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胃湿热”理论探讨中风湿热证的辨治

来源 :福建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py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胃湿热是中风湿热证发病率升高的始动因素。基于“脾胃湿热”理论,提出中风湿热证病位在脑,与脾胃密切相关,其病机为湿热蒙上,困遏清阳;湿热伏中,闭阻气机;湿热流下,壅滞经筋。防治中风,应树立“大脾胃”发病观,根据湿热之多少、偏重,治以祛湿清热、三焦分利,对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适宜的养殖密度能够降低养殖动物的应激胁迫水平,促进其健康、快速生长。为探究黄条鰤(Seriolalalandi)在陆基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最适密度,本研究对1龄黄条鰤[(565.83±70.22) g]开展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共设置10尾/m3 (低密度组)、20尾/m3 (中密度组)和30尾/m3 (高密度组) 3个密度组。实验过程中测量并计算包括增
期刊
为认识消化道菌群结构在宿主营养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饵料菌群对其的影响,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幼鱼一个完整摄食周期内的消化道菌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解析其与饵料菌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
期刊
脾虚湿阻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键病机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基础。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工厂”,是脂肪酸、糖和氨基酸氧化代谢的最终场所,而中医之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二者在生理上都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相关,在病理上脾虚湿阻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障碍存在关联,脾虚不运产生的湿浊痰瘀代谢产物与线粒体障碍产生的氧化应激代谢产物存在契合之处。笔
期刊
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价值性是设计教学问题时必须考虑的核心要素,通常可以从全体性、目的性、学科性、挑战性、艺术性等方面去判定。要实现课堂教学设问价值的最大化,还取决于教师在对话中的智慧引导。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问什么,学生才学什么"的被动状态,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自觉探索,这才是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价
期刊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的持续改革,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出现职业满意度降低、职业幸福感下降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而具备良好韧性的教师在高挑战、高问责、高期望的环境中依旧能够保持教与学热情和动力。教师韧性为缓解压力、维持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以长期在一线教学的优秀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涯发展不同阶段韧性生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行追踪叙事,探究其
学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病机为清浊升降失调,主要责于脾、肾、肝,表现为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气亏虚、肾精不足,标实为水湿、瘀血停滞。治疗以升清降浊为治则,升清即补益脏腑,尤其注重健益脾气、滋补肝肾;降浊即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使气、血、津液恢复正常代谢,以祛除水湿、瘀血等浊阴之物。常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为基础方,同时根据血瘀、湿证的兼杂予以辨证加减,并注重情志调理。
期刊
在心理健康框架下,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帮助学生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和个人生涯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是为进入职业生涯所做的必要准备,职业生涯促进个体实现人格完善和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通过对"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文本分析发现,课程标准按照从"小我"到"大我"的逻辑思路,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和时代性。建议该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坚持育人为本,结合时代特征,在遵
期刊
通过对《素问·水热穴论》篇中水液代谢相关论述的解析,探讨肾与水液代谢间的关系:结合历代医家对于“肾为胃之关”的认识及相关病机的探讨,论述肾阴亏虚所致水热互结、聚水成肿的病理过程;通过象隐喻思维,解析肾之气化蒸腾功能,理解肾与水液生成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生理、病理、经脉方面解析“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这一病理过程。
期刊
<正>一个优秀的初始"研学问题"被提出后,教学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进入了它既有的轨道,放手把一切都交给你的学生吧。为什么单单我们的孩子"研"不起来2012年广州市番禺区下决心开启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们借鉴了国内很多成熟的教改经验:让学生先自主探索、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充分研讨,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我们称之为"研学后教"。
期刊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有利于应对新时代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学界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等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总结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等体现规律性的结论,并从唯物史观、社会实践、时间维度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价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