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呈现】
每年,当非洲原野的旱季来临时,太阳都会疯狂地炙烤着大地,致使原野上所有的小河、沟渠迅速干涸,只有一些较深的湖泊里还存有一些少量的水。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原野上的动物,包括羚羊、麋鹿、鬣狗、狒狒等都会聚集到有水的湖泊边,慌慌张张地找水喝。如果不想被活活渴死,动物们就必须试着从湖泊中取水。
狒狒从不会轻易走近湖边去喝水,即便是渴得快不行了。它们取水的方法很特别——在离湖泊边不远处挖坑,几个几个组成一组,轮流着一直不停地挖呀挖,直到挖出来的坑里有足够深,湖泊里的水能渗到坑中来。这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工程。在其他动物们躲在树丛中眯眼避暑时,狒狒们却要顶着烈日,一刻不停地掘土,最终,狒狒们坚持了下来。当雨季重新来临之时,狒狒成为了原野上为数不多成活率较高的一个种群。
【主题解读】
远见,按字面意思解释是远大的目光,高明的见识。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曾说:“真正的远见就是透过迷乱的现实看到未来世界的模样。”
高灯照远亮,长线放远鹞。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聪明的人有远见,望着脚趾走路的人走不了远路。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的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见”可以引领可持续发展,而“短视”却可能导致急功近利。
擘画蓝图,视界为疆。
远见者见远,前瞻者前行。
【经典素材】
赢在未来
2006年,日本三家公司合资在山东莱阳租种1500亩地,用来养殖奶牛,种植玉米、小麦、草莓等。对于在家门口种地的外国人,当地农民起初还充满好奇,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失望”:日本人种地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不除草,产量仅为当地人所种田地的一半,5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成为当地农民的笑柄。
这种“任凭地里长满草、爬满虫,绝不用化肥农药”的傻劲儿,在习惯了“化肥农药才是高产王道”的当地“种田能手”眼里,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一向以“精明”“算计”著称的日本企业 ,真的“钱多人傻”吗?
看起来有些傻的日本企业家心中,藏着一个巨大的目标——占领整个中国的无公害食品市场,尤其是无公害食品的高端市场。而这个市场,恰恰是“精明”的我们主动让出的——君不见,从毒韭菜到毒豇豆,从膨大剂西瓜到尿素养大的豆芽,一个又一个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让我们的底线节节失守,公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一降再降。当所有的人都在追问“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之时,日企的种养模式,难道不正是解决国人这一疑惑的最好出路?
【感悟】“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的确不适合靠个体单打独斗、零散经营的国情,但这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罔顾食品安全,依赖农药、化肥的高产之路,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舍得的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此举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支持。可问题是刚刚成立的联合国身无分文,经历了二战洗劫后的各国政府也大多财库空虚,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就在联合国组织筹备者一筹莫展之际,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财团主动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了一块地皮,把它无条件地赠送给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对洛克菲勒的慷慨十分感动。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把这块地附近的大面积地皮全买下了。
洛克菲勒家族此举在社会上掀起巨大波澜。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争相嘲笑,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过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了。”
然而结果出乎意料,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毗邻四周的地皮价格立马飙升起来。有业内人士评估,相当于捐款数十倍、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进了洛克菲勒财团。如此结局,让那些曾经讥讽过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人瞠目结舌。
【感悟】舍得铜秤砣,打得金枣来。拥有大局的果断和胆识,拥有前瞻的睿智和远见,先“舍”后“得”,这便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秘诀。
350年后的橡树
1985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生了一件“大事”。
校方在工程检查后发现,有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安全性已经出了问题。20根由巨大橡木制成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失去了支撑力,必须得更换才行。
