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徒们执意要重建世界。
在比特币暴跌的那段日子里,我所关注的互联网,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节日的气氛。大家不停地发推,发布红迪网上的嘴仗截图。看着陌生人痛心自己那些荒唐的数字硬币被熔成了渣,总归是件乐事。
可我并不希望看到比特币持有者如此痛苦,真的。身为技术人员和创业者,我既同情又钦佩那些冒险者。但作为一个撰稿人,我喜欢这种纯粹揭示人类境况的题材。我喜欢看别人玩游戏,但自己不玩;我喜欢看别人打牌,自己却从来没买过一副;我看橄榄球的时候,手机上总会开着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官方规则手册。不知为何,比起游戏本身,我更喜欢规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就是一套由软件定义的规则,而这套规则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古怪的游戏之一。投资者投资的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抽象概念,一旦其表现不佳就会令人恐慌,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人人都像是在狂歡,日子美好得像是巴黎遭到入侵前的那段时光。观察这几年ICO(首次代币发行)的世界就像是在看爆米花出锅。玉米粒在热气中翻腾,就在大家以为玉米永远不会变成爆米花的时候,只听“嘣”的一声!万事达币!以太币!班柯币!Tezos币!各式各样的币种纷纷出炉,于是我们现在顿顿都在吃爆米花。区块链初创公司访问了我们的软件代理,承诺用美元支付费用,然后补充道:“不过其实也有其他支付方式。”各个既精明又富有。对了,有些区块链初创公司(绝不是访问过我们的那些)太滑稽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图案!有的甚至是有意为之,比如UET(全名Useless Ethereum Token,意为“没用的以太坊代币”,也是一个币种),它的标志是一根竖起的中指。而它官网上的介绍语与其名字一样诚实:“别指望有收益。”可它的交易总量已经达到了30万美元。
人们深陷在这场名叫“加密货币”的暴风雨中——他们唯一的罪恶就是相信了它。(好吧,还有贪婪。)但此刻的我也只能微微一笑,叹一口气。因为我知道相信的滋味。
我第一眼见到互联网时就爱上了它,最早是DEC VT320命令行终端上的字,然后是各种字体的文本,还配上了图片和亮蓝色的链接。在瑞士发表的东西都能读到!麻省理工学院的也有!地理距离完全不再是问题!互联网问世时我在上大学。在已经学会用因特网收发邮件、下载文件后,我找到了一种可以把写作抱负与处理重复性工作(比如文书工作)结合起来的事情,那就是编程。我不用再自己影印杂志了,互联网会帮我的。
大学毕业后,住在布鲁克林的那些夜晚,我开始制作自己的网页。早上醒来,先看看网站有没有访问量,然后出发去曼哈顿上班,为各家公司制作网页。钱滚滚而来,一小部分存在了银行账户上,剩下的都去了别的地方:期权、提成、风投。我替一家30人的小公司工作,办公室租在第五大道上,女老板是微软的,带着一条小狗。
那是一个奇迹与喜剧并存的世界。超级碗上的广告全是**.com;同事们连睡觉都在一起;开推介会前,老板的小狗还在大大的玻璃会议桌下拉了屎。我去参加了雅虎举办的一场派对,派对现场搭了一座假火山。曼哈顿的书店里都是这样的书:《2008年,道指涨至30000点:为何这次不一样》、《道指36000点》、《道指40000点:史上最强牛市获利之策》,还有《道指100000点:现实还是虚幻?》。
人人都在讨论着IPO(首次公开募股)、投资和风险资本,嘴上总挂着“革命”二字。我知道自己本应对互联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方式发表一些看法,但我只想写些东西,然后放到网上。或是谈谈互联网标准——那些由万维网联盟起草的文件,定义了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协议,描述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的框架。这些标准定义的不仅是软件,还有文化;这是人机互动的原材料。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几乎不能理解自己所面对的一个又一个新领域。
