤气灯取代了街边的蜡烛盒子,成为路灯。20年后,点亮了世界上第一只具有使用价值的灯泡的爱迪生和他的发电厂想要点亮整个曼哈顿岛。但是直流电自身的缺陷让发电站与住宅区的距离不能离得太远。
特斯拉找到了交流电,解决了这些问题。交流电的应用可谓便捷与高效兼具,而且不用建更多的发电厂来挤占寸土寸金的纽约土地,这些优势最终帮助发电功率高达几千伏的危险交流电点亮了曼哈顿。 再后来,人们在灯管中抹上荧光粉或者充入原子量不同的气体,制造出更亮、色彩更加丰富的灯光,缤纷绚丽的夜晚让白天的太阳也显得黯然失色。
光不只带来美好
照明技术一直在改进,人造灯光在夜空中所向披靡,高处的探照灯甚至能穿透整个城市。彻夜无人经过的街角,也有路灯在那儿兀自亮着。楼房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深夜街道电视墙发出的光亮和彻夜不休的霓虹总能“摸进”某人家的卧室,令人难以入眠。梵高的星空成为一种珍贵的怀念。白天摩天大楼的玻璃外装将阳光反射到四面八方,不时地刺激着路人的双眼,甚至影响过往司机的视线。
老人们开始怀念纯净的夜空,出生在城市的年青一代甚至从未领略过繁星的魅力。20世纪30年代,国际天文界再也忍受不了人造光对浩瀚星空的入侵,他们毫不客气地将这些多余的灯光称为“光污染”。在不受光污染的区域,夜间肉眼大约可见到7000颗星星。而在光污染严重的城市,肉眼可见的星星只有寥寥几颗。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受到影响。夜间迁徙的鸟儿在城市的灯光中迷失方向,沙滩出生的海龟选择天敌出没较少的夜晚借着月光爬向大海,而周围的灯光会将它们引向城市,爬向死亡……
为了使社会大众重视光害,保护夜空行动在各国的天文学界流行起来。1988年天文学家大卫·克劳福德(David Crawford)和天文狂热爱好者提摩西·杭特在亚利桑那州成立“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 Skies,简称“IDA”),1989年英国天文协会(British Astronomical Association)组建 “暗黑天空运动”团体(Campaign for Dark Skies)。IDA在世界各地搜寻理想的夜空观测点,对特定承诺和成功保存与保护理想的黑暗夜空地点进行认证。2007年4月,美国犹他州东南边陲的天然桥国家纪念地(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被认证为世界第一个“国际暗天公园”,吸引了大批天文学爱好者和想一睹真实夜空的人。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调查让人开始明白刺眼不是灯光给生活带来的唯一不便。200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学报》上刊登的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60%。2008年刊登在《国际生物钟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光污染越严重的地方,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越大。人造光干扰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癌变。此外IDA 和相关组织收集了许多夜间光线对人体健康与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夜间的光源被认为和高血压、注意力不集中、肥胖症、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增加相关。根据IDA的界定,常见的光污染包括了眩光(glare)、天空光辉(sky glow)、光入侵(light trespass)以及杂光(clutter)。眩光让眼睛产生不适,引发交通事故;强光射向天空形成天空辉光,影响飞机降落和天文学家的观测;街边的路灯光溜进卧室可以称为光入侵,引发失眠;光源不同的光搅合在一起形成的杂光能造成视觉假象。大多数人认为明亮的灯光能减少犯罪,家里开着灯,小偷就不敢上门。但有研究人员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灯光会帮助犯罪分子发现目标、找到安全死角和设计逃跑路线,不会让夜晚变得更安全。
昼夜自然地交替,地球上的生命按照各自的生物钟繁衍生息。然而光蕴含了太多的美好,人类歌颂光明,黑暗遭到摒弃。就如同死亡构成生命的一部分意义一般,只有在黑暗中光才有用武之地。大自然的光懂得适当的收敛和回避,夜晚的星空藏着无穷的奥秘,但人为地将黑夜赶尽杀绝,便是在光明中失明。
是10亿辆汽车的20亿盏前灯,让赶路者在高速公路上日夜兼程;
是天花板上摇曳发热的钨丝,是水银,是荧光粉,是电离子激烈的撞击;
是让你站在地铁过道里,单手扶杆不愿抬头看而坐过站的电子屏幕;
是被门捷列夫预言原子量为20的周期元素,是被密封在玻璃管的霓虹,让白天的广告牌在夜晚更加招摇;
它是黑夜的太阳,延续昼的光辉,带来了“不夜城”。
麻烦制造者
它们是人造光,在黑暗中大显身手,带来了便捷、高效与安全,也捎上了污染、焦虑与危险。或许灯光的叫法能让人生出更多的好感,提起它的益处,你大概能说上好半天。而现在一起来自澳大利亚的飞机事故可能会让你对灯光产生更多的看法。