校方请人估算了更换梁木的价格。由于那么巨大的橡木现在已经很稀少了,对方估计每根横梁要花25万美元,但也没把握能找到那么大的橡树。
巨款预算一出来,校方焦头烂额。若不募款,恐怕没有办法进行修缮。这时,一个天降的好消息化解了危机。园艺所负责人前来报告:在350年前,设计大礼堂的建筑师已经想到后代会面临的困境,所以早早请园艺工人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一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
【感悟】没有人不希望下一代继续过着美好的生活,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破坏自然、耗尽资源。有位生态学家说:“现代人好像坐在一辆超速行驶的快车上,快要撞上山壁了,乘客们却在车上拼命地抢位子。”对照牛津大学大礼堂建筑师的做法,我们实在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
宓子的选择
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宓子就是其中之一。宓子曾任鲁国单父这个地方的地方官。齐国人来攻打鲁国,单父是齐军的必经之路。这时有人向宓子请求说:“齐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地里的麦子刚熟,还没有收,不如让大家任意收割吧。这样老百姓可以增加些粮食,总比留给齐军要好。”
大家多次请求,宓子都没有同意。没过多久,齐国的军队打过来,把麦子都抢走了。鲁国执政的季孙氏对宓子非常不满,派人来斥责他。宓子皱着眉头说:“今年没有收到麦子,明年还可以再种,但是,如果让不耕种的人趁机得到粮食,那就会使他们盼望敌人前来入侵了。单父这个地方一年的小麦能否收到,并不能影响鲁国的强弱, 倘若促使老百姓去抢割别人的麦子,使世风败坏,那将是几代人都无法根除的。”季孙氏听后十分惭愧,说道:“如果有个地缝我真想钻进去,实在没脸再见宓子。”
【感悟】宓子的话从经理世事的角度看,眼光非常远大。一个出色的人,既要见微知著、因势利导、未雨绸缪,引导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又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以免不利因素发生连锁反应,导致烂摊子无法收拾、全局毁于一旦。
【拓展阅读】
躺在跌倒处撒娇 乳业何其短视
魏英杰
前些日子,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准备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事业。有网友打趣:“牛根生不做牛奶,就是最大的慈善了。”这个说法虽不无调侃成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乳业的公众信任程度。一个行业公众信任度这么差,照理说相关企业更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质量换取市场谅解,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2010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乳制品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乳企通过率不到55%。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奶企不是痛定思痛,而是抛出了所谓“杀牛论”——在近日的一个奶业论坛上,乳业新标准再度引发争议。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称:如果现在就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
行业协会为企业说话,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为企业说话,就要从根本上维护行业的长远利益。如果行业千疮百孔,协会应当挺身而出,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去,而不是刻意粉饰太平,遮掩真相,否则,行业陷入混乱,协会也会失去“财神爷”。
且不说乳业新标准和国际标准仍有很大差距,也不说提高标准是否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不妨按这位协会人士的说法:如果把乳业标准降低,照顾广大散养户,结果又会怎样?这时候,当然大部分奶企是过关了,产品也得以顺利上市了。但这样就能让消费者恢复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吗?可想而知,一旦消费者获悉国产乳制品标准很低,不能和进口乳制品相提并论,仍然会用脚投票。不能获得消费者信任,标准定得再低有什么用?产品卖不出去,养殖户还不是一样要倒奶、卖牛、杀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发展也是如此。乳制品企业不去追求长远利益,而只是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最终只会落得两手空空。所以,有远见的企业,对产品一定是严格把关,不断提高质量标准,以优质产品来赢得市场和利润。只有这样才是长远发展之道,也是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训也就在于此。经历过质量危机的国内乳制品行业,本应勇敢地面对挑战,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可这些企业反倒坐在地上撒娇,非让政策再扶一把。持这种思维的企业,终究恐怕还是会在同样的地方趴下。
一味地政策保护,只会让许多奶企无法真正认识到自身责任缺失和市场危机。依靠政策保护获得生存空间的企业是可耻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公众信任度很差的企业。遗憾的是,这些奶企不仅不以为耻,反倒不依不饶地在产品标准上讨价还价,试图进一步绑架政策。这提醒了相关监管部门,千万不能再对事关公众食品安全的生产企业让步了,否则,等于是让这些企业喝着狼奶去生产牛奶。(摘自《广州日报》)
