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30天裂变出几千个社群的?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0407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社群以前只有一个,也就是老板社群,这是一个年费方式的付费社群,社群里不光是简单的营销案例学习、头脑风暴,更重要的是人脉的互通。凡是社群里有人问问题,我都会比较耐心地回答,有时候的回复甚至多达1000余字。不过我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焦虑,因为这个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现在7个群3000多人,身为劳动模范星座摩羯座的我,一个人或许还可以搞定,但是当有30个群、300个群的时候,我是肯定搞不定的。
  所以,我前段时间把脑细胞老板社群做了一些调整,以前的社群是一个“平面”社群,而现在我把社群做成了一个“立体”的社群矩阵。只有把社群分了层级,整个体系才会出现势能,有势能才有吸引力,才能让信息和人流动起来,上面的人怕自己被淘汰降下去,下面的人想努力上去,那么整个体系就有了流动性,变得有活力。我一共把原有的脑细胞老板社群拆分成了5个层级种类的社群。

第一层社群:锦囊会


  我在现有的老板社群里建立了一个叫“锦囊会”的智囊团组织,群员都是在脑细胞老板社群里招募的,不过要求很严格,必须是有一定的营销基础的人才可以加入,必须先将以前自己做过的营销案例发到我邮箱里,经过严格的审核后才可以加入。到现在,这个社群还不到40人,不过成为锦囊会成员是很光荣的事情,将终身免费成为老板社群的群员,而且我还会导入大量的商业机会和人脉给他们。做法很简单,但是很有用,在我们自己开发的会员系统里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和个人档案,甚至在他们的微信群名片里都为他们提供专属的个人简介链接,以便其他人很方便地了解这个人的情况,我也经常在成千个群里推荐他们。
  但是,他们也必须为这个社群付出更多的精力,需要被我“折磨”,因为他们每周都必须交作业,必须把本周遇到的营销案例,看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分享到锦囊会的群里。不过,对每一位锦囊会的成员来讲,这也是逼迫自己学习和洞察生活的一种方式,最终受益的都是自己。
  以前在老板社群里,每天都是我在跟大家做分享,我累不说,而且视角、口味都是有限的。但是现在,因为有了他们交的这些作业,我就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了,更关键的是我一个人的视角肯定有限,而40位懂营销的观察员所产生的内容就很丰富了,对于这些内容,我也会挑选一些比较好的并且附上我自己的点评转发到下层的社群里,社群里的内容来源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层社群:脑细胞老板社群(总群)


  这一层就是最早做的老板社群,每天做营销案例分享、头脑风暴、人脉连接和资源共享。群里管理非常严格,不能说早安、不能聊闲天、不能发红包、不能发动图表情,只能说干货、说正事,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发展3年时间,现在有3000多名老板群友,续费率、好评度都比较高。

第三层社群:老板社群的分群


  这一层社群类型主要是由第二层社群的同学免费申请后,自己去搭建的分群。其实现在大部分人都有做自己社群的意愿,因为可以搭建自己的流量池、打造自己的商业影响力、积累自己的人脉和资源,无论是卖产品还是招商加盟,又或者是培训员工,都会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难的就是社群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但是,我们社群最多的就是内容。所以,第二层社群里的老板同学现在可以去免费开自己的分群了,可以把上一层社群里的内容转发到自己的分群里,与此同时,我每周会到分群里做一次免费营销课分享,我已经做好免费分享2年以上时间的打算了。有这样的内容,分群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为各个分群开发了社群系统,分群可以做成收费群,有专门的社群收款、管理工具,分群主每邀请一位老板进自己的分群都可以收38元的分群会员费,收了分群会员费还送我的营销日记等福利。
  这些分群会员的缴纳的费用我们不要,每单只扣除腾讯转账的手续费,余下全部归分群主所有。有这样的内容加持、现金激励,分群的建立速度非常快,第一周就建了几千个分群出来,厉害的分群群主一个月收入2万多现金。
  另外,只要分群主将我们的一些产品和服务推到自己的分群,并且产生收益,分群主都可以分润,比如介绍一位999元的老板社群的同学加入,分群主可以分润200元以上。
  可能你会说,分群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总群,分群才38元,总群却收999元,那人岂不都去加分群而不加总群了吗?其实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分群里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分群主不可能勤奋到将100%的内容都去手动转发。另外,总群里交了999元的老板肯定和分群里交38元的老板的自身实力和人脉质量完全不同。比如阿里巴巴的高层、聚划算的创始人在总群,京东众筹的高管在总群,年收入18亿的微商大咖在总群,但是这些人不会出现在分群,总群和分群的价值感还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四层社群:每周营销分享群