我偶然发现比特币是在2009年,当时觉得它有点儿意思。照我的理解,或者说是误解,它只是一种微支付手段,有点像老一代的虚拟货币,比如Beenz和Flooz,再加上一些反垃圾信息的概念。我数学很差,所以比特币白皮书我也看不懂,不过我还是尝试着想挖点矿,也没成功。我不想把Mac的中央处理器浪费在这种荒唐事上,于是就不再理会它了。
比特币这东西解释起来可不容易,不过还是让我试试吧:你站在商店的自动取款机前,想取钱买半打饮料,于是你把银行卡放了进去。交易处理器在远端的某处进行验证,扣点手续费,然后吐出现金。整个过程都是靠软件实现的。好了,现在深吸一口气。获得比特币的过程就和用取款机差不多,只不过得到的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货币,而是一份证明,证明有一台计算机解决一道自动生成的难题的速度比其他计算机都快;用的也不是银行卡,而是一个专属于你的、自动生成的令牌;此外,你连上的也不是银行,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它们共同维护和更新庞大的历史交易数据库副本,同时还利用数学来共同验证交易,并且不时地吐出新的比特币,奖励解决了难题的人。再慢慢地呼气。就快讲完了。而且你也不是向柜员买半打饮料,而是转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到另一个匿名的令牌上。久而久之,大家所完成的交易形成了一个个区块并通过了验证,然后会得到一个特殊的代码,上面记录了之前所有区块的代码,这就是:区块链。根据Bitcoin.org的数据,目前比特币的区块链大约有145GB,等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它的规模又不止这些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下载的,你可以把比特币的经济全貌保存在一个小小的硬盘上。
这一切最终都落在钱上,真是荒谬,我们或许应该对此抱以更大的嘲笑。把比特币想象成一根大大的中指。它就是个恶作剧,几乎是对全球金融系统的模仿与嘲弄,现在已经变成了泡沫。“你们这帮达沃斯的富豪也许以为自己控制了全球的货币供应,”恶作剧的人仿佛在说,“但人类能把任何东西都搞成经济,就连这个也不例外!”坦白说,我从未对中央银行制度咬牙切齿,它就像电视网络或是宗教一样,只不过是我们对其卑躬屈膝的又一个大企业罢了。但我能想象它会如何让人们生气。毕竟连比特都能发行货币了。 一些大银行居然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持以谨慎积极的态度,这一点还是很令人惊讶的。然而尽管银行家死板保守,相比普通人,他们却更能将金钱视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即使他们从骨子里觉得比特币比不上利率,只要有人买,就有“钱”景。所以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你也可以说,对于生活在专制政权统治之下的人们而言,加密货币是一种福利——相当于手机里的瑞士银行账户呀。
其实比特币实现了将一些真正令人开心的概念金融化。不用再理会汇率,你拥有一套技术,可以创造稀缺性。至少是某一种稀缺性,因为你可以把数据和信息以某种方式编入区块链中,然后宣称:“这种类型的数字化东西,这是头一个。”它已经被应用于数字艺术上,在专利、图库等方面也有所应用。
换言之,区块链可以是一种媒体形式。作家玛利亚·贝丝蒂洛正在创办一本将发布在区块链上的杂志——这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被下架。小秘密:玛利亚是我的朋友,理论上我会为她撰稿,然后她付给我加密货币,她称其为“空间宝石”。她的目标之一是让人们无法威胁到自己不喜欢的媒体,比如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爾,他以庞大财力支持了职业摔跤手胡克·霍根对八卦网站 Gawker 的诉讼,因为Gawker发布了胡克的性爱视频。
你甚至还能出一本杂志,名字就叫《关于彼得·蒂尔的关键公共利益信息》。要想通过诉讼让这样一份杂志消失将会非常困难。区块链就是想法的市场。再来一个思维实验。还记得那个匿名创建的关于涉嫌性骚扰的媒体从业者名单吗?你可以悄悄地在虚拟货币钱包中加入指控信息,把信息放到区块链上去。你可以制作一个浏览器插件,一旦有人访问性骚扰者的领英(LinkedIn)主页,页面就会变成鲜红色。你可以将这份记录分布在互联网中,没人改动它。像这样的指控记录会不会有商机呢?其实大家是愿意为八卦掏钱的。不如就叫做八卦币?