每年,当非洲原野的旱季来临时,太阳都会疯狂地炙烤着大地,致使原野上所有的小河、沟渠迅速干涸,只有一些较深的湖泊里还存有一些少量的水。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原野上的动物,包括羚羊、麋鹿、鬣狗、狒狒等都会聚集到有水的湖泊边,慌慌张张地找水喝。如果不想被活活渴死,动物们就必须试着从湖泊中取水。
狒狒从不会轻易走近湖边去喝水,即便是渴得快不行了。它们取水的方法很特别——在离湖泊边不远处挖坑,几个几个组成一组,轮流着一直不停地挖呀挖,直到挖出来的坑里有足够深,湖泊里的水能渗到坑中来。这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工程。在其他动物们躲在树丛中眯眼避暑时,狒狒们却要顶着烈日,一刻不停地掘土,最终,狒狒们坚持了下来。当雨季重新来临之时,狒狒成为了原野上为数不多成活率较高的一个种群。
【主题解读】
远见,按字面意思解释是远大的目光,高明的见识。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曾说:“真正的远见就是透过迷乱的现实看到未来世界的模样。”
高灯照远亮,长线放远鹞。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聪明的人有远见,望着脚趾走路的人走不了远路。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的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见”可以引领可持续发展,而“短视”却可能导致急功近利。
擘画蓝图,视界为疆。
远见者见远,前瞻者前行。
【经典素材】
赢在未来
2006年,日本三家公司合资在山东莱阳租种1500亩地,用来养殖奶牛,种植玉米、小麦、草莓等。对于在家门口种地的外国人,当地农民起初还充满好奇,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失望”:日本人种地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不除草,产量仅为当地人所种田地的一半,5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成为当地农民的笑柄。
这种“任凭地里长满草、爬满虫,绝不用化肥农药”的傻劲儿,在习惯了“化肥农药才是高产王道”的当地“种田能手”眼里,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一向以“精明”“算计”著称的日本企业 ,真的“钱多人傻”吗?
看起来有些傻的日本企业家心中,藏着一个巨大的目标——占领整个中国的无公害食品市场,尤其是无公害食品的高端市场。而这个市场,恰恰是“精明”的我们主动让出的——君不见,从毒韭菜到毒豇豆,从膨大剂西瓜到尿素养大的豆芽,一个又一个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让我们的底线节节失守,公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一降再降。当所有的人都在追问“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之时,日企的种养模式,难道不正是解决国人这一疑惑的最好出路?
【感悟】“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的确不适合靠个体单打独斗、零散经营的国情,但这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罔顾食品安全,依赖农药、化肥的高产之路,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舍得的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此举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支持。可问题是刚刚成立的联合国身无分文,经历了二战洗劫后的各国政府也大多财库空虚,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就在联合国组织筹备者一筹莫展之际,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财团主动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了一块地皮,把它无条件地赠送给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对洛克菲勒的慷慨十分感动。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把这块地附近的大面积地皮全买下了。
洛克菲勒家族此举在社会上掀起巨大波澜。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争相嘲笑,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过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了。”
然而结果出乎意料,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毗邻四周的地皮价格立马飙升起来。有业内人士评估,相当于捐款数十倍、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进了洛克菲勒财团。如此结局,让那些曾经讥讽过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人瞠目结舌。
【感悟】舍得铜秤砣,打得金枣来。拥有大局的果断和胆识,拥有前瞻的睿智和远见,先“舍”后“得”,这便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秘诀。
350年后的橡树
1985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生了一件“大事”。
校方在工程检查后发现,有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安全性已经出了问题。20根由巨大橡木制成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失去了支撑力,必须得更换才行。