  第三层社群是由老板社群总群里的群友组建的,第四层的社群就相当于非总群的普通粉丝组建的群,任何人都可以免费申请组建自己的社群,但是就不会有总群里每几个小时就有的营销干货分享了。不过,我每周依然会到这些分群里做免费的营销干货分享。
  粉丝群主组建这个“每周营销分享群”也会有很高的现金收益,每介绍一位老板同学到自己的分群依然可以获得38元的收益,我们也依然是一分钱不要,都归群主所有。每推荐一位同学到老板社群的总群也会有200元的收益,如果长期坚持,收益可观不说,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我们的社群、我的个人品牌、栏目品牌来给自己赋能,聚集更多的资源和圈子。
  如果你不想要现金收益,想免费拉人进你的分群,我们也不阻止,因为有一些老板有特殊的需求,比如卖饮料的经销商,为了给终端零售商提供免费的学习福利,为了让渠道商、经销商的关系更紧密,也会想组建自己的内部学习社群。对此,我们也是非常欢迎的,我们要的是影响力,要的是让更多人学习到真正的、说人话的营销知识。

第五层社群:联盟社群


  现在每个人都有大量的微信群,但是90%都是死群,我们的社群内容完全可以为这些人的这些社群赋能。群名不用改动,群主地位也继续保持,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定期到你的微信群里做营销干货的分享,帮你把社群给做活过来。所凭借的就是营销干货,就是内容和资源。

