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就该让着老二?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分青红皂白的“让”,只会引发对立和竞争。
  “到底要不要叫大的让着小的?”这个问题我被许多妈妈问过。
  在老家,无论奶奶家还是外婆家,叮当都是最小的孩子,大伙儿都很宠他。
  有时明明是他先抢哥哥姐姐的玩具,我正准备像平时一样制止,亲戚们却好心地拦着:“没事,叮当想玩就给他嘛。”然后对大孩子说:“你是大的,要让着弟弟。”
  虽是好意,却让我心下一怔。
  我小时候,就是那个被要求让着妹妹的姐姐:
  从小,吃的用的,吵架打架,无论谁对谁错,我妈就丢下一句话:“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初中,我就一条像样的裙子,特别喜欢,可妹妹说想要,我妈二话不说就给了她,气得我难受了好几天。
  长大后,朋友们聊起来,才发现大部分在家里做姐姐哥哥的,都有一样的经历。

“让”的危害


  父母以为我们这些“老大”在这样的“让”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姐姐和哥哥”……
  可实际上,我们收获的危害是:
  患得患失,争强好胜
  老大再大,那也是孩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心爱的玩具、与弟弟玩闹中的对错、爸妈的爱,就是他的全世界。
  当一个孩子,长期处于欲望无法满足的状态,内心其实是恐慌的,越恐慌,就越想要——本来那件衣服我先穿会儿,就准备分享给妹妹的,但因为怕妹妹一喜欢上,我妈就让我“奉献”出来,所以,我干脆强势地碰都不给妹妹碰了。
  生怨生恨
  一个朋友告诉我,小时候,只要妈妈一说“让着弟弟”,下次她揍弟弟下手就会更重一点。
  做得不公平的是爸爸妈妈,孩子无法反抗父母,只能将愤怒发泄于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
  不敢提要求,不会拒绝
  父母一句“你是大的,就应该让着”,让掉的不止是一个玩具,一次对错,还有——
  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习惯:“那是我最心爱的玩具,送给别人我很伤心。”取而代之的是选择隐藏自己的欲望,压抑真实的情绪。
  孩子敢于辩驳对错的勇气:“明明就是弟弟先推我,凭什么要我道歉?”取而代之的是变得消极,不自信,不会为自己争取,因为争取也没有用。
  明明心里想要,明明很不愿意,潜意识里却不自主响起当年父母的声音:“你是姐姐,你应该……”
  因为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不重要指数”高一点,所以我必须优秀,必须懂事,必须牺牲,终身讨好。

绝不能只处理一个孩子


  到底大的为什么一定要让着小的?事情的对错,为什么会用年纪的大小来分呢?更何况很多所谓的哥哥姐姐,其实也不过是比弟弟妹妹大了几岁而已。
  一个孩子,他的东西被拿走了,自己明明没做错,却要他忍让,他为什么不能不开心?
  上一秒对老大疾言厉色,下一秒对小的轻声细语,父母为何能做得如此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大的让着小的”,究竟是不是处理二孩冲突的正确办法?还是我们明知这样“让”不对,却不想花心思想别的办法处理?
  在说方法之前,先要提醒两个一直被我们忽略的真相:
  孩子争吵打架的原因,多数是为了让父母介入,从而获得被关注的感觉;
  孩子间的冲突很多是无心玩闹而起,很难纯粹断定谁是谁非,冲突往往不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而是所有参与的孩子都有份。
  因此——
  两个孩子吵架,绝不能只处理一个孩子。

