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模式实现造血式脱贫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盛夏的正午,驻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沈黄村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们望着村里的农田,犯起了难。
  沈黄村已经有30多天没有明显降雨了,在持续的高温下,田里的水稻奄奄一息,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这座位于武汉边远城区的小村庄,面积只有2.8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全村共175户、668人。2015年以前,该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50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是整个罗汉寺街1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5年,为响应中央精准扶贫的政策部署,在武汉市扶贫办组织安排下,硚口区委政法委作为主责单位,连同武汉市大路桥有限公司、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硚口分局、硚口区档案馆,共同派出工作人员成立驻村工作队,正式进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当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贫困人口56人。
  村贫、地荒、人少怎么办?如何实现脱贫?驻村队队员们结合实际,摸索出了一套“一输二靠三造”模式。
  输入新鲜血液,让村庄活起来
  在2015年之前,沈黄村无集体收入、无产业、无合作社。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江华向记者介绍到,“当时就连村干部的工资都是年底打白条。”
  面对这样一个积贫积弱、暂时无法依靠自身发展的行政村,扶贫工作队决定,广泛利用各自的资源及优势给它输血,让村庄活起来。
  队员们积极向各自单位领导汇报,经各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从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支持,平均每个单位每年拿出4万元经费用于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2016年,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利用从各方筹集到的15万元资金,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硬化场地,为后续村里开展各种活动奠定了基础。
  2016年,来自硚口区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的队员通过单位联系硚口区文体局,为沈黄村送来了一批价值24000元的健身器材。2018年,又通过黄陂区文体局申请到了一批免费的健身器材。两批健身器材的投入使用让沈黄村的村民有了业余活动的场所。
  新鲜血液输进来了,还要扩大血液来源,形成源源不断地活力输送。
  依靠政策,讓政策扶贫落到实处
  2015年,省里落实中央政策,开展精准扶贫,普及了各种相关惠民政策。驻村工作队来到沈黄村,逐一摸排村里各贫困户的情况。
  沈黄村贫困户有18户,其中12户属于因病致贫。罹患疾病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贫困之中。
  现年65岁的吴万生老人,膝下2个女儿都已出嫁,自2006年老伴去世后,就独自生活。老吴是退伍军人,退伍后在咸宁砖厂务工后肺出血,身体一直不好,近年又查出白血病和肝炎。在没有纳入低保之前,看病已将之前务工的收入用光。
  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老吴的情况,及时帮他办理了低保,加上近年来国家改善退伍军人福利待遇、女儿日常的贴补,老吴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2016年,吴万生脱贫出列。
  同为贫困户的吴小祥,妻子因病去世,自己在2012年罹患脑瘤,住院手术开销巨大,家庭陷入贫困。工作队走访了解情况后,向其详细解读扶贫医疗政策,初步解除了其对于医疗负担的担忧;同时,工作队针对其原有欠债问题,考虑到他有一定的泥工手艺,积极联系有关工程公司及工程队,介绍他去打工,收入逐年提高,原有债务已经还清;其子在2017年考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属于最新的精准扶贫“雨露计划”资助对象,村委及工作队积极联系就读学校,为其办理相关手续,获得每年5000元的资助。在帮扶责任人及工作队的帮助下,吴小祥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困难,还收获了新的爱情。
  光伏发电,打造可持续造血功能
  经过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沈黄村村民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扶贫仅靠资金和政策支持还是不够的,必须打造可持续、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
  沈黄村地形以丘陵为主,地贫,无自然河流流经,遇到天干,极易引发干旱,干旱带来的抽水泵过量使用又容易引发断电,产业发展的选择十分有限。
  2018年5月,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曾联系过天泉生态集团、湖北天泉草业发展有限公司来村里考察,打算发展专用草场植被种植。经过实地勘测过后认为,如果要发展草场种植,就需要把梯田式的农田推平,以便机械化作业。
  然而队员们和村干部一致认为,这样做反而会把原来花了大气力修整的农田破坏掉,而且种植收入也无法稳定持续,项目就此作罢。
  此前,他们还尝试过其它两个种植项目(牡丹园、花椒园),都因选种、气候等原因搁浅。
  最终,在产业政策指引下,在帮扶单位的领导、支持下,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光伏发电项目上。
  光伏项目作为新兴产业项目,配套设施要求不高、维护成本低、建成后收益稳定。这一特点正好符合沈黄村的现状。
  2015年,经多方共同努力,沈黄村在罗汉寺街第一批申报光伏发电基地建设项目,从黄陂区财政争取到了69万元的资金支持。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建成,2017年1月正式并入国家电网。
  在他们的努力下,沈黄村光伏发电基地2017年发电3万度,2018年发电6万度,两年内为村集体带来了近10万元的收入。2019年,光伏发电基地进入发电平稳期,截至8月中旬,已发电5万度,全年收入预计将超过10万元。其中30%用于贫困户帮扶,70%用于村集体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
  从2015年前村集体年收入为零,到现在账面上已有10万多元,之后每年预计收入10万元,沈黄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上升。2018年全村年人均收入已达21978元,比2015年增加了近6000元。
  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兴盛了。电影下乡在家门口,黄陂楚剧团到村送演,村里还组织了自己的舞蹈队,赴省里参赛。
