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美丽学校,是张家港市教育局在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多元化、特色化、高品质的学校教育,寻求学校改进之道的一种视角。
一、什么是“美丽学校”
美丽学校,是指学校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的教育“表情”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包括学校环境整洁、优雅的自然之美,师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和谐之美,教育故事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等等。从内涵上讲,美丽学校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属性:
1.回归教育本真。美丽学校的核心是美丽教育,建构美丽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敬畏教育规律。《大学》上讲“物格而后知至”,只有理解教育规律、敬畏教育规律,才能保证我们对教育现象的正确判断,对学校存在价值的正确理解。在这个维度上,美丽学校应该呈现一种科学之美。二是指向教育终极关怀。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应有终极关怀。鲁洁教授讲: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唤醒人们作为大写的“人”的灵魂,也就是对完满、完美、完善的追求,对智慧、理想、幸福的瞻望,对人性、生命、灵魂的思考。在这个维度上,美丽学校应该呈现一种理想之美。失去了理想的学校教育,必然在现实与未来中“失语”,就像钱理群先生讲的那样,“缺少了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彼岸关怀,人都会成为一个个软体动物”。
2.回归师生自我。海德格尔讲“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所谓“诗意栖居”,就是人能找到自我归属的场所,只有生命个体有了归属之感,情感才能释放,思想才能自由创造。学校是师生的“诗意栖居”。美丽学校的落脚点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到自我,找到归属。一方面,美丽学校是师生眼中的美丽。一处风景,即使精美绝伦,如果学生在这里找不到自我,也就不是学生眼中的美景,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美丽学校更是师生的美丽,教师充满着教育创造的激情,体验着职业自觉的幸福;校园里呈现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笑脸,洋溢着青春成长的快乐。
3.回归学校本体。迪格尔印第安人有句谚语:“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杯子,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以及生生不息的生活样态,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学校密码”。美丽学校是一种学校个性之美,学校的个性是学校的文化气质。个性之美应表现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独特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惯习”,包括对规范制度的理解、个性的师生生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面孔”,因学校的历史、区位特点、主体特点的差异而表情不同。它是基于传统、表现优势并指向学校未来的追求。二是时代性。冯友兰先生在讲到历史研究的时候提出,要“照着讲”,也要“接着讲”。所谓“接着讲”,就是要肩负时代使命,把握时代特点并不断去开拓。美丽学校一定是体现时代特点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的学校。三是创造性。教育是不可复制的,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生活的开始,都是生命的全新展现,美丽学校应该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并时刻葆有新鲜活力。
二、如何推动“美丽学校”建设
美丽学校的实质是教育美的呈现,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课堂以及校园环境等学校各元素的美丽呈现,因此,美丽学校“再造”的主体和动力是学校自身。而教育行政力量或者是教育局长,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以及教育目标实现的领导者,在推动学校再造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作用。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谈到在艺术教育中教育局长的责任时,提出了教育局长应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我认为,在推动“美丽学校”建设中,教育局长就是要“成人之美”。推动“美丽学校”建设,做到“成人之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激活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故事
激活校园,就是让孩子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种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故事,要让校园环境、课堂和课程生动起来,成为孩子成长的美丽记忆。环境是校园的最直观的表情,建设美丽学校,要以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为起点。要坚持三个基本维度。一是校园环境是和谐的生态系统,师生居于核心地位。美丽环境应该是与师生融为一体的,是学生自由生长的乐园、教师自由创造的田园。梭罗讲,“好学校是池塘”。环境是学生能发现、能体验的地方,是能伸展四肢自由运动、放飞思想自由翱翔的地方。学校的美是生动的美,与学生有距离的所谓“冰冷的美丽”不是美丽校园。二是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最形象的表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能够让学生产生神圣感与崇敬感的,这是产生热爱学校情怀的最深层次的源泉。美丽环境融入了学校优秀的文化元素,包括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时产生着的教育故事,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信心和力量。三是校园环境是学校个性的彰显。学校个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的特质,校园环境是这个特质的最清晰的记号。美丽环境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清晰的记忆。