2002年8月的某个星期一,傍晚6时40分,夕阳剩下最后一抹余晖,冬日的南半球开始入夜,澳大利亚的穆拉宾机场无人控制塔自动停止运转,附近的灯火已迫不及待地要点亮夜空。年轻的飞行学员霍莉·史密斯完成了当天的任务,驾着赛纳斯172s平稳地接近跑道。19岁的霍莉已经完成200小时的飞行训练,不出意外,她将成为澳大利亚航空一名出色的女机师。然而意外不期而至。在距离地面只有15米时,霍莉的赛纳斯172s碰上了另一架飞机,重重地栽向跑道,瞬间升起的火焰几乎照亮了整个穆拉宾机场,周围漫射来的灯光终于暗了下去。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中,年轻的霍莉失去了生命,舆论立即将矛头对准早早关闭的无人控制塔。但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知道事故真相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空军退役后,约翰·拉明进入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继续他的飞行员生涯,多年的夜航经历让他深谙在夜晚的穆拉宾跑道降落是一个棘手活儿。“机场周围打过来的灯光加重机舱灯和微弱跑道灯之间的折射作用,这种情况下,我打赌你很难发现周围的飞机。”这是拉明的保留意见。
不过,拉明的保留意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来自澳大利亚原国防部的光学专家巴里·克拉克(Barry Clark)一直担心,从穆拉宾机场附近漫射过来的灯光会冲淡小型飞机导航灯发出的光线。而他的同行,澳大利亚航空医学会的大卫·胡克(David Hooke)博士直接将这些灯光视作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附近强烈的灯光让穆拉宾机场上空几乎成了盲区。一旦被这些灯光迷惑,飞行员对飞行高度的感知和对距离的判断能力将大打折扣。”
灯光,带来安全、温暖,在夜晚延续白昼的灯光,让夜以继日的工作和大规模不间断的生产成为可能的灯光,终于成为了麻烦制造者。
寻光之旅
漫长的历史总是让事情不经意地绕过我们忙碌的生活,人类似乎淡忘了对光最初的渴望是源自于纯粹而简单的生存需求。在“电”被发现之前,火是人类最主要的人工光源。学会钻木取火后,熟食更容易咀嚼和消化,人类吃较少的食物便可获得足够的能量,胃进化得更小,大脑逐渐变得发达。火光让夜行的野兽不敢靠近,冬季的夜晚也变得好过起来。
人类在追求更好的生存方式时,火的使用也不断得到改进。人类最初发明的人造灯是火把,后来人们将动物油脂盛在石头、贝壳或者动物角中,放上灯芯,就有了最原始的室内灯。法国著名的拉斯科洞穴(Lascaux Cave)中发现了大量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明室内灯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5000年前。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橄榄油成为地中海地区主要的灯燃料。在东方,人们点的是以芝麻油、坚果油、鱼油以及其他植物油为燃料的灯。灯芯浸在油脂中,凝固后就是早期的蜡烛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点亮夜晚的都是这些油脂。它们价格昂贵,不过用量也很少。因为人们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白天的时间够用了,连夜赶工便很少见。
光是什么?这么好的东西终于在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之交引起了一个阿拉伯人的注意,他那阿拉伯式的名字长到让你放弃记住的念头,人们都叫他海桑(Alhazan),他是最早描述光学理论的人物,也是最早掌握暗箱(今天照相机的基础)使用技术的人之一。人们对光的利用又往前进了一步,开始想用光记录生活。
人越理解光,就越能颠覆眼前的生活。画了无数鸡蛋的达芬奇也着迷于光影的魅力。他想了解肉眼是如何捕捉光的,于是解剖了眼睛。但是这个天才似乎稍显吝啬,将自己研究折射和反射以及镜子所得的成果秘而不宣,以至于到了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的时候也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启示,因此这项发明也就没算他的功劳了。
如果把历史的推进归功于人对光的探究和利用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但天文望远镜让人类第一次观察到自己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动摇了地心说,由此产生的影响想必大家都略知一二。
光让遥远变得可及,眼前的世界也越来越清晰。