我并不是说这会是个好主意。相反,我很确定这会是个糟糕的点子。关键在于,这种事情在过去很难实现,无论规模大小,因为匿名性难以保护,加上平台运行难度大,容易受到攻击。而现在,区块链的框架正在开始开发这样的工具,让内容保持匿名和分散化,得以永远持续下去。此外,就像所有的互联网事物一样,它们的出现总会先令我们措手不及,因为我们还来不及制定出必要的道德标准。
当人们开始用比特币进行毒品交易时,事情就已经变得够糟糕了。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
互联网泡沫破灭于21世纪初。办公室空空荡荡,只剩电脑椅。“进入金钱天堂的钱太多了。” 一位投资者朋友叹息道。随着各公司在严寒中抱团取暖,像阿米巴原虫一样合并成新的公司形式,名字变来变去,我注意到原先来自房地产、有线电视编辑和运动员管理行业的人已经离开了。
互联网行业的员工沦为了笑柄,他们就是满口行话的笨蛋,把经济推向了悬崖。2002年,我靠自由写作谋生,几乎连每月590美金的房租都付不起,但却比泡沫时代要快乐得多。大家通过邮件找到彼此,聚在布鲁克林昏暗的公寓做邻居,只要带上啤酒和零食就能加入,一起讨论XML、导航分类、主题地图以及网站架构。我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写这方面的文章,在那个袖珍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作者、设计师和经理人。
新的东西又开始涌现。有人发布了一款在线游戏,名为《无尽梦魇》,玩的人还不少。可惜生不逢时,令人遗憾。不过随后,同一个团队推出了Flickr图片分享网站。谷歌收购了博客平台Blogger。互联网的热度回升,软件行业也一点点地发展,进入了全球企业的方方面面。移动电话问世,社交网络爆发,就业机会回归,编程学校纷纷冒了出来,把人一个个变成程序员,喂进商业的大磨盘里。我爱的那些抽象概念变成了一个个产业。
人们总是忍不住对区块链做出自己的预测。我的预测是:当前这波虚拟货币热潮最终将会消退,因为它只是一团混乱,庞大、低效、邪恶。它更像是意识形态而不是金融工具,而意识形态很少能长久地保有价值。此外,交易速度太慢(每个人都说自己正在解决这个问题),而制造新货币不应该要用尽洪荒之力。区块链有望解决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更轻松地实现,包括既有的法定货币。但我一看到它,就知道它是一种心灵病毒。
以下是我历经25年才终于弄清楚的事情:硅谷最热爱的不是产品,也不是产品之下的平台,而是市场。“以后再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是早期商业互联网的呼声。要想割韭菜,首先要创造出能被大众频繁使用的产品,比如谷歌那样的搜索引擎,或是脸书那样的社交网络。然后再在这些产品之下打造大型网络交易平台,提供一些令人惊艳的东西,比如按相关性排序的搜索结果或新闻推送,然后在这些基础上,你打造的其实是广告市场——这才是真正的赚钱机器。如果你碰巧建成了一个真正的市场,就能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在过去,建立市场需要有用户、产品等很多东西——就像农民赶着肥猪去市场上卖。而我们现在拥有的是一种加快拍卖的手段,无论数量多少,一种大量产生中间人的方法。这就是硅谷的命运。有了ICO和比特币交易所之后,我们就有了一个能对市场进行估值的市场。这会有什么错呢?我们之前从来没碰到过麻烦。看看佛罗里达州那大片大片的空房子就知道了。
美国人理解新的抽象概念的方式就是将其金融化。这是我们的文化吸收信息的方式。出租车、闲置的卧室、公共教育——每个领域都有商机。比特币和区块链尚未金融化,它们意在取代央行的业务。但如果区块链所提供的最重要的东西并非货币的替代品,而是文化建设的一种新手段呢?
