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具体实际介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为保证青贮玉米能够实现经济收益,相关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实践工作之中,以满足农户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实用技术,助力青贮玉米种植水平提高。
关键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前景
中图分类号:S513;S5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09
青贮玉米能够制造优质的饲料,同时会被应用到其他领域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1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的经验以及研究表明,青贮玉米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肉类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区域需要切实壮大畜牧产业,而青贮玉米作为一类高质量的口粮饲料,在畜牧产业中有着突出作用。因此,我国畜牧产业的扩大势必会带动青贮玉米需求量的提升。除了在农业、养殖业领域青贮玉米发挥作用外,在部分工业产业之中,青贮玉米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部分特殊的工业产业之中,青贮玉米是最为主要的加工原材料之一,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青贮玉米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因此,青贮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青贮玉米有着十分广阔的上升空间。
2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为了获得更好的青贮玉米质量,农户的首要工作是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就品种选择的方向而言,首要任務是充分考察本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壤条件、天气条件在内的客观因素,择优选择品种。农户需要积极听取当地农业规划部门的建议和帮助,除了选择适宜本区域客观条件的种子以外,还需要找寻具有强大抗病虫、抗疾病基因的品种进行种植,从而确保农户减少额外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目前,我国种植青贮玉米具备有分蘖多穗型和单秆大穗型两种,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征以及优势,农户需要切实做好选择工作,确保种植的品种最为适宜。
2.2播种时间
青贮玉米需要切实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才能更好地保证其质量。通常情况下,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受到包括当地温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青贮玉米在栽培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15℃左右的天气进行播种。如果温度太低会导致种子腐烂,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为了避免种子遭到病虫的危害,农户可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药水处理后,再进行具体的播种工作。
2.3栽植密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栽培空间,获得更高的产量,农户在青贮玉米的种植上可适度加大其种植密度。需要注意的是,种植户不可一味地扩大或缩小其种植密度,而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的客观因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密度的调整。如果盲目增加种植密度,会导致质量的不断下降,尽管一部分区域的青贮玉米产量得以提升,但不利于整个田间的青贮玉米正常生长发育,使得总体产量下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研究分析表明,在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调整处理上,目前我国具备宽行改窄行、加大播种量、选择好种子和及时补苗方式。
2.4中耕除草
为了帮助青贮玉米根系更好的生长,农户在田间管理作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中耕除草。在青贮玉米的种植上,农户可采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类除草方式。前者是指在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旦玉米高度达到15~30厘米时,必须进行除草处理。后者则是玉米苗高度超过30厘米后,一旦发现杂草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5病虫害防治
目前尽管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力量不断发展,但病虫害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青贮玉米质量和产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户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处理。由于玉米有可能投入到畜牧产业之中,所以农户要尽量少使用化学药物。
2.5.1 玉米病害的防除 为了预防玉米疾病的出现,在青贮玉米的种植作业中应当尽量避免超过3年以上的连续种植。同时,种植户需要做好通风处理,避免滋生杂草。
2.5.2 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 相较于其他具有传染可能的疾病而言,玉米作为一类抗虫能力较强的农作物,病虫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农户也需要尽量选择抗虫性更强的品种种植。
2.6成熟与采收
在青贮玉米成熟后,农户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采收,确保整个生产作业中以科学化、合理化的状态进行。农户需要选择合适的时节进行采摘,通常情况在腊熟期进行采摘,此时的玉米质量和产量相对较高;在留茬处理上,农户需要切实把握好尺度,如果过低会引发夹带泥土,过高则会引发产量不足;在后续加工处理上,农户尽量做到紧密结合,做到生产、加工、运输一条龙处理。
3 结语
为保证青贮玉米产量,需要结合实地因素,积极选取合理的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实现青贮玉米的最大化利用价值,为保证种植户经济收入提高提供有效助力,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云霄,张茜,李牧,孙泰然.栽培密度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7(17):21-23.
[2]郝林峰,吴玉峰,张利珍,王思明.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08):47-48.