对光的追求使得照明技术的改进从未停止。事实上,18世纪之前,黑夜是名副其实的黑夜,稀释蜡烛和油灯的微弱光线,毫不费力地主宰着太阳离开后的世界,东方的银河,西方的“牛奶之路”(Milk Way)在夜幕中清晰可见,夜晚的乡村宁静而美好。然而城市不断诱惑着乡下人,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更多的机遇。忙碌的工作让人们将对生活的享受推向夜晚,小酒馆、杂货店、剧院、声色场,以及加夜班的人,夜生活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被点亮,教堂与皇宫则希望黑暗彻底消失,灯光成了富人用来炫富的工具。这些对光的需求迫使蜡烛商急切地寻找更加理想的灯光燃料,一时间高效廉价的鲸鱼油成为蜡烛商的宠儿。
1816年,煤气灯取代了街边的蜡烛盒子,成为路灯。20年后,点亮了世界上第一只具有使用价值的灯泡的爱迪生和他的发电厂想要点亮整个曼哈顿岛。但是直流电自身的缺陷让发电站与住宅区的距离不能离得太远。
特斯拉找到了交流电,解决了这些问题。交流电的应用可谓便捷与高效兼具,而且不用建更多的发电厂来挤占寸土寸金的纽约土地,这些优势最终帮助发电功率高达几千伏的危险交流电点亮了曼哈顿。 再后来,人们在灯管中抹上荧光粉或者充入原子量不同的气体,制造出更亮、色彩更加丰富的灯光,缤纷绚丽的夜晚让白天的太阳也显得黯然失色。
光不只带来美好
照明技术一直在改进,人造灯光在夜空中所向披靡,高处的探照灯甚至能穿透整个城市。彻夜无人经过的街角,也有路灯在那儿兀自亮着。楼房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深夜街道电视墙发出的光亮和彻夜不休的霓虹总能“摸进”某人家的卧室,令人难以入眠。梵高的星空成为一种珍贵的怀念。白天摩天大楼的玻璃外装将阳光反射到四面八方,不时地刺激着路人的双眼,甚至影响过往司机的视线。
老人们开始怀念纯净的夜空,出生在城市的年青一代甚至从未领略过繁星的魅力。20世纪30年代,国际天文界再也忍受不了人造光对浩瀚星空的入侵,他们毫不客气地将这些多余的灯光称为“光污染”。在不受光污染的区域,夜间肉眼大约可见到7000颗星星。而在光污染严重的城市,肉眼可见的星星只有寥寥几颗。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受到影响。夜间迁徙的鸟儿在城市的灯光中迷失方向,沙滩出生的海龟选择天敌出没较少的夜晚借着月光爬向大海,而周围的灯光会将它们引向城市,爬向死亡……
为了使社会大众重视光害,保护夜空行动在各国的天文学界流行起来。1988年天文学家大卫·克劳福德(David Crawford)和天文狂热爱好者提摩西·杭特在亚利桑那州成立“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 Skies,简称“IDA”),1989年英国天文协会(British Astronomical Association)组建 “暗黑天空运动”团体(Campaign for Dark Skies)。IDA在世界各地搜寻理想的夜空观测点,对特定承诺和成功保存与保护理想的黑暗夜空地点进行认证。2007年4月,美国犹他州东南边陲的天然桥国家纪念地(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被认证为世界第一个“国际暗天公园”,吸引了大批天文学爱好者和想一睹真实夜空的人。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调查让人开始明白刺眼不是灯光给生活带来的唯一不便。200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学报》上刊登的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60%。2008年刊登在《国际生物钟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光污染越严重的地方,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越大。人造光干扰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癌变。此外IDA 和相关组织收集了许多夜间光线对人体健康与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夜间的光源被认为和高血压、注意力不集中、肥胖症、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增加相关。根据IDA的界定,常见的光污染包括了眩光(glare)、天空光辉(sky glow)、光入侵(light trespass)以及杂光(clutter)。眩光让眼睛产生不适,引发交通事故;强光射向天空形成天空辉光,影响飞机降落和天文学家的观测;街边的路灯光溜进卧室可以称为光入侵,引发失眠;光源不同的光搅合在一起形成的杂光能造成视觉假象。大多数人认为明亮的灯光能减少犯罪,家里开着灯,小偷就不敢上门。但有研究人员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灯光会帮助犯罪分子发现目标、找到安全死角和设计逃跑路线,不会让夜晚变得更安全。
昼夜自然地交替,地球上的生命按照各自的生物钟繁衍生息。然而光蕴含了太多的美好,人类歌颂光明,黑暗遭到摒弃。就如同死亡构成生命的一部分意义一般,只有在黑暗中光才有用武之地。大自然的光懂得适当的收敛和回避,夜晚的星空藏着无穷的奥秘,但人为地将黑夜赶尽杀绝,便是在光明中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