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42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
对照组达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痛泻要方加味;对照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25-0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笔者采用痛泻药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2013年在门诊就诊的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8年。对照组42例,其中男19例,女性23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9年。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均进行大便常规、腹部B超、血生化、结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标准:半年以上反复发作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3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排便后腹痛缓解或减轻;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发作时伴有排便性状(外观)改变(便质硬、稀或氺样)。均排除非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疾患。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均予痛泻药方加味汤剂:炒白术12g 炒白芍20g 陈皮8g 防风10g 茯苓15g 淮山12g 玫瑰8g 乌梅8g 甘草6g。腹胀、嗳气明显加木香6g ;腹泻时间长,肛门有下坠感,加黄芪12g ;纳差乏力明显,加人参15g 。每天1剂,水煎服,每日2次,2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予蒙脱石散1.5g,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20mg,每日3次口服,2周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腹痛腹胀消失,大便次数每日小于3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腹痛腹胀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改善。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症状有所加重。统计方法采用x2 和t检验。
4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2周随访,疗效比较见表。
5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泄泻”、“腹痛”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伤脾;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则横逆犯胃;水湿不行,痰湿内阻,日久失治,损伤脾肾等所致。因此本病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脾胃虚弱和肝气疏泄障碍存在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整个过程。肝郁脾虚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痛泻药方为《景岳全书》中的经典名方,是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方中白术苦甘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抑木培土,共为君药。陈皮辛苦温,理气燥湿和胃,防风散肝郁、疏脾气,可协助白芍调肝,更可升阳以止泻,共为臣药。茯苓淮山加强健脾利湿,玫瑰、乌梅辅以疏肝止泻,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诸药合用,疏肝健脾调和气机,则痛泻可止。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痛泻药方煎剂可抑制小肠平滑肌的收缩,使收缩振幅变小,基线下降,频率减慢,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用番泻叶煎剂灌小鼠胃造模,观察小鼠对应激腹泻的影响,结果表明痛泻药方具有明显的抗腹泻、抗应激作用。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无特效方法和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且药物依赖性强,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本着审症求因,治病求本的原则,进行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根据机体不同状态的情况来选择不同方药及药物的剂量,对机体进行双向调节,改善脾胃功能,缓解症状,延长缓解期,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比西医理想。
参考文献:
[1]宇文亚、沈舒文、杜晓泉等 补脾固肠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观察 实用中医杂志,2006,10(22):615-616
[2]陈朝元、何顺勇等 加味痛泻药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19(5)
[3]章宸、刘斌等 痛泻药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223-226
[4]张俐敏、陈文莉等 李东垣善用升散药探讨 中医文献杂志 2003,21(3):28-29
对照组达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痛泻要方加味;对照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25-0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笔者采用痛泻药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2013年在门诊就诊的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8年。对照组42例,其中男19例,女性23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9年。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均进行大便常规、腹部B超、血生化、结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标准:半年以上反复发作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3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排便后腹痛缓解或减轻;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发作时伴有排便性状(外观)改变(便质硬、稀或氺样)。均排除非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疾患。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均予痛泻药方加味汤剂:炒白术12g 炒白芍20g 陈皮8g 防风10g 茯苓15g 淮山12g 玫瑰8g 乌梅8g 甘草6g。腹胀、嗳气明显加木香6g ;腹泻时间长,肛门有下坠感,加黄芪12g ;纳差乏力明显,加人参15g 。每天1剂,水煎服,每日2次,2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予蒙脱石散1.5g,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20mg,每日3次口服,2周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腹痛腹胀消失,大便次数每日小于3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腹痛腹胀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改善。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症状有所加重。统计方法采用x2 和t检验。
4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2周随访,疗效比较见表。
5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泄泻”、“腹痛”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伤脾;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则横逆犯胃;水湿不行,痰湿内阻,日久失治,损伤脾肾等所致。因此本病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脾胃虚弱和肝气疏泄障碍存在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整个过程。肝郁脾虚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痛泻药方为《景岳全书》中的经典名方,是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方中白术苦甘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抑木培土,共为君药。陈皮辛苦温,理气燥湿和胃,防风散肝郁、疏脾气,可协助白芍调肝,更可升阳以止泻,共为臣药。茯苓淮山加强健脾利湿,玫瑰、乌梅辅以疏肝止泻,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诸药合用,疏肝健脾调和气机,则痛泻可止。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痛泻药方煎剂可抑制小肠平滑肌的收缩,使收缩振幅变小,基线下降,频率减慢,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用番泻叶煎剂灌小鼠胃造模,观察小鼠对应激腹泻的影响,结果表明痛泻药方具有明显的抗腹泻、抗应激作用。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无特效方法和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且药物依赖性强,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本着审症求因,治病求本的原则,进行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根据机体不同状态的情况来选择不同方药及药物的剂量,对机体进行双向调节,改善脾胃功能,缓解症状,延长缓解期,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比西医理想。
参考文献:
[1]宇文亚、沈舒文、杜晓泉等 补脾固肠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观察 实用中医杂志,2006,10(22):615-616
[2]陈朝元、何顺勇等 加味痛泻药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19(5)
[3]章宸、刘斌等 痛泻药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223-226
[4]张俐敏、陈文莉等 李东垣善用升散药探讨 中医文献杂志 2003,2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