3个方法,尽管试试


  1.一视同仁,把孩子们当做一个群体:让他们处境相同。
  一视同仁的作用是在于避免:
  站在你“认为”是受害者的老二那边时,其实就是在强化老二的受害者心理,同时强化老大的“欺压者心理”;
  孩子们一打架,你就安慰这个教训那个,会让孩子们误以为想得到妈妈关注、报复哥哥的时候,惹哥哥生气就好了,这无疑是在鼓励孩子打架告状,以及让孩子学会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增加竞争和对立。
  怎么一视同仁?其实就是退出法官的位置,给两个孩子同样的选择与处境:
  “你们要么停止打架,要么去外面去解决战斗。”
  “你们愿意各回各的房间,等觉得不会再吵了再出来?还是想到同一个房间去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俩愿意都坐到妈妈腿上来,聊一下为什么会打架吗?”
  即使对于宝宝和大孩子,也要一视同仁:
  把宝宝放到婴儿床:“等你不和哥哥闹了,爸爸再抱你出来。”
  把老大带进房间:“等你不和妹妹闹了,就出来告诉我,我们再一起去让妹妹出来。”
  也许很多人会说:婴儿懂什么!可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让还是婴儿的老二懂,而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判断到底是谁先惹了谁,随便判断對谁都不公平。
  比如我俩侄子吵架,我多次坚持使用“一视同仁”后,有次我听到小侄子又哭着对老大说“我要去告诉姑姑”,结果老大回答:“姑姑只会告诉我们自己解决。”老二听完一脸发懵,两个人静了下,最后又没事人一样一起玩了起来。
  即使你真的想做点什么,也顶多是告诉弟弟如何去和哥哥沟通,弱化弟弟“被哥哥欺负”的受害者心理。
  2.即使明显是大的错,也先安慰老大,再让大的和你一起去安慰小的。
  这并不是鼓励老大犯错,而是我们要相信,老大“欺负”老二,背后一定是有原因、有需求的,满足老大需求,才能停止他的行为。
  老大的需求常常是什么?大部分是他觉得你更爱老二,或者因为感到了失望,需要我们的鼓励。
  我们可以这样给老大鼓励:
  说出老大的感受:“宝贝,我看到你在生气,妈妈抱抱你好吗?”   惩罚和蔑視只会激发老大对老二更深的妒与恨,只有爱和理解才能让老大感到“原来妈妈还是爱我的”,唤起反思;
  当孩子感觉好转之后,尝试鼓励老大去安慰老二:“你愿意去帮助妹妹感觉好起来吗?你想先给她个拥抱,还是想让我先抱你?”
  毕竟一般情况下是父母先伤了老大,老大再去伤了老二,所以解决的步骤也应该是先安慰老大,再让老大去安慰老二。
  如果老大不愿意抱妹妹,我们仍然要做出姿态:“我能明白,你现在还没准备好和妹妹拥抱;等你准备好再来找我好吗?妈妈永远爱你。”
  这样做既不会让老大每次都感觉受挫,也避免滋长老二的受害者心态:“只要我去惹哥哥,妈妈就会花好多时间来安慰我。”
  3.用“游戏力”处理。
  分享一个我曾经用在两个侄子身上特管用的方法——假装记者:
  伸出大拇指到孩子面前,正儿八经地说:“我是ABC电视台的记者。请问哪一位愿意先到我的麦克风面前,说说对这件事的见解。”
  有时侄子们笑笑过去了,但有时他们会轮流“告状”,说自己的看法。他们说完之后,我会转身对假想观众说:“好了,朋友们,现在现场情况就是这样,要想知道这些聪明的孩子会怎么解决问题,请在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收看。”
  如果事情还不能平息,我会提议两人把问题写下来,放到家庭会议中讨论,或者再演下去:“请你们回去想想办法,明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我将继续向观众报道。”
  一般到这一步,孩子们的气都消得差不多了。
  这其实也是运用游戏力,实施我刚刚第一点说到的:让两个孩子“处于同一处境”,避免争端和受害者心理。
  总结下,在二孩矛盾中,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办法去:引导团结、引导合作,而不是用不分青红皂白的“让”,引发对立和竞争。
  最后,分享一个朋友的故事。
  姐姐大他5岁,两人从小关系特别好。我问朋友秘诀是啥,他说,大概是从小每次父母教育他们的时候,都先对姐姐说:“要让着弟弟,保护好弟弟。”同时也对朋友说:“要尊重姐姐,听姐姐话。”
  这两句话,从来没有分开说过。
  我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和如今我见过的那些案例——