我知道那种感觉,脑子里有一个关于软件的想法,它的各种可能性摆在你面前,像一个个神秘的蛋。有的蛋是臭的,有的是空的,有的里面是小鸡——但有时,如果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可能还会孵出龙来。
每当我听见人们谈论比特币的无限未来时,我都会想起《道指100000点》。我最早看见这本书是在世贸中心那家老Borders(美国一家连锁书店)。几年后,那家书店跟着世贸中心一起被炸了,而这股书潮也已成了一个悲伤的笑话。在很多年里,市场失去了对科技的兴趣。如今像Borders那样的传统书店也在渐渐消失。
泡沫是令人伤感的东西——谎言和乐观如同漩涡,掩盖了无数未能实现的渴望。比特币会崩盘,因为它本该如此。泡沫总会破裂。原本从事房地产和运动员管理的那些人会离开,而信徒仍会留下,碰面,规划新的市场。这可能需要几年乃至十年的时间,但区块链狂人的脑子里已经设想了整个世界,而且他们一定要等到那番景象成真才会罢休。而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是他们最不关心的。他们要做的事情,有的会很神奇,有利于社区建设、经济繁荣。而有些则会让我们彻夜难眠。
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嫉妒地旁观。我嫉妒的不是那些信徒可能获得的财富,因为大多数人都无法获得那样的财富。(即便是在分布式的货币平台上,财富也只会落入少数人的腰包。)我嫉妒的是他们所将经历的一切:崩盘、被抛弃,然后随着他们了解了玩具和工具的区别,开始缓慢地重建。他们将会参与到一场令人惊叹的文化建设中。
[译自美国《彭博商业周刊》]
在比特币暴跌的那段日子里,我所关注的互联网,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节日的气氛。大家不停地发推,发布红迪网上的嘴仗截图。看着陌生人痛心自己那些荒唐的数字硬币被熔成了渣,总归是件乐事。
可我并不希望看到比特币持有者如此痛苦,真的。身为技术人员和创业者,我既同情又钦佩那些冒险者。但作为一个撰稿人,我喜欢这种纯粹揭示人类境况的题材。我喜欢看别人玩游戏,但自己不玩;我喜欢看别人打牌,自己却从来没买过一副;我看橄榄球的时候,手机上总会开着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官方规则手册。不知为何,比起游戏本身,我更喜欢规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就是一套由软件定义的规则,而这套规则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古怪的游戏之一。投资者投资的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抽象概念,一旦其表现不佳就会令人恐慌,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人人都像是在狂歡,日子美好得像是巴黎遭到入侵前的那段时光。观察这几年ICO(首次代币发行)的世界就像是在看爆米花出锅。玉米粒在热气中翻腾,就在大家以为玉米永远不会变成爆米花的时候,只听“嘣”的一声!万事达币!以太币!班柯币!Tezos币!各式各样的币种纷纷出炉,于是我们现在顿顿都在吃爆米花。区块链初创公司访问了我们的软件代理,承诺用美元支付费用,然后补充道:“不过其实也有其他支付方式。”各个既精明又富有。对了,有些区块链初创公司(绝不是访问过我们的那些)太滑稽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图案!有的甚至是有意为之,比如UET(全名Useless Ethereum Token,意为“没用的以太坊代币”,也是一个币种),它的标志是一根竖起的中指。而它官网上的介绍语与其名字一样诚实:“别指望有收益。”可它的交易总量已经达到了30万美元。
人们深陷在这场名叫“加密货币”的暴风雨中——他们唯一的罪恶就是相信了它。(好吧,还有贪婪。)但此刻的我也只能微微一笑,叹一口气。因为我知道相信的滋味。