2.培养气质:让每一位校长都能气质高雅地引领
陶行知先生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校长是引领学校前进的那个人,校长的视野和品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高度。建设美丽学校,必须让校长美丽起来,让校长具有独立优雅的气质。
一是要让校长懂得美。艺术是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社会存在,无论是形式上的优美、思想上的深刻或是道德上的崇高,都能在艺术上呈现。让校长接触艺术、欣赏艺术,是获得美的气质的重要途径。校长要想理解教育之美,学会欣赏美的教育,并带领师生创造美的教育,就必须是具有美的修养的人。
二是要让校长有广阔的视野。视野决定了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定位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判断。校长实现对学校的正确引领,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视野从哪里来?牛顿说过:“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书架的高度决定了视野。引导校长读书,是开拓校长视野的重要方法。有了视野,才知道如何去寻找美。
三是要让校长有思考的习惯。斯宾诺莎讲过:“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笛卡尔也说过:“我思故我在。”智慧的产生以及存在的价值都要靠思考来完成。养成思考的习惯,是校长实现引领的前提。我们鼓励校长组建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沙龙平台,以自由的方式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和思考。作为教育局长,积极参加沙龙活动,促进校长们沉思。有了思考,才会有真正的创造美的行动。
3.管理自觉:把学校还给校长
建设美丽学校,必须由学校自身来完成。学校现代化建设阶段,主要表现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政府和市长来推动;现代学校体系建构阶段,主要表现是学校现代教育制度等保障体系的建构,需要教育行政和教育局长来推动;而美丽学校的建设,是学校在优质教育的追求上寻求自身的改进之道、打造优秀学校品牌的重要选择,学校自身再造的愿望和校长的引领是主要的动力。因此,把学校还给校长,给学校校长“赋权”和“松绑”,把实践教育理念的权利交给校长,在评价管理制度上给校长松绑,促进学校管理的自觉,是建设美丽学校的重要保证。
一、什么是“美丽学校”
美丽学校,是指学校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的教育“表情”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包括学校环境整洁、优雅的自然之美,师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和谐之美,教育故事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等等。从内涵上讲,美丽学校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属性:
1.回归教育本真。美丽学校的核心是美丽教育,建构美丽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敬畏教育规律。《大学》上讲“物格而后知至”,只有理解教育规律、敬畏教育规律,才能保证我们对教育现象的正确判断,对学校存在价值的正确理解。在这个维度上,美丽学校应该呈现一种科学之美。二是指向教育终极关怀。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应有终极关怀。鲁洁教授讲: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唤醒人们作为大写的“人”的灵魂,也就是对完满、完美、完善的追求,对智慧、理想、幸福的瞻望,对人性、生命、灵魂的思考。在这个维度上,美丽学校应该呈现一种理想之美。失去了理想的学校教育,必然在现实与未来中“失语”,就像钱理群先生讲的那样,“缺少了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彼岸关怀,人都会成为一个个软体动物”。
2.回归师生自我。海德格尔讲“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所谓“诗意栖居”,就是人能找到自我归属的场所,只有生命个体有了归属之感,情感才能释放,思想才能自由创造。学校是师生的“诗意栖居”。美丽学校的落脚点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到自我,找到归属。一方面,美丽学校是师生眼中的美丽。一处风景,即使精美绝伦,如果学生在这里找不到自我,也就不是学生眼中的美景,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美丽学校更是师生的美丽,教师充满着教育创造的激情,体验着职业自觉的幸福;校园里呈现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笑脸,洋溢着青春成长的快乐。