[3]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郭建文,吕鑫.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02):85-87,70.
作者简介:王彦国,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前景
中图分类号:S513;S5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09
青贮玉米能够制造优质的饲料,同时会被应用到其他领域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1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的经验以及研究表明,青贮玉米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肉类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区域需要切实壮大畜牧产业,而青贮玉米作为一类高质量的口粮饲料,在畜牧产业中有着突出作用。因此,我国畜牧产业的扩大势必会带动青贮玉米需求量的提升。除了在农业、养殖业领域青贮玉米发挥作用外,在部分工业产业之中,青贮玉米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部分特殊的工业产业之中,青贮玉米是最为主要的加工原材料之一,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青贮玉米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因此,青贮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青贮玉米有着十分广阔的上升空间。
2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为了获得更好的青贮玉米质量,农户的首要工作是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就品种选择的方向而言,首要任務是充分考察本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壤条件、天气条件在内的客观因素,择优选择品种。农户需要积极听取当地农业规划部门的建议和帮助,除了选择适宜本区域客观条件的种子以外,还需要找寻具有强大抗病虫、抗疾病基因的品种进行种植,从而确保农户减少额外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目前,我国种植青贮玉米具备有分蘖多穗型和单秆大穗型两种,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征以及优势,农户需要切实做好选择工作,确保种植的品种最为适宜。
2.2播种时间
青贮玉米需要切实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才能更好地保证其质量。通常情况下,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受到包括当地温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青贮玉米在栽培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15℃左右的天气进行播种。如果温度太低会导致种子腐烂,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为了避免种子遭到病虫的危害,农户可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药水处理后,再进行具体的播种工作。
2.3栽植密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栽培空间,获得更高的产量,农户在青贮玉米的种植上可适度加大其种植密度。需要注意的是,种植户不可一味地扩大或缩小其种植密度,而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的客观因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密度的调整。如果盲目增加种植密度,会导致质量的不断下降,尽管一部分区域的青贮玉米产量得以提升,但不利于整个田间的青贮玉米正常生长发育,使得总体产量下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研究分析表明,在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调整处理上,目前我国具备宽行改窄行、加大播种量、选择好种子和及时补苗方式。
2.4中耕除草
为了帮助青贮玉米根系更好的生长,农户在田间管理作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中耕除草。在青贮玉米的种植上,农户可采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类除草方式。前者是指在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旦玉米高度达到15~30厘米时,必须进行除草处理。后者则是玉米苗高度超过30厘米后,一旦发现杂草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5病虫害防治
目前尽管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力量不断发展,但病虫害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青贮玉米质量和产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户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处理。由于玉米有可能投入到畜牧产业之中,所以农户要尽量少使用化学药物。
2.5.1 玉米病害的防除 为了预防玉米疾病的出现,在青贮玉米的种植作业中应当尽量避免超过3年以上的连续种植。同时,种植户需要做好通风处理,避免滋生杂草。
2.5.2 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 相较于其他具有传染可能的疾病而言,玉米作为一类抗虫能力较强的农作物,病虫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农户也需要尽量选择抗虫性更强的品种种植。
2.6成熟与采收
在青贮玉米成熟后,农户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采收,确保整个生产作业中以科学化、合理化的状态进行。农户需要选择合适的时节进行采摘,通常情况在腊熟期进行采摘,此时的玉米质量和产量相对较高;在留茬处理上,农户需要切实把握好尺度,如果过低会引发夹带泥土,过高则会引发产量不足;在后续加工处理上,农户尽量做到紧密结合,做到生产、加工、运输一条龙处理。
3 结语
为保证青贮玉米产量,需要结合实地因素,积极选取合理的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实现青贮玉米的最大化利用价值,为保证种植户经济收入提高提供有效助力,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云霄,张茜,李牧,孙泰然.栽培密度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7(17):21-23.
[2]郝林峰,吴玉峰,张利珍,王思明.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08):47-48.
[3]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郭建文,吕鑫.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02):85-87,70.
作者简介:王彦国,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