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酒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名著,有不少文字叙述饮食文化特别是酒的文化。
  酒作为饮料之王,被誉为“白药之长”,按照生产工艺主要有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三大类。《红楼梦》描写的酒,这三大类型都有。发酵酒第三十八回提到了黄酒,第六十三回提到了绍兴酒,第四十四回写贾琏灌了黄汤,第四十五回写凤姐灌了黄汤伸出手来打了平儿,第七十一回写贾母大寿,尤氏劳乏了几回,黄汤辣水没吃,第十六回写贾琏凤姐喝的惠泉酒,第六十二回写芳官原先在家里能喝二三斤好惠泉酒,第六十四回提到宝玉喝西洋葡萄酒。
  蒸馏酒则第三十八回提到黛玉要热热地吃口烧酒。配制酒则有第三十八回宝玉在贾、史、王、薛这样的贵族家庭中,不论是大型官私筵宴,还是小范围的家庭便饭,酒是不可缺少的,通过酒写出了贵族世家的富贵繁华。曹雪芹本人就是一个“燕市酒徒”,他曾经说过这样的戏语:“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詩,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写黛玉放下钓竿,走到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斟了半盏,一看是黄酒,因而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地吃口烧酒。”宝玉赶忙说,“有烧酒”,让下人将那合欢花浸的烧酒烫一壶来。黛玉只喝了一口便放下了,宝钗走过来,另拿了一个杯,饮一口放下,便蘸着笔在墙上把头一个“忆梅”句子,在底下写了一个“蘅”。脂砚斋写了一条批语:“伤哉!作者犹记矮幽页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三十年矣!”可见曹家确有此事。脂砚斋深有所感才能和泪写出这样伤感的批语来。在《红楼梦》的细节中,曹雪芹不仅一气呵成写出了诸如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饮料酒,而且把三种酒的名称、酒的度数、酒的制法、效用细致地写了出来。黄酒是低度的饮料酒,从8度到20度不等,品质醇厚,酒性温和,味道甘美,香气浓郁。烧酒是高度饮料酒,度数从38度到64度不等,品质纯正,酒性浓烈,味道清爽,回味悠长。螃蟹性寒,曹庭栋在《养生随笔》中写道:“胃喜暖,暖则散,冷则凝,凝则胃先受伤。”黛玉觉得心口疼,其实是胃疼,所以想喝口烧酒暖胃。
  合欢花酒是以烧酒(白酒)为主料,加入合欢花,将其有效成分和芳香甜味浸出来。曹雪芹写宝玉说有烧酒,叫人烫来的却是“合欢花浸的酒”,言简意赅地将配制烧酒的主料、配料和浸法十分精确地描述出来,真正是准确已极,而脂砚斋批语说是“以合欢花酿酒”,一字之差就出了错。因为配制酒用的是冷浸法,而不是酿造出来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用字的精审。
其他文献
“直”在孔子以至儒家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而过去研究孔子思想的人,对这一范畴似乎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孔子“直论”的内涵及其人格意义。  ◎“直”的内涵  “直”的基本含义是正直,其反义词是“枉”。枉即邪,即扭曲、不正。孔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不解其意,子夏解释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舜举
期刊
醒獅国学导师寄语
期刊
题记:知名学者余秋雨评价白燕升:“一个真正的内行,一个够资格的剧评家。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从他那里听到了一种很专业的声音,看到了一种很诚恳的眼光。”。  在白燕升出专辑的时候,同样是著名主持人的白岩松为新专辑写了这样一段序:“我想,我是羡慕燕升兄的,当内心的情感需要表达的时候,他拥有着比我们更丰富的武器,一方面是戏曲,连接着千百年间,中国人心中那些百转千回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歌声,借助着现代的技术
期刊
编辑您好:现在网上有很多“应用国学”的讲座,我也想参加这样的学习班给自己充充电,但是很多人都在跟我说国学、传统文化这种东西都是陶冶性情、加深底蕴的,见效慢,是这样么?另外,国学跟应用国学有什么区别呢?请您解释一下,谢谢。  访客/郎商  编辑回复:国学和应用国学的区别在于:国学的范围很大,应用国学则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国学经典中的各种理论细化,联系实际进行讲解。学习国学,除了阅读常识性的经典还可以根
期刊
胡适与周作人的交谊,始于“五四运动”,终于“七七事变”。在此期间,两人诗文往还,留下许多诗篇,“诗生活”可谓鲜活生动,至今读来还意趣盎然。1917年初,在家乡绍兴教书的周作人,首先从其兄鲁迅寄来的《新青年》杂志上读到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等文,对其中“今日当以白话文为正宗”的主张大为赞许。4月间,周作人到北京大学任职,又从文科学长陈独秀处得知留美青年胡适的若干详情。9月,胡适应聘进北大,在一偶然场合
期刊
近年来,“国学”成了一个热词,似乎全社会都在谈国学、学国学、讲国学。可是,国学到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又到往何处,它对于我们的社会又有怎样的意义?  一、国学的兴起  近年来国学兴起的标志,大概要数中国人民大学于2001年9月树立起孔子像,并于2005年建立国学院。北京大学随后亦有此举。随后几年时间里,武汉大学设立了国学博士点,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也重建起来。趁着这股潮流,众多民国时期创刊的国学杂志
期刊
墨家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显学。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墨家不曾被钦定为官方哲学,对雅文化的影响微弱些,但是墨学的精神却强烈地渗透到俗文化,特别是侠文化中去了。可以认为,中国侠士的崛起是与墨学的诞生分不开的。从可以做官而不肯为仕即为隐士的标准衡量,侠隐之士的确大量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但我们的笔触只能撷取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中的点滴而已。  ◎兴利除害的人格  当代有位青年学者在关照中华民
期刊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是一部传世奇书,多年以来经常被世人解读并曲解。“大道大象”因为太过恢弘,使得读者只能如“盲人摸象”一般,断章取义地体悟经典。
期刊
人与酒的邂逅,绝对是一个巧妙而神奇的机缘,它给人带来巨大的喜悦和振奋。人类为此产生了种种浪漫的想象,古希腊人认为酒由专门的神灵掌管,名叫狄俄尼索斯,以示单凭人类的力量难以创造,它是神的赠予,每年都会有巨大的节日庆典为酒神而举行,充满着感恩与欢喜。中国对此,有着较为人性化的历史叙述,酒的制作并非诉诸神明,而是为人所造。  仪狄作酒说最早载于中国典籍,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吕氏春秋·勿躬》中提到“
期刊
中国是酒的故乡,酿酒饮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见诸于史书最早的酿酒专家是夏朝的一位祭司,仪狄,发明了“曲药酿酒术”法。而发现了发酵现象并据此发明了一整套酿酒术的,则是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千年的酿酒饮酒历史,促使我国产生的无比深厚的酒文化,而酒对于我国的精神文化内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祭酒以礼  儒家给我们的感官印象大多是端正严厉、滴酒不沾的大儒学者形象,其实不然,酒对于儒家文化体系来说
期刊