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本文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探究了工程管理专业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总结了优化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方案。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优化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提高自己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目前,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运用模块化课程体系,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分类整理能力。但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优化这一体系,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概述
模块化课程体系主要是通过拆分课堂结构及教学内容,将其有机重组,实行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模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特征,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理及掌握能力。同时,模块化教学将课程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优化了整个教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消极影响。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意义
第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但是人才的缺失始终是限制建筑业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可以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工程管理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第二,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历。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拓展知识面,开阔自身的视野。由于经济基础的差异,不同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其工程管理也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管理涉及项目众多,学生要想准确把握工程管理的实质,就必须总结工程管理的时代特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不仅是课堂模式的创新,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筑产业发展中的创新。创新是贯穿每个行业的发展动力,把握好这个元素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也是如此,其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钻研能力,从而创造更有价值的成果。
三、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
第一,充分运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模块化教学模式将课程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体模块,二是子模块。先从主体模块来说,其设置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而子模块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及兴趣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这两个层次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成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这两个层次的设置有一定的收缩性,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第二,根据实际教学特征及学生学习情况对模块进行适当调整。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时间较少,且前后两节课程的时间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知识,也无法较好地将知识进行衔接,不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建立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保证学生能在掌握上一节课堂知识的同时预习完下一节的知识。教师分模块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课堂知识,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实习活动,积极推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近年来,大多数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通过模块化教学模式,科学设置实习的方向及实验类型,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
四、結语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优化这一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高专业能力。教师应该积极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合理调整模块内容,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24-125.
[2]蒋晓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3):29-31.
[3]黄安永,朱新贵,漆玲玲.基于应用型的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方向定位思考——以四个模块为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134-135.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优化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提高自己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目前,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运用模块化课程体系,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分类整理能力。但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优化这一体系,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概述
模块化课程体系主要是通过拆分课堂结构及教学内容,将其有机重组,实行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模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特征,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理及掌握能力。同时,模块化教学将课程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优化了整个教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消极影响。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意义
第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但是人才的缺失始终是限制建筑业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可以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工程管理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第二,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历。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拓展知识面,开阔自身的视野。由于经济基础的差异,不同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其工程管理也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管理涉及项目众多,学生要想准确把握工程管理的实质,就必须总结工程管理的时代特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不仅是课堂模式的创新,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筑产业发展中的创新。创新是贯穿每个行业的发展动力,把握好这个元素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也是如此,其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钻研能力,从而创造更有价值的成果。
三、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
第一,充分运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模块化教学模式将课程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体模块,二是子模块。先从主体模块来说,其设置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而子模块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及兴趣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这两个层次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成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这两个层次的设置有一定的收缩性,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第二,根据实际教学特征及学生学习情况对模块进行适当调整。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时间较少,且前后两节课程的时间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知识,也无法较好地将知识进行衔接,不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建立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保证学生能在掌握上一节课堂知识的同时预习完下一节的知识。教师分模块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课堂知识,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实习活动,积极推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近年来,大多数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通过模块化教学模式,科学设置实习的方向及实验类型,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
四、結语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优化这一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高专业能力。教师应该积极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合理调整模块内容,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24-125.
[2]蒋晓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3):29-31.
[3]黄安永,朱新贵,漆玲玲.基于应用型的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方向定位思考——以四个模块为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