我第一眼见到互联网时就爱上了它,最早是DEC VT320命令行终端上的字,然后是各种字体的文本,还配上了图片和亮蓝色的链接。在瑞士发表的东西都能读到!麻省理工学院的也有!地理距离完全不再是问题!互联网问世时我在上大学。在已经学会用因特网收发邮件、下载文件后,我找到了一种可以把写作抱负与处理重复性工作(比如文书工作)结合起来的事情,那就是编程。我不用再自己影印杂志了,互联网会帮我的。
大学毕业后,住在布鲁克林的那些夜晚,我开始制作自己的网页。早上醒来,先看看网站有没有访问量,然后出发去曼哈顿上班,为各家公司制作网页。钱滚滚而来,一小部分存在了银行账户上,剩下的都去了别的地方:期权、提成、风投。我替一家30人的小公司工作,办公室租在第五大道上,女老板是微软的,带着一条小狗。
那是一个奇迹与喜剧并存的世界。超级碗上的广告全是**.com;同事们连睡觉都在一起;开推介会前,老板的小狗还在大大的玻璃会议桌下拉了屎。我去参加了雅虎举办的一场派对,派对现场搭了一座假火山。曼哈顿的书店里都是这样的书:《2008年,道指涨至30000点:为何这次不一样》、《道指36000点》、《道指40000点:史上最强牛市获利之策》,还有《道指100000点:现实还是虚幻?》。
人人都在讨论着IPO(首次公开募股)、投资和风险资本,嘴上总挂着“革命”二字。我知道自己本应对互联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方式发表一些看法,但我只想写些东西,然后放到网上。或是谈谈互联网标准——那些由万维网联盟起草的文件,定义了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协议,描述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的框架。这些标准定义的不仅是软件,还有文化;这是人机互动的原材料。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几乎不能理解自己所面对的一个又一个新领域。
我偶然发现比特币是在2009年,当时觉得它有点儿意思。照我的理解,或者说是误解,它只是一种微支付手段,有点像老一代的虚拟货币,比如Beenz和Flooz,再加上一些反垃圾信息的概念。我数学很差,所以比特币白皮书我也看不懂,不过我还是尝试着想挖点矿,也没成功。我不想把Mac的中央处理器浪费在这种荒唐事上,于是就不再理会它了。
比特币这东西解释起来可不容易,不过还是让我试试吧:你站在商店的自动取款机前,想取钱买半打饮料,于是你把银行卡放了进去。交易处理器在远端的某处进行验证,扣点手续费,然后吐出现金。整个过程都是靠软件实现的。好了,现在深吸一口气。获得比特币的过程就和用取款机差不多,只不过得到的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货币,而是一份证明,证明有一台计算机解决一道自动生成的难题的速度比其他计算机都快;用的也不是银行卡,而是一个专属于你的、自动生成的令牌;此外,你连上的也不是银行,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它们共同维护和更新庞大的历史交易数据库副本,同时还利用数学来共同验证交易,并且不时地吐出新的比特币,奖励解决了难题的人。再慢慢地呼气。就快讲完了。而且你也不是向柜员买半打饮料,而是转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到另一个匿名的令牌上。久而久之,大家所完成的交易形成了一个个区块并通过了验证,然后会得到一个特殊的代码,上面记录了之前所有区块的代码,这就是:区块链。根据Bitcoin.org的数据,目前比特币的区块链大约有145GB,等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它的规模又不止这些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下载的,你可以把比特币的经济全貌保存在一个小小的硬盘上。