校方请人估算了更换梁木的价格。由于那么巨大的橡木现在已经很稀少了,对方估计每根横梁要花25万美元,但也没把握能找到那么大的橡树。
巨款预算一出来,校方焦头烂额。若不募款,恐怕没有办法进行修缮。这时,一个天降的好消息化解了危机。园艺所负责人前来报告:在350年前,设计大礼堂的建筑师已经想到后代会面临的困境,所以早早请园艺工人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一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
【感悟】没有人不希望下一代继续过着美好的生活,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破坏自然、耗尽资源。有位生态学家说:“现代人好像坐在一辆超速行驶的快车上,快要撞上山壁了,乘客们却在车上拼命地抢位子。”对照牛津大学大礼堂建筑师的做法,我们实在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
宓子的选择
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宓子就是其中之一。宓子曾任鲁国单父这个地方的地方官。齐国人来攻打鲁国,单父是齐军的必经之路。这时有人向宓子请求说:“齐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地里的麦子刚熟,还没有收,不如让大家任意收割吧。这样老百姓可以增加些粮食,总比留给齐军要好。”
大家多次请求,宓子都没有同意。没过多久,齐国的军队打过来,把麦子都抢走了。鲁国执政的季孙氏对宓子非常不满,派人来斥责他。宓子皱着眉头说:“今年没有收到麦子,明年还可以再种,但是,如果让不耕种的人趁机得到粮食,那就会使他们盼望敌人前来入侵了。单父这个地方一年的小麦能否收到,并不能影响鲁国的强弱, 倘若促使老百姓去抢割别人的麦子,使世风败坏,那将是几代人都无法根除的。”季孙氏听后十分惭愧,说道:“如果有个地缝我真想钻进去,实在没脸再见宓子。”
【感悟】宓子的话从经理世事的角度看,眼光非常远大。一个出色的人,既要见微知著、因势利导、未雨绸缪,引导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又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以免不利因素发生连锁反应,导致烂摊子无法收拾、全局毁于一旦。
【拓展阅读】
躺在跌倒处撒娇 乳业何其短视
魏英杰
前些日子,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准备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事业。有网友打趣:“牛根生不做牛奶,就是最大的慈善了。”这个说法虽不无调侃成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乳业的公众信任程度。一个行业公众信任度这么差,照理说相关企业更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质量换取市场谅解,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2010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乳制品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乳企通过率不到55%。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奶企不是痛定思痛,而是抛出了所谓“杀牛论”——在近日的一个奶业论坛上,乳业新标准再度引发争议。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称:如果现在就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
行业协会为企业说话,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为企业说话,就要从根本上维护行业的长远利益。如果行业千疮百孔,协会应当挺身而出,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去,而不是刻意粉饰太平,遮掩真相,否则,行业陷入混乱,协会也会失去“财神爷”。
且不说乳业新标准和国际标准仍有很大差距,也不说提高标准是否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不妨按这位协会人士的说法:如果把乳业标准降低,照顾广大散养户,结果又会怎样?这时候,当然大部分奶企是过关了,产品也得以顺利上市了。但这样就能让消费者恢复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吗?可想而知,一旦消费者获悉国产乳制品标准很低,不能和进口乳制品相提并论,仍然会用脚投票。不能获得消费者信任,标准定得再低有什么用?产品卖不出去,养殖户还不是一样要倒奶、卖牛、杀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发展也是如此。乳制品企业不去追求长远利益,而只是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最终只会落得两手空空。所以,有远见的企业,对产品一定是严格把关,不断提高质量标准,以优质产品来赢得市场和利润。只有这样才是长远发展之道,也是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训也就在于此。经历过质量危机的国内乳制品行业,本应勇敢地面对挑战,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可这些企业反倒坐在地上撒娇,非让政策再扶一把。持这种思维的企业,终究恐怕还是会在同样的地方趴下。
一味地政策保护,只会让许多奶企无法真正认识到自身责任缺失和市场危机。依靠政策保护获得生存空间的企业是可耻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公众信任度很差的企业。遗憾的是,这些奶企不仅不以为耻,反倒不依不饶地在产品标准上讨价还价,试图进一步绑架政策。这提醒了相关监管部门,千万不能再对事关公众食品安全的生产企业让步了,否则,等于是让这些企业喝着狼奶去生产牛奶。(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