  面对生活巨变,沈黄村人没有忘记主心骨——扶贫工作队的引领。提起扶贫工作队,村党支部书记汪光红赞不绝口:“我们这样的贫困村不比机关,经常停水停电,住宿条件也差,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
  对于三位扶贫队员杜丽、李星、熊元生的姓名、驻村时间,吴万生老人能清晰准确地一一道出,面对记者,他和众多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点赞。在这背后,是扶贫队员们常年与家人分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付出。
  硚口区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乐智敏表示,扶贫工作队在驻村扶贫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使在扶贫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能像“光伏”一样,长久地发光发热发电。
  临走时,仍有几位群众在村文化广场咨询今年的抗旱工作,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又迎了上去,耐心解答。
  “比刚来时又黑了不少。”一位阿婆看着工作队队员李星晒得泾渭分明的胳膊,笑了。
  落日余晖红了半边天,队员们的身影消失在乡间抗旱小路上。
其他文献
在蕲春县刘河镇红色文化景观公园旁,一头栩栩如生的“孺子牛”雕像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湖北孺子牛鞋业”所在地。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刘河镇三塑厂濒临倒闭。此时,刚从部队退伍回乡的陈文进,被推荐为厂长。  那一年,陈文进跑上海、去浙江、下广东、到福建,开始了寻求企业生存之道的长征。经过几个月的苦苦寻觅,当陈文进在福州看到一家华侨塑厂利用废旧橡塑生产发泡鞋底时,他眼前一亮,当即决定把发泡鞋底作为企业
期刊
经常有到汉川二中办事的領导说:他是办公室里找不到的“怪校长”。他就是汉川二中的校长张广州。  年近五十的张广州在汉川二中从教已有26个年头,从教以来,他一直教化学。担任学校校长后,工作忙,他也坚持上课,化学课成绩在统考中总是第一名。他时刻牢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那句名言:“办公室里是种不出水稻的。”  近10年来,每天9:30以前,张广州都会雷打不动地先巡堂后听课,每年听课200多节,用的备课
期刊
刘美荣,现年50岁,是建始县三里乡槐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5年前,他曾被调侃为不会使用电脑的“土书记”,如今,他引领村民靠电商致富,被亲切称呼为“电商书记”。  槐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458人。“年轻人均外出打工,在家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刘美荣开始探索建立微商销售团队,让在外的务工人员成为家乡土特产的宣传者。  白天忙村里的工作,晚上学电脑,学写文案,学照相,学营销技
期刊
苏凤,45岁,鹤峰县走马镇白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文化瑰宝“打溜子”的传承人,她一边以支部书记的身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一边用一个文化传承人的身份,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了白果村最美文化促进者。  文化是什么,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但我们白果村是个有文化的村,我心中是很有谱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村有一大文化瑰宝,那就是打溜子,也叫“围鼓”。因为打得溜,打得活,打得行云流水,打得欢天喜地,200
期刊
党员干部要以初心为圆心,勇担使命,努力画好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同心圆,引领民族复兴新征程。  回望百年激荡风云,中国已经走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要以初心为圆心,勇担使命,努力画好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同心圆,引领民族复兴新征程。  以问题为半径,画好理论学习圆。问题导向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
期刊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因初心不改,我们的党,走过百年风雨依然朝气蓬勃;因矢志不渝,我们的党,迈向伟大复兴依然一往无前。行业
期刊
养老护理人才短缺问题一直是困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短板,从事这一职业需要具备超出常人的精神动力,需要具备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对老人的爱这种职业素养。英山县共产党员、孔家坊乡福利院院长邹倩20多年来始终如一献身养老服务业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养老护理員这一核心素养。  从职业发展角度看,增加养老护理员收入、改善其工作环境及利用先进技术减轻劳动强度等,对于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化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培育更多邹倩式
期刊
把好选人用人关,要从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精神着手,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实现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紧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科学选用、全面从严等要求,为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练就一双选人慧眼,把好选人用人关,要从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精神着手,
期刊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迈步新时代,走在新征程,年轻干部应做好“四种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正心明志,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心”,是人的德行,心正则行正。心正对党员干部来说,首先就是政治上思想上绝对忠诚可靠。既要坚定理想信念,绝对忠
期刊
不久前,连接宜昌市夷陵区百里荒风景区和龙泉镇宋家嘴村的宋百路正式通车。这条总投资1.08亿元、全长约26.39公里的道路,将串联起沿线3个行政村、920多户、近3000村民步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以来,夷陵区重点打造了3条区级党建示范带,辐射带动沿线46个示范村同步提升,以示范带动推进整区提升的乡村振兴党建样板正在形成。  一个能人一方产业,让乡村富起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盘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