3.回归学校本体。迪格尔印第安人有句谚语:“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杯子,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以及生生不息的生活样态,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学校密码”。美丽学校是一种学校个性之美,学校的个性是学校的文化气质。个性之美应表现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独特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惯习”,包括对规范制度的理解、个性的师生生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面孔”,因学校的历史、区位特点、主体特点的差异而表情不同。它是基于传统、表现优势并指向学校未来的追求。二是时代性。冯友兰先生在讲到历史研究的时候提出,要“照着讲”,也要“接着讲”。所谓“接着讲”,就是要肩负时代使命,把握时代特点并不断去开拓。美丽学校一定是体现时代特点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的学校。三是创造性。教育是不可复制的,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生活的开始,都是生命的全新展现,美丽学校应该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并时刻葆有新鲜活力。
二、如何推动“美丽学校”建设
美丽学校的实质是教育美的呈现,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课堂以及校园环境等学校各元素的美丽呈现,因此,美丽学校“再造”的主体和动力是学校自身。而教育行政力量或者是教育局长,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以及教育目标实现的领导者,在推动学校再造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作用。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谈到在艺术教育中教育局长的责任时,提出了教育局长应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我认为,在推动“美丽学校”建设中,教育局长就是要“成人之美”。推动“美丽学校”建设,做到“成人之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激活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故事
激活校园,就是让孩子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种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故事,要让校园环境、课堂和课程生动起来,成为孩子成长的美丽记忆。环境是校园的最直观的表情,建设美丽学校,要以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为起点。要坚持三个基本维度。一是校园环境是和谐的生态系统,师生居于核心地位。美丽环境应该是与师生融为一体的,是学生自由生长的乐园、教师自由创造的田园。梭罗讲,“好学校是池塘”。环境是学生能发现、能体验的地方,是能伸展四肢自由运动、放飞思想自由翱翔的地方。学校的美是生动的美,与学生有距离的所谓“冰冷的美丽”不是美丽校园。二是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最形象的表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能够让学生产生神圣感与崇敬感的,这是产生热爱学校情怀的最深层次的源泉。美丽环境融入了学校优秀的文化元素,包括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时产生着的教育故事,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信心和力量。三是校园环境是学校个性的彰显。学校个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的特质,校园环境是这个特质的最清晰的记号。美丽环境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清晰的记忆。
2.培养气质:让每一位校长都能气质高雅地引领
陶行知先生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校长是引领学校前进的那个人,校长的视野和品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高度。建设美丽学校,必须让校长美丽起来,让校长具有独立优雅的气质。
一是要让校长懂得美。艺术是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社会存在,无论是形式上的优美、思想上的深刻或是道德上的崇高,都能在艺术上呈现。让校长接触艺术、欣赏艺术,是获得美的气质的重要途径。校长要想理解教育之美,学会欣赏美的教育,并带领师生创造美的教育,就必须是具有美的修养的人。
二是要让校长有广阔的视野。视野决定了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定位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判断。校长实现对学校的正确引领,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视野从哪里来?牛顿说过:“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书架的高度决定了视野。引导校长读书,是开拓校长视野的重要方法。有了视野,才知道如何去寻找美。
三是要让校长有思考的习惯。斯宾诺莎讲过:“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笛卡尔也说过:“我思故我在。”智慧的产生以及存在的价值都要靠思考来完成。养成思考的习惯,是校长实现引领的前提。我们鼓励校长组建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沙龙平台,以自由的方式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和思考。作为教育局长,积极参加沙龙活动,促进校长们沉思。有了思考,才会有真正的创造美的行动。
3.管理自觉:把学校还给校长
建设美丽学校,必须由学校自身来完成。学校现代化建设阶段,主要表现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政府和市长来推动;现代学校体系建构阶段,主要表现是学校现代教育制度等保障体系的建构,需要教育行政和教育局长来推动;而美丽学校的建设,是学校在优质教育的追求上寻求自身的改进之道、打造优秀学校品牌的重要选择,学校自身再造的愿望和校长的引领是主要的动力。因此,把学校还给校长,给学校校长“赋权”和“松绑”,把实践教育理念的权利交给校长,在评价管理制度上给校长松绑,促进学校管理的自觉,是建设美丽学校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