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z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深圳,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虎门。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在一起,规模庞大,展馆外还有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遗址。每次去,总见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故来伊犁前,对参观的事不太在意。
  然而,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林则徐是在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在流放伊犁的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考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龙口水段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
  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然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除个人具备的英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职责,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了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个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个人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本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而以往的辉煌与显赫,似乎都是为此所作的铺垫和积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断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悲壮的一跃,所作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
  [简评]这篇散文通过写赴伊犁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时的所见、所思、所感,将历史与现实有机贯穿,作者选取林则徐因功而遭贬,描写了林则徐被流放过程的艰辛曲折,突出他遇挫折而忠心不改,在逆境中为国为民竭中尽智的英雄本色与人格魅力,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人生、珍视生活,如何让生命更加精彩。本文以交代作者的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而后穿插林则徐的流放经历,对比手法的运用、议论抒情的水乳交融,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作者单位:山东莱阳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红尘滚滚,一一风荷举,谁晓幸福滋味?  ——题记  一宵冷雨。  清晨,推开山窗,一缕阳光。信步走去,蔷薇嫣然,落红满地。暗香,残留。  湿了一路,一路沉静。无尽的街道,院落深深,古质不华。  风,撩起轻衫,滑过脸庞,吹散长发。  一切,淡得如头顶上一明如洗的长空,纤尘不染,褪尽铅华。  沿小径漫走,偶然来到庭院。推门而进,花气袭人,一院清香。桅子花开,片片雨后娇。似雪,及目纯白,净如水月。  拥
期刊
一、命题作文    题目一 传统  所谓“传统”,指的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尚、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它通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继承下来,其中最稳定的因素被固定化,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等。  请以“传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提示两点:(一)应当如何对待传统?陕西师大哲学系教授
期刊
一盏小灯,一芳檀香,合上《仓央嘉措诗传》,我闭上眼,轻轻念着:佛通,佛痛。仿佛你那迷离的一生已被我掌握般。在香雾中,我看见你的人生,那是凡尘最美丽最芬芳的花冢。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刚点燃的檀香,只是淡淡的味道在屋子里蔓延。多像年少的你,满腔的才华已略展头角,本该高兴,但心中,藏着世人难解的隐约的痛楚。雪白的长袍,优雅而精致的佛教色彩图案,将原本便儒雅无比的你衬托得
期刊
这也是一种力量  一考生    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  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  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动山摇,高楼大厦瞬间成为一片瓦砾,多少生命在废墟下呼唤求助。当解
期刊
曾看过老庄墨韩写的一部叫《楼兰旖梦》的漫画,特别喜欢书中描绘的汉时楼兰古城——那里有清澈见底的孔雀河、有苍翠挺拔的胡杨林。孩子的笑闹声在小城里回响,少女跳起的舞蹈向路人传递祝福,少年纵马扬鞭,歌颂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树。整本书中,是完全不同于汉家景色的异域风烟。  曾看过沧月写的一部叫《大漠荒颜》的小说,里面景物描写并不多,但仍可以感觉到塞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
期刊
【考点解说】    文言虚词和实词比较,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高,往往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常见文言虚词的范围,近年来有些变化。经过一再简化,《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综观近几年的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体现出如下特点:其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帷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综观今年18套高考试卷,你会发现上面又出现了不少颇具特色的好题目,细心揣摩这些试题,相信你我都会从中获得不少收获。    一、语言表达题    (一)正确使用词语  浙江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
期刊
从此,我不再仰望天空  高三(12)班 刘凌云    谁说过,45度仰望天空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因为那一刻他一定看到了幸福的形状,仰望成了他对美好的向往。  曾几何时,我也喜欢仰望,仰望天空美丽的云朵,仰望小鸟展翅的痕迹,仰望公园里一家三口的闲庭漫步,仰望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的人生,我怀着一颗虔诚而卑微的心仰望着一切自以为遥不可及的美好,虔诚地忘了仰头的疼痛,卑微地不改伸手去比划一下那“遥不可
期刊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这一问,问出了千般哀怨、万种离情,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一答,更把李煜这位亡国之君深重的愁情别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当中。常见发问之句,屈原问天。李白问月,闺中少妇问落花,雨夜离人问红烛。细细品味,诗歌中“问”的艺术确是别具匠心,意蕴丰厚而深远。    无理而问    天地万物,本无情思,更不能与人问答传情。但是在很多诗词中。作者着意设
期刊
古典不是一张失真的老照片,也不是虫蛀了的褪色的箱底衣服,那是“陈旧”,积淀着浅薄的记忆,有一点妄自溯古的意味。也不是“古老”,“古老”带了沧桑的感情,让人提起来就要唏嘘的,郁结着无法排解又令人颓丧的怀念。  而古典则是清丽的、文雅的、精致的。是紫砂壶里的名茶,飘出使人醺醺然回味不绝的清香;是红木家具上沉积的历史尘埃和在夕阳西下时泛起的幽幽光泽;是名瓷的精美青花或斑斓粉彩以及叩击时的若磬之声;是身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