这一切最终都落在钱上,真是荒谬,我们或许应该对此抱以更大的嘲笑。把比特币想象成一根大大的中指。它就是个恶作剧,几乎是对全球金融系统的模仿与嘲弄,现在已经变成了泡沫。“你们这帮达沃斯的富豪也许以为自己控制了全球的货币供应,”恶作剧的人仿佛在说,“但人类能把任何东西都搞成经济,就连这个也不例外!”坦白说,我从未对中央银行制度咬牙切齿,它就像电视网络或是宗教一样,只不过是我们对其卑躬屈膝的又一个大企业罢了。但我能想象它会如何让人们生气。毕竟连比特都能发行货币了。 一些大银行居然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持以谨慎积极的态度,这一点还是很令人惊讶的。然而尽管银行家死板保守,相比普通人,他们却更能将金钱视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即使他们从骨子里觉得比特币比不上利率,只要有人买,就有“钱”景。所以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你也可以说,对于生活在专制政权统治之下的人们而言,加密货币是一种福利——相当于手机里的瑞士银行账户呀。
其实比特币实现了将一些真正令人开心的概念金融化。不用再理会汇率,你拥有一套技术,可以创造稀缺性。至少是某一种稀缺性,因为你可以把数据和信息以某种方式编入区块链中,然后宣称:“这种类型的数字化东西,这是头一个。”它已经被应用于数字艺术上,在专利、图库等方面也有所应用。
换言之,区块链可以是一种媒体形式。作家玛利亚·贝丝蒂洛正在创办一本将发布在区块链上的杂志——这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被下架。小秘密:玛利亚是我的朋友,理论上我会为她撰稿,然后她付给我加密货币,她称其为“空间宝石”。她的目标之一是让人们无法威胁到自己不喜欢的媒体,比如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爾,他以庞大财力支持了职业摔跤手胡克·霍根对八卦网站 Gawker 的诉讼,因为Gawker发布了胡克的性爱视频。
你甚至还能出一本杂志,名字就叫《关于彼得·蒂尔的关键公共利益信息》。要想通过诉讼让这样一份杂志消失将会非常困难。区块链就是想法的市场。再来一个思维实验。还记得那个匿名创建的关于涉嫌性骚扰的媒体从业者名单吗?你可以悄悄地在虚拟货币钱包中加入指控信息,把信息放到区块链上去。你可以制作一个浏览器插件,一旦有人访问性骚扰者的领英(LinkedIn)主页,页面就会变成鲜红色。你可以将这份记录分布在互联网中,没人改动它。像这样的指控记录会不会有商机呢?其实大家是愿意为八卦掏钱的。不如就叫做八卦币?
我并不是说这会是个好主意。相反,我很确定这会是个糟糕的点子。关键在于,这种事情在过去很难实现,无论规模大小,因为匿名性难以保护,加上平台运行难度大,容易受到攻击。而现在,区块链的框架正在开始开发这样的工具,让内容保持匿名和分散化,得以永远持续下去。此外,就像所有的互联网事物一样,它们的出现总会先令我们措手不及,因为我们还来不及制定出必要的道德标准。
当人们开始用比特币进行毒品交易时,事情就已经变得够糟糕了。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
互联网泡沫破灭于21世纪初。办公室空空荡荡,只剩电脑椅。“进入金钱天堂的钱太多了。” 一位投资者朋友叹息道。随着各公司在严寒中抱团取暖,像阿米巴原虫一样合并成新的公司形式,名字变来变去,我注意到原先来自房地产、有线电视编辑和运动员管理行业的人已经离开了。
互联网行业的员工沦为了笑柄,他们就是满口行话的笨蛋,把经济推向了悬崖。2002年,我靠自由写作谋生,几乎连每月590美金的房租都付不起,但却比泡沫时代要快乐得多。大家通过邮件找到彼此,聚在布鲁克林昏暗的公寓做邻居,只要带上啤酒和零食就能加入,一起讨论XML、导航分类、主题地图以及网站架构。我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写这方面的文章,在那个袖珍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作者、设计师和经理人。