接受社群有生命周期这回事


  社群绝对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模式,因为人类最早的群居形态就是以社群的方式体现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是线下圈层社群、商会社群,现在是微信社群、QQ社群,载体变得不同罢了,但是核心都是人与人连接的地方。
  关于社群,有一个体会是需要跟大家分享的,那就是要改变观念,接受社群有生命周期这回事。有人专门做过数据统计,大部分的微信社群都逃脱不了只有34天寿命的魔咒,哪怕是相亲相爱的同学群,34天以后都会一片沉寂,甚至发个红包大家都懒得去抢,这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和接纳这个问题,当一个群进入死亡沉寂期以后就应该果断放弃,建立新的群。在老群里发一个公告,说清楚现在要新建一个群了,愿意进的可以拉进新群。说来也奇怪,老群里的那些人只要一到了新群,立马又会活过来了,话开始多起来,可能这就是新群的新鲜感吧,百试不爽。
  还有非常多的人专门做快闪群,比如通知大家会在一个微信群讲公开课,讲完以后就解散。其实这样做反而会有很强的紧迫感,让人更加珍惜。在微信群解散前发的商业信息也是转化率最高的广告,比如,在群解散前群主最后发一句:“本群将解散,有兴趣报名我们付费学习课程的加我微信。”这种欲擒故纵的商业转化效果极好。
  群冷是正常的,不过,不说话不代表大家不会爬楼、不会看群里分享的信息,比如群里发布的一些商业机会、一些聚会活动,报名的人依然超级多,所以,群里真热闹、假热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社群里能持续不断地输出价值。
其他文献
2020年的春天与往年不太一样,世界被按了暂停键,只有少部分人在为世界做清洁,背影决绝又灿烂,我们看着心生敬畏。少年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英雄梦,即使后来我们被生活安排了各自的角色,依然期待着能在续集或者番外里过一把英雄瘾。其实,换个思路,能在自己的剧本里全情投入,就是别人眼中的英雄。  疫情之下,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在慌乱的春节假期中,编辑部就开始工作了,做选题、做方案、联系专家和企业,为的是用
期刊
我们过去接触的中小餐饮企业比较多,我将从餐饮的营销运营方面和大家聊一下很多人都关心的三个现实问题。节流  从营销运营角度来说,这次主要反映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两大问题:  1.难以触达和锁定长期顾客  这里展开讲反应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有效的平台工具去留存你的顧客。连锁品牌可能没多大问题,比如有公众号之类的留存。小门店可能通过加顾客微信好友或运营顾客微信群来建立联系。二是留存在平台或工具上的顾客活跃
期刊
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成了人们关注的流量中心,亲戚们的“常规”灵魂拷问被各种“硬核”防控事件以及疫情动态所取代。但在茶余饭后,也总能听到一些与往年不同的声音。  比如在一个五线偏弱的小县城:村里的谁谁在抖音上卖东西,厂里奖励了一辆轿车;那个卖鸡蛋灌饼的谁谁,在抖音上很火,有很多粉丝,他的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小区门口的超市老板建了个团购群,价格很优惠;谁谁在闲鱼、转转上卖标价40
期刊
2019年10月,我们正式以湖北武汉办公点为全国运营中心,启动某中大型酒厂旗下的“两湖荞”品牌苦荞酒招商运作及市场运营工作。  从市场摸底看来:相对于三年前苦荞酒品类最好做市场的时机节点,从“天时”层面来说,已经过去。那种一个小酒厂新推苦荞酒跟风而上动辄年获上亿元销售额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从“地利”层面,湖北可谓是苦荞酒的发源地和爆发地,诞生了以毛铺为代表的全国性苦荞酒领导品牌,并带动省内数
期刊
疫情期间,“超级传播者”这个词火了。什么是“超級传播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病毒传染给十个人以上病人的称为“超级传播者”。“超级传播者”的出现说明疫情的扩散不再取决于有多少个感染个体,而是取决于有多少个强势个体。  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在商业方面也同样适用,商业也将有“超级传播者”出现。他们就是那些能够给你的产品和品牌带来深度二次传播的人,也可以称之为“超级顾客”。一个“超级顾客”可以带来十个以
期刊
对于株洲“00后”女青年李菁菁来说,“李宁”是一个传统运动品牌,是父辈们的热爱;而“中国李宁”则是另外一个品牌,是她的热爱。  “中国李宁”是“李宁”于2018年推出的运动时尚系列;然而在不同年龄段的族群里,这两个“李宁”已经完成了“撕裂”。  撕裂的结果很喜人。2019年3月,李宁公司发布2018财年业绩报告,营业收入达10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从1990年创立伊始,即将三十而
期刊
近来,企业可能发现,以前赖以生存、行之有效的一些营销方式,甚至是一些商业模式,在疫情面前突然失效了。这个时候,企业是否要寻找一些新的出路?到底什么样的出路,能够让中小企业在特殊时刻实现突围,并快速完成转型升级?下面就直播视频、社群的主题,给大家做三个方面的分享。一、企业当下遇到的问题  1. 销售和生存的问题。  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传统实体企业来讲,疫情给予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没有销售、没有市场、没
期刊
在危机时期,企业家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人共担风险、同舟共济。但风险共担并不是一句口号,靠喊是喊不出来的,这需要战略的设计、制度的设计,而合伙制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共担精神是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共担精神。这里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关键的思想—激励。如果激励的基础还没打好,就贸然实施合伙制,最后也不会成功。  激励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企业,如果老板对所看到的行为和结果不满意,就证明他激励错了。什么意思?就是
期刊
人类总是对不确定有着深深的忐忑,我们总是希望能拨开未来的迷雾,比别人看得更远。尤其是在辞旧迎新之际,这种美好愿望似乎来得更加汹涌一些。  但在连续看了好几年的商业预判之后,我们还是会禁不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岁末年初看了一堆趋势,到头来还是赶不上趋势?是趋势本身就不值得预判?还是讲趋势的人都是骗子?显然,问题不在趋势本身,而在我們自己身上。  世界已经变了,而我们还在看着旧时代的地图。  过去的世
期刊
非常时期一旦结束,会出现报复性创业和报复性加盟,你要做的就是保持乐观状态,积蓄能量,做好所有准备迎接难得一遇的事业发展机会。特许经营的发展狂潮  当你处在最低谷的时候,下一个出现的一定是最高峰。  目前国内市场,可以说是特许经营发展的最低谷,一是因为大量门店倒闭,创业激情冷却,信心缺失;二是没有业务,也没有收入,手里的钱会留作备用;三是招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比如OPP创业说明会、项目招商会、加盟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