  许多时候,爸妈就是少了后面那句话。
  作者简介:丹妈,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名拥有10年工作经历的资深童书编辑。本文授权转自其个人原创公众号是“丹妈读童书”(ID:jingdiantuhuashu)。
其他文献
如果我们内心巴不得娃快点自己玩,娃是能感觉到的。这会让他们更焦虑。  经常有妈妈和我说,感觉生了娃以后,自我成長就停滞不前了:下班后分分钟被娃黏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一分钟都没有。  陪娃之所以累,其实对很多人而言,在于连续不断高强度陪伴的累。如果陪娃1~2小时的中途,能停下来休息10~15分钟再继续,父母的情绪更放松,陪伴的质量也能大幅度提高。  这10~15分钟,其实就是孩子独处的时间。  回想
这是一本安静的书。  是吗?所有的书不都是要安安静静地坐着看的吗?  不,有的书一看封面,就知道要发生一个热闹的故事。那类书,就仿佛一个眼睛大大的孩子,一边急急忙忙地想跳进爱丽丝那个神秘离奇的兔子洞,一边还回头使劲招手,说:“快来,快来!”让人心跳加速。  有些则仅仅看封面,就知道要很安静、很放松地翻开它,仿佛有一个头发闪亮的小孩子,轻轻地拉住我的手,让我坐下来把这本书读给他听,要小声,要轻轻地读
金猪宝之娘:  反反复复的感冒中,儿子有了抗体  儿子是32个月的时候入园的,一开始先上半天。刚入园那个学期,即便天气不冷,即便只是上半天,顶多一个星期,儿子肯定感冒,轻则流鼻涕,重则发烧。  我们知道,孩子刚入园,对环境不熟悉,免疫力也会降低,再加上交叉感染,生病不奇怪。生病了我们就带他看医生,然后在家里吃药休息,一般一周就能痊愈,然后接着上幼儿园。因为在家待了一周,儿子这时多会哭闹着不想上幼儿
一张旧报纸,在外婆手里变成小猫小狗;外婆煮饭,锅碗瓢盆任我敲得乒乒乓乓;外婆扫地,给我一个扫帚当马骑。  和许多跟着外婆、奶奶长大的八零后一样,我小时候最亲近的人是外婆。  外婆在川西平原农村长大,只有小学文化,三个孙女却分别进入了浙江大学、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燃烧着小火焰。  外婆家是平房,青瓦白墙,有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院子里一棵石榴树,一台石磨,养着
每逢长假来临,平时工作繁忙的父母带孩子走亲访友的机会多了起来。但孩子到了亲友家,常会有令人尴尬的情况发生,令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此时,要不要严管孩子,怎样在照顾主人的自尊心的基础上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争取孩子的配合,是每位父母特别关注的事。    案例一:  孩子乱翻主人家的东西  小明妈妈带小明外出做客时,最怕他满屋乱窜,不经主人允许,乱翻人家屋里的东西。小明还是个电影迷,看到人家书柜里的小摆件
晚饭时,丈夫端上了一条清炖鲤鱼。看着香菜叶下卧着的鲤鱼那圆鼓鼓的大眼睛,我突然来了兴致。  童年时,每每吃鱼,最花心思就是鱼的眼睛:啃去外面一层,把里面的小圆珠小心地放在饭桌上。吃完饭,便赶紧拿了鱼眼,叫上小伙伴,去垛上找一节白白亮亮、粗细适中的麦秸秆,一头劈成梅花状,中间放上鱼眼珠,从另一头吹气。于是,鱼眼珠就开始在空中或浮或沉、或高或低,翻转不止。技艺高的同伴玩起这套把戏,仿若如来戏耍孙悟空,
怕恐龙?根本不存在呀!  怕黑影?影子有什么危险呢!  床下的怪物?你看,哪有!  每当孩子们这些“莫名其妙”的害怕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第一反应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否定它的合理性。然而这些“莫名其妙”,真的等于“莫须有”吗?还是因为远离童年的我们,早已不明白(或者忘记了)孩子心中恐惧的根源。  我们不妨来看看孩子几种“莫名其妙”的害怕,看看其中的问题出在哪儿。衣柜里的怪物  玛格丽特是我的一位朋友
打開冰箱门,各种各样的蔬菜们躺得整整齐齐。  请你快速数一数,这里面分别有多少个西红柿、多少个青瓜、多少个红萝卜和多少个灯笼椒?
候機大厅里,头等舱休息室的箭头向下,表示要往楼下走。现在我们去B18登机口,应该往楼上还是楼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