新的东西又开始涌现。有人发布了一款在线游戏,名为《无尽梦魇》,玩的人还不少。可惜生不逢时,令人遗憾。不过随后,同一个团队推出了Flickr图片分享网站。谷歌收购了博客平台Blogger。互联网的热度回升,软件行业也一点点地发展,进入了全球企业的方方面面。移动电话问世,社交网络爆发,就业机会回归,编程学校纷纷冒了出来,把人一个个变成程序员,喂进商业的大磨盘里。我爱的那些抽象概念变成了一个个产业。
人们总是忍不住对区块链做出自己的预测。我的预测是:当前这波虚拟货币热潮最终将会消退,因为它只是一团混乱,庞大、低效、邪恶。它更像是意识形态而不是金融工具,而意识形态很少能长久地保有价值。此外,交易速度太慢(每个人都说自己正在解决这个问题),而制造新货币不应该要用尽洪荒之力。区块链有望解决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更轻松地实现,包括既有的法定货币。但我一看到它,就知道它是一种心灵病毒。
以下是我历经25年才终于弄清楚的事情:硅谷最热爱的不是产品,也不是产品之下的平台,而是市场。“以后再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是早期商业互联网的呼声。要想割韭菜,首先要创造出能被大众频繁使用的产品,比如谷歌那样的搜索引擎,或是脸书那样的社交网络。然后再在这些产品之下打造大型网络交易平台,提供一些令人惊艳的东西,比如按相关性排序的搜索结果或新闻推送,然后在这些基础上,你打造的其实是广告市场——这才是真正的赚钱机器。如果你碰巧建成了一个真正的市场,就能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在过去,建立市场需要有用户、产品等很多东西——就像农民赶着肥猪去市场上卖。而我们现在拥有的是一种加快拍卖的手段,无论数量多少,一种大量产生中间人的方法。这就是硅谷的命运。有了ICO和比特币交易所之后,我们就有了一个能对市场进行估值的市场。这会有什么错呢?我们之前从来没碰到过麻烦。看看佛罗里达州那大片大片的空房子就知道了。
美国人理解新的抽象概念的方式就是将其金融化。这是我们的文化吸收信息的方式。出租车、闲置的卧室、公共教育——每个领域都有商机。比特币和区块链尚未金融化,它们意在取代央行的业务。但如果区块链所提供的最重要的东西并非货币的替代品,而是文化建设的一种新手段呢?
我知道那种感觉,脑子里有一个关于软件的想法,它的各种可能性摆在你面前,像一个个神秘的蛋。有的蛋是臭的,有的是空的,有的里面是小鸡——但有时,如果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可能还会孵出龙来。
每当我听见人们谈论比特币的无限未来时,我都会想起《道指100000点》。我最早看见这本书是在世贸中心那家老Borders(美国一家连锁书店)。几年后,那家书店跟着世贸中心一起被炸了,而这股书潮也已成了一个悲伤的笑话。在很多年里,市场失去了对科技的兴趣。如今像Borders那样的传统书店也在渐渐消失。
泡沫是令人伤感的东西——谎言和乐观如同漩涡,掩盖了无数未能实现的渴望。比特币会崩盘,因为它本该如此。泡沫总会破裂。原本从事房地产和运动员管理的那些人会离开,而信徒仍会留下,碰面,规划新的市场。这可能需要几年乃至十年的时间,但区块链狂人的脑子里已经设想了整个世界,而且他们一定要等到那番景象成真才会罢休。而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是他们最不关心的。他们要做的事情,有的会很神奇,有利于社区建设、经济繁荣。而有些则会让我们彻夜难眠。
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嫉妒地旁观。我嫉妒的不是那些信徒可能获得的财富,因为大多数人都无法获得那样的财富。(即便是在分布式的货币平台上,财富也只会落入少数人的腰包。)我嫉妒的是他们所将经历的一切:崩盘、被抛弃,然后随着他们了解了玩具和工具的区别,开始缓慢地重建。他们将会参与到一场令人惊叹的文化建设中。
[译自美